分享

得与失,有与无

 東甲米谷 2013-06-16
《老子·道经·二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不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
元吴澄《道德真经注》:"物之有无,事之难易,形之长短,势之高下,音之辟翕,声之清浊,位之前后,两相对待。一有则俱有,一无则俱无。"
所以,明白了无有之间的关系,对于得失应该有更好 的理解了。
生活中,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得失之间徘徊。得失均衡则七情六欲不显现。一旦失衡,就会有各种各样的表现。克服了得失的恐惧,那么,七情六欲对人的影响也就会减小到最少。
得的不喜,失之不惧; 
不怒、不乐、不哀、不悲; 
恬然淡定。
得有得的道理,失有失的依据; 
既然得到,那就让他得到 ;
既然失去,那么就让他失去; 
得既是失,失也是得。
既然得失都是一样,那么我们就无中求有,抱元守一,与清静虚无处求存,在阴阳相交处求一。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