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政法工作人员加强修养提高能力的四字诀

 革命老区 2013-06-17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政法工作人员要永远保持思想的先进性,不断提高工作能力,不断改进工作方法,需要围绕“净、静、敬、精”上下功夫。前两者是政法工作人员的自我规范,后两者是政法工作人员的工作要求,它们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政法工作人员人生美妙的音符,合奏成人生昂扬的乐章。

  “净”字诀:干干净净做人,规规矩矩做事。这是政法工作人员思想道德的底线。公正清廉,办事公道,坚守原则,不出卖权力,不与买官卖官、贪污腐败之类的事有任何瓜葛,这是“净”字的要义。坚守这条底线,才能托起为人的更多的本真;失掉这条底线,很可能迷失自我甚至走向反面。干净,取决于头脑的清醒。古人说“修身以寡欲为要”,只有清心寡欲,不为名利所累,不为钱财动心,不为美色所俘,方能守住道德底线,清白做官,坦荡为人,一身正气,不落骂名。干净,关键是管住自己。管住自己的口,不该吃的饭不吃,不该说的话不说;管住自己的手,不该参与的活动坚决不参与,不该做的事坚决不做;管住自己的腿,不该去的地方坚决不去,做到洁身自好,永葆本色。干净,很重要的一点是接受他人覆辙的教训。陈毅有诗云“莫伸手,伸手必被捉”,君不见多少“公仆”变成了“公腐”,多少人从“主席台”跌落到“断头台”,一定要以他们为反面榜样,时时提醒自己不可起妄念,乱伸手。

  “静”字诀:静心工作潜心干事,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这是政法工作人员应有的精神境界。远离浮躁要有静气。急躁、焦躁、烦躁等等,是时下国人通病,引发多少荒唐之事无聊之举。古人所言“静心则专”、“静思则通”、“静居则安”、“宁静致远”,对于身处浮躁社会的人来说,实在是一剂清清凉散,是摒弃污泥浊水、低级庸俗之风的不二法门。大事当前要有静气。政法工作事繁、事杂、事乱,小事关涉大事,大事影响大局。需要的是热烈而镇定的情绪,紧张而有序的工作,谨防的是慌乱、慌张、神不守舍,举棋不定。要全局在胸,分清主次,对形势做出正确判断,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猝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真正做到处变不惊,举重若轻,化繁为简,从容应对。名利关头要有静气。目前,影响人“静”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个人的名利地位、进退去留。有少数同志,思考问题脱离实际,一味地考虑个人的职位升迁,老是扳着指头过日子,整天想着任职满几年了,应该提升、挪窝了,以至影响了思想情绪,分散了工作精力。与其这样,不如埋头苦干,扎实工作,以政绩赢得信任和进步。

  “敬”字诀:敬畏人民敬畏法律敬业奉献,增强事业心责任心勇于担当勇于履责。这是政法工作要求的基本理念和原则。要敬畏人民。人民是天,人民是地。人民是山,人民是海。只有始终如一地敬畏人民,坚持人民拥护的,抛弃人民反对的,才能使我们的基业长青,永远不败。才会对待那些丑恶的、虚伪的、伤害国家、民族、人民利益的行为,嫉恶如仇,毫不留情,凛然相向。要敬畏法律。法律是限制公权力的利器,是约束官员恣意妄为、滥用权力的枷锁。法律赋予官员的不仅仅是权力,更是沉甸甸的责任,敬畏法律应当成为政法工作人员的职业特质,只有从内心敬畏法律才能真正尊重法律和崇尚法律,才能正确地执行法律。要敬业奉献。事必作于实,业须成于敬。恪尽职守、踏实肯干,是敬业奉献的具体体现。唯有老老实实,踏踏实实,扎扎实实,方能在政法工作有所作为,有所建树。党员干部受党教育培养多年,应该常回过头来看看自己走过的路,想想组织的培养教育之恩,不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不求安逸享受,只求不懈奋斗,干出一番无愧于党和人民的业绩。

  “精”字诀:始终保持进取之心,始终做到精益求精。这是政法工作要求的科学态度和作风。要有昂扬锐气,与时俱进,能力素质日益精进,工作质量精益求精,是“精”的内涵之所在。政法工作与时俱进,要求精益求精。截至2011年8月底,中国已制定现行宪法和有效法律共240部、行政法规706部、地方性法规8600多部,涵盖社会关系各个方面的法律部门已经齐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已经形成。有法可依的问题基本解决之后,如何正确执行法律的问题就迎头而来,政法工作人员面临新的课题、新的挑战。比如,在执行刑事法律中如何加强人权保护、如何以法律来保障市场主体公平、有序竞争、如何以法律保护外国投资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以法律来维护社会公平等等。这些都是关系国家发展的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的问题,是国家法制的基础,需要我们在理论上不断提高对法律的理解力,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对法律的执行力,确保产生良好的社会效果法律效果和政治效果。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要求精益求精。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绝不是老生常谈,而是常做常新常抓不懈的现实问题。做好群众工作关键看我们能不能站稳群众立场,“正确地做工作”;能不能顺应人民群众的愿望,“做正确的工作”;能不能创新探索,“把工作做正确”。这就要求我们综合运用法律、政策、经济、行政等手段和教育、协商、疏导等办法,注意运用现代科技,提高群众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不断开创工作新局面。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要求精益求精。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意见,不断提高社会管理能力和科学化水平,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是政法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面向每一个公民、每一个社区的,是与居民的切身利益相关的。政法工作人员必须细之又细、慎之又慎、实之又实,以精细化的管理服务推动工作不断取得新成绩,让人民群众看到变化、见到实效、得到实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