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是引起车祸的重要原因,大量的公共宣传及事故调查也让人们了解了酒驾等的危害。但是,诱发车 祸的另一隐患药驾却往往被人们忽视。国外一项调查显示,对18882个发生交通事故死亡的驾驶人员采集血液样本,乙醇阳性率达 到51%,而其他药物的阳性率也接近18%。由此可见,药驾的危害并不亚于酒驾,与药物有关的交通事故死亡率也不容小觑。 案例 吃完药“慢半拍”致撞车 一家私企老板梁先生不小心感冒,喷嚏连连、喉咙疼痛,连吃了两天感冒药。在赶着时间忙完公司业务后,他驾车带着妻子和女儿回老家。还没出市区,他就将油门当成了刹车,瞬间撞上了前面一辆小车。梁先生表示当时惊出一身冷汗,而吃了感冒药,人有点迷迷糊糊,反应似乎也慢了半拍。 药驾到底指什么 所谓药驾,是指驾驶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影响安全驾驶的药品后依然驾车出行的现象,由于这些药物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很容易酿成祸患。 哪些药会影响安全驾驶 ![]() 有些药物服用之后会让人变迟钝,有些药物服用之后则会让人太兴奋,而兴奋过度会让人不灵敏。除了药品,有些保健食品对神经中枢起抑制作用,也有药驾效应。 感冒药 大多数感冒药都含有抗组织胺类药物,因为感冒初期的主要症状是变态反应(即过敏),感冒病毒刺激机体释放出组(织)胺,造成流涕、咳嗽、痰多等症状。在抗感冒药物中应用最多的是起效较快的扑尔敏,就是第一代抗组胺药,其主要不良反应有嗜睡、困倦、视力模糊、头痛等,会影响驾驶。此外,含抗组胺的药物还有感冒清胶囊、感冒清片、鼻炎康片、维C银翘片、速效感冒胶囊等。 镇咳、镇痛药 含有可待因的止咳药会导致服用者视觉障碍和突然疲倦,有些止痛药还会引起感觉功能紊乱。其他镇咳药,如咳必清、 咳快好等,也是中枢性镇咳药,有致疲劳倦睡作用,可能影响到思维与操作的敏捷性。 含有鸦片、吗啡、盐酸古碱的镇痛药作用于中枢神经,会产生幻觉、精神松怠、平衡感丧失等。而安定、氯硝安定、佳静安定、苯巴比妥等镇静催眠药物,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广泛的抑制作用。 抗精神病药 如氟哌噻吨美利曲辛片(黛力新)是一种抗抑郁药,由于服用该药会削弱患者的注意力和反应力,所以服用该药的患者不得开车或操作危险的机器。 盐酸多塞平片(多虑平)是一种抗抑郁药,由于服用该药会出现嗜睡、多汗、口干、震颤、眩晕、视物模糊、排尿困难、便秘等不良反应,所以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阿普唑仑片是一种抗焦虑药,常见的不良反应有嗜睡、头昏、乏力等,大剂量使用偶见共济失调、震颤、尿潴留、黄疸等不良反应,因此用药期间不宜驾驶车船、操作机械或高空作业。 丙戊酸钠缓释片(德巴金)和卡马西平片(得理多)属于抗癫痫药,服用这两种药有可能出现嗜睡的不良反应,所以驾驶员慎用。 降血压药 大量口服复方罗布麻片、利血平等降压药容易出现的不良反应有过度镇静、注意力不集中、抑郁等,所以驾车时慎用。 降压和降糖药 降压药和降糖药对驾驶的影响,与对神经系统有影响的药物有本质上的不同。 降压药如心得安、利血平、硝苯地平等有引起嗜睡、头痛、眩晕和低血压反应等,不利于驾驶安全。 各类降糖药物都具有引起低血糖反应的潜力,但以胰岛素和磺酰脲类多见。若在饥饿状态下用药更容易出现问题。如果降糖药选用不当还也可能出现药物性低血糖反应,如心悸、头晕、多汗、虚脱等,影响驾车安全。 抗心绞痛药 服用心得安、慢心律等抗心绞痛药,常有头痛、眼花、耳鸣和低血压等不良反应,服用剂量过大还可能会出现心动过缓、传导阻滞,甚至低血压昏厥等不良反应,故驾车时慎用。 抗菌药 使用庆大霉素、链霉素等氨基糖苷类抗菌药,常有头痛、耳鸣、耳聋、视物不清、颤抖等不良反应,故驾车时慎用。 天麻和人参 中药天麻含有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天麻素,该成分具有显著的镇静催眠作用;人参、西洋参制剂有明显的抗疲劳作用,但大剂量长期使用时容易出现烦躁不安甚至意识混乱等神经系统症状。 防范措施 在生病服药期间最好不要驾车,如果生病了必须服药应注意以下几点: 主动表明身份 看病时主动表明“我是司机”或“我开车上班”,请医生尽量避免使用会对驾驶员产生不良影响的药物。对于普通常见感冒,最好选用中成药。或选择不含抗组胺药成分的,如日夜百服宁中的“日片”;白加黑中的“白片”等。 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 在法国,根据药品对司机驾驶能力影响的程度,将药物分为4个等级,并要求药厂在药盒上以不同颜色标识,警示药物对驾驶能力的影响。在中国,驾驶者服药时也应仔细阅读药品说明书或商品标签,特别是用量、禁忌症和副作用等。 不可超剂量用药 引起药品不良反应的原因主要有三个:用药剂量不当、重复用药和药物相互作用。因此,若自己买药吃,种类要越少越好。 对已知有不良反应,但不得不吃的药,开车前要减半量服用,等休息时再补足全量。或者等药效消除得差不多后,再开车上路。 (作者:婕~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