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颈椎病中药方

 诗仙之家 2013-06-17

椎动脉型颈椎病患者可出现眩晕、猝倒、耳鸣、视物模糊等症状,患者可在医生指导下选用中药进行对症治疗。

丹参山甲芎芍汤组成:紫丹参30克,炮山甲10克,三棱、莪术各6克,片姜黄、川芎、白芍各10克,葛根30克,全虫3克,枸杞子、仙灵脾各10克,桂枝6克,防风10克,珍珠母或石决明30克。功用:活血化瘀,益肾养血,祛风。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加减:气虚者加生黄芪30克,茯苓15克,白术10克;血虚者去三棱、莪术,加全当归或鸡血藤30克,制首乌或熟地30克;阴虚者去桂枝,加鹿衔草10克,桑枝10克;寒邪留滞者加制川草乌各6克,北细辛3克;疼痛剧烈者加白芍至30克,元胡30克;手指麻木者加蜈蚣3条,乌梢蛇30克,或蕲蛇15克;心悸失眠者加炙远志10克,炒枣仁30克。也可以用于月经不调,经闭痛经产后瘀痛等病症。                    

定眩冲剂组成:天麻、僵蚕各3.6kg,钩藤4.8kg,茯苓6kg,丹参、夜交藤各12kg,白糖40kg。用法:上药经加工制成冲剂,每包30g。每次15g,每日3次服用。15天为一个疗程,疗程间隔2~3日。功效:活血通络,健脾化湿,平肝定眩。用法:上药经加工制成冲剂,每包30克。每次15克,每日3次口服。15日为一疗程,疗程间隔2~3日。

益气通络汤组成:黄芪、葛根各30g,白芍20g,熟地15g,威灵仙、穿山甲、天麻、淫草藿各10g,地鳖虫8g,蜈蚣2条。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功效:益气养血,舒经活络。加减:头痛者加川穹,蔓荆子;恶心呕吐加鸡血藤、姜黄、羌活;耳鸣、视物不清者加枸杞子、山萸肉。

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组成 半夏9克,天麻9克,白茯苓10克,陈皮10克,白术10克,苍术12克,生草6克。用法水煎2次共对为500毫升,早晚2次温服,14剂为一个疗程。功效  燥湿化痰,平肝熄风。主治  椎动脉型颈椎病,症状表现为眩晕,头重,耳鸣,恶心,呕吐,呃逆,个别患者有猝倒、持物落地和复视等症状,舌质淡白,苔厚腻或黄厚腻,脉弦数、弦滑或滑数。颈部活动可诱发上述症状的发生。加减  痰浊加菖蒲10克,远志6克;头晕,目干、涩加杭白菊10克,钩藤10克;项背强痛加葛根15克,姜黄8克;瘀血加丹参15克,郁金10克;舌苔厚腻加藿香10克,佩兰10克;呃逆、胸满闷重加旋覆花10克,生牡蛎15克;肝阳上亢加石决明30克,生龙牡各30克;耳鸣重加磁石30克,蝉衣8克。

痿证是脊髓型颈椎病的主症,为突出或脱出的髓核或者骨赘压迫脊髓所致,亦可与神经根型颈椎病混合出现。
鹿丹四物汤 组成:鹿衔草、丹参、熟地、当归、白芍、川芎、薏苡仁、威灵仙(随症状轻重酌用药量)。 功用:养血活血通络。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加减:面色苍白,食少便溏,腰膝酸冷,肢端发凉者,加杜仲、补骨脂、熟附片、肉桂等;胸闷胁胀,肢体肿胀不适者,加木香、元胡、枳壳、乌药等;疼痛固定不移,刺痛者,加桃仁、红花、制乳香、制没药等;风寒湿邪留而不去,呈游走性疼痛,或痛遇寒则甚,或沉重身困者,加防风、秦艽、桂枝、羌活等。
颈痿汤 组成:炙黄芪、鸡血藤各30克,鹿角片、当归、骨碎补、牛膝、鹿衔草、木瓜各12克,龟板、生地、熟地、仙灵脾、枸杞子各15克。 功用:活血通络,补益肝肾。 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 
1、湿热浸淫
(1)邪热伏于筋骨(方药)当归拈痛裁当归9克 生黄柏9克 知母9克 茵陈9克 薏苡仁24克 瓜12克 苍术6克 羌活9克 防己9克 赤芍9克 牡丹皮9克 银花藤15克 姜黄9克 杜仲12克 怀牛膝12克。若口干舌燥,疼痛剧烈,夜晚尤甚,可酌加生地15克 玄参9克 麦冬15克 黄连6克 秦艽9克(功效和适应证)治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或颈、肩、背及上肢肿痛,肢体沉重,口干但不想饮水。
(2)湿热蕴结(方药)加味二妙散黄柏9克 苍术9克 萆薢12克 防己12克 木瓜12克 薏苡仁24克 当归9克 怀牛膝12克 晚蚕沙12克 木通9克。若下肢无力肿胀者,可加茯苓12克、泽泻9克;若心烦口干、舌红少津,可去苍术,加生地12克、麦冬12克、龟甲9-12克。(功效和适应证)治脊髓型颈椎病四肢萎软无力,甚则功能丧失,肢体沉重、麻木及发热等。
2、脾胃虚弱(方药)健脾养胃汤党参10克 黄芪12克 怀山药9克 归身9克 白术9克 茯苓12克 白芍9克 泽泻12克 小香6克 陈皮6克。(功效与主治)治颈椎损伤后期颈项、背、肩及上肢隐隐作痛,或时有眩晕,四肢无力,动则加重,腹痛腹泻等。
3、肝肾不足(方药)虎潜丸化裁黄柏9克 知母9克 龟甲12-18克 熟地24克 白芍9-12克 锁阳12克 狗骨24-36克 陈皮6克 牛膝12克 当归9克。热甚者,可去锁阳、干姜;气血不足者可加黄芪12-30克、党参12克、鸡血藤12-18克,以补益气血。(功效和适应证)见于颈、背、肩及四肢萎软无力,甚至功能丧失,疼痛隐隐,肌肉萎缩等。(制法与用法)共研为末,和蜜为丸,每丸重10克,早晚各1丸,淡盐水送服。
脊髓型颈椎病中药偏方
脾虚肾亏主证:下肢筋脉拘急,乏力,或如踩海绵,行动不利,容易跌跤,上肢麻木,持物易落地,颈项僵硬,转侧不利,舌淡,体胖有齿痕,苔薄,脉细或细滑治则:补脾益气,滋肾填精。方药:左归丸合归脾汤加减。炙黄蔑30g,山茱萸12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山药10g,当归10g,党参12g,炒白术10g,获荃10g,构祀子10g,冤丝子10g,鹿角胶12g,)牛膝12g,龟甲胶12g,炙甘草6g,葛根10g,丹参10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痰湿闭阻主证:颈项强直,肢体水肿,院腹胀满,泛恶不止,肢体僵硬,肌张力明显增高,大小便困难,舌质紫,脉弦滑。治则:宣肺利水,化痰通腑。方药:草苗大枣泻肺汤合二陈汤加减
萃苗子12g,当归9g,猪荃12g.陈皮10g,半夏12g,获荃12g,生大黄12g,玄明粉10g,炒积壳9g,生黄茂15g,党参12g,赤芍、白芍各12g,生姜3片,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片虚疾停主证:颈项强直,腰膝酸软,四肢无力,肌力、肌张力明显下降,头重欲睡,或泛恶胸闷,阳痰遗精,小便淋沥,舌淡体胖,苔薄腻,脉细滑。治则:补肾益精,化痰通络。方药:地黄饮子加减。炙黄蔑15g,党参12g,当归9g,熟地黄12g,山茱萸12g,淫羊蕾12g,肉从蓉12g,五味子9g,石营蒲15g,远志9g,姜半夏9g,陈皮6g,炙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脾胃虚弱主证:颈项痰软、疼痛,抬头困难,肌肉萎缩,神疲,纳呆,肌力、肌张力下降,大便塘薄,舌淡,脉细弱。治则:补脾胃,益气血。方药:人参养荣汤加减。炙黄蔑30g,党参15g,当归9g,生地黄、熟地黄各10g,白芍10g,获荃12g,炒白术12g,五味子10g,山药12g,肉桂3g,远志9g,陈皮9g,生姜3片,大枣5枚,鹿角片12g,炙甘草6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颈型颈椎病治疗中药方
风寒痹阻主证:颈项疼痛、板滞,肌肉痉挛、僵硬,转颈困难,症状常与寒冷及阴雨发生或加重,舌淡,苔白腻,脉弦或弦紧。治则:疏风散寒,活络通经。方药:葛根汤加减。葛根15一20g,白芍10~1 2g,桂枝6g~10g,当归6g一10g,丹参15g,麻黄6g,木瓜10g,防己15g,生姜3片,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痰疥化火主证:颈项强痛,活动不灵,颈项局部按压痛,咽喉疼痛,胸腔痞满,恶心,舌红苔薄黄或黄腻,脉弦滑。治则:活血化癖,清热化痰。方药:桃红四物汤合二陈汤加减。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0g,川芍15g,赤芍10g,陈皮10g,清半夏10g,获菩10g,瓜萎12g,黄芬10g,川贝母6一10g,葛根15g,丹参15g,麦冬10g,生甘草1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神经根型颈椎病
葛根汤加减药用:葛根20 羌活15 姜黄20 当归15 防风15 桂枝15 白芍10 桑枝15 茯苓20 黄芪20 甘草10 蜈蚣2条 水煎服。加减: ①偏风加防风;偏寒加川乌、桑寄生、杜仲;偏湿加防己、薏米、苍术;偏热加银花藤、石膏、连翘去羌活、独活、桂枝。②病在上肢加姜黄、威灵仙;下肢加牛膝、木瓜;③气血不足加人参、熟地、白芍。
芍葛汤组成:白芍30克,葛根、灵仙各20克,白芷、秦艽、当归各12克,川芎9克,细辛3克。功用:散寒除湿,活血通络。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加减:风胜者加防风、羌活;寒胜者加桂枝、麻黄;湿胜者加薏苡仁、苍术;巅顶痛者加藁本;上肢麻木疼痛者加桑枝;背痛者加狗脊、淫羊藿;气虚血滞者加黄芪、党参、丹参。
桃红二参汤组成:黄芪、党参、丹参、川芎、白芍、生地、桃仁、红花、香附、地龙、葛根、穿山甲、土鳖虫、威灵仙(随症状轻重酌用药量)。功用:益气养血,活络止痛。用法:水煎服,日1剂。
补肾祛瘀通络汤组成:当归、骨碎补、杜仲、淫羊藿、龟板、鹿角霜、防风各10克,川芎、土鳖虫、桂枝各7克,鸡血藤、熟地、煅龙骨、煅牡蛎、葛根、黄芪、威灵仙各15克,细辛3克功用:补肾、养血、祛瘀。用法:水煎服,日服1剂。加减:疼痛较剧者加制川乌7克,片姜黄10克。
神经根型颈椎病中药偏方
气滞血淤主证:颈项肩臂疼痛、麻木,入夜加重,活动受限,压痛明显,多有颈椎感受风寒病史,舌质紫暗,脉弦紧。治则:祛淤通络,化淤止痛。方药:身痛逐淤汤加减。当归10^-12g,川弓15g,赤芍、白芍各12g,桃仁12g 红花12g,羌活12g,制没药9g , 山药15g,五灵脂12g,秦九12g,香附12g,川牛膝12g,葛根20g,灸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气应血疥主证:颈项肩臂酸痛麻胀,以麻为主,压痛明显,伴有皮肤干燥,心烦,胸闷,面色不华,倦怠少气,舌质紫暗。脉弦细戚细涩。治则:补益气血。活血通络。方药:补阳还五汤加减。生黄茂30g。党参12g。当归9g,生地黄、熟地黄各12g,赤芍、白芍各12g,地龙9g, 川弓12g,红花9g,桃仁12g,丹参15g,防己15g,桂枝9g,葛根15g,炙甘草3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脾肾亏点主证:患侧肤体无力。上肤及手部肌肉姜缩,颈痛犁引肢臂,顽项转动不哭。伴有头昏眼花。倦息乏力。眼膝酸软。舌质暗,脉沉细。治侧:益气养血,滋补脾肾。方药:八珍汤合左归饮加减。炙黄茂30g,党参12g,获等12g,妙白术12g,当归9g,川夸12g,熟地黄12g,赤芍、白芍各12g,鹿角片10g,炙龟甲8g(先煎),炙甘草3g,山药10g,山茱萸10g,枸橘子10g。用法:水煎,每日1剂,分2次温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