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奥巴马演讲:勇于追求希望

 小园幽径 2013-06-17
奥巴马演讲:勇于追求希望

太有才了!- 奥巴马连任演讲文言文版
 
         2004年7月27日,奥巴马在马萨诸塞州波士顿(Boston, Massachusetts)举行的2004年民主党全国代表大会(Democratic National Convention)上发表主题演讲。


    我谨代表可敬的伊利诺伊州(Illinois),全国的南北通衢,林肯的故乡,为我有幸在本届大会上发表演讲,表示深深的谢忱。今晚,我不胜荣幸,因为坦诚地说,我登上这个讲台实属难得。我父亲曾是一名外国学生,在肯尼亚一个小村庄出生、成长。小时候,他放过羊,在盖着铁皮屋顶的棚屋上学。我祖父是一名厨师,还当过家庭佣工。

    然而,祖父对我父亲寄予厚望。通过自己勤奋努力和持之以恒,父亲获得奖学金来到一个神奇的国度求学,这就是美国。对于当时众多已经来到美国的人,美国是自由和机会的灯塔。在求学期间,父亲与我母亲相识。母亲出生在堪萨斯州(Kansas)的一座小市镇,一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大萧条(the Depression)期间,我外祖父在石油钻台和农场工作了很长的时期。珍珠港事件(Pearl Harbor)后,他投身军旅,随巴顿(Patton)大军转战欧洲。我外祖母在国内抚养自己的子女,同时还在轰炸机装配线上工作。战争结束后,他们获得《军人复员法案》(G.I. Bill)的援助开始读书,通过联邦住房管理局(FHA)提供的贷款购买了住房,后为寻求机会向西部迁移。

    他们对自己的女儿也寄予厚望,共同的梦想发端于两个大洲。我父母亲不仅共同经历了似乎不可能的爱情,而且都对这个国家的诸多机遇笃信不疑。他们后来给我取了一个非洲名字,Barack(巴拉克),即"幸运儿"。他们相信,在海纳百川的美国,一个人的名字不是成功的障碍。尽管他们并不富裕,他们仍希望我在这个国家上最好的学校,因为在慷慨宽容的美国,一个人发挥自己的潜力,不需要多么富有。他们现已离开人世。然而,今晚我感觉到,他们正自豪地俯视着我。

    今天,我站在这里,庆幸自己具有多样性的传统,同时感悟到我父母的梦想在我挚爱的女儿身上延续。我站在这里,感受到我的经历只是美国大背景下的一个片段。我也感谢在我之前的所有过来人。只有在这块土地上,我才能有这样的经历。今晚,我们聚集一堂,赞美我们国家之伟大,并非因为我们的摩天大楼有多高,我们的军队有多强,我们的经济规模有多大。我们的自豪感来自一个很简单的前提,两百多年前发表的宣言已经阐明:"我们认为以下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者赋予他们某些不可剥夺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奥巴马发表演讲后与妻子拥抱。这就是美国真正的智慧。相信美国人民朴素的梦想,逐步实现一个个小小的奇迹。夜间,我们可以为孩子们盖好被子,知道他们衣食无忧,平安无事。为表达自己的看法,我们可以畅所欲言,下笔成章,不用担心有人突然敲门。我们可以自己动脑筋,自行创业,不用进行贿赂或必须雇某一个人的儿子。我们可以参与政治,不用害怕遭到报复。我们投的票会如实统计,至少大部时候都是如此。

    今年,在这场选举中,要求我们重申我们的各种价值观和承诺,面对严酷的现实坚守不辍,检验我们如何发扬前辈的传统,实现对未来几代人的诺言。美国同胞们:民主党人、共和党人和独立派人士,今晚我想告诉你们:我们有更多的工作要做。我们要为我在伊利诺伊州盖尔斯堡 (Galesburg, Illinois)遇到的工人们做更多的事情, 他们失去了在美泰制造厂(Maytag plant)原来受工会保障的工作机会,因为该厂正在往墨西哥搬迁。他们现在不得不与子女们竞争每小时7美元报酬的工作。我们要为我曾经遇到的那位失业的父亲做更多的事, 他强忍自己的泪水,不知道在失去医疗保险的情况下将如何支付儿子每月4,500美元的药物费。我们要为东圣路易斯(East St. Louis)的一位年轻妇女及成千上万跟她一样的人做更多的事情,她学业优异,很想学习,有强烈的愿望,但没有钱上大学。

    请不要误解我的意思。我在小城镇与大都市、在小餐馆与办公园区遇到的人们并不指望政府解决他们的一切问题。他们知道需要努力工作取得进展,他们也愿意这样做。如果你走进芝加哥周围的郡县,人们会告诉你,他们不想让福利机构或五角大楼浪费自己的税款。如果你走进任何市中心的社区,居民们会告诉你,单靠政府无法教导孩子学习。他们知道父母必须承担家长的责任;除非我们提高对孩子们的期待,关掉电视机,消除所谓年轻黑人拿起书本便是仿效白人的谎言,否则孩子们不可能取得好成绩。不,人们并不指望政府解决他们的一切问题。但他们认为,而且从骨子里感到,只要改变事务的先后次序,我们就能保证在美国的每一个儿童都能在自己的一生中获得适当的机会,使机会的大门向所有的人敞开。他们知道我们能做得更好。他们需要这样的选择。......

    除众所周知的崇尚个性的原则以外,美国的传统还有另一个要素,即众人休戚与共的信念。如果在芝加哥南区有一个孩子不识字,此事也会引起我的关心,即使他不是我的子女。如果在什么地方有一位老年人拿不出配药的钱,付了租金就无法支付药费,此事会使我感到难过,即使她不是我自己的祖母。如果有一位美国阿拉伯裔家庭被收押,享受不到律师辩护的待遇或合法程序,此事会使我的公民自由权利受到威胁。正是这种基本信仰 ── 我需要照顾我的兄弟,我需要照顾我的姐妹 ──这个国家才能行之有效。正是这种信念使我们能够追求我们个人的理想,但仍然守望相助,成为一个美国大家庭。 "E pluribus unum.", 合众为一。

    但即使在我讲话的时候,仍然有一些人准备制造分裂。他们是操纵舆论的老手、负面广告的推手,信奉为达目的可以不择手段的哲学。好吧,今晚我要对他们说:美国没有自由和保守之分,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不分黑人、白人、拉丁裔和亚洲裔,只有一个美利坚合众国。......我们都属于一个国家,我们都宣誓效忠于星条旗,我们都捍卫美利坚合众国。

    最后,也就是这次选举的目的。我们是卷入相互埋怨的泥沼,还是参与充满希望的政治?...... 我这里谈的不是盲目的乐观主义── 有意采取回避的态度,认为不谈论失业,问题就会自行解决;或者认为只要对医疗保健危机熟视无睹,危机就会自动消失。不,我谈的是一些更加实在的问题。我指的是奴隶们的希望,他们围坐在篝火旁唱着自由之歌;我指的是移民们的希望,他们向遥远的海岸扬帆远航;......我指的是一位瘦弱儿童的希望,他的名字有些奇特,他相信美国也给他留了一个位置。勇于追求希望!

来源:美国参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