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第五十六、五十七章

 尊师重道孝亲 2013-06-18

第 五 十 六 章

【经文】

知者弗言,言者弗知。塞其【1】兑,闭其门;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亦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亦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亦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注解]

[1]其:(现汉词典)“他(她、它)的”。【后边六个其字应是指“言者”,而非指自己。】

[新解]                                  

    懂得道的人不到处乱讲,到处讲‘道’的人并不懂道。塞住乱讲‘道’的人的嘴,封闭他讲‘道’的场所大门;挫去他尖锐的锋芒,解开他纷乱的思想;同他光明的一面相和,同他尘俗的一面相混;这就是深奥的同。因此,不可得到他而亲近,也不可得到他而疏远;不可得到他而使之得利,也不可得到他而使之受害;不可得到他而使之尊贵,也不可得到他而使之卑贱。所以这是天下最高贵的品德。

[对于不同意见的人,要经过斗争而达到互相平等相待的团结。]

 

                             第 五 十 七 章

【经文】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夫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民多利器,而邦家滋昏;民多智慧,而邪事滋起;法令滋章,而盗贼多有。是以圣人之言曰:“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扑”。

 [新解]

“要以正道的方法治国,要以出奇制胜的战术用兵,要按照百姓的愿望夺取天下(按照百姓的愿望,就不会犯错误)”。我如何知道事情做的对错呢?就以此三点。如果天下的很多事忌讳百姓去做,百姓大多数会受穷;民间利器越多,国家就会滋长昏乱;民间的反对者越多,国家的邪事就会兴起;法令条文越详细,不慎违法的“盗贼”就越多。所以用圣人的话说:“我不随意改变国家政策,百姓会自我教化;我喜好国家平静,百姓自然行为端正;我不找事为借口(去苛税百姓),百姓自然会富足;我没有贪欲之心,百姓自然忠厚淳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