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忆父母的二三事(三)

 78621 2013-06-18

忆父母的二三事(三)

2013-06-16 12:03:21|  分类: 78621

五、军演观摩

父亲是军人出生,对军营或军事有着深深的眷恋。县城附近到清溪之间有一处当年国军准备修建机场的地方。解放后改成了一座军营,此地应该是父亲当年部队住扎过的地方。

1969年部队换防,父亲所在的部队开跋到云南,换来了打过中印自卫反击战的50军149师一个团。记得这支部队到来时我正好读小学不久,依稀记得学校安排学生到公路边上迎接部队的场面。印象是在公路边上等了很久,快到天黑时才见军车开来,而且车队开了很久很久。

应该是到1975年左右部队开展了大练兵。夏天机场部队要在塘坝的山间进行夜间军事演习。得到消息后父亲就带着我一起去走进塘坝的山里观看。这次演习的印象不多,感觉参观的老百姓不多。在那座山头好像就只有我们父子俩,在对面的山坳即能看到演习部队的指挥所,演习中能清晰的听到喇叭传来对演习过程的讲解。演习中见识了军人右臂带着发光的标识在夜晚的山间走动形成的优美亮线,信号弹发射后拉出的弧线,照明弹发射后把山涧照如白昼的场景,还有用曳光弹射击时发光子弹对着目标飞聚的光影,所有这些印象都让我记忆犹新。由于我们属于老百姓的参观是不请自到,演习完毕后只能又跟随着父亲沿着乡间的山路连夜走回到县城。在山头父亲还教我认识北斗星和如何辨别方向。到从山涧走到公路边时是多么的盼望能有车坐那怕就是一辆手扶拖拉机也行。

 

六、冬天的泡澡

四川冬天给人寒冷的感觉是有目共睹的。尤其是在上世纪90年代以前,那时的物质比较匮乏。家用电器除了收音机外真就只有手电筒了。每到冬天条件好的公司能在办公室生上火炉取暖,而普通居家鲜有此条件。除非家里有婴儿能在屋里生上烧火碳的炉子。早年还有一种竹编能随手提着烤的“火笼”能暖暖手。那时的家里都烧有烟煤块,还要各家自已去煤建公司买好再拉回家。不像现如今只要出钱什么东西都能给你送到家。家里拉车搬煤的活通常都是父亲完成,稍大一些后自己也能给父亲打打下手。

小时候每到冬天脚、手、耳朵总要长些冻疮,这好像已经成为了习惯。从小父母每到冬季都要让我戴上帽子,通常是那种边缘能放下遮住耳朵的针织帽。平时学校班里戴帽的人还真不多,自己总感觉不好意思。所以在心里有时还不情愿戴,但父母多年的要求,后来就自然习惯了。

 冬天的洗澡是件痛苦的事情。当年四川的小县城也没有流行北方那样的公共澡堂,接触公共澡堂这东西都是多年后到郑州工作后的事情。每家里也没有现今方便的各种热水器。每每洗澡全靠自家生火烧上1~2壶开水来进行,所以要洗澡就感觉是很不方便。记得小时洗澡有大人帮忙,旁边还必生一火盆取暖,同时将新换的衣物烤热再穿,但仍架不住环境太冷,其过程中总让人寒颤不断。每到此时总是不太情愿。

不知从何年开始父亲找到了一个能泡澡的好地方:国营酒厂的蒸馏冷却池。酒厂位置在县城的东街(现今的县委附近位置),以生产“泡子酒”著名。后来酒厂扩建搬到凤凰山脚下,再后来到现在是否还存在俺就不知道了。酒厂的那个水池是冷却蒸馏气所用。酒的生产过程是粮食与酒粬混和,然后发酵,而后再放到一个封闭的蒸锅里蒸馏,蒸馏出来的含酒精蒸汽通过管道引入冷却池冷却,最后出来就是原液酒。蒸汽的这个冷却池通常还会在旁边建一个付池,它与蒸馏池相通,其常年的水温基本保持在38℃~45℃,很适合人体温度。每到冬天父亲就带着我一起去泡澡已经成为了习惯。在这里泡澡有规定不能使用肥皂,当身体泡热后在外涂抹肥皂再冲洗也不会一丝凉意。也许是从小锻炼的原因,现在去泡温泉时本人都比较耐热。也喜欢往高温池跑。

忆父母的二三事(三) - 78621 - 78621维修车间

 这个场面符合印象中的酒厂(图片来自网络)

 

                                                  78621

                                        2013年6月16日星期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