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禅门丹法核心修法:三际托空与修证次第

 识心是空 2013-06-18
禅门丹法核心修法:三际托空与修证次第 


(此法乃三世诸佛佛顶之密,非有奇缘不能得见文者,非有大善根,大智慧不能信受此文,请珍惜。) 


禅门丹法的核心修法是三际托空,从打通丹道周天到炼精化气,乃至结大丹成圣胎到阳神出顶,都是这步功夫;是故,此法是三世诸佛心髓,无上正法。 

什么是三际托空?就是《金刚经》所说的:“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应无住而生其心”“若以色见我,以声音求我,是人行邪道,不得见如来。” 

云何“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君上座坐禅,行住坐卧,若能心无所求,心无挂碍,心不癫倒,此时此刻,君即是圣人,与十方三世诸佛无有二般。能对此深信不疑,并保持下去,必入禅定,了生脱死。所谓禅定者,乃梵语。其实际意思是静虑之意。说白了,四禅八定,九次定第,毫无神秘可言,无非是心静的几个层次而已。 

我向来反对迷信,反对宗教。佛法原来是很平实的,人人可证,一切众生皆有佛性。说禅定,很多人都不会。若说心静,谁不会?心静久了,自然会入到心静的境界,此即四禅八定。 

所谓“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君上座后,不想前尘往事,不做未来黄金梦,当下明明了了。君此时此刻,即是圣人,此灵明自性,与十方三世诸佛无有二般。

所谓“应无住而生其心”,君上座后,心不住于眼之所见,不住于耳之所闻,不住于香、味、触、法,当下如如不动,此能见能闻之灵性本体,非佛是谁? 

修行之人,最难去便是法执。三藏十二部经典,说来道去,无非是教人悟得本性,只要你能当下一念清净,那三藏十二经典皆可放下,不要浪费时间去钻牛角。 

下面,给你们说说马祖道一禅师的故事: 

马祖道一禅师是四川成都人,俗姓马,故世称马祖。为何世称马祖?因为是禅宗史上在六祖慧能大师以后影响最大的禅师之一,其功德成就,足以称祖。但六祖慧能大师以后,佛祖袈裟不复再传。若称其为七祖或八祖,皆不合适。但直称其道一禅师,又为不敬,故世以其俗姓马称其为马祖。 马祖十二岁出家,后拜六祖慧能大师的弟子南岳怀让禅师为师。 

一天,怀让禅师见马祖一天到晚呆呆的在坐禅,故怀让禅师见机施教,问:“你整天在这里坐禅,图个什么?” 
马祖答道:“我想成佛!” 
于是,怀让禅师拿起一块砖,在附近的石头上磨了起来。 
马祖见此十分惊异,问道:“师傅,你在磨砖做什么呀?” 
怀让禅师答:“我磨砖做照!” 
马祖困惑不解问:“磨砖怎能做照?” 
怀让禅师答:“既然磨砖不能做镜,那么坐禅又怎能成佛?” 

马祖后来又进一步向怀让禅师请教。怀让禅师说:“这道理就好比有人驾车,如果车子不走了,你是打车还是打牛。你是学坐禅还是学做佛?如果学坐禅,禅并不在于坐卧的形式。如果学做佛,佛性无处不在,佛并没有固定的形相。在绝对的禅宗大法上,对于变化不定的事物不应该有执着的取舍,你如果学做佛,就是扼杀佛,如果你执着于坐禅,就是背道而行,所以,执着于坐禅是不可能悟道成佛的。” 

马祖闻后,如醍醐灌顶,豁然开悟。 
世上有很多人,金钱美女,荣华富贵都能放下,却抱着经典不放,法执之难去,比金钱美女更加难去,因求成佛做祖是比金钱美女更大的贪婪。为了使你们去法执,我摘录一段德山宣鉴禅师的话,来教育你们。 

德山宣鉴上堂曰:“我先祖见处即不然,这里无佛无祖,达摩是老臊胡,释迦牟尼是干屎橛,文殊普贤是担屎汉,等觉妙觉是破执凡夫,菩提涅磐是系驴橛,十二分教是鬼神簿、拭疮疣纸。四果三贤、初心十地是守古冢鬼,自救不了。” 

类似德山宣鉴禅师的呵佛骂祖的说法,在禅门公案中可以找出一大堆。为什么德山宣鉴禅师与临济义玄禅师等祖师如此说法?祖师如此说法,目的无非是为了学人去法执。 
比如说,今天我在写此文的过程中,正好广东惠州元音古寺一位修行人因感修行迷茫,古今大德所说似乎各各不同,不知谁是谁非,无从下手,于是打电话求助于我。 

我当时问他:“你现在想不想上网打游戏?” 
他说:“我现在不想。” 
我又问他:“你现在想不想到夜总会找小姐?” 
他说:“我现在不想。” 
我再问他:“你现在想不想上馆子吃烤羊肉?” 
他说:“我现在不想。” 
我又问他:“那现在在跟我讲话的是谁?” 
我接着说:“此时此刻,你不是心中清净,那你告诉我什么叫做心中清净?什么叫做远离癫倒梦想?此时此刻不是远离癫倒梦想吗?此时此刻你与十方三世诸佛有二般吗?你此时此刻在娑婆世界与在极乐世界有分别吗?所谓禅定,乃梵语。禅定即静虑之意,初禅至四禅,无非心静的四个层次。每个人的本性都是佛,自性才是真正的上师,佛所说、祖所说、圆元老人所说、莫棂鹰所说,都只能当参考,不能当绝对的教条。只要你能保持当下一念清净,不胡思乱想,不求金钱美女,不求荣华富贵,不求成佛成圣,那一切经典皆可放下。能长久保持心中清净,自然会深入禅定。佛所说法,目的只是让你心中清净,心既已清,那更求何法?” 

后来,我又对跟随我左右的弟子阿琦说:“你到现在都打不开气脉,是因为你入不了禅定。你入不了禅定,是因为你总放不下心中的尺子,放不下法执。你为什么冬天不脱光衣服往外跑?因为你知道天冷。为什么我半夜叫你你会醒?因为能知能觉的,就是本性。所以你才会知道天冷添衣,半夜叫你会醒,肚子饿了知道吃东西。自性能知能觉,方名智慧。如果修行是要修到什么也不知道,那南山的顽石早已成佛。能知是本性,所知是妄念。有妄念必有心声,如果你现在视而不见,听而不闻,心知妄念而不随,此时此刻,即是三际托空。佛说八万四千法门,超不出一念不生,是故《华严经》颂曰:‘有数无数一切劫,菩萨了知即一念。于此善人菩萨行,常勤修习不退转。’你为什么入不了静?因为你放不下心中的尺子。总是拿一尺子衡量我说是对还是错。因为心中有了衡量错与对的尺度,才有所谓的善与恶。此即知见立知,即无明本。此尺度,即是第六意识。你管我说的是对还是错,只要你能保持心不癫倒,保持当下明明了了,就炼出真功夫。你看见隔壁张三小孩哭了,关你鸟事,此即是视而不见。你听见隔壁李三俩夫妻吵架,关你屁事,此即听而不闻。你心中忽然有个声音在骂人,在叫你去上网,你随他去,任他自生自灭,此即心知妄念而不随,应无住而生其心,‘慧能无伎俩,不断百思。对境心数起,菩提怎么长。’你不管这个是对还是错,是不是悟道,是不是佛性,此皆名相而已。你只管知道,这样保持下去,丹道周天自然会开,自然会炼精化气,结丹,圣胎出顶。你只管知道,这样修可以炼到真本事,什么外道内道,错与对,随他去。” 

什么双盘单盘,谁规定坐禅一定要双盘单盘?心静即是禅定,心无所求即是禅定,当下明明了了即是禅定。 

是故,五祖云:“不见本性,修法无益。” 

为什么不见本性,修法无益?你以为在定中见到佛见到光就叫开悟呀?心静,心无所住才能入定。心与气不二,心定则气定,气定则丹成。大定结大丹,小定结丹砂。心不静不定是名散乱,心散乱则气散乱,气散乱则不能聚气成丹。 

是故,六祖慧能大师云:“心念不起,名为坐;内见自性不动,名为禅。善知识,何名禅定?外离相为禅,内不乱为定。本性自净自定,只为见境,思境即乱。若见诸境心不乱者,是真定也。善知识,外离相即禅,内不乱即定。外禅内定,是为禅定。” 

如果六祖的话你不能理解,那我再用最通俗的语言来告诉你:上座后,保持这听能看能听的平常心,看见张三的小孩哭了,关你鸟事。听见李四俩夫妻吵架,关你屁事。心中忽然听自己在骂人,在想上网,在想吃东西,任他自生灭,这样保持下去,身不要动,心念不向外跑,那你的精气就不会向外泄,就会积累能量打通气脉,就会结丹,就会定中见到日月。初定是定中见月轮,见到月轮是元神得汞之相,定中见日轮是元神得铅之相,如果定中一金轮,似日非日,似月非月,说是日轮,它比平时所见的太阳大,并没有太阳那么刺眼,但光明倍于日轮,此是元神与铅汞三气合一之相,成就大丹之相。说是月轮,它没有月轮那么暗淡。似金非金,似白非白,似日非日,似月似月,放五色虹光,明明了了,当空旋转不动,此即无漏之果内景。所谓人法地,地法天,天法自然,地球是圆的,月亮是圆的,太阳是圆的,一切恒星都是圆的,大放光明的,那得道果之内景也是圆的,大放光明的。是故,密宗有月轮观,借假修真。此圆明之真性,非心真静不能得证得见,道曰金丹,禅曰舍利子,密曰明点。 

上文不是说要心无所住,不执着于色声香味触法吗?现在又说金丹似日非日,似月非月,岂不是执着于相吗?前后矛盾吗? 

你要知道,正是要心无所住,心不执三毒六尘,心净无挂碍,方能定中见又圆又光明的本性。你有本事说大话,你能开眼闭眼见金轮明明了了吗?为什么《佛说观无量寿经》第一观是要观日轮观到开眼闭眼都见金色日轮明明了了?你要知道,《佛说观无量寿经》是有很深的秘意的。正是《佛说观无量寿经》日轮观的秘意,达摩祖师才会说《血脉论》。 

见《血脉论》原文: 

……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余习顿尽,法界性见。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唯自知,不可向人说。或静园林中行住坐卧,眼见光明,或大或小,莫与人说,亦不得取,亦是自性光明。或夜静暗中行住坐卧,眼睹光明,与昼无异,不得怪,并是自心欲明显。或夜梦中见星月分明,亦自心诸缘欲息,亦不得向人说。梦若昏昏,犹如阴暗中行,亦是自心烦恼障重,亦自知。若见本性不用读经念佛,广学多知无益,神识转昏。设教只为标心;若识心,何用看教?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 

为什么达摩祖师说:“梦若见光明出现,过于日轮,即余习顿尽,法界性见。若有此事,即是成道之因。” 

你要知道,此梦中见光明倍于日轮,是平日心无所求,心无所住后,元神与精气结了丹才能见到的。 

又云:“若从凡入圣,即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 
什么叫做“若从凡入圣,须息业养神,随分过日?” 

身不造业,口不造业,意不造业,是名息业,身口意不向外妄求,平常心是道,心静无所求则神安气定,神安气定则丹成。要神安气定就要随分过日,莫整天做黄梁美梦,前一分钟想金钱,后一分钟想美女,顺逆随缘。 

很多人花二三十年方参悟心即是佛,方知当下一念即是清净,万法皆可舍,可惜英雄迟暮,因禅门丹法的入手就是悟本性。如果七八十岁方悟道,懂了丹法的入手处,但身中精气已不足,老态龙钟。是故,五祖弘忍大师前世为裁松道者时,来见四祖。四祖直接叫他转身再来,因年老精气已衰故。是故,请各位莫浪费时间。请坚信当下一念清净,即是入道之门,疑则浪费时间。 

各位悟此当下一念后,不要急。因悟本性后,还是要步步渐修的,是急不来的。是故,《楞严经》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非顿除,因次第尽。” 

悟了当下一念后,才是实修实证的开始。下面,我略说说实修次第,实修是一步一个脚印的,跳不了级的。很多人都总是做春秋大梦,总想一朝顿悟,然后什么都到了,什么都不要修了,真是彻头彻尾的修炼盲。 

当你上座后,保持此“天上地下,唯我独尊”的能见能闻能做主的本性,一切所见所闻所思,不执不管,任其自生自灭久了,自然会命门发热,命门发热了,会从背后向上冲,此谓河车初动,冲背后三关。 

河车动后,不要退心不要急,不管一切不明理不见性的修炼盲的胡说八道,依然每次上座后都一切不管,我即是我,定中忆起一切经典教条,通通斩断,此即法执,任其自生自灭,保持能做主之心久了,自然会入到散乱与昏沉之间。 

此散乱与昏沉之间即是三摩地,非到此处气脉不能开。此散乱与昏沉之间是真天机,佛顶之密,是禅门丹法中的火候,也是道门丹经隐语中所说的火候。丹经所云的药重半斤八两,暗指散乱与昏沉之间。所谓“药重半斤八两”“十字路口度凡人,三丫路口炼真金。”暗指中道,暗指散乱与昏沉之间。 

佛陀在雪山苦修六年不能成道,后来得到大菩萨的指点,对佛陀说:“琴弦太紧会断,太松则弹不出声音来,要不松不紧,才能弹出美妙的声音!” 

佛陀得大菩萨指点,悟了丹法中的火候口诀后,于七七四十天内,一直保持能知能觉的本心至散乱与昏沉之间,于七七四十九天内证四禅八定,五眼六通,结大丹,三十二相金身胎成出顶,后抬头见明星而悟无边无量,遍及十方三世诸佛刹土的不生不灭的自性,成就无上正等正觉。 

请诸君,莫轻视以上这段话。我向来不尚无用的空头理论,此真是禅门丹法的核心修法。任何人只要保持能知能觉的本心至到散乱与昏沉之境,都会打通气脉。不到散乱与昏沉之境,气脉不会发动。 

修证第一个阶段是命门发热,河车初动。 

当河车发动后,每次入到散乱与昏沉之间,气脉都会发动。 

当气脉一次又一次的冲,冲开背后三关,打通督脉之后,接着就从下丹田发热,冲任脉。 

当任脉冲开后,继续保持当下一念至散乱与昏沉之间,就会有一股三昧针火从背脊骨向上钻,钻通了此丹道周天后,每次进入散乱与昏沉之间就会从下体送上精液到口中,此步名炼精化气。要断男女之欲,非炼精化气不能断。炼精化气后,不必用思想压制欲念,自然清净无欲。当精气化尽后,真种子玄珠入鼎后,每次入散乱与昏沉之间,金丹就会显形,金轮金光明明了了。当过十月关后,每次入散乱与昏沉之间,阳神就会“轰”一声,升出头顶,分身傲游三界。若发愿求生诸佛净土,临终时,保持当下一念到散乱与昏沉之间,阳神金身自然会“轰”一声,从头顶升出,得生诸佛究竟报身佛土。 

注意:禅门丹法向来是动静双修的。要一面炼易筋洗髓经、站桩,一面坐禅,动静合一,双管齐下,方能打通丹道周天与玄关,引头顶真种子玄珠入鼎。玄珠入鼎后,方能结圣胎。如果玄珠不入鼎,坐禅一生,才是枯禅,修不成金身。 

此法乃三世诸佛佛顶之密,非有奇缘不能得见文者,非有大善根,大智慧不能信受此文,请珍惜。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 
南无当来下生弥勒佛! 
南无佛祖心印列代祖师! 

我所言论,不做圣解。是错或对,君自参悟。 


永乐乡莫棂鹰,2013年正月廿二,谨写于家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