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图说山西舞蹈史》

 公司总裁 2013-06-19
原文地址:图说山西舞蹈史作者:梅子

图说山西舞蹈史
前 
山西是华夏文明的沃土。约180万年前,芮城西侯度就点燃了中华人类文明的第一缕曙光。史书中最初的"中国"一词,指的也是今天的晋南一带。"唐、虞文化发生在现在山西省之西南部,黄河大曲的东岸及北岸、汾河两岸及其流入黄河的桠杈地带。"(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因此,关于尧舜禹的传说应视为中华文明史的开篇。"山西历史文化脉络清晰,框架完整;山西文明进程从未间断,影响深远。山西历史从史前文明的旧石器时代发端,历经尧舜禹和夏商周数千年的演进,到晋国和三晋时期已经形成有别于其他地域文化的显著特征。秦汉以来,山西历史文化更加多姿多彩,更加灿烂辉煌。山西历史文化的完整性、先进性以及艺术性,对中华民族的精神、风俗、习惯的形成发生了重要作用,对华夏五千年文明史产生了巨大的辐射力、渗透力和影响力,山西成为地方文化特色最浓厚的地区之一。"(申维辰《山西历史文化的三大特色》)
山西舞蹈正是多姿多彩的三晋文化的绚丽篇章。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果。相传"尧帝之时,天下大和,百姓无事,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帝王世纪》)说的是尧出游于田间,路遇"壤父"击壤于道旁,一边击壤还一边歌唱。击壤是最早的歌舞游戏。到明清时,击壤之戏被称为"打瓦"、"打板"。今临汾尧都区有个村庄叫康庄,在康庄村边还存有"击壤台"遗址。在距今五千年的襄汾县陶寺文化遗址内,出土了鼍鼓(8件)、石磬(4件)、土鼓(6件)、铜铃(1件)等共6种26件乐器,将中国的礼乐文化推进到了更早的年代。《吕氏春秋·古乐》:"帝尧立,乃命质为乐,质乃效山林溪谷之音以作歌,乃以麋落置缶而鼓之,乃拊石击石以象上帝玉磬之音,以致舞百兽。" 拊石击石说的就是磬。这里还出土了鼍鼓,是乐器鼓的雏形,《诗经大雅》有"鼍鼓逢逢"的记载。音乐与舞蹈是一对孪生姐妹,由此我们可以想象,在山西这片古老的土地上,先民们一边敲击着原始古乐,一边载歌载舞的盛况。这些重要的礼乐器揭示了原始社会时期山西礼乐文化的发展水平。
进入阶级社会,原始舞蹈发生了分化,一部分被奴隶主占有,发展成专门供王室和贵族祭祀以及享乐的意志和表演舞乐,另一部分继续在民间流传,成为劳动群众自我宣泄和娱乐的民间舞蹈。自夏启开始,历代帝王就很重视宫廷乐舞,在夏县东下冯的夏文化遗址也出土了性质和陶寺文化相同的石磬,石楼县曹家垣出土的商代铜铎、保德县林遮峪出土的商代铜铃、侯马出土的东周时期的祭祀舞人陶范等,都是这一时期乐舞繁盛的见证。今山西民间有皇帝战蚩尤的角抵蚩尤戏,则是秦汉间流风所及,同时鼓舞、刀剑舞、棍舞、枪舞流行。晋北浑源出土的西汉彩绘陶壶舞人,晋南运城汉墓出土的"百戏楼",则以实物注解了秦汉时期丰富的乐舞文化。
南北朝时期,民族大融合,各兄弟民族的乐舞大量传入中原,广泛交流,互相补充,大同云冈石窟成为这一时期石雕乐舞的集大成者。同时,沁县出土的北魏石雕佛龛、大同出土的北魏石雕柱础,其上的舞伎,皆姿态优美,生动自然。寿阳出土的北齐陶舞俑,从服饰、面部表情、舞姿上都反映出多民族文化交融的特色。隋唐五代,山西舞蹈艺术空前繁盛,优伶、舞伎人才辈出,大周皇帝武则天便是山西文水人,以能歌善舞而被选入宫,她曾主持制定了《圣寿乐》、《长寿乐》等。这一时期突出的特点是字舞,是山西舞蹈中的一个闪光点。宋人顾文荐在《负暄杂录》里说:"字舞者,以身亚地,布成字也。今庆寿赐宴排场,作'天下太平'字是也。"古人认为,在古老的汉字身上具有一种魔咒的力量,因而,由文字织造的舞蹈图案、意义,就一代又一代地延续传递着。迄今,山西舞蹈中仍有沿袭"摆字"的。高平县一带流传的《九连灯》,由8名舞者可摆出"天下太平"的字样。今浮山县贯里村天圣宫有唐武德二年建的八角石柱,上刻有一女伎扬臂踏足轻歌曼舞,平顺实会乡大云院有五代乐伎壁画,高平石佛寺的乐伎雕塑都是这一时期的典型的代表。宋金元时期,杂剧和歌舞共同发展,元杂剧就诞生在山西。
山西是中国戏曲艺术之乡。民间剧表演丰富,凡家有庆贺之事,都要搭台唱戏,舞蹈和杂剧同台表演,"社火"普及,山西晋南金元墓葬乐舞砖雕有"花扇舞"、"竹马"、"跑驴"、"腰鼓舞",山西沁县、平顺、阳城等地出现舞亭、舞楼,都是活的舞蹈史料。明清时期,舞蹈逐渐融合于戏曲之中,独立的舞蹈艺术逐渐衰落。晚清时期民间的歌舞还被官府明令禁止,不少歌舞演化成了戏曲小剧种,民间的"秧歌"、"竹马"和四大剧种同时演绎曲艺的历史,襄汾丁村明清民居丰富多彩的木刻艺术生动地记载了这一时期乐舞的历史演进状况。
从陶寺的鼓、磬,云冈的飞天,到盛唐的舞伎,宋元的壁画戏楼,明清的木刻剪纸,山西舞蹈一路辉煌走来。出于对山西舞蹈文化的感佩和热爱,依托山西省图书馆丰富的馆藏,我们开始了本书的编纂。以图册的形式再现山西舞蹈昨日的辉煌与荣光,更直观、更生动、更逼真。于是乎,我们一头扎进山西舞蹈艺术的海洋,借助山西出土的丰富的文物资料,搜寻了200余幅珍贵图片,并配以简短的文字说明,试图以此勾勒出山西舞蹈史的轮廓,形象地展示山西舞蹈美的历程。这是我们的良好愿望,挂漏与偏颇之处,在所难免,还请方家不吝指正。

目录

前言----------------------------------------------()
先秦秦汉时期的山西舞蹈----------------------------()
1、 鼍鼓
2、 特謦一
3、 特謦二
4、 土鼓一
5、 土鼓二
6、 土鼓三
7、 彩陶龙盘
8、 编謦
9、 铜铃
10、 陶铃
11、 陶埙一
12、 陶埙二
13、 陶埙三
14、 石楼铜铎形器
15、 曲沃晋侯墓编钟
16、 甬钟                                                  
17、 晋国击鼓舞人纹陶犏
18、 晋侯墓出土的编磬
19、 侯马晋国墓陶范祭祀舞人
20、 长治石编磬
21、 长治蟠螭纹甬钟
22、 长治舞乐俑
23、 素命鎛
24、 蟠虺纹青铜镈  
25、西汉彩壶舞人
26、芮城歌舞陶俑
27、榆社百戏图
28、夏县乐俑
29、平陆乐舞陶楼
30、侯村白戏楼
31、朔州七孔禽兽镜
32、朔州铜俳优镇
33、朔州金箔舞人
34、保德林遮峪铃首剑
35、侯马铸铜遗址采桑人物模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舞蹈---------------------------
1、云冈石窟第16窟伎乐
2、云冈石窟17窟东壁盝形龛眉上乐伎
3、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背光外像西壁飞天
4、云冈石窟第13窟东壁下层供养天
5、云冈石窟第12窟前室北壁上端天宫伎乐
6、云冈石窟12窟前室东壁上层演奏翘腿琵琶的夜叉乐伎
7、云冈石窟11窟外壁藻井飞天
8、云冈石窟10窟前室北壁上部伎乐
9、云冈石窟第10窟后室拱门顶博山炉
10、云冈石窟第10窟莲花与飞天
11、云冈石窟第9窟伎乐
12、云冈第9窟后室明窗顶部莲花与飞天
13、云冈第9窟后室明窗东壁文殊菩萨
14、云冈9窟后室明窗西壁普贤菩萨
15、云冈第9窟后室门顶摩尼宝珠
16、云冈石窟第8窟平基飞天
17、云冈第8窟后室顶部飞天
18、云冈第8窟后室拱门东侧醯首罗天
19、云冈第8窟后室拱门西壁鸠摩罗天
20、云冈第7窟后室南壁云冈六美人
21、云冈第7窟后室顶部南侧中格藻井的飞天舞伎
22、云冈第7窟后室南壁西侧弹琵琶夜叉伎乐
23、云冈石窟第6窟飞天
24、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下层佛龛南侧内面"七步莲花"
25、云冈石窟第6窟西面下层佛龛右侧佛传故事"太子入城"之供养人伎乐
26、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北面佛龛东侧外面"太子骑象"
27、云冈石窟第15窟西壁小龛上部之伎乐飞天
28、云冈石窟第21窟龛楣伎乐天
29、云冈石窟第30窟顶部演奏埙的飞天乐伎
30、云冈石窟第34窟西壁飞天
31、云冈石窟第38窟窟顶伎乐飞天
32、云冈石窟第38窟东西壁下层"音乐树"
33、云冈石窟第38窟北壁供养人及经幢杂伎
34、沁县南涅水百戏石雕
35、沁县南涅水吹箫伎乐天
36、大同石雕方砚
37、大同司马金龙墓石棺床雕刻图案
38、司马金龙墓圆雕乐伎
39、榆社石棺刻高跷舞人与伎乐图
40、太原天龙山石窟飞天之一
41、太原天龙山石窟飞天之二
42、寿阳库狄回洛墓男子舞俑
43、太原娄睿墓壁画
44、观音菩萨像龛
45、金镶嵌宝石戒指舞人

                                                
隋唐五代时期的山西舞蹈-----------------------------
1、太原虞弘墓持排箫女俑
2、太原虞弘墓抱琵琶女俑
3、太原虞弘墓抱竖箜篌女俑
4、太原虞弘墓抱竖箜篌男俑
5、太原虞弘墓抱琵琶男俑
6、太原虞弘墓椁壁浮雕之一
7、太原虞弘墓椁壁浮雕之二
8、太原虞弘墓椁壁浮雕之三
9、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一
10、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二
11、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三
12、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四
13、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五
14、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六
15、太原虞弘墓椁座后壁彩绘之一
16、太原虞弘墓椁座后壁彩绘之二
17、浮山天圣宫乐舞石雕
18、长治唐代乐俑
19、五台山佛光寺伎乐人经幢
20、廉琮等造像碑
21、唐伎乐像
22、释迦像龛
23、平顺大云禅院乐舞石雕
24、太原墓葬壁画

宋辽金元时期的山西舞蹈------------------------------
1、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一
2、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二
3、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三
4、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四
5、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五
6、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六
7、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七
8、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八
9、平定姜家沟1号乐舞壁画
10、平定姜家沟2号乐舞壁画
11、沁县南池1号乐舞经幢
12、沁县南池2号伎乐人经幢石雕
13、合掌露齿菩萨像
14、《奏乐图》
15、侯马金墓砖雕戏俑舞台
16、新绛县范村金墓砖雕伎乐图
17、侯马南董村金墓砖雕
18、襄汾金墓散乐砖雕
19、侯马南董村金墓砖雕竹马舞
20、稷山马村1号墓竹马砖雕
21、稷山马村8号金墓杂剧砖雕
22、繁峙岩山寺金代壁画
23、高平二仙庙金代大曲舞线雕石刻
24、垣曲坡底村金墓杂居砖雕
25、稷山马村5号金墓戏剧演出砖雕
26、稷山马村5号墓后壁杂剧及乐队砖雕
27、稷山马村2号金墓南壁砖雕
28、平定西关村金墓室壁画
29、闻喜下阳村金墓堂会演唱图摹本
30、金代孝义皮影《封神演义》三教主通天头像壁画
31、繁峙岩山寺文殊殿皮影壁画
32、永乐宫潘德冲石椁元杂剧线刻
33、垣曲古城金墓元杂剧砖雕拓片
34、永乐宫元代壁画乐队
35、曲沃乐伎砖雕方响、拍板、羯鼓、竽
36、新绛吴岭庄元墓戏剧砖雕
37、运城西里村元墓戏剧壁画
38、永乐宫元代壁画歌舞
39、应县木塔壁画飞天
40、高平开化寺壁画
41、永乐宫壁画飞天
42、万荣桥上村后土圣母庙戏楼
43、翼城武池村乔泽庙戏楼
44、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
45、芮城永乐宫龙虎殿元代过厅戏台
46、永济董村元至治二年戏台
47、晋城冶底村东岳庙金元戏台
48、沁水郭壁府君庙宋代戏台
49、临汾东羊村元代戏台
50、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壁画
明清时期的山西舞蹈----------------------------------
1、朔州珐华塑
2、长治三彩乐舞
3、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往古九流百安诸士艺术众》
4、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一切巫师神女散乐伶官横亡魂诸鬼众》
5、朔州乐舞俑
6、汾阳圣母庙乐舞壁画
7、隰县小西天乐伎
8、朔州崇福寺壁画飞天
9、潞城《迎神赛社礼节行簿四十曲宫调》手抄本
10、上党乐户迎神赛社面具
11、襄汾丁村民居民间舞蹈木刻
12、晋南木版年画《精忠报国》
13、木版年画《三进士》
14、河曲弥佛洞戏曲舞蹈砖雕
15、壶关白云寺戏曲砖雕
16、平遥古城清代民居戏曲木雕
17、平遥纱阁戏人《满床笏》
18、平遥纱阁戏人《忠义图》
19、晋南剪纸《三娘教子》
20、晋南剪纸《汴梁图·宴月厅》
21、孝义皮影《霸王别姬》
22、孝义三多村皮影、木偶戏台
23、孝义马术里村皮影戏台
24、孝义桃树沟村皮影戏台
25、万荣青戏手抄本
26、长治寺庄清代禁止演唱秧歌石碑
27、北京平阳会馆明代戏楼
28、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
29、洛阳潞泽会馆
30、苏州全晋会馆
31、多伦诺尔山西会馆
32、聊城山陕会馆戏楼
33、永济县董村三郎庙戏台
34、碛口黑龙庙古戏台
35、晋祠水镜台
36、运城解州关帝庙过道戏楼
37、翼城曹公村四圣宫戏台
38、平遥木雕中的戏楼
39、祁县渠家大院戏台
参考文献----------------------------------------

 

 

 

先秦秦汉时期的山西舞蹈
舞蹈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经历了一个错综复杂的融合嬗变过程。山西是华夏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也是重要的文化艺术的孕育地,早在远古文明时期,人类的先祖西侯度人、吅尤恕⒍〈迦司推芟⒎毖茉诠欧诤恿桨叮盟乔诶偷乃执丛炝嗽缙诘奈拿鳎平巳死辔幕帐醯姆⒄埂4τ诜诤又邢掠蔚奶埔⑽幕胖贰⑻账挛幕⑾南囟路胂奈幕胖返攘粝碌囊偶:统鐾恋睦制魇巧轿骼治栉幕姆岣蛔柿稀>荨兜弁跏兰汀芳窃兀"帝尧之时,百姓无事,有八十老人击壤于道",今临汾有"击壤处"遗址,为原始击壤歌舞的佐证。上世纪70年代在山西陶寺遗址出土了26件原始乐器,有鼍鼓、石磬、土鼓、陶铃、铜铃、陶埙等,揭示了原始社会时期处于萌芽状态的音乐舞蹈艺术。这些都说明了早期的人类在耕稼牧渔的生活劳作之余,他们用鳄鱼皮蒙在桃木框外,成为早期的舞蹈道具的鼓的雏形,用青石灰岩打制成器,在上面打孔,悬挂敲击,制作的早期的乐器编磬,击壤而歌,击磬起舞,他们披着兽皮和鸟羽,模仿鸟兽的动作愉悦或庆祝高兴的事情,"百兽率舞" 自然的创造了狩猎舞、祭祀舞,图腾舞,蚩尤舞,击壤歌舞等,尧乐舞《大章》,舜乐舞《大韶》,禹乐舞《大夏》,在古都平阳(临汾)、蒲坂(永济)、安邑(夏县)曾经流行。进入阶级社会,舞蹈艺术由原始的萌芽开始向表演艺术转化,夏王朝的第一个皇帝---启,就爱好声色,舞蹈成为贵族享乐和祭祀的一种重要的表现形式,后代帝王有过之而无不及,夏都----山西夏县的东下冯遗址,出土的乐器石磬与陶寺出土的形制相仿,殷商时期的甲骨文中出现了早期的"舞",是一个人拿着两根牛或者其他动物的尾巴跳舞的样子,且"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左传·成公十三年》),在作为国家大事的祭祀活动中,乐舞是重要的组成部分,祭祀乐舞兴盛,商代的《大濩》是其缉私祖先的乐舞。这一时期随着青铜工艺的发展出现了早期的青铜乐器,现在发现的较早的有铜铎、铜铃。西周王朝建立了完善的礼乐制度,将早期的雅乐舞蹈演绎得至臻至美,《云门》、《大章》《大韶》《大夏》《大濩》《大武》汇总为《六代舞》,分别代表六个朝代在演出仪制上也有严格规定,不能僭越。这一时期不仅有专门为贵族享乐的专业舞人,而且在社会上出现了民间的女乐和舞伎,现存的在太原、长治出土的编钟、钟甬、在晋国侯马遗址中出土的陶片舞人等都是这一时期的重要的乐舞资料,春秋战国时期,礼崩乐坏,被贵族和士大夫享用的雅乐从宫廷做出来,民间舞乐兴盛,而且"百家争鸣",乐舞由早期的娱乐活动上升为理论,山西出现早期能识五音六律的音乐大师---师旷和《乐论》著者---荀子。
强秦灭六国而一统天下,剑弩所指之处,"所得诸侯美人、钟鼓,以充入之。"大规模的集中乐舞人,迎来乐舞发展的良好时机。汉以承之,歌舞百戏繁盛,汉代设立乐府,王宫富门都养乐舞艺人,《长袖舞》、《对舞》、《巾舞》、《剑舞》、《刀舞》、《鼓舞》等都是当时的流行舞曲;同时民间的角抵、百戏、高跷、杂技等也演绎了舞蹈艺术的繁盛,在山西留下的文物也很多,代表性的有"百戏楼"、"高跷舞人"和陶佣舞人等,是了解和探究山西舞蹈史的珍贵资料。
Ⅰ--1
 鼍(tuo)鼓
 
陶寺鼍鼓   高100.4cm ,现存山西博物院。1978年襄汾陶寺墓地出土鼍鼓8件。古代称扬子鳄为鼍,以坚厚的鼍皮做鼓面,声如鼍鸣,故称鼍鼓。此件鼍鼓,鼓腔用树干挖成,周壁饰以彩绘,鼓面原蒙鳄鱼皮,皮已腐朽,鼓腔内尚有残存碎片,古代乐舞开始要先击鼓,鼓倡导于前,而后起舞。陶寺的鼍鼓、土鼓是鼓类乐器的雏形,它也是山西舞蹈文化最早的实物见证。

Ⅰ--2
特磬一
 
 
陶寺石磬,又名"特磬",长95cm ,高32cm。 1978-1985年襄汾陶寺遗址出土石磬4件。磬多为石制,本是石器削刮器,上凿孔,悬挂敲击,一磬一音,人们闻声起舞,是中国古代的打击乐器。史书中记载"拊石击石""百兽率舞",说的就是这种形制的乐器。陶寺遗址所发现的石磬是目前发现的该类乐器最早的实物资料,也是编磬的雏形。

Ⅰ--3
特磬二

 

夏县东下冯出土的特磬。是皇帝祭祀天地和祖先时演奏的乐器。


Ⅰ--4
土鼓一

 
陶寺土鼓缘起于敲击石器给舞蹈助兴,进入陶器时代后,人们能用陶土烧制成"土鼓",并用蒉(kui)草制成鼓槌来敲打,称土鼓。所以《易.系辞》有"鼓之以雷霆"。陶寺遗址出土的土鼓有6件。鼓腹部近圆球形或卵形,上接一筒状颈,从整体上看起来象一个长颈葫芦。该土鼓通高80.4 cm,上口直径25.6 cm,最大腹径41 cm。

Ⅰ--5
土鼓二

 
陶寺出土,通高45.6 cm,上口直径18.6 cm,最大腹径28 cm
Ⅰ--6
土鼓三
 
陶寺出土,通高 82.1 cm,上口直径11.4 cm,最大腹径34.4 cm.


Ⅰ--7
彩陶龙盘
 
陶寺龙盘,口径37 cm,底径15 cm,高8.8 cm。用泥质陶土烧制而成,内壁用红彩绘出一条蜷曲的龙,陶盘的龙图案是迄今为止中原地区龙的形象的最古老的标本,龙是原始图腾崇拜的产物,图腾是原始文化的重要内容,而舞蹈是图腾的一种最重要的表现,陶寺龙盘向我们展示的是山西一带早期的原始部落用古老的乐器打击出的呼啸龙吟和随之而起的图腾舞蹈。

Ⅰ--8
编磬
 
    陶寺编磬,由石磬编悬于架上,可击奏旋律。常与编钟相配,合奏"金石之声"。编磬是由若干只磬排成一组,每枚磬发出高低不同的音响,可以演奏乐曲。在宫廷雅乐或盛大祭典上,编磬与钟密切配合演奏,其音响效应"近之则钟声亮,远之则磬声彰"。商代的磬有石质、玉质、青铜质多种,并出现了编磬,一般是三枚一组。至战国时期编磬制作技艺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Ⅰ--9
铜铃
 
陶寺遗址中出土的乐器每一件都弥足珍贵,但最值得关注的是铜铃,虽仅1件,但是一例我国迄今考古发现最早的红铜铸就的铜铃。铃体为菱形,顶部钻有一悬舌孔,内壁厚薄不均,体表附有很清晰的纺织物纹痕迹。这件铜铃呈合瓦状,为商代以下铙、钟类乐器的形制开了先河。
 
铜铃内腔

Ⅰ--10
陶铃
 

陶寺出土了6件陶铃。此一件顶径10.1 cm,短径4.2 cm,顶厚1.1 cm,残高2.2 cm,复原高度6.0 cm。陶铃为筒状铃体,一端封闭,装有悬纽,可用作悬挂;一端敞口,铃体腔内挂有单体棒状铃舌,摇晃铃体,铃舌与铃体碰击发声。陶铃的铃体用泥土烧制,从形制结构上说,陶铃要比摇响器进步得多,很可能是后来重要的青铜乐器编钟的先祖之一。


Ⅰ--11
陶埙一
 

古时候,人们常常用绳子系上一个石球或者泥球,投出去击打鸟兽。有的球体中间是空的,抡起来一兜风能发出声音。后来人们觉得挺好玩,就拿来吹,于是这种东西就慢慢地演变成了埙,也称口哨。最初埙大多是用石头和骨头制作的,后来发展成为陶制的,形状也有多种,如扁圆形、椭圆形、球形、鱼形和梨形等,其中以梨形最为普遍。埙上端有吹口,底部呈平面,侧壁开有音孔。最早的埙只有一个音孔,后来逐渐发展为多孔,一直到公元前三世纪末期才出现六音孔埙。山西万荣县荆村出土了一组陶埙,有三个。图为呈管形、无按音孔的陶埙。
Ⅰ--12
陶埙二

 
呈椭圆形、有一个按音孔的陶埙。

Ⅰ--13
陶埙三
 
呈球形、有两个按音孔的陶埙。

Ⅰ--14
石楼铜铎形器(商)
 
石楼铜铎形器,商晚期 ,高29 cm, 柄长11cm, 口径6cm, 1976年山西石楼曹家垣村出土,现藏吕梁市博物馆。此器身有两周镂孔,孔间有环钮,附以多枚环饰,摇动时发出清脆的声响。

Ⅰ--15
曲沃晋侯墓编钟(西周)
 
编钟又叫歌钟,是我国古代的重要乐器。用青铜铸成,依钟的大小而有次序地挂在木制钟架上,音色清脆、悠扬,穿透力强。古代用于宫廷雅乐,每逢征战、宴享、朝聘和祭祀,都要演奏编钟。编钟的钟身呈椭圆形,很象两个瓦片合在一起,上径小,下径大,钟口边缘不截齐,两角向下延伸,成尖角形。顶端有柄的为甬钟,带钮的为钮钟。1992年山西曲沃天马--曲村遗址北赵村晋侯墓地出土编钟十六件,大的高52 cm,小的高22 cm,都是甬钟。可分为两组,每组八枚,上刻文字355个。此件编钟通高22.3--25.9 cm。 

Ⅰ--16
甬钟
 
此两件甬钟亦系晋侯墓出土。甬短,有旋,旋饰云目纹。龙较阔,尾部两端微翘,饰勾连卷云纹。钟体以阳线分隔出枚、篆、钲等部分。正面钲部镌铭文,二钟铭文分别为"永宝兹钟"和"年无疆子子孙孙"。鼓部饰勾连对云纹,左侧有鸟纹做第二基音标志。

Ⅰ--17
晋国击鼓舞人纹陶片
 

侯马晋国遗址出土的击鼓舞人纹陶刻片,上有线刻舞人图。树下一女伎,斜长裙,击鼓而舞,舞姿非常有动感。从服饰、舞姿看,颇似楚舞,其展示给我们的是战国时期南北乐舞的交流。

Ⅰ--18
晋侯墓编磬

 

天马--曲村晋侯墓8号出土了10件编磬,属于西周中晚期的实物,此为其中之一,现存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侯马工作站。

Ⅰ--19
晋国墓陶范祭祀舞人
 
 
1960年至1963年,侯马曲村东周遗址发现三千余块陶范,其中有大量钟、鎛的内外范和祭祀舞模,行动地表明了我国春秋战国时期音乐文化和青铜铸造工艺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它是中华民族的瑰宝,在我国和世界考古史、音乐史上都是空前的重大发现。

Ⅰ--20
长治石编磬

 

    1972年发掘于长治分水岭春秋战国墓,共10件,扁长形,上有孔。春秋晚期,个别卿、士大夫开始拥有乐器,《左传》记载晋国大夫魏绛,有"九合诸侯"之功,公元前562年,晋侯以乐之半"赐魏绛女乐一八,歌钟一肆……魏绛于是乎始有金石之乐。"长治两周墓葬特别是春秋、战国墓葬中出土了大批的铜编钟、石磬等金石乐器。现存长治市博物馆。

Ⅰ--21
长治蟠螭纹甬钟

 

蟠螭纹甬钟,属于春秋晚期,现存长治市博物馆,1972年在长治分水岭墓地发掘,共9件,兽头单旋,体成合瓦形,斡饰雷纹,钲间篆带以舞顶部饰蟠螭纹。

Ⅰ--22
长治舞乐俑 
 

1956年长治市分水岭战国墓出土。高4.5-5.1 cm,黄土捏塑,体形很小,造型简单,周身留有刻削刀痕。三枚立俑、六枚坐俑,姿态各异,有手放胸前做弹奏状,有双手交叉于腰间作演唱状,还有举臂甩袖翩翩起舞状,姿态自然,美妙动人。

Ⅰ--23

 

此鎛是春秋晚期齐国名臣鲍叔的孙子(素命)铸造的乐器。清同治九年万荣后土祠出土。高66cm,宽34.8cm,口长44cm,重65.5公斤,可胜悬挂,击之鸣声宏亮。扁钮作双龙对峙,昂首卷尾,矫健有力。龙间又有双凤,鎛身枚微突起,形如覆帽。每区3层9枚,正背两面4区黄36枚。钲部铸铭文18行、174字。记载素命的祖先鲍叔有功于齐,曾推荐管仲给齐桓公,使齐国首霸中原。素命为了勉励自己,铸此乐器,用来祈求家族福泽万年。
Ⅰ--24
蟠虺(pan hui)纹青铜镈
 
太原赵卿墓编鎛,通高53.5、宽27 cm,1988年在太原南郊金胜村赵卿墓发掘,共有14件。横截面作椭圆形,舞顶有钮,钮两侧各有一回首蹲伏的虎形饰。镈的舞部饰蟠虺纹,钲部有饰虺纹的篆带两条,篆带上下及之间有团身螭首的枚,镈体正背面各分为两区,每区9枚,每面18枚,正背两面共有36枚。镈与钟都是打击乐器,两者形制相似,主要的区别是:钟口作内凹的弧形,镈则为平口。

Ⅰ--25
西汉彩壶舞人
 
 
陶壶于1972年在浑源华村西汉墓中出土。高44 cm,腹径26.7 cm,现藏大同市博物馆。器腹绘卷云纹饰,纵16 cm,横18 cm。人兽作疾奔狂舞状,舞姿粗犷豪放,恣肆雄健。我国古代神话或传说中的神异,多为"兽首人身"或"兽身人首"。《山海经》中称西王母"其状如人,豹尾虎齿而善啸",可见彼时动物崇拜或图腾崇拜之盛行,并在绘画中得以表现。
Ⅰ--26
芮城歌舞陶俑
 
     陶舞俑,芮城沟渠头村汉墓出土,有十余枚,舞姿各异,纯朴自然。
Ⅰ--27
榆社百戏图

 
1976年在榆社县城西河峪乡河洼村发现的一具汉代石棺,前刻一组杂耍,左上角为弄丸,中间为都卢寻撞,即今天的长竿技艺,右上角为高跷,同时刻有两个乐俑,一个啪嗒细腰鼓,一个敲小锣。下层有两组伎乐,上有5人,一人坐抚琴,中间两人为男女另舞伎,第四个人跪坐抱琵琶,第五人吹胡笛,下也是5人,义愤执小锣,中间有一女舞伎,第三人吹长笛,第四人坐吹筚篥,边上有一人在舞动,图画表现的是汉高跷与《百戏》同时演出的情景.

Ⅰ--28
夏县乐俑

 

1994年在夏县司马村出土,一组8件,中间一人正在翩翩起舞,现藏夏县博物馆,


Ⅰ--29
平陆乐舞陶楼
 

1970年代平陆汉墓出土,现存平陆县博物馆。高150 cm,三层,第二层有乐舞俑,一般认为此楼为中国舞台的最早样子。

Ⅰ--30
侯村百戏楼
 

运城侯村汉墓出土的陶塑彩釉"百戏楼"模型,高104 cm,底盘45 cm,楼下层底宽35 cm,是一座三檐五层尖顶式高层建筑。其上塑造了许多伎乐百戏陶俑,演员细腰长袖,体态娥娜,舞姿优雅。

Ⅰ--31
朔州七孔禽兽镜
 

1983年平朔露天煤矿汉墓出土,平朔考古队藏。直径11.8 cm,圆形,圆纽,圆纽座,镜缘装饰双线波折纹及锯齿纹,座外装饰凸棱一周,棱外均匀布孔钉七颗,乳钉之间分别以羽人、蟾蜍、禽鸟填充。羽人作舞蹈状。

Ⅰ--32
朔州铜俳优镇
 

1983年平朔露天煤矿汉墓出土,平朔考古队藏。高5.5-7.5 cm,镇为汉代家庭用具,四件均为胡人形象,坐姿深目高鼻,两颊隆起,击拍说唱,神态各异,似做俳优表演。


Ⅰ--33
朔州金箔舞人
 

金箔舞人,1993年朔州市朔唯陶瓷有限公司出土,汉代,平朔考古队藏。共21件,长1-2 cm不等,有人物舞蹈箔片,形象逼真。


Ⅰ--34
保德林遮峪铃首剑
 
 
1971年保德林遮峪修梯田时发现,由山西省文物工作委员会征集,同墓出土的文物有鼎、双玲车饰、铃豆等。铃首剑柄首作镂空状,中含有弹丸,摇之有声音,曲柄有上下栏,颈下有环纽,柄身饰条纹,剑身有脊,全长32 cm,身长20 cm,是少数民族风格的乐器。
Ⅰ--35
侯马铸铜遗址采桑人物模

 

1960年至1964年经发掘出土于侯马铸铜遗址,残破,平雕,存宽1.4-2.5 cm,高3.7 cm,厚1.0-1.4 cm。画面存四人,皆长衣,两人留长辫似女性,两人为男性,左上部似为桑树,树上一女子攀枝采桑,树下三人作嬉戏舞蹈状。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山西舞蹈
    魏晋、南北朝时期,地处黄河流域的山西是多民族聚集的地方,鲜卑、匈奴、羯、氐都曾在这里建国,而且北魏王朝以平城(今大同)为都,又进行了政治、经济、文化的改制,形成了历史上多民族融合的高潮。作为王朝的帝都,当时的平城"方乐之制及四夷歌舞,稍增列于太乐。金石羽旄之饰,为壮丽于往时矣"(《魏书》卷124)。各民族和外国乐舞纷纷传入中原,形成了这一时期具有特色的民族舞蹈文化。其特色以佛教石窟艺术为代表,有云冈石窟和天龙山石窟。其仙姿袅袅、飘带凌空、悠然起舞的飞天和神态各异、隐然有声的演奏箫、琴、埙的石雕舞伎是这一时期山西舞蹈的形象史。云冈石窟是北魏王朝在山西留下的遗迹,鲜卑民族用1200多个石窟雕凿出其不朽历史,而永载史册,这是一部鲜活的史料。云冈石窟位于大同市西16公里的武周山麓,武周川的北岸。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 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1961年国务院公布为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云冈石窟是一个创造艺术美的世界,栩栩如生的乐舞雕刻,生动活泼,琳琅满目。其中云冈石窟的乐伎、夜叉、藻井、飞天,是研究北魏历史、艺术、音乐、舞蹈、书法和建筑的珍贵资料,为云冈石窟艺术的精华。飞天在梵语中意为"飞翔的天使",云岗石窟从东到西1000余米,大小窟龛250多个,在这些洞窟中,"洞内洞外皆佛像,石窟无处不飞天",主要的洞窟都有乐伎雕刻,有人做过统计,全部洞窟雕刻可辨认的乐伎人物形象达到740多身,乐器雕刻有466件多,最多的在第6窟,雕刻精美的在9、10、11、12窟和34、38窟,最有代表性的是第20窟的露天大佛背光外缘西壁残飞天,飞天上身裸露、斜披络带,已经现出轻盈的姿态,在艺术家和工匠们的雕刀下真正地飞翔起来了。在云冈洞窟的顶部,又整齐的、高难度的刻画出具有强烈图案化色彩的"飞天捧团莲",这种"平棋藻井",是汉魏以来木构殿堂建筑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方法,把洞窟的顶部格式化为六个框格,又在每个框格内雕出一个抹角叠切的藻井,藻井中心雕刻一个圆圆的大莲花,围绕团莲便是一组两个一圈四对八个飞天,凌空飘飞,自由快意,左旋右舞,以美好的姿态和着音乐的节奏飞舞。夜叉为八部护法之一,在云冈石窟的雕刻中,往往和飞天形象穿插出现在佛龛的上下左右,夜叉一般抱着乐器,与飞舞的飞天相配,演绎艺术的美,云冈石窟是飞翔和舞动的浮雕世界。云冈乐舞雕刻体现的是一种西域风格和中原风格融合的特色,艺术石窟中西凉、龟兹、中原乐舞珠联璧合,形成有特色的民族舞蹈史话。天龙山石窟雕造于东魏,斧薏之声绵延至隋唐五代,1923-1924年天龙山石窟遭到空前浩劫,大部分石窟的头像几乎被岛割殆尽,作为石窟艺术之精华的飞天造像自然不会幸免,现存仅可见窟顶小莲花残迹与令人心痛的斑斑凿痕,我们所收集到的图片多是石窟遭破坏前的旧照片及流落异国他乡部分造像图片。

Ⅱ--1
云冈石窟第16窟伎乐
 

云冈第16窟为昙耀五窟的第一窟,是早期的作品,主像为莲花座上的立佛,衣带飘飘,神态美妙。该窟有乐伎两组,东西两壁明窗龛眉上共有乐伎18人,分别手持海螺、横笛、腰鼓、琵琶、碰铃、排箫、箜篌等乐器,颇似一个天国的乐舞组合,演奏着天国的华章:下边的合掌小佛像,与其说佛,不如说是和着韵律舞动的舞伎,同主佛像一起演绎了凿像人心中的欢乐世界。
Ⅱ--2
云岗石窟第17窟东壁盝形龛眉上乐伎
 
云冈第17窟为昙耀五窟的第二窟,在东壁外侧,从上至下雕刻三层供养人,下一躯供养人,姿态丰腴成熟,衣带飘逸回环,小腹微微突起,双手捧物置于胸前,面带微笑,身姿优雅,帔帛飞扬,极富韵律和动感,是庄严清净佛国世界的亮丽风景线。

Ⅱ--3
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背光外西壁飞天

 

云冈第20窟以其"露天大佛"而举世闻名,是云冈石窟的代表作品。在其像座背后有神态飞扬的飞天作品,飞天头戴花冠,身着通体长裙,赤脚,手捧鲜花,凌空飞舞,透露着一种虔诚向佛的真挚。这一飞天是云冈雕刻的最早的飞天作品。飞天各种造型,就是现实舞姿的夸张和想象。

Ⅱ--4
云冈石窟第13窟东壁下层供养天
 
第13窟是继昙耀五窟后的又一大窟,主像为交脚弥勒佛。该窟东壁下层就雕刻出一列姿态和形象俱佳的供养天。其跪立的身姿、惦起的双脚、美妙的身段、舞动的曲线,美不胜收。


Ⅱ--5
云冈第12窟前室北壁上端天宫伎乐
 
吹指伎

 
细腰鼓

 

 
义嘴笛

 
琵琶


 
筚篥

 
竖箜篌

 
卧箜篌

Ⅱ--6
12窟前室东壁上层演奏翘腿琵琶的夜叉乐伎
 

Ⅱ--7
云冈石窟11窟外壁藻井飞天


 
第11窟有乐伎6组,此组图谓语中心塔柱南面的下层,主像为立佛,佛像背光两侧个雕伎乐人五人,纵向排列,左边一组持琴、琵琶、排箫、筚篥;右边一组细腰鼓、横笛、腰鼓、排箫、法螺。图为外壁藻井飞天,舞姿优美。

Ⅱ--8
云冈石窟10窟前室北壁上部伎乐
 
云冈石窟第10窟和第九窟并称双窟,又称"中兴双窟",因其在建筑风格上都是前殿后堂式,而且都雕凿于冯太后当政的太和盛世。第10窟共有乐伎图4组,乐器图象42件。前殿北壁正中开明窗,下凿窟门,明窗为圆拱形,拱顶大莲花,四周刻四夜叉作扶持状,四个紧那罗舞神作飞舞姿,亦真亦幻,美妙无穷。紧接着拱顶的是雕刻着八个紧那罗歌舞神像,神像上刻勾栏,勾栏内有伎乐女神,整个雕刻生动活泼,动静相宜,是绝美的音乐歌舞雕刻像。图为前室北壁上部伎乐之一

 
图为前室北壁上部伎乐之二
 
图为前室北壁上部伎乐之三


Ⅱ--9
云冈石窟第10窟后室拱门顶博山炉
 

Ⅱ--10
云冈石窟第10窟莲花与飞天
 

Ⅱ--11
云冈石窟第9窟乐伎
 
云冈第9窟有乐伎两组,前室北壁上曾17人,前室南壁上方16人,这一组天宫乐伎是云冈中期大型洞窟的流行题材,在前殿北壁明窗外有三层刻像,最上层有六个小龛,每一龛中刻手持细腰鼓、锣、曲颈琵琶等乐器的伎乐女神,明窗拱顶刻一大莲花,由4个夜叉托持,4个称作飞天的紧那罗舞神环绕起舞,窟门为仿木建筑形式,窟门上明窗正中及东西两半上层刻有一排尖形龛,刻有持箜篌、筚篥、瑟、琵琶、钹等,共三组,组成了一个庞大的乐团。前殿窟顶为6格平棋藻井,有两多"大莲花"居中,四角又有四朵莲花,间有飞天环绕体态轻盈,舞姿飘逸。夜叉丰满婀娜。这些供养佛的作乐人和舞者,从侧面反映了北魏王朝宫廷乐舞的规模和形式。图为第9窟乐伎之一
 
云冈石窟第9窟乐伎之二
 
云冈第9窟乐伎之三

Ⅱ--12
云冈第9窟后室明窗顶部莲花与飞天

 


Ⅱ--13
云冈第9窟后室明窗东壁文殊菩萨
 

Ⅱ--14
云冈9窟后室明窗西壁普贤菩萨

 

Ⅱ--15
云冈第9窟后室门顶摩尼宝珠
 

Ⅱ--16
云冈第8窟平基飞天
 
云冈石窟第8窟雕凿于冯太后和孝文帝共同当政的鼎盛时期,因而佛像雕刻的端庄自然,乐伎、飞天舞姿酣畅,极尽乐舞之美。第8窟的飞天和藻井是云冈石窟窟顶雕刻的经典,其代表是在拱门东侧和西侧雕刻的舞动的摩醯首罗天和鸠摩罗天,多头多膊,舞动着,借喻人类克服困难、支配自然的无限潜力,那种动态的美给人无限的遐想。图为8窟平基飞天

Ⅱ--17
云冈第8窟后室顶部飞天
 


Ⅱ--18
云冈第8窟后室拱门东侧醯首罗天
 

Ⅱ--19
云冈第8窟后室拱门西壁鸠摩罗天

 

Ⅱ--20
云冈第7窟后室南壁云冈六美人
 

第7窟的"六美人"图。美丽动人的六个供养天人,发髻高耸,颈饰项圈,臂佩镯钏,彩带飘逸,自然翻飞,是云冈雕刻中的精品,或单跪、侧身、合掌,蹲坐,体态和姿态各不相同,端庄文雅,"六美人"图下的名雕凿剂乐演奏图更使给人无限的美的享受,还有窟顶的飞天生动、飘逸。

Ⅱ--21
云冈第7窟后室顶部南侧中格藻井的飞天舞伎
 


Ⅱ--22
云冈第7窟后室南壁西侧弹琵琶夜叉伎乐
 

 

Ⅱ--23
云冈石窟第6窟飞天

 
汉化佛教的飞天注入了新的艺术生命,用一根长长的飘带缭绕于天人的壁膀之上,飘带弯曲飘逸,表现飞天或盘旋、或飞翔、或顿足观望的神情,具在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造像风格,是石窟中最常见的表现形式之一。该组飞天是西天佛国世界中佛母的贴身乐队,也是借指冯太后在宫中的享受。


Ⅱ--24
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下层佛龛南侧内面"七步莲花"
 
释迦牟尼太子降生后的第一举动非同凡响。其右侧上下飞舞着持义觜笛和曲颈琵琶的供养伎乐。

Ⅱ--25
云冈第6窟西面下层佛龛右侧佛传故事"太子入城"之供养人伎乐
 

Ⅱ--26
云冈石窟第6窟中心塔柱北面佛龛东侧外面"太子骑象"
 
 
"莲花七步"、"太子入城"、"太子骑象"等三个画面中,都雕刻了演奏义觜笛和曲颈琵琶的供养人乐伎形象。从画面美术形态看,这些乐伎人物及乐器,正是继承第9窟明窗"普贤骑象"的形式。但人物由飞天乐伎变为供养人乐伎,乐器由直颈琵琶变为曲颈琵琶,横笛变为义觜笛。
Ⅱ--27
云冈石窟第15窟西壁小龛上部之伎乐飞天
 

Ⅱ--28
云冈石窟第21窟龛楣伎乐天
 
飞天手中出现乐器的情况,是云冈中期以后的事情,特别晚期雕刻显得比较突出。第21窟东壁交脚弥勒形龛楣格内的飞天乐伎,是这种乐伎形式的代表。

Ⅱ--29
云冈石窟第30窟顶部演奏埙的飞天乐伎
 
围绕大团莲飞舞的飞天乐伎最典型的是第30窟窟顶。此方形窟顶中央雕刻大型团莲,8身乐伎持羯鼓、横笛、排箫、筚篥、埙等乐器围绕团莲一边飞舞一边演奏。
Ⅱ--30
云冈石窟第34窟西壁飞天
 
第34窟西壁飞天,透露着一种极高文化素质的气度,她或许是汉化了的鲜卑姑娘,也许是鲜卑化了的汊族闺秀,两种气质的融合风格,开闯了龙门、敦煌飞天风格的先河。


Ⅱ--31
云冈石窟第38窟窟顶伎乐飞天
 
这些飞天乐伎形象或以一身,或以一对安置于格内。由于构成平棋的"枋"往往为浅浮雕,飞天与平棋枋交错,显得舒展活泼。图中所持乐器可见曲颈琵琶、排箫、筚篥、钹、胡笳、五弦琵琶、笙、筝、箜篌、羯鼓、担鼓、琴、细腰鼓、横笛等。并在第38窟雕刻了二飞天合奏羯鼓的形象,颇为引人入胜。

Ⅱ--32
云冈石窟第38窟东西壁下层"音乐树"
 
菩提树又称音乐树,所谓"微风吹树叶,而出音乐之声也"。云冈音乐树雕刻将演奏不同乐器的乐伎人物置于树杈、树枝,分明是乐器与树叶同声演奏着美妙的人间天上合奏曲,表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

Ⅱ--33
云冈石窟第38窟北壁供养人及缘幢杂伎
 
云冈石窟第38窟北壁这一幅街头杂技演出浮雕图,虽有佛教"幢倒伎"之说,但这里明显反映的是民间生活情境,刻在石窟中尤为罕见,它珍贵地记录了北魏时期民间生活的一个缩影。

Ⅱ--34
沁县南涅水百戏石雕
 

沁县南涅水石雕,雕凿于北魏永平三年(509),北宋天圣九年(1031)完成,历时500多年,涅水石雕代表了我国民间佛像雕凿的艺术和水平。1959年出土。这是第四室850号刻石上的乐舞造像,琵琶飞天、横笛飞天等可与云冈石窟的飞天相媲美。

Ⅱ--35
沁县南涅水吹箫伎乐天

 
龛楣上雕一吹箫伎乐天,其裙摆化作了委婉妖娆的卷草纹,拱梁头上的龙头却变作莲花,上面的小化佛竟被刻画成一个民间梳着抓髻的裸体小儿。

Ⅱ--36
大同石雕方砚
 
在这件日用的砚台上,可以对比性地发现宗教乐舞与民俗乐舞之间深刻的联系。其中的舞人双臂上举,弓腰蹈足,动作优美,兴味盈然。
Ⅱ--37
大同司马金龙墓石棺床雕刻图案
 
司马金龙墓位于大同市东南约6公里的石家寨村。浅浮雕石棺床长2.41米,宽1.33米,高0.51米。其上以浅浮雕形式雕刻了13个乐伎,由左至右分别为喊话指挥者,演奏铜钹、鸡娄鼓、箫管、排箫、曲颈琵琶者,舞者,演奏五弦琵琶、埙、筚篥、行鼓、横笛、细腰鼓者。宛若一场盛大的音乐歌舞晚会。

Ⅱ--38
司马金龙墓帐圆雕乐伎

 
 
圆雕帐座共4个,通高16.5厘米,座见方32厘米,中央柱孔直径约7厘米。4件中有两件在下部方座四角各雕一个演奏乐器的童子乐伎。此两幅图分别是持行鼓、五弦琵琶演奏的伎乐。


Ⅱ--39
榆社石棺刻高跷舞人与伎乐图
 

 
画面中心佛像三尊,佛龛周边浅平浮雕生动的百戏图。左边一人头顶长竿,一人爬竿而上,两人分别挂于左右,顶端一人仰垂;左上角一人正收腹提臀练功;正上方一人拿顶,双脚耍弄砌末,另一人后仰软腰;右上角一人吹笛、一人敲锣伴奏;其下一人持砌末作杂耍状,另一人表演长跷技。从榆社县出土的北魏石棺上的高跷、杂技图画中,可以看出当时高跷与百戏同时演出的情景。高跷即长跷,在山西一带盛行,榆社县石棺上的高跷具有浓厚的民间特色。

Ⅱ--40

太原天龙山石窟飞天之一
 
天龙山石窟雕凿于东魏末年,天龙山第2窟窟顶为天幕式莲花藻井。中心雕一朵十六瓣大莲花,四披原各雕一身飞天及2朵十二瓣小莲花,飞天身下有祥云烘托。这里的飞天在我国雕刻艺术史上有重要意义,是表现人体美的典范。只可惜飞天已被盗凿,现仅可见部分直径0.3米的小莲花。被盗飞天现藏美国哈佛大学。

Ⅱ--41
太原天龙山石窟飞天之二

 

 
 
天龙山第16窟窟顶中心雕一朵八瓣大莲花,环绕莲花原有3身飞天凌空飞翔,现飞天均被盗凿,残存部分披巾。顶部还有一条大体为东西向的裂隙。美国火奴鲁鲁人文学院、山中商会各藏一身飞天。

Ⅱ--42
寿阳库狄回洛墓男子舞俑
 
寿阳北齐库狄回洛墓出土一男子舞俑,长得深目、勾鼻,应为胡之伎。面带笑容,着花丝绸袍,花绸裤,敞领宽袖,双手松松握拳,正在悠然起舞。

Ⅱ--43
太原娄睿墓壁画
 

    太原北齐娄睿墓,1979年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太原文物管理委员会联合发掘。有壁画200㎡。图为墓道下层、甬道口仪卫图中的胡角横吹图。乐手挺胸、踮脚,生动亲切,正为一场歌舞盛会伴奏演出。

Ⅱ--44
观音菩萨像龛
 
1954年太原市华塔寺出土,高60公分,北齐雕造。佛龛上方的伎乐飞轻歌曼舞,美妙动人。

Ⅱ--45
金镶嵌宝石戒指舞人
 

 
2002年太原市王家峰北齐墓出土。2.89×2.59㎝,墓主徐显秀。戒指正面两个怪兽身体相连成指环,阴雕一人,头戴高帽,双手各执杖形器,动作认似在舞蹈。整体装饰富丽豪华,当为中亚、西亚甚至更远的舶来品。 


隋唐五代时期的山西舞蹈
     隋文帝杨坚统一全国后,在继承南北朝乐舞的基础上,集中整合了汉族传统的、兄弟民族的、外国传来的各种乐舞,形成了《七部乐》,到隋大业中又将《七部乐》发展为《九部乐》,成为唐代乐舞辉煌的先声。1999年7月在太原市晋源区出土的虞弘墓中,精美的石椁雕刻艺术是其代表。虞弘墓为隋鱼国人虞弘夫妇的合葬墓,这座墓中的石椁内外的浮雕和绘图,有宴饮图、乐舞图、狩猎图等,内容丰富,一起出土的还有伎乐男俑7件,女俑3件,男俑抱着箜篌、琵琶、铜钹、笙、笛,女俑抱着排萧、琵琶、箜篌,是隋代乐舞的丰富资料。盛唐一世,歌舞升平,太原是大唐李氏的龙兴之地,又是女皇武则天的家乡,被武则天下诏封为大唐北都,政治稳定,文化昌盛,迎来山西舞蹈艺术发展的高峰,《剑舞》、《绿腰》、《梁州》、《踏指娘》、《傀儡戏》等在山西流传。盛唐后宫佳丽三千,各个通音律,能歌善舞,女皇武则天便是山西的才女,能歌善舞被选入宫,称帝后主制作了《圣寿乐》、《长寿乐》、《天授乐》、《鸟歌万岁》等宫廷乐舞,其中《圣寿乐》是以字舞形式编排的舞蹈,自唐以后字舞代代承袭,今天山西高平的《九连灯》就是很好的字舞,是山西舞蹈史上的闪光点。同时花鼓、阵舞、巫舞等在民间广为流传,晋南花鼓流传广泛,万荣、翼城为著名的花鼓之乡,在翼城的杨家庄有一块匾,上面刻着这样的一首花鼓歌:"唐王坐定长安城,黎民百姓喜在心,年年有个元宵节啊,国邦定,民心顺,国泰民安喜迎春,花鼓打的热烘烘。"歌颂盛唐之世。盛唐舞蹈留下的遗迹很多,有浮山县天圣宫的女伎,长子县燃灯塔上的乐舞浮雕,平顺县实会乡五代乐舞壁画等。隋唐时期,特别是唐代是山西舞蹈发展的高峰,这一时期,舞蹈已经成为一种完整独立的、具有较高水平的艺术表演形式,唐代的舞蹈以人体形式作为抒发感情的手段,舞蹈形式多样,是舞蹈意识流变的标识。
Ⅲ--1
太原虞弘墓持排箫女俑
 
通高50㎝,脚下雕圆形榫头,头梳双髻,褐色面庞,眉目低垂,貌甚恭谨,身着宽圆领窄袖裙,领饰一道红彩,红色裙腰,腰带及腋下,肩披黑色披帛,脚着方口鞋,双手持排箫。

Ⅲ--2
太原虞弘墓抱琵琶女俑

 
残高58.5㎝,头梳双髻,面为鹤红色,身着圆领窄袖裙,领缘饰红彩,红色腰裙,红色长带,黑色披帛,胸前置一琵琶,右手拿拨子置于弦上,左手残,似握琴领,琵琶长17㎝,梨形龟盘。

Ⅲ--3
太原虞弘墓抱竖箜篌女俑
 
残高25厘米,头梳双髻,宽圆领,满饰红彩,窄袖长裙,腰系红色长带,黑色披帛,左臂抱竖箜篌。


Ⅲ--4
太原虞弘墓抱竖箜篌男俑
 
通高51㎝,后脑残,裹黑色幞头。褐色面庞,眉目下垂。身穿浅褐色右衽圆领窄袖袍,领、袖、襟襈均以红彩饰缘。腰系黑色革带,斜插垂头,脚穿靴,双手抱于胸前,左手残,左臂抱竖箜篌。

Ⅲ--5
太原虞弘墓抱琵琶男俑
 

通高55㎝,裹黑色幞头,褐色面庞,面带微笑,身穿浅褐色圆领窄袖袍。腰系黑色革带,斜插垂头,脚穿靴。右手笼于袖内置琵琶腹面上,左手握于曲颈处,琵琶腹面朝上,琴颈在下。琵琶周边依稀可见饰红彩痕迹。

Ⅲ--6
太原虞弘墓椁壁浮雕之一
 

位于椁内左壁南部,高95.5㎝,宽58㎝。画面分两部分,上部占三分之二强,呈竖长方形,下部占三分之一,呈横长方形。在上部大图案中,有一精雕细刻的高大台座,用石板砌成;中部用圆柱或束腰莲花柱间隔分开,中饰一个大圆环;上部栏杆也向外撇,有许多粗圆短柱。台上栏杆内,从左至右并列三人,手臂相接,蹲腿曲膝,正在欢快起舞。

Ⅲ--7
太原虞弘墓椁壁浮雕之二

 
在主人和侍者前面,是一片开阔的场地,左右对称安排六名男乐者,分别跪坐于两侧,每侧各三人,排列形式均是后面两人,前面一人。右侧三人中后面两人膝共铺一块矩形条毡。他们装扮相同,均头有光环,短发,深目高鼻,戴项圈,颈后有向上翻卷红白相间的飘带。穿红色半袖长衫,膝部着地,双脚并置身后,臂部坐于肢跟处。前面一人跪坐于一方毡上,短发,深目高鼻,服装相同,但无头光和飘带。3人手中各持一种乐器,后排靠近主人者,手持一对直径仅数寸的小铜钹,正在对击;后排距主人稍远者,胸前挂一中间细两头宽的腰鼓,两手左右张开,正在以掌击鼓;前面一人怀中抱一箜篌,外形如弓,上为鸟首,可能即竖箜篌,正在弹奏。
左侧三乐者与右侧排列相似,也是后二人有头光、飘带。后排靠近主人者,双手执一底箫正在吹奏;后排距主人稍远者,两手握一竖管形乐器在吹奏,该乐器前稍粗后略细,似为筚篥;前面一人怀中平抱一曲颈琵琶,左手握颈摁弦,右手拨动,正在弹奏。
在左右乐者中间,有一男子正在舞蹈。舞蹈者脚下铺小圆毡,深目高鼻,长发甩后,上着半袖衫,下着裤,赤足,肩披一条极长的帔帛,腰系一长带,左足着地,右足后翘,两臂一上一下,身首扭转,帔带左右飞扬。应是在表演一种急速旋转腾跳的胡腾舞。


Ⅲ--8
太原虞弘墓椁壁浮雕之三

 

    图面表现主仆三人休息的场面。男主人居中,二男仆在左右。距主人较近处的仆人双手捧奉果盘。在主人身后,还立着一年轻仆人,深目高鼻,黑色短发,双目平视,面向主人。他身着白色半袖长衫,腰系一带,在袍下摆和半臂袖口有红色图案和彩边,足穿黑色高靴,在靴筒上沿还饰有红边。他两手于胸前倒抱琵琶,左手握着琵琶颈部,手指按弦,右手握一红色条形拨头在弦上拨弄,在为主人奏乐。

Ⅲ--9
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一

 
位于椁座前壁上栏右起第2个壁龛内。龛内雕绘两位男子,一左一右。右边一人赭色头光,黑色短发,太阳穴上有一圆形饰物。侧脸向左,深目高鼻,肩上飘起两根丝带,均为红白二色,右边一条红白色为横条,左边的红白色为竖条。两窄袖为红色,腰系一带,带外表两个金色圆饰物。下着红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肩披一条红白二色的长帔,在腰两侧翻卷一圈,又向下垂。他两手在胸前抱一曲颈琵琶,头下尾上,左手握琵琶颈,正手指压弦,右手在弦上弹奏。左边一人也有头光,色彩为赭色地,黑发齐耳,无髻,与前者不同。侧脸向左,深目高鼻。头后有三条红白相间的飘带,右一左二。身穿赭色地圆领窄袖长袍,领为金色,袖为红色,袖口处镶有金边。胸部有一带状物,下沿有圆饰物,皆金色。袍下摆加一条红色袍边。腰系一带,带外表分左右有两个突起的圆饰物,亦为金色。足穿黑色高靴。肩披一条红白二色、中部卷圈的尖头曳地长帔。两手握一横笛,举于嘴边,正在吹奏。肩上飘逸的丝带表明,他们不仅在演奏,还随着曲调让自己的躯体也在扭动着。

Ⅲ--10
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二
 

位于椁座前壁上栏右起第3个壁龛内。龛内雕绘二人,均为男子。右一人白色头光,黑色短发,脑后有髻,深目高鼻,耳下有饰物,脸侧向左。身穿圆领窄袖长袍,白地红花;上面套一件短衫,样式特殊,腰带以上为红色白边。腰系一条金色皮带,带下坠两个金色菱形饰件。下着红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靴筒沿为金色。肩披一红白二色的尖头长帔,色彩格外鲜艳,右侧的长帔在中部卷了一圈,左侧的自然飘垂。此人正弯腰顿足,舞动两袖,显然是在表演舞蹈。
左一人侧身而立,白色头光,黑色齐耳短发。眉毛细长,深目高鼻,头微低,头后有两条红白二色呈横纹状的飘带。颈中戴一外沿有菱形饰件的金色项圈。身穿圆领窄袖长袍,白地红花,灰黑色边,袍袖为红色。袍在身前右侧开襟。腰系一条灰黑色革带,肩披一条与前者一样的长帔,足穿黑色高靴。双手在胸前抱一颈金色尖头五弦,左手在下握颈压弦,右手在上拨着弦为舞者伴奏。墨绘的弦线清晰可见,其有五根,颈前上三下二墨绘着五柱,可知此为五弦。

Ⅲ--11
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三
 

位于椁座前壁上栏右起第4个壁龛内。龛内雕绘两人。右一人红色头光,黑色齐耳短发,深目高鼻,头微低,头后有两条红白二色呈波纹状的飘带,左二右一。身着白地红花圆领窄袖长袍,腰系一白色革带,穿白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肩披一红白二色的曳地长帔,帔端为葡萄叶形。他的头略向右侧,双手握一横笛,正放在嘴边吹奏。
左一人侧身而立,白色头光,短发有髻,眉毛浅淡,深目高鼻,头微低,头后有两条红白二色呈竖纹状的飘带。身着圆领窄袖长袍,上为红地白花,下为白地红花,下摆处还些绿花,领缘和袖口均为白色.腰系一白色革带,穿白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肩披一红白二色的曳地长帔,帔端为葡萄叶形。他胸前斜挂一束腰鼓,两手一上一下,配合着笛曲敲击着鼓面。

Ⅲ--12
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四
 
位于椁座前壁上栏右起第5个壁龛内。龛内雕绘二人,均为男子。右一人为白色头光,黑色短发,脑后有小髻,深目高鼻,唇上有胡须,耳下有饰物,脸侧向左。脑后有红、绿、白三色呈竖纹状的飘带,身穿白地红花圆领窄袖长袍,腰系一金色革带,穿白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肩披一红白二色曳地长帔。胸前抱一金色箜篌,弦为黑色,右手下,左手上,正在弹奏。
左一人侧右而立,白色头光,黑色齐耳短发,耳下垂有耳饰,深目高鼻,唇上有胡须,肩后有红、绿、白三色呈竖纹状的飘带,身穿白地红花圆领窄袖长袍,双袖为红色,胸部和腰部各系一金色革带,带下有金色菱形饰物,穿白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肩披一红白二色帔端为葡萄叶形的曳地长帔。上身微仰,两手在胸前各执一铜钹,正在对击。

Ⅲ--13
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五
 

位于椁座前壁上栏右起第6个壁龛内。龛内雕绘二人,均为男子。右一人为白色头光,黑色短发,脑后有小髻,深目高鼻,耳下有饰物,脸侧向左。脑后有红白二色呈横纹状的飘带,身穿圆领窄袖长袍,上部颜色已完全剥落,下摆边缘为红绿相间的横纹彩边,腰系金色带,带在腹前打结,然后垂地,带端为红色火焰形状。穿白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肩披一红、黄、绿、白四色,帔端为尖头的曳地长帔。此人为舞蹈姿态,一腿半弯点地,一腿弯曲至膝,左手似握一小乐器在嘴边吹奏,似为吹叶。右手高举过肩,正欢快的舞蹈。
左边一人也有白色头光,黑发齐耳,脸侧向右,深目高鼻。头后有两条红白二色的飘带,右面的呈竖纹状,左面的呈横纹状。身穿窄袖长袍,自上而下在前面开襟,但袖为红色,袍下摆边缘加一条红色袍边。腰系一金色带,带下有金色菱形饰物,穿白色长裤,足穿黑色高靴,靴上沿为金色。肩披一红、黄、绿、白四色,帔端为葡萄叶形的曳地长帔。两手握一底箫,举于嘴边,正在吹奏。

Ⅲ--14
太原虞弘墓椁座前壁浮雕之六

 

位于椁座前壁下栏正中,处椁座浮雕之最中心和显要的位置。画面中部是一个束腰形火坛,坛座和火盆较粗,火坛上部呈三层仰莲形,坛中正燃烧着熊熊火焰,在其左右两旁,各有一人首鹰身的人相对而立。他们均戴冠,黑色长发呈波形披在头后,深目高鼻,浓眉大眼,须髯浓密。头后有两条红白二色的飘带,向后翻飞。均上半为人身,着红色圆领半袖衫,袖口处有花边,肩披宽大的带端为葡萄叶形的长帔,经过肩臂飘卷于身后。腰系一带,带在腹前打结后垂地,带端也为葡萄叶形状。下半为鹰身,有鹰翅、鹰尾、鹰腿爪。两人均上身倾向火坛,两手皆戴手套,一手捂嘴,一手伸出,各抬着火坛一侧。这是古代粟特人所信仰的祆教崇拜形式。火坛雕刻得相当精细,可见它的尊贵和神圣。虽然是人首鹰身的人,但是,却反映了在现实祭祀时的礼宾的装束和姿势。


Ⅲ--15
太原虞弘墓椁座后壁彩绘之一
 

绘于椁座后壁上栏右起第3个壁龛内。龛内绘一副舞蹈图。左面舞蹈者为一中年男性,身材魁梧健壮,头后有绿色头光,黑色短发,深目高鼻,胡须浓密散乱。头后侧有一红一白两条飘带,带端缀有两颗黄色珠饰。颈戴黄色项圈,圈下带四个圆形饰件。赤裸上身,手腕处戴一手镯,手镯上满是小铃之类的圆形饰物。肩披红绿二色的曳地长帔,长帔绕赤膊并随身体旋转而上下飞卷,帔端为尖头形状。下身着宽肥的红色短裤,腰系一条褐、黄、红、绿四色相间的圆头饰带,带在腹前打结,在腿间飘下又随着舞蹈摆动。赤着小腿,腿部弯曲,右足踏地,左足抬起,两手右上左下,左手似执一物。正在一块黄色小圆地毯上忘情地舞蹈。

Ⅲ--16
太原虞弘墓椁座后壁彩绘之二

 

绘于椁座后壁上栏右起第5个壁龛内。龛内雕绘二人,均为男子。右边之人手端着一碗,左手执一单耳酒瓶,作饮酒状。在他对面站一人,有绿色头光,黑色短发,深目高鼻,红唇,头后有两条色彩不同的飘带,两带皆缀黄色圆形饰物。他身穿一件圆领窄袖衣,上罩一件红地白花的半袖衫,下缘为红色波纹宽边。腰系白色附件的革带,足穿黑色长靴。他两脚分八字形站立,身体稍斜,怀抱一曲颈琵琶,头下尾上,四根弦和轴均描绘清晰,左手握颈,手指压弦,右手执一长条形拨头,正在拨奏。
Ⅲ--17
浮山天圣宫乐舞石雕
 
1983年发现于浮山县东张乡贯里村的唐代"天圣宫"遗址。石雕系八角形柱体,高38㎝,每边宽15㎝,对边距离35㎝。柱身八面各有一个用流畅的线条刻画的乐伎,均在表演唐代宫廷乐舞。画面左右饰以双道栏线,内刻人物自左而右排列如下:1、击神鼓人;2、羯鼓人;3、吹笙人;4、击拍板人;5、跳舞人;6、吹筚篥人;7、吹笛人;8、弹五弦人。它对研究我国古代"宫廷音乐"和戏曲表演具有一定的艺术价值。图为击神鼓人
 
击神鼓人

 
羯鼓人

 
吹笙人
 
击拍板人

 
跳舞人


 
吹筚篥人

 
吹笛人
 
弹五弦人
 
Ⅲ--18
长治唐代乐俑
 
长治唐代乐俑,1990年出土于长治县董村东北五龙山下董卓后裔墓中。系唐咸亨三年(672)之物,有舞蹈,有伴奏,济济一堂。

Ⅲ--19
五台山佛光寺伎乐人经幢
 
五台山佛光寺唐代经幢伎乐雕塑。在五台山佛光寺有两处奏乐图像。其一就是唐代经幢上的伎乐人,系俗人装束,上图为歌妓,下图为横笛;另一处为明代文殊殿中的壁画,则是罗汉奏乐。

Ⅲ--20
廉琮等造像碑
 
廉琮等造像碑二幅,唐武周久视元年(700)雕造,展现了初唐歌舞水平,现藏万荣县文化馆。

Ⅲ--21
唐伎乐像
 
上图为吹笛伎乐,高24㎝,下图为弹琵琶伎乐,高同为24㎝,现藏高平市团池村古佛庵。

Ⅲ--22
释迦像龛
 
像龛高71㎝,雕造于后梁开平二年(908),上部飞天,舞姿轻盈。现存高平市邢村石佛寺。

Ⅲ--23
平顺大云禅院乐舞石雕

 
大云禅院创建于后晋天福三年(938)。大云院外的七宝塔创建于后周显德元年(954),是禅院高僧的舍利塔。画面的舞伎均着贺领窄袖上衣,胸前有旋形饰纹,袖管长可过膝,下身系四叶曳地舞裙;赤顶或戴小圆满帽(个别有瓣纹),惟一人头巾浑裹,前出猫耳形尖角。脚部均穿高筒靴,面部多有络腮胡须。乐伎则袖管短而露手,便于演奏。所操乐器筚篥、琵琶、腰鼓、笙、横笛、方响等。从乐舞伎的服饰、头饰及面部胡须来看,极似少数民族,即隋唐时期大量传入中原地区的胡部乐舞。图为石刻之一横笛、舞伎、拍板

 
图为石刻之二腰鼓、舞伎、筚篥

 
图为石刻之三筚篥、舞伎、琵琶
 
图为石刻之四笙、舞伎、弹拨乐器


 
图为石刻之五至八
Ⅲ--24
太原墓葬壁画、
 

1993年太原市晋源区金胜村西太原一电厂出土。系五代北汉时墓葬,壁画内容为奏乐歌舞场面。

 

 

 


宋辽金元时期的山西舞蹈
宋辽金元时期,山西是中国北方经济、文化的主要发达地区。元代,全国共11个行省,山西与山东、河北,并称为元朝"腹地",大同、平阳(今临汾)、太原则成为黄河流域的著名都会。金元时,山西文化繁荣,于平阳府设立经籍所,有官吏主持,集中了一大批编辑经史的人才,印行书籍,所刻书籍称'平水版'"。平阳成为这一时期北方文化中心之一。到宋金战争南移以后,河东则相对稳定,成为战乱的大后方,更使大批杂剧艺人得以汇聚当地,以艺谋生,令河东成为宋、金、元杂剧发展的重要基地。杂剧与乐舞关系密切,杂剧中的舞蹈动作称为"科",杂剧和舞蹈同时交叉演出,有时候杂剧中有整段的舞蹈,此一时期,对舞、迓鼓、武舞、滑稽戏、歌舞戏、百戏技艺、傀儡戏、皮影戏等在山西民间广为流传,中国戏曲的重要形式---诸宫调,这一时期在山西泽州产生,山西被誉赞为"中国戏曲的摇篮"。且宋金元时期,诗词兴盛,贵族士大夫公务之余以歌舞酒会、作诗唱词消遣,词的发展达到鼎盛时期,且每词必配以曲调,供歌舞伎演唱,这样歌舞兴盛,上承周汉隋唐,下启明清戏曲之隆盛,是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的转折时期。舞蹈由独立向综合化,由单人舞走向群体化,逐渐向戏曲表演形式转化,到元杂剧形成后,舞蹈逐渐被戏曲吸收,戏曲舞蹈被大众接受,如民间的《大头和尚戏柳翠》,整个舞蹈以戏为主轴,风趣诙谐。50年代以来,中国各地发现的宋、辽、金戏舞文物,数量上,莫不以山西为冠。戏台遗迹、墓葬雕刻、戏剧壁画、出土珍品……,无一不展示着三晋戏曲昔日的繁盛景象。中国最早的舞亭类建筑,就目前所知,应首推山西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圣母庙的宋代舞台。面积最大、规模最巨者,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的元代舞楼,它清晰地反映了戏曲舞台成为完全的三面环墙、只剩下台口一面供观看的布局演变痕迹,并最终形成了中国近现代戏台的基本格式。晋城市冶底村金代东岳庙舞楼,为今天保存下来年代最早的一座。而元代的十字歇山式舞亭,至今也仅存临汾市东羊村东岳庙戏台一例,然而,它却以其结构的完整与精巧而成为我国元代舞台的代表建筑。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于晋南稷山、侯马、襄汾、新绛等地的金元墓葬中发现了木少散乐砖雕和舞台模型雕刻。建造于金大安二年(1210)的侯马董氏墓北壁上,有砖雕仿木结构戏台模型一座,在戏台平面上,并排安放着五个戏俑,砖质彩绘,作"亮场"状。这座戏台模型和戏源,无疑是按照现实生活中舞亭类戏台上的杂剧演出情景缩微和雕造的。还有以运城永乐宫、洪洞广胜寺为主的元代壁画,舞者动作流畅,其乐融融,展示了当时戏曲舞蹈艺术的辉煌。
Ⅵ---1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一
 
"圣母原来是邑姜,分封桐叶溯源长。隋槐周柏矜高古,宋殿唐碑竞炜煌。悬瓮山泉流玉磬,飞梁荇苕布葱珩。倾城四十宫娥像,笑语嘤嘤立满堂。"这是郭沫若先生1959年游晋祠时留下的赞颂晋祠的著名诗篇,其中"四十宫娥像"说的就是晋祠的43尊彩塑,包括圣母像一尊,宦官像五尊,着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33尊。人们习惯上把他们统称为"宋塑侍女像"。 1959年我国雕塑艺术大师刘开渠先生看到这组雕塑后这样写到:"我们站在这些像中间,不但好象看见她们轻巧的动作,还象听见了她们清脆的笑声,快乐的言谈,清楚地了解她们彼此间的思想感情关系;这是人的社会,令人难忘的抒情的美的境界。是古今中外历史上最伟大的雕塑作品之一,是我国雕塑艺术宝库中的珍品,在我国的雕塑史、美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
该塑像身高155㎝,红色扇形包髻,身穿蓝色炮,绿色领巾向后披搭,腰垂红色飘带,脚穿翘尖弓鞋,手持一绢巾,身体直立而上身倾斜,体态婀娜多资,动作变化微妙。

Ⅵ--2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二

 
身高152㎝,蓝色蝶形包髻,身穿红炮,领巾前搭,腰垂绿色玉环绶带,脚穿翘尖弓鞋,身体挺立,端庄文静,两眼平视,双手合抱于胸前。


Ⅵ--3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三

 
身高154㎝,红色包髻,身穿蓝孺蓝长裙,绿腰带,腰两侧垂黄色飘带,脚穿翘尖弓鞋,上身向右倾斜,目光茫然,双手呈持物状。

Ⅵ--4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四

 
身高153㎝,单高髻,身穿绿孺黄裙,腰垂红色玉环绶带,身体直立,双手合抱于胸前,目光前视,一副谨小慎微,必恭必敬的神态。


Ⅵ--5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五

 
身高150㎝,红色包髻,身穿蓝孺红裙,披红边蓝色领巾,腰垂绿色玉环绶带,脚穿翘尖弓鞋,身体直立微向左倾,左手臂搭在胸上部,右臂弯垂于腹下,目光前视,表情微喜。


Ⅵ--6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六

 
身高160㎝,束髻,身穿蓝孺红长裙,腰间和两侧垂绿色绶带和黄色玉环绶带,肩披红巾,身体挺立,目视前方,右手捧物。


Ⅵ--7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七


 
身高158㎝,双高髻,身穿红褥蓝长裙,腰垂绿色玉环绶带,脚穿翘尖弓鞋,双手捧一红色绢巾,双肩下垂,身体微向前倾。头向左偏,姿态呈优美的"S"型,面部端庄秀丽,文静含羞。


Ⅵ--8
晋祠宋歌舞侍女像之八

 
身高158㎝,蓝色高髻,穿白边红褙子,内着绿边蓝裙,脚穿翘尖黑鞋,身体颀长,右手抬高紧握,嘴角下撇,目光默然。


Ⅵ--9
平定姜家沟1号乐舞壁画
 
1991年平定县姜家沟村出土一座宋代乐舞壁画墓,壁画位于该墓葬东南壁,所绘"九女舞乐图",青色帏帐前七名女子为中间二女童舞蹈伴奏,二女童双手举袖于头册,相向而舞,七奏女俱梳高髻,薄纱罩面,着袒胸长裙,雍容华贵,乐器有管、鼓、笙、磬、板和琵琶,似为士大夫家伎的舞蹈,为宋士大夫歌舞的代表。

Ⅵ--10
平定姜家沟2号乐舞壁画

 
1991年11月出土,存平定县文物管理所,壁画由5块条形砖拼成,长31㎝,宽16㎝,厚5㎝,画面上有5名奏乐男子和一名舞伎。


Ⅵ--11
沁县南池1号乐舞经幢
 
沁县南涅水石刻馆藏宋代经幢两通,此为第一通。高约5m,由底座、佛像、经文与莲花座组成。在底座的上部有8幅乐舞石刻造像,奏乐者6人,舞伎2人。图为1号经幢。
 
长腰鼓


 
筚篥

 
笛子
 
拍板
 
狂舞
 
起舞
 
击鼓
Ⅵ--12
沁县南池2号伎乐经幢石雕
 
宋代沁县南池2号伎乐经幢石雕,宋太平天国九年(984)浮雕,演奏者取坐势,造型优美。(参见沁县南池1号伎乐经幢)

 
横笛演奏。
 
琵琶演奏


 
排箫演奏

Ⅵ--13
合掌露齿菩萨像
大同华严寺存,为辽塑像,塑像头戴宝冠,面形丰润,上身裸,璎珞蔽体,飘带饶身,全身向左倾斜,侧颈举臂,半蹲出左足,跪右腿,富有舞蹈美感。

Ⅵ--14
辽代《奏乐图》
 
大同北郊卧虎湾2号砖墓中辽壁画,散乐图。这是辽天庆九年(1119)左右的墓葬。画面上十二人。右上角有一人,右手执一短杖。其余人员所奏乐器为笛、排箫、筚篥、横笛、琵琶、拍板、大鼓、腰鼓、方响。下方有一舞者。

Ⅵ--15
侯马金墓砖雕戏俑舞台
 

1959年侯马金代董氏墓出土的砖雕戏俑舞台,高100㎝,宽94㎝,台口高33㎝,宽65㎝,逢年过节临时搭起的"乐棚",歌舞百戏,一队一队在台上演,老百姓在台下看。此墓建于金大安二年(1210)。北壁砌一座舞台模型,台上有五个青砖雕刻的杂剧人物。反映了金代舞台及杂剧演出的面貌。
 
Ⅵ--16
新绛南范村金墓砖雕伎乐图
 
新绛县南范村金墓南壁中九块砖雕伎乐图,金代舞乐在晋南异常流行,因之随葬品中有乐舞伎砖雕,而且全是模制的,是专门烧造的,山西新绛县南范庄金墓出土一组砖雕乐舞图,分东西两壁相互对称,再现了生动活波的民间社火队的表演盛况,有的敲锣,有的打鼓、有的吹笛,有人肩抗大南瓜,表现丰收的喜悦。图为锣表演者。

 
男子舞者


 
男子击大鼓

 
筚篥演奏者

 
横笛演奏者

 

 
伎乐鼓表演

 

男子舞、扛瓜表演

 
童子舞狮


Ⅵ--17
侯马南董村金墓砖雕
 
侯马南董村金墓砖雕,中央一人持拍板,而前方的舞者男女两两相对,并且右侧一人手舞"拨浪鼓",非常生动,旁边的两人有的抗着扫帚,暗含了年关将近,除旧迎新之意。图为庆丰收浮雕之一


 
庆丰收浮雕之二

Ⅵ--18
襄汾金墓散乐砖雕
 

襄汾金墓散乐砖雕。前室北壁八块,东西壁各四块,后室南壁八块,东西壁各六块,共三十六块,是墓中雕砖精华。有吹笛人、杖鼓人、拍板人、舞伎。浮雕线条粗犷,每砖一个人物,形象生动,神态自然。一个女性乐舞形象,头上戴簪花,舞姿似乎有三道弯之意,是金代乐舞形象比较少见的一种。


Ⅵ--19
侯马南董村金墓砖雕竹马舞
 
竹马是民间传统的一种舞蹈形式,以竹为骨架,外蒙以纸、帛,并经绘画加工成马形。以背留一孔,表演者将其系于腰部,且行且舞。

Ⅵ--20
稷山马村1号墓竹马砖雕竹马舞
 

    舞亭四侧雕有牡丹栏,栏前雕两个小儿骑竹马而舞,左边小耳全身裸,着毡靴,右手举棍,左手向后招呼后面骑竹马的小儿,竹马仅有一头,小儿提缰绳,一长竿拖于胯间,右手举棍打,是当时流行的竹马舞,有浓厚的北方色彩,竹马舞流行至今,盛行不衰。


Ⅵ--21
稷山马村8号金墓杂剧砖雕
 
稷山马村段氏(8号)金墓的杂剧脚色已成为墓中主要内容,可见当时戏剧的普及程度。脚色左起依次为:装孤、副末、副净、末泥、引戏。

Ⅵ--22
繁峙岩山寺金代宫中宴乐壁画
 

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金代壁画"鬼子母本生故事",位于东壁北侧,楼阁内鬼子母与丈夫对坐饮酒,有乐伎在后堂伺候,图中可见二人。其中一人竖抱一种圆箱、细颈、长柄的四弦乐器,画面生动地反映了女乐被禁锢在宫中,为人作乐的不幸命运,虽是佛传故事,但同时是宋、金社会人民苦难生活的真实写照。

Ⅵ--23
高平县二仙庙金代大曲舞线雕石刻
 
 

1991年,高平县李门村的二仙庙内,发现了金代乐舞杂剧石刻.杂剧图中共10人,男女各半,全是汉族装束,其中一人为双手执竹竿子的指挥,第二、三人双臂绞袖,最为突出,其余七人演奏乐器,击鼓2人,吹筚篥2人,吹笛1人,拍板1人,击偏鼓1人,据庙内石刻的记载,此图是金正隆二年完成,反映的是金代早期的戏曲的一个侧面,由此可见,宋代早期的一些表演形式已经被吸收在初具雏形的杂剧表演艺术中,也可看作是宋代宫廷队舞向戏曲演变的初始。

Ⅵ--24
垣曲坡底村金墓杂剧砖雕
 
垣曲县坡底村金墓出土的杂剧砖雕,戏俑脚色自左至右依次为:末泥、副末、副净、引戏
Ⅵ--25
稷山马村5号金墓戏剧演出砖雕

    这是一组由 4人构成的反映金代早期杂剧演出的珍贵实物资料。1978年发现,实物现存稷山县博物馆。这 4个杂剧人物各用两块大砖雕成。人体高65~70㎝,是已发现的同类砖雕中个体最大的一组。南宋吴自牧《梦梁录》卷20"妓乐"条云:"杂剧中末泥为长,每一场四人或五人。先做寻常熟事一段,名曰'艳段'。次做正杂剧,通名两段。末泥色主张,引戏色分付,付净色发乔,付末色打诨。或添一人,名曰装孤。……大抵全以故事,务在滑稽,唱念应对通遍。"这幅杂剧砖雕中 4个人物,其右起第1人为末泥,第2人为副末,第3人为副净,第4人为装孤。其中没有装旦。末泥、装孤分居两侧,副净、副末居中表演,一说一应,刻画传神,似为正杂剧,且副净滑稽幽默,其表演形式系以滑稽唱念为主。

Ⅵ--26
稷山马村5号墓后壁杂剧及乐队砖雕

    舞台后壁上部,雕有乐床,坐4人,服饰相同,除左边1人袖手而坐外,其余3人,一执拍板,一吹笛,一奏觱篥。从这组戏雕来看,金代戏曲舞台上已有乐床的设置。

Ⅵ--27
稷山马村2号金墓南壁砖雕

此图标志着山西戏剧正在走向成熟,副净、装孤、副末、末泥等脚色齐备,主次分明,错落有致,且相互之间以目光视线、手势动作、面部表情,相互交流,彼此呼应,构成一个有机联系的演出场面。
Ⅵ--28
平定西关村金墓室壁画
 
平定西关村1号金墓东壁,画面共五人,其中四人化妆演出,右侧1人站立于鼓后,左手握双棰击鼓伴奏。


Ⅵ--29
闻喜下阳村金墓堂会演唱图摹本
 
三人伴奏,中间一人一边唱一边舞。


Ⅵ--30
金代孝义皮影《封神演义》三教主通天头像壁画
 

1980年"金代皮腔纸窗人头像壁画"在孝义市榆树坪村南一金代墓中出土。壁画中有个影人头像,结构简单,三角形胡须和下巴颏雕刻在一起。根据上述金代墓中的皮影人物头像造型,以及目前发现的明嘉靖二年"庆成园"的戏折子、明代影人等实物,均说明孝义皮腔纸窗影戏为我国目前发现的最古老的皮影戏。

Ⅵ--31
繁峙县岩山寺文殊殿皮影壁画


该壁画是金代大定年间(1161-1189)绘制的儿童弄影戏图。尽管是儿童弄影戏,这是古人留给我们的距今800多年前有关影戏的形象资料,它有文字记载不能替代的作用,使我们直接看到了当时儿童弄影戏的情况。

Ⅵ--32
永乐宫潘德冲石椁元杂剧线刻

1959年于芮城县永乐宫旧址西北嵋岭后潘德冲墓发掘出土。此图刻有面阔 3间的双层楼阁。下层中间空白未刻,似为过道,左、右似游廊,左端立一女婢,右端立一男仆,上层是一完整的戏台。台口设有栏杆。戏台背后为一屏风,上面似有字。屏风前有杂剧演员 4人正在演出。演员高15~17厘米。以上4个演员,左起第1人和第3人,很明显是副净和副末;左起第2人扮官员者,当为末泥,居主演地位;最右边1人,扮的是官员的随从。


Ⅵ--33
垣曲古城金墓元杂剧砖雕拓片
 
元杂剧砖雕拓片,垣曲县古城金墓出土。左起依次为:打大鼓、副末、引戏、? 、拍板。


 
副末色特写

 
引戏色特写

Ⅵ--34
永乐宫元代壁画乐队

 
永乐宫是元代道观,在山西芮城县永乐镇。此为纯阳殿门两侧南壁上的人物画局部。画面中,供案旁有五名道士作乐,所奏乐器为横笛、笙、云锣、细腰鼓、拍板。

Ⅵ--35
曲沃乐伎砖雕方响、拍板、羯鼓、竽

 
元代宫廷乐舞汇集了西夏、金、南宋等宫廷乐舞遗存,加以整编制作形成的,元代的乐器除胡琴,号角外,也吸收了汉族乐器,如方响、羯鼓、竽等,山西曲沃出土的元代延祐元年(1314)的伎乐乐工砖雕四乐,是典型的例子。表演打击乐器的二人身资略有弯曲,似已投入到铿锵节奏的运作之中,吹竽者做出的是极为投入的样子,最妙的是那个拍打羯鼓的人,略微侧低着头,双脚似乎跺在地面上,整个身心仿佛的都沉浸在一种舞蹈的境界中。图为乐伎砖雕拍板。

 
乐伎砖雕羯鼓


 
乐伎砖雕竽

 
乐伎砖雕方响

Ⅵ--36
新绛吴岭庄元墓戏剧砖雕

1978年发现于新绛吴岭庄村北,元至元十六年(1279)卫忠墓前室南壁墓门上。这组元杂剧砖雕由7块砖组成,中间5砖各雕一杂剧人物,左右2砖各雕两人演奏乐器,皆为浮雕加彩绘。左起第1人双手撩衣外张,浓眉怒目。左起第2人,面部用墨勾蝴蝶形,脸谱惜已剥落不全,双手抱拱,乃系副净。左起第3人双手拱胸执笏,当为末泥。左起第4人,右手执一物,似为折扇,左手外张甩袖。左起第5人腰系巾帕,左手执团扇,眉目秀丽,是一旦角。左右两侧的两块砖上,各雕2人,一人拍板,一人打腰鼓,是杂剧伴奏乐队。

Ⅵ--37
运城西里庄元墓戏剧壁画
 
1986年发现,系元代壁画墓,东西壁主要是戏剧场面,图为墓室全景。

 
西壁奏乐壁画局部之一。

 
西壁奏乐壁画局部之二。
 
西壁奏乐壁画局部之三。

 
东壁奏乐壁画局部。


Ⅵ--38
永乐宫元代壁画歌舞
 
芮城县永乐宫纯阳殿北壁有一组童子舞,很有代表性,画上有几个活波可爱的男舞童正在表演,左起第一人,上身裸,带肚兜儿,右臂侧伸,均赤足带镯,手握飘带,缓缓跳跃,由乐队九人伴奏,有竽、云锣、琴、鼓、钟、螺、拍板、横笛等乐器演奏。图为琴童。
 

 
童子舞
 
云锣

 
横笛
 

 

 

 
拍板


Ⅵ--39
应县木塔壁画飞天
 
在木塔底层内槽有-飞天壁画。飞天体形丰满,动感强烈,活泼浪漫,神采飞扬,是壁画中的精品。图为飞天之一。
 
应县木塔飞天之二。
 
应县木塔飞天之三。
Ⅵ--40
高平开化寺壁画
 
开化寺在高平县东北舍利山麓。创建于晚唐,现存大雄宝殿,重建于北宋熙宁六年到绍圣三年。大雄宝殿内东、西、北三壁保存了宋代壁画。西壁壁画分三组,都是中间画说法图,两侧画经文故事,各组皆有榜题,但多未写上文字说明,似未最后完成。除东壁外,壁画构图严谨,用笔遒劲,设色妍丽,人物冠饰及建筑物上大量施用沥粉贴金,画面辉煌灿烂,为宋代壁画中的精品。图为盛大的歌舞场面。
 
局部之一
 
局部之二

Ⅵ--41
永乐宫壁画飞天
 


Ⅵ--42
万荣县桥上村后土圣母庙戏楼


宋元时期的舞亭戏楼:宋元杂剧的兴盛,带来的是此一时期舞亭舞楼建筑的繁多,侯马的金代墓出土的舞台,它用4根立柱,顶着一个大方顶子,方方正正,四面开敞,古人称之为"舞亭"的最初雏形。元朝时期,随着元杂剧的一枝独秀,狭小漏风的舞亭被砖木结构的舞楼所取代,位于临汾魏村牛王庙的元代古戏台就是这样的一座舞楼。这座戏台重建于元至治元年(1321),前、左、右三面空口,宽敞开阔,音响效果极好,演出的时候,在两根辅柱前悬挂帷幕,将戏台分割为前台后台,它是我国戏曲艺术演变的重要佐证。戏台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种是单状舞台,一种是双状舞台,另有一种是三状并联式舞台。双状式戏台的前后相对独立,它的起源主要由于南北文化的融合与交流,南来剧种在北方上演,方言较重,北方人很难听懂,因而演员表演更多依靠眉目传情,动作表意。双状戏台在分离出后台的同时,也使前台凸现出来,变得宽畅亮丽,即使方言听不明白,动作和神情也可以一目了然。三状并联戏台是在单状戏台的基础上两边各加一个耳房而成的,使后台的底盘进一步扩大。现存晋城贺坡村的五帝庙戏台,是三个联体建筑高架于院门之上,又在东西两侧搭起了二层绣楼,一楼是戏班的下榻之处,二楼为观戏者的看楼。一些戏台因地势不同,建造得出奇制胜。地处高平的沟村有一座空心戏台,戏台神庙相对而视,与东西厢房围成一处大院,大院地处全村的心脏地带,是南来北往的交通枢纽,戏台处于往来行人车马的必经之路,于是凿开了一条通道,方便平时的过往行人,每逢唱戏时,便在台上横着搭起木板,既能过人又可以唱戏,这种空心活动戏台,在北方寺庙中十分少见。万荣庙前村建有3座互为联络的"品"字形戏台,前面的一座戏台与庙的山门浑然一体,平时是山门的过道,演戏时在榫洞里插上木杠,搭上台板,立刻就成为戏台。在它前面40米处,又有两座戏台并排而立,这两座戏台顶部相连,下有通道,与前一座戏台呈"品"字形布局。这三座戏台,立在古老黄河的岸边,面向直上青天的秋风楼,每逢庙会,3个戏班一同前来唱戏,在人们热烈的喝彩声中,黄河滚滚的波涛之声连同3座戏台上一同敲打的鼓乐声,雄浑激烈,那真是一种声势浩大、气势磅礴的恢弘景致。在戏台尺度的演变中,从宋到清,山西的古戏台也有其独特的规律。临汾东羊村的东岳庙戏台始建元代,它是典型的四方形,台的进深与台口的宽度都是7.7米,顶部为装饰性的方形斗拱,既富于造型变化,还能使雨水分流。像这类的方形戏台,还有翼城县曹公村四圣宫戏台,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永济董村三郎庙戏台等。在元代戏台中,也有些例外的现象,与其他戏台相比,翼城乔泽庙戏台,台口和进深都在10米左右,从尺度上讲,可以算得上是元代戏台中的极致。石楼殿山娘娘庙戏台,尺寸又非常小,台口和进深都只有5米左右,称得上是元代戏台中的精品。这两座戏台之所以超越常规、与众不同,是由于这两座戏台是在宋金时期旧有的台基上重修的,外形已是元代戏台,台基仍是旧时建制,而宋金时期的戏曲发展并未规范化,在表演动作上不讲究严格程式,因而戏台的尺寸自然也就未能统一。山西的古戏台,历经宋、元、明三代的积累演进,有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式样,它是我们研究古典戏曲演出的活标本。图42-52为一组古戏台。

Ⅵ--43
翼城县武池村乔泽庙元代戏楼
Ⅵ--44
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


 
牛王庙戏台呈正方形,四角立石柱,上面是亭榭式盖顶,后两石柱间砌土墙,并在两端向前转折延伸到戏台的1/3处,墙端加设辅柱,辅柱头搭接的额仿留有铁钉,可见是当时悬挂帷幔的地方。这是典型的元代建制。加的后墙使前台呈三面展开,也就成了三面观的舞台,完成了戏台建筑的一次大的变革。

 
临汾魏村牛王庙戏台藻井

 

 

Ⅵ--45
芮城永乐宫龙虎殿元代过厅戏台
 

 

 

Ⅵ--46
永济县董村元至治二年戏台

 

 

 

 

Ⅵ--47
晋城冶底村东岳庙金元戏台

 

Ⅵ--48
沁水郭壁府君庙宋代戏台
 

Ⅵ--49
临汾东羊村元代戏台
 
Ⅵ--50
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壁画

洪洞广胜寺明应王殿始建于唐代,元大德七年(公元1303年)毁于地震,延祐六年(1319)重修。这座殿堂的墙壁上,绘有两幅壁画。南墙东侧的一幅为大行散乐作场图,所描绘的舞台演戏的情景,引人入胜。画面上主要表现的还是舞台人物,画面着意描绘了他们的扮相、服装以及乐器、道具等等。个个栩栩如生。舞台正中的10个人,分为3排站立,第一排5个人身穿戏装,似在表演戏曲情节,中间一人,身穿红袍,头戴相帽,面目清秀,微显胡须,但两耳垂有耳环,说明是女扮男装,或许就是横额上所写的著名演员忠都秀其人。第二排4个人,只有一人身穿戏装,戴着胡须,好像也是剧中人;其余3人都是元代服饰,没有化装。左侧一人站在一面大鼓前,另一人手持拍板;右侧有一人手持宫扇,似是台上专司杂务的"检场人"。第三排只有一人,他紧靠前边敲鼓的人,正在吹奏笛子。从这些人物的描绘,可以看出元代戏剧演员已分出生、旦、净、末等角色行当;戏班中不仅有妇女参加,且还有女扮男装者;戏中人有了勾脸谱、戴长须的化装方式,并有刺绣精巧的戏剧服装;演出中使用着刀剑、牙笏、宫扇之类的道具,使用者以鼓、笛、拍板为主要伴奏乐器。故此,这幅绘于泰定元年(1324)的无名氏大行散乐图,为研究我国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实物资料,成为中国戏剧史上的珍贵文物。

 

 

 

 

 

明清时期的山西舞蹈
明清时期山西舞蹈以戏曲舞蹈为主体,是一个戏曲舞蹈兴盛和民俗舞蹈崛起的时期。戏曲舞蹈是一门综合的艺术,在戏曲中充分运用舞蹈的艺术魅力,以戏曲化的程式,将舞蹈天衣无缝地融会到戏曲中,作为一个独特的舞蹈体系,他吸收和保留了大量传统舞蹈、民间舞蹈以及武术、杂技等艺术形式,源于生活去创造艺术,用动作形象反映生活,一举一动的舞蹈动作都是人们日常生活的反映,使舞蹈由宫廷走向民间,由贵族转向平民。梆子、乱弹等地方戏曲的蓬勃兴起,蒲州梆子、中路梆子、北路梆子、上党梆子四个剧种在山西的形成,把戏曲舞蹈这门综合的艺术唱响三晋大地。在它的引导下,山西众多的民间舞蹈也向戏曲艺术吸取营养,成为歌舞小戏,如鼓类舞有花鼓、转身鼓、扇鼓、威风锣鼓、迓鼓;秧歌舞类有踢鼓子秧歌、凤秧歌、汾孝秧歌;其它还有狮子舞、龙舞等等一起形成百花争妍的局面。在戏曲繁荣兴盛的同时,山西民间舞蹈则以它更加平民化特色活跃在迎神赛社、年节民俗、祭祀礼仪等人民大众广泛参与的活动中,《调鬼》、《秧歌》、《狮舞》、《凉伞舞》、《金刚舞》、《龙舞》、《傩舞》等是其中的代表。
明清时期是继汉、唐以来山西舞蹈的又一高峰,全国舞蹈衰竭而山西独盛,这与此一时期山西的经济发展情况相关。清朝初年,山西"海内最富",晋商执中国经济之牛耳,这些在异地的山西乡民,经商之余听家乡戏、看家乡歌舞,推动了山西戏曲舞蹈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的山西戏曲舞蹈文物很多,有壁画、乐舞俑、木雕等。襄汾丁村民居门廊上雕刻的戏曲舞蹈人物技艺绝伦、栩栩如生,有8幅民间舞蹈图片如《竹马》、《风筝》、《天官赐福》、《胡人戏狮》生动地再现了当时舞蹈艺术的盛况。明清时期的山西古戏台、遍及大江南北的晋商会馆、晋南木版年画,以及皮影戏、纱阁戏、木偶戏、剪纸等都成为这一时期山西戏曲舞蹈和民间舞蹈欣欣向荣的绝好载体和传播手段。

Ⅶ--1
朔州珐华塑

 
1980年朔州城区西关社稷坛遗址出土,朔州崇福寺文管所藏,五组十七件,均为珐华塑作品。珐华塑是明代山西地区兴起的釉陶品种,也称山西素三彩,具有浓郁的北方民间艺术品格,作品形象兼备,不同人物形象性格得到充分体现。其所表现的乐伎、舞伎来自西域,发式各异,包括维吾尔、哈萨克、俄罗斯等不同民族,反映了中华各民族欢聚一堂的盛况。


Ⅶ--2
长治三彩乐舞

 
出土于长治市老顶山山门村明代墓葬。乐俑两名,一吹唢呐,一拍铙镲。高29㎝。舞俑一对,左螺旋式帽,尖顶,眉清目秀,女性;右俑官式帽,平顶,男性。高32㎝。


Ⅶ--3
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往古九流百安诸士艺术众》
 
水陆画是在佛教寺院内举行佛教仪式--水陆道场(又名水陆法会和水陆斋会)时悬挂的一种宗教画。水陆道场起源于印度,过去每逢农历四月初(浴佛节)至初十日,寺庙举行水陆道场,悬挂三天,道场结束后便收藏起来。此右玉宝宁寺水陆画,绢底,长120㎝,宽60㎝,描绘了社会各类人物的生活,其中有戏曲行当生旦净末丑和背鼓拿管子者。如末角身穿补缀长衫百戏人物,正准备进行表演。

Ⅶ--4
右玉县宝宁寺水陆画《一切巫师神女散乐伶官横亡魂诸鬼众》
 
存右玉县宝宁寺,长113㎝,宽61㎝,分上下两层,下曾绘4人,右侧一人身着黄道袍,一手托水盏,一手提七星剑,显然是在掌剑做法,另外三人是表演艺人,是散乐伶官人物,一青衣女子一手持六片拍板,一手执刀具令箭,中间中年男子执一鼓,第三个人执扇,据推断为杂剧《唐三藏西天取经片段》

Ⅶ--5
朔州乐舞俑
 
1995年秋,朔州市城区建设中发现一窑藏,经过平朔考古队清理出琉璃八仙俑8尊,乐舞俑4尊,以及瓷碗、罐等20余件文物。乐舞俑色彩鲜艳,栩栩如生,正在伴奏,起舞,从左至右,第一人执琵琶,第二人执圆锣,第三人敲梆子,第四人翩翩起舞。


Ⅶ--6
汾阳圣母庙乐舞壁画
 
圣母庙位于汾阳县城西北2公里田村。始建于唐,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重建。现存大殿三楹。殿内满绘壁画。画分三壁,北壁是圣母神像的衬托,画题《燕乐图》,表现圣母后宫生活;东壁是《迎驾图》,表现圣母出宫奉迎声景;西壁为《巡幸图》,反映圣母回宫场面。圣母殿东壁,一群乐伎、宫女分别执玉笛、琵琶、拍板、琴、瑟、二胡等列队行进,发型全梳偏髻,面容秀美,身资俏美,人物栩栩如生。壁画场面壮阔,人物众多,内容是反映圣母的后宫起居生活的情景。北面壁画《燕乐图》作为主神塑像的陪衬,是表现圣母后宫享乐生活的场面,围绕圣母塑像展开。亭台楼阁,松梧竹石,花木扶疏。身姿秀美的乐伎为主人献艺。最精美动人的是东侧一组正在行进的女乐队,演奏的乐器有琴、瑟、笙、笛、琵琶、阮咸、二胡等。并有棒茶、酒、镜、泛、香炉等物的宫女们,形象刻画细腻,神态各异。图为后宫燕乐图之一。

 
后宫燕乐图之二。
Ⅶ--7
隰县小西天乐伎
 
小西天又名千佛庵,在隰县城西北1公里凤凰山,是一处佛教寺院,创建于明崇祯七年(1634),后院是全寺的精华。小西天彩塑艺术精品,集中在后院的大雄宝殿内。殿内,仙宫佛国,金碧辉煌。大梁上,八大金刚威武雄壮,粱间墙壁悬塑着富丽堂皇的"极乐世界",众多的人面飞天、神鸟、孔雀、鹦鹉、仙鹤,游弋在飘渺的云头上,十二乐伎菩萨,身姿轻盈,温柔高洁,往来自如地表演着"天界"歌舞。给人以强烈的感染,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二层平台乐伎
 
垂柱上乐伎


Ⅶ--8
朔州崇福寺壁画飞天

 
崇福寺创建于唐高宗麟德二年( 665),坐落于老城区东大街,当地人民俗称大寺庙,寺院坐北面南,规模宏大,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17米,占地面积23400多平方米,五进院落,十座殿字,布局严整,构造壮观,殿内明代塑像、壁画、琉璃脊饰、雕花门窗荟萃一堂,是一座不可多得的古建艺术殿堂。图为舞动着的飞天群像。


Ⅶ--9
潞城《迎神赛社礼节行簿四十曲宫调》手抄本
 

潞城所见明万历二年手抄本《迎神赛社礼节行簿四十曲宫调》,阴阳主礼先生保存。此抄本记载了乐户们在迎神赛社时所奏的四十大曲的名称,以及乐户们的行为规范。这正是山西乐户们进行乐舞表演的蓝本。


Ⅶ--10
上党乐户迎神赛社面具
 

这是明清时期上党地区的乐户们在迎神赛社时所戴的面具,通过这些面具,可以遥想当年地位低下的"贱民"们狂歌曼舞,为鬼神、为别人欢愉的情景。那是令人心酸的回忆。
Ⅶ--11
襄汾丁村民居民间舞蹈木刻


 
 
丁村,位于襄汾县城南5公里,自古就是人类活动的地区之一,著名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旧石器时代的"丁村人"及其文化遗址就分布在它的周围。明清民居建筑保存完好。民居门廊上的社火雕刻技艺绝伦,人物栩栩如生,是明清民间舞蹈木雕精品。其中一套四合院系乾隆五十四年(1789)的民居,门廊间通栏雀替,高30厘米,长257厘米,自西向东,以中间福寿之神为中心,左右八组民间舞在这些建筑上,装饰艺术取得了很大成就。该建筑门廊斗拱有七处,在斗的欹与拱部,雕有不少民间舞蹈图,明代民居的装饰以彩绘为主,彩绘以灰、白、蓝,黄为基本色调,绘出缠枝莲花,菊、花鸟、龟背纹等图案。斗拱的雕刻以"海马流云"、"吴牛喘月"、"喜鹊闹梅"、"双狮舞球"等内容为主,刀法粗犷古拙,风格协调稳健。清代民居装饰以木雕为主要表现形式,内容有反映儒家思想及吉祥喜庆一类的作品,如"喜禄封侯"、"马上平安"、"莲莲有喜"、"连中三元"、"麒麟送子"、"丹凤朝阳"、"吉庆双余"、"鹿鹤同春"、"三羊开泰"、"鹬蚌相争"、"渔樵耕读"、"琴棋书画",还有宣扬忠孝节义的传统戏曲"周仁献嫂"、"岳母刺字"、"宁武关"和民间社火内容的"放风筝"、"跑竹马"、"狮子舞"等,其雕刻艺术出神入化,为丁村的建筑增添了无穷的魅力。图为木刻《闹红火》

 
"竹马舞"。亦名"布马舞",俗称"跑竹马"、"竹马落子",早在宋、明间,社火中就有这种舞蹈形式。明代阮大铖的《双金榜》中,也安排有"跑竹马"舞蹈表演。"竹马舞"在中国许多地区流行,表演者腰间系着马形道具,分马头与马尾两截,舞时象是骑在马上,马儿忽而徐行、忽而疾驰、跳跃,边歌边舞,颇为壮观。丁村木刻《竹马》,二童子一带圆顶帽,一戴瓜皮帽,兜肚,长裤,各执一长杆骑于胯下,相对作《竹马》舞。
 
"和合二仙"。二人头饰装束相同,着莲蓬纹和云纹袈裟,系腰带,袒胸露腹,紧裤赤脚,满面春风,各持荷花,相互搭肩,举左右脚而舞。和合二仙的原形是唐代"万回僧",他万里寻兄,当日返回,故号"万回",由家人和合,衍化为婚姻和合之神,有的一人持盒,一人持荷,此处雕刻二人均持荷花,亦谐音为和合。

 
《风筝》舞,描绘的是阳春三月,大小二童子放风筝的曲艺形式,画中一童子曲臂放风筝,左侧一小儿回头凝视空中的大蝴蝶风筝,动作优美,形象逼真。
 
"跑驴"舞,是流传久远的民间舞蹈,多在春节或赶会时随秧歌队表演,跑驴主跑驴一般表演小两口赶庙会或回娘家的情景,"驴"用竹篾和黑纸扎成。表演时,"驴"绑在新媳妇腰间,男子牵"驴",驴子在路上走,并作上山、下坡、过河、跳沟等动作,骑驴人和牵驴人随着驴子的动作起舞,舞姿风趣动人。跑驴的伴奏乐器,主要有唢呐和鼓、钹等。丁村民居木刻上的《跑驴》中,驴背上做着一穿官服的男子,右手执笏,左手前指,似为牵驴者。

 

 
    "胡人戏狮"舞,这是一幅气韵生动、构图奇巧的"戏狮图"。胡人浓眉圆目,似哈萨克族,耳戴圆,戴卷沿虚帽,颈饰缨络。着长袍紧裤长靴,典型西域少数民族装扮。左腿向前跨步,右手上举,手持物已残,仅留一柄,抛出绣球,正为狮子奋迅扑捉,作舞戏之姿。

 
"大头和尚戏柳翠"。亦称大头舞、跳罗汉、罗汉舞,一种民间舞蹈,流行于中国各地。有些地方,根据舞蹈内容,叫《大头和尚戏柳翠》、《月明和尚逗柳翠》等,多在节日里或喜庆活动时表演。此舞原出自民间故事《月明和尚度柳翠》。丁村木刻里童子戴和尚大头,胸挂特大念珠,身披袈裟,童子顽皮地在将大头推向一方,露出自己的脸,眼睛凝视下方的柳翠,柳翠头部已缺,着百褶裙,外罩长衫,腰间束带,左臂下垂,手拿汗巾,足登薄底靴,显系男扮女,二人互相交流,配合默契。


 
"天官赐福"。这在民间舞蹈中经常为第一个出场,是单人表演的祝贺节目。一人着官服,戴乌纱帽,三绺长髯,手持展开的"天官赐福"条幅,天官为道教三官之一,为赐福之神。

 

 
司马光砸缸救友图
 
"岳母刺字",岳母坐于圈椅上手执金针,岳飞上身赤裸,背对其母,旁立岳夫人,表现的是岳母刺字的情景。
 
"双官诰",系三娘教子的情节。
 
"宁武关",系周遇吉别母的场面。


 
"忠义侠",表现的是周仁蒙冤的场面。

Ⅶ--12
晋南木版年画《精忠报国》
 

 

木版年画是随着年俗文化而产生一个大众化的艺术品种.不但在民间是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在中国绘画史上亦占有重要的地位。晋南木版年画作为我国木版年画始祖,自宋、金至元明清极为兴盛,且流传久远。晋南是中国元代戏曲的发祥地,商家迎合当地人民群众喜爱戏曲的口味,把戏曲和美术融为一体,在表现丰富多彩的文化内容的同时,扩大了自己销售。在造型上结合戏曲艺术程式化.脸谱、典型化的动态,再经过雕刻工艺的制约,使各个艺术形象充满了干练、典雅、幽默的韵味,神态动态的极度夸张,使不合比例的造型充满了艺术合理化。《精忠报国》(清代)就是以年画的形式生动地表现戏曲及舞蹈的场面。

 

Ⅶ--13
木版年画《三进士》
 
《三进士》为清代晋南地区代表性的木版戏曲年画之一,系墨线年画,图中表演者美妙的舞姿,诠释着山西戏曲舞蹈的深厚积淀。

 


Ⅶ--14
河曲弥佛洞戏曲舞蹈砖雕
 
清宣统三年(1911)河曲弥佛洞戏曲舞蹈砖雕之《牧羊卷·舍饭》、《打金枝·绑子》、《八义图·朝房》
 
清河曲弥佛洞戏曲舞蹈砖雕之《渭水河》、《白蛇传·游湖》
 
清宣统河曲弥佛洞戏曲舞蹈砖雕之《庆顶珠·杀江》、《打子上坟》、《春秋配·拣柴》
 
清宣统河曲弥佛洞戏曲舞蹈砖雕之《白蛇传·祭塔》、《双官诰·教子》。

Ⅶ--15
壶关白云寺戏曲砖雕
 
壶关白云寺清代戏曲砖雕之《蒋干盗书》。
 
壶关白云寺清代戏曲砖雕之《佘太君挂帅》。

 
壶关白云寺清代戏曲砖雕之《朱买臣休妻》。

Ⅶ--16
平遥古城清代民居戏曲木雕。
 
平遥古城清代民居雀替戏曲木雕--《打金枝》

Ⅶ--17
平遥纱阁戏人《满床笏》

纱阁戏人俗称纱阁人人,又简称纱阁,因最初常置放于有碧纱罩遮的阁内,故名。是以传统戏剧为题材,采用多种工艺和手法制作成戏剧人物,然后置于木阁内。一阁一戏,一戏一场,犹如小小舞台,供人欣赏。明清时流行于晋中一带。是民间歌舞与小戏的完美结合。
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平遥城内六合斋纸活铺著名艺人许立廷(别号许老三)等人,专门为县城中心的市楼内制作了36阁戏人。据记载,每阁工价2000文。阁高70厘米,戏人高50厘米左右。形体优美,面目传神,装束逼真。道具精剔,妙趣横生,引人人胜。每阁3到4个人物造型,生黑净旦丑,样样皆有,个个脸谱性格鲜明,刻画细致。阁内戏人有文有武,有坐有立;有的张口高唱,有的刀枪对打。每阁就像小舞台一样,展现刹那间的精彩场面,脸谱、姿态、手势、表情、服饰等各异,样样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许立廷等人当年制作的36阁戏人,至今有28阁保存完好,现存平遥清虚观。平遥纱阁戏人是全国独存的一种艺术珍品,已成为研究我国传统戏剧和民间舞蹈难得的实物资料。图为《满床笏》。

Ⅶ--18
平遥纱阁戏人《忠义图》

 
《忠义图》是平遥纱阁戏人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是民间舞蹈与民间小戏和谐的统一。

Ⅶ--19
晋南剪纸《三娘教子》
 
明清时期,剪纸也被广泛地利用为戏曲舞蹈服务。与各种传统的工艺品表现形式一样,剪纸在民间的流行,也往往伴随着生辰、婚嫁、丧葬、喜庆节日和日常生活。生活习俗是促进剪纸发展的社会因素,同时又形成了丰富的剪纸内容和不同的剪纸样式。晋南的剪纸作品情深意浓,是生活的赞歌,也是生活的记录。图为《三娘教子》。


Ⅶ--20
晋南剪纸《汴梁图·宴月厅》

 
《汴梁图·宴月厅》是明清时期晋南民间剪纸优秀作品之一。在戏曲舞蹈的故乡不乏剪纸的题材,此件作品正是戏曲舞蹈精华的完美再现。

Ⅶ--21
孝义皮影《霸王别姬》

 
皮影是一种艺术,扯一块白布当作舞台,尺把长的小人在幕后手舞足蹈,边舞边唱,演绎世间人生百态,他集音乐、舞蹈、绘画、雕刻为一体,是一种独特的艺术形式,也是舞蹈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明清两代是孝义皮影戏的鼎盛时期。据传,最盛时境内竟有100多个皮影戏班,同时还延伸到周围各县,足迹远达陕西、甘肃、宁夏、辽宁、内蒙。孝义市木偶皮影博物馆已故原馆长朱景义先生生前收藏了大量有关皮影、木偶、秧歌等艺术品种的实物和文献资料。图为《霸王别姬》,清代,纵94㎝,横160㎝。


Ⅶ--22
孝义三多村皮影、木偶戏台
 
皮影、木偶戏台是皮影的表演舞台,此为清光绪二十年(1894)建于孝义三多村木偶、皮影两用戏台。
 

Ⅶ--23
孝义马术里村皮影戏台
 
此为建于清嘉庆十五年(1810)孝义马术里村的皮影戏台。


Ⅶ--24
孝义桃树沟村皮影戏台
 
此为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建于孝义桃树沟皮影专用戏台。通过这一组皮影戏台可以想象明清时期孝义皮影演出的热闹场面。

Ⅶ--25
万荣青戏手抄本
 
清道光十五年(1835)万荣青戏剧本、工尺本抄本 ,包括金印记、骂曹、荆钗及封面等。


Ⅶ--26
长治寺庄清代禁止演唱秧歌石碑
 
此清同治四年(1865)"官禁止演唱秧歌"碑很好地说明了民间舞蹈发展的艰难历程。

Ⅶ--27
北京平阳会馆明代戏楼


晋商会馆遍及全国各地。戏楼往往是晋商会馆中最为精美的部分。每至喜庆节日,晋商会馆必演戏酬神。据记载,从乾隆年起,每逢庙会,河北梆子、山西梆子、秦腔、昆曲等都会在乐楼演出,可谓舞衣如虹、弦乐似潮,众多外乡艺术与当地踩高跷、跑旱船等民间艺术争奇斗艳,极大促进了彼此间的文化艺术交融,相传著名的海城高跷、喇叭戏等就是吸收了山西梆子等外来艺术而演变形成的。
平阳会馆位于北京前门外小江胡同。史料记载,会馆是清嘉庆七年(1802),由山西平阳府及周边20余县商人联合修建的。平阳会馆戏楼是北京现存规模最大、建筑最为精致考究,保存又比较完整的清代风格民间戏楼佳作,对研究会馆的建筑布局和戏剧发展史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Ⅶ--28
河南开封山陕甘会馆

大约在清乾隆三十年(1765),天下首富的晋商,联合大西北陕西和甘肃的商人,集资在河南开封的明中山王徐达后裔府邸的旧址上,修建了山陕甘会馆。

Ⅶ--29
洛阳潞泽会馆

 
建于清乾隆九年(1744),是山西的潞安(今长治)泽洲(今晋城)的居洛商贾集资建成,专门接待山西来洛经商之人的。总占地二十六亩,有戏楼,大殿、中殿、后殿,两边有厢房。是土木结构,雕梁画栋,彩瓦走兽,雄伟壮观。


Ⅶ--30
苏州全晋会馆

全晋会馆戏台是苏州现存古典舞台中最为精美的一座,坐落于全晋会馆内。全晋会馆地处中张家巷,始建于清乾隆三十年(1765),光绪五年(1879)至民国初年又建新馆。1986年辟为苏州戏曲博物馆,现改为中国昆曲研究中心。当年这里的歌舞、戏曲演出活动是非常频繁而精彩的。

Ⅶ--31
多伦诺尔山西会馆
 

多伦诺尔位于内蒙古高原南端,是内蒙和河北、山西的交通要冲,是旅蒙商人活动较早的地方,乾隆十年在这里修建了"山西会馆",总面积5200平方米,大殿四座,有牌楼、山门、戏台、钟鼓楼等。

Ⅶ--32
聊城山陕会馆戏楼

山东聊城山陕会馆戏楼,清代也是人山人海的繁华之处。


Ⅶ--33
永济县董村三郎庙戏台


明清山西古戏台遍布三晋大地。作为戏曲与戏曲舞蹈的载体,它为山西戏剧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贡献。别看一个小小的古戏楼,他不仅仅是歌舞戏剧演出的场所,是一个艺术欣赏的地方,同时还是传播知识的一个场所,还是社会教化,社会调节,甚至于社会保障的功能。图为永济县董村三郎庙戏台


Ⅶ--34
碛口黑龙庙古戏台
清代临县碛口黑龙庙古戏台

Ⅶ--35
晋祠水镜台
坐落于太原市晋源区的晋祠水镜台清代戏台
Ⅶ--36
运城解州关帝庙过道戏楼

 运城解州关帝庙过道戏楼。关羽在晋商的眼里就是财神、保护神,因此一般关帝庙都建有戏楼。此关羽故里的关帝庙,更是酬神唱戏、歌舞演出的重要场所。

Ⅶ--37
翼城曹公村四圣宫戏台
    翼城曹公村四圣宫戏台。当年的演出场所在今天仍然发挥着作用。

Ⅶ--38
平遥木雕中的戏楼
    平遥木雕中的戏楼,山西戏曲歌舞的繁华依稀可见。

Ⅶ--39
祁县渠家大院戏台
 
祁县是晋商的故里之一。祁县渠家大院戏台建于祁县渠家大院内。渠家在祁县,是清代山西著名的商业金融资本家族。渠家大院墙高院深,气势恢宏,有专门的戏台院。戏楼为砖木结构,卷棚顶,伸出式。前台四根立柱支撑屋顶,中间面宽,两侧都有垂帘。台后是一整面木质窗门,也用柱子分成三部分。在台前还设有一圈矮栏杆。该戏台的每个建筑构件上都有木雕,是不可多得的艺术品。

 

 


参考书目:
1)《中国音乐文物大系·山西卷》 中国音乐文物大系编辑部  大象编辑部  2006.6
2)《山西戏剧图史》,张林雨著,山西人民出版社,2002年。
3)《中国舞蹈史·先秦部分》,孙景琛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4)《中国舞蹈史·秦汉魏晋南北朝部分》,彭松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5)《中国舞蹈史·隋唐五代部分》,王克芬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6)《中国舞蹈史·宋辽西夏元部分》,董锡玖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7)《中国舞蹈史·明清部分》,王克芬著,文化艺术出版社,1993年.
8)《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山西卷》,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商务印书馆,1993.5
9)《图说中国舞蹈史》,冯双白、王宁宁、刘晓真著,浙江教育出版社,2001.6
10)《中国舞蹈艺术史图鉴》,董锡玖,刘峻骧主编,湖南教育出版社,1997.12
11)《山西舞蹈史话》,田彩风著,北岳文艺出版社,2004.7
12)《北魏云冈》,王建舜著,山西古籍出版社,2004.10
13)《山西乐户研究》,项阳著,文物出版社,2001.10
14)《山西石刻造像艺术集萃》,张明远主编,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年。
15)《山西古戏台》,乔延忠著,辽宁人民出版社,2004.11
16)《太原隋虞弘墓》,山西考古研究所编著,文物出版社,2005.8
17)《中国戏曲志》,中国戏曲志编辑委员会编  文化艺术出版社,1990.12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