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九陈俊

 钟家台 2013-06-19

20云台二十八将之十九陈俊

陈俊生平

陈俊(?52),琅琊太守祝阿侯,字子昭,南阳西鄂(河南南阳)人。东汉大将,“云台二十八将”之一。一开始跟随刘嘉,官拜长史。后来跟贾复一起经刘嘉推荐投奔刘秀。作战勇猛,在河北比较闻名。后来参与山东作战,跟吴汉一同作战,平定山东后留陈俊坐镇。后来一直在山东任职,直到建武23老死任所。

陈俊字子昭,西阳西鄂人也。少为郡吏,更始立,以宗室刘嘉为太常将军,俊为长史。光武徇河北,嘉遣书荐俊,光武以为安集掾。

  从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与五校战于安次,俊下马,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而还。光武望而叹曰:“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五校引退入渔阳,所过虏掠。俊言于光武曰:“宜令轻骑出贼前,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也。”光武然之,遣俊将轻骑驰出贼前。视人保壁坚完者,敕令固守;放散在野者,因掠取之。贼至无所得,遂散败。及军还,光武谓俊曰:“困此虏者,将军策也。”及即位,封俊为列侯。

  建武二年春,攻匡贼,下四县,更封新处侯。引击顿丘,降三城。其秋,大司马吴汉承制拜俊为强弩大将军,别击金门、白马贼于河内,皆破之。四年,转徇汝阳及项,又拔南武阳。是时,太山豪杰多拥众与张步连兵,吴汉言于帝曰:“非陈俊莫能定此郡。”于是拜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张步闻之,遣其将击俊,战于嬴下,俊大破之,追至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稍攻下诸县,遂定太山。五年,与建威大将军耿共破张步。事在《传》。

  是时,琅邪未平,乃徙俊为琅邪太守,领将军如故。齐地素闻俊名,入界,盗贼皆解散。俊将兵击董宪于赣榆,进破朐贼孙阳,平之。八年,张步畔,还琅邪,俊追讨,斩之。帝美其功,诏俊得专征青、徐。俊抚贫弱,表有义,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百姓歌之。数上书自请,愿奋击陇、蜀。诏报曰:“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负海猾夏,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镇抚之。”

  十三年,增邑,定封祝阿侯。明年,征奉朝请。二十三年卒。

子浮嗣,徙封薪春侯。浮卒,子专诸嗣。专诸卒,子笃嗣。

 

平王朗、灭铜马、追尤来、剿五校,次次不少;夺匡城、扫顿丘、击五校,灭金(门)、白(马),一

年四战。曾两次进围刘永父子,于首尾打击张步兄弟。当了六年专征青徐两州十几郡的地方官,东汉王朝仅此一例。他就是祝阿侯陈俊。

陈俊(公元?—47年)两汉之际人,字子昭,荆州南阳郡西鄂(今河南南阳)人。年轻时,在南阳郡为郡吏,是个小官员。

王莽末年,绿林军起。更始政权于更始元年(公元23年)二月建立。刘秀的族兄刘嘉起事有功,被任为偏将军。.据《后汉书。宗室四王三侯列传。刘嘉传》记载,“更始即位,以(刘嘉)为偏将军。及攻破宛(南阳),封兴德侯,迁大将军。”不管如何,反正陈俊就在大将军刘嘉手下,担任长史,算是秘书长之类。从此,陈俊在以后的一段时间,就成了刘嘉的心腹。更使二年(公元24年)的二月,更使帝从洛阳出发,迁都长安,并在政权未稳的情况下,迫不及待地分封同姓王、异姓王。刘嘉被封为汉中王,担任扶威大将军,并且“持节就国,都于南郑(今陕西安康),众数十万”。陈俊跟着刘嘉也来到汉中南郑。说句老实话,陈俊虽然人来了,但是他的思想并没有来。同僚贾复对更始政权出现的腐败混乱,早就看不惯,曾经劝刘嘉与其为更始之藩辅,不如自为“中兴之主”。想必是,陈俊也有同感。但是,刘嘉并不像他们想象的那样,是一个生于乱世、敢于担当的烈性汉子,只是一个没有自立、自为勇气和能力的常人。不过,他对贾复和陈俊的勇气,还是挺欣赏的,对他们的前途还是挺关心的。于是刘嘉将他们介绍刘秀:“大司马(刘秀)在河北,必能相用”,并立即给刘秀写了推荐书信。这一推荐,从此就改变了两个人的人生命运。在风雨际会、光武中兴时,他俩走上了施展才干、建功立业的道路。否则,两人就会平庸地度过一世,青史无名。

当年的二、三月,刘秀在河北柏人正与王朗角遂,正处于困难时期,对贾复、陈俊的到来,十分高兴。经邓禹的引荐,刘秀立即安排贾复为负责缉盗的破虏将军,安排陈俊为曲阳长,当个地方官。后来,刘秀陈俊说:“(我)欲与君为左右,小县何足贪(图)乎?”,“(陈)俊即拜,解印绶,上(刘秀)以为安集掾”,成了出谋划策的高级参谋。(《东观汉记校注》)。事后不难发现,正是刘秀的这一个人事调整,基本决定了陈俊的命运。

更始二年(公元24年)五月,刘秀经过小半年的努力奋斗,终于消灭了自立天子的王朗。接下来,就要同在河北的铜马等十四只义军、近百万人马,进行长时间较量。刘秀通过大将军吴汉、耿从幽州的渔阳、上谷等十郡,调来大量突骑兵,前来清河郡清阳(今河北清河)会师。先后同铜马、高湖、重连作战,夺得清阳、馆陶(今河北馆陶)、蒲阳(今河北保定满城西山)战役的重大胜利。陈俊跟从刘秀“击铜马于清阳,进至蒲阳,拜强弩将军”,表明陈俊是立功了,当上将军了。建武元年(公元25年)正月,刘秀继续北上,追击尤来、大枪、五幡,夺得右北平(蒲阳东北)战役的胜利。但在顺水(今河北徐水)战役中由于轻举妄动,“反为所败”,弄得刘秀几乎丢失。数日后,失散的汉军在幽州范阳(今河北徐水北)重新整合,进军幽州广阳郡的安次(今河北安次)。安次战役,消灭诸义军三千人马,取得了胜利。陈俊在战斗中表现不凡,仗打得急了,干脆跳下马来,“手接短兵,所向必破,追奔二十余里,斩其渠帅(首领)而还”。刘秀看在眼里,十分感叹地说:“战将尽如是,岂有忧哉?”。当然,也不仅仅是感叹,更是一个号召,希望大家向陈俊看齐:他能做到,我们大家也能做到!可见,陈俊在刘秀的眼里,是相当优秀的将军,是将士的榜样。

对向北渔阳逃跑的五校等义军,刘秀下令吴汉率十二位将军继续追击。至于如何有效地追击呢?这可大有文章可做。战前,陈俊考虑到五校等“退入渔阳,所过虏掠”的情况,向刘秀提出自己的建议。他说:“宜令轻骑(抢先)出(现在)贼前(头),使百姓各自坚壁,以绝其食,可不战而殄(灭)也。”刘秀认为建议很好,于是就让陈俊率领轻骑奔驰在五校等义军的前面。百姓已经坚壁完成的,让他们“固守”;百姓的粮食仍在田地里的,赶快组织抢收、藏匿。“坚壁清野”的方针逐一落实后,搞得五校等一路上粮食无所得,只好饿得“散败”。等陈俊返回后,刘秀当面夸奖他:“困此虏者,将军策也。”这是刘秀对细致观察发现问题、积极主动解决问题的陈俊给予的表扬和肯定。《后汉书。光武帝纪》记载;“贼(五校等)入渔阳,(刘秀)乃遣吴汉率耿、景丹、盖延、、朱、邳彤、耿纯、刘植、岑彭、祭遵、坚谭、王霸、陈俊、马武等十三将军追战于潞(水)东(潞县,今北京通县东),及平谷(今北京平谷),大破灭之。”陈俊灭五校,功不可没。难怪,刘秀建武元年(公元25年)六月,登帝位后,封陈俊为列侯。

建武元年(公元25年)秋七月,刘秀部署洛阳战役:一方面,“使吴汉率朱、廷尉岑彭、执金吾贾复、扬化将军坚谭等十一将军,围朱于洛阳”;另一方面,派耿、景丹和强弩将军陈俊于敖仓(今河南巩县、荥阳),攻打自号厌新将军的刘茂 ,“皆破之”。本是刘氏宗室的刘茂只好投降,被封中山王。事后,刘秀又“遣耿率强弩将军陈俊军(驻扎)五社津(今河南巩县北黄河边),备荥阳以东”,作为攻打洛阳的外援。不过,由于各种原因,九月,更始政权的大司马朱宣告投降。“洛阳战役”没有那么酷烈,就顺利地和平解决了,从而为刘秀十月进入洛阳、定都洛阳做了准备。

建武二年(公元26年)春,陈俊在陈留郡匡城(今河南封丘与长垣间),消灭了义军,夺得四县。正巧遇上刘秀称帝后第一次大批量封侯,陈俊被封为新处侯。陈俊接着又北上东郡,“引击顿丘(今河南濮阳),降三城”,将该地义军又一次扫荡殆尽。同年八月,刘秀“自将征五校”,亲临魏郡内黄(今河南内黄),组织吴汉、景丹、耿、朱、贾复、冯异、强弩将军陈俊、王常、臧宫等从击,大破五校义军于内黄阳聚。同年的秋季,大司马吴汉又“承制拜(陈)俊为强弩大将军,别(另外)击金门、白马贼于河内,皆破之”。这一条史料告诉人们,这是陈俊一年之内,第四次镇压义军。不过具体地点,记载有误:河内郡并没有金门、白马;金门、白马只是位于弘农郡熊耳山北麓的两个小山头而已(今河南洛阳西边的洛宁、宜阳一带)。

建武三年(公元27年)春,三月,刘秀诏令“大司马吴汉率七将军,与刘永将苏茂战于广乐(今河南虞城,商丘东),大破之”。这七将军中,就有骠骑大将军杜茂、强弩将军陈俊。吴汉等七将军的介入,很快夺回广乐,然后由杜茂和陈俊负责把守,有力地支持了已经与刘永周旋一年之久的盖延等将军。吴汉等将领则抽出手来,直接帮助盖延包围了睢阳(今河南商丘),时间长达百日之久。最后迫使刘永放弃睢阳,分头突围逃跑,刘永途中被部将庆吾斩杀。从此,梁军力量分散,难以集中。其灭亡之日,屈指可数。

建武四年(公元28年)四月,刘秀从邺城来到巨鹿郡临平(今河北束鹿)视察,遣吴汉率陈俊及前将军王梁,击破五校义军于临平。吴汉等追至东郡箕山,又一次大破之。紧接着又北上进入清河郡和平原郡,扫荡长直义军和五里义军。同年,陈俊还奉命转战汝南郡的汝阳(今河南周口)、项城(今河南沈丘),后来竟然出乎意料地一直打到泰山郡的南武阳(今山东平邑),进入到山东最大的割据者、曾被自称天子的刘永封为齐王的张步的地盘。

此时,刘秀正忙于平定北方的渔阳彭宠和南方的梁地刘永、楚地的邓丰、田戎、延岑,对割据齐地的张步暂时放一放。不过,从长远来看,刘秀与张步的较量是难以避免的。现在陈俊在张步控制下的泰山郡若能站住脚跟,对以后解决齐地张步的问题极为有利。敏感的吴汉看到了这一点,他立即向刘秀建议安排陈俊担任泰山郡太守,并且说:“非陈俊,莫能定此郡”。刘秀采纳了吴汉的建议,“于是拜(陈)俊太山太守,行大将军事”。什么叫“知人善任”,刘秀、吴汉就是“知人善任”。他们不仅要将人才放在合适地位置,而且还要有紧张迫感,及时使用人才,这才能最大程度地、及时地发挥出人才的优势,收到理想的用人效果。张步闻讯后,预感到一种巨大的威胁马上就降临了,便想趁着陈俊立足未稳,迅速遣将进击陈俊。于是,双方在泰山郡的嬴城(今山东莱芜)进行了一场较量。结果张步将领败北,陈俊乘胜追击,一口气赶到济南,“收得印绶九十余级,稍(逐渐)攻下诸县,遂定太山”。(《后汉书。陈俊传》)。张步弄巧成拙,反而促成陈俊在泰山郡站稳了脚跟。

建武五年(公元29年)二月,张丰、彭宠被平定后,刘秀诏令耿按照“南阳献策”的安排,立即投入到平定张步的战斗中。“(耿)悉收集降卒,结部曲,置将吏,率骑都尉刘歆、太山太守陈俊引兵而东,“从朝阳桥济(黄)河以度”,向历城(今山东济南)挺近,拉开了平定张步的“山东战役”。经过济南之战、临淄之战、剧城之战,张步连连败北。无奈之下,张步于建武五年的十月,为保性命,先斩杀苏茂,然后在平寿城“肉袒(光着上身)负斧(刑具)于(耿)军门”,表示投降。张步割据的闹剧宣告结束,于是“齐地悉平,(耿)振旅还京师”(《后汉书。耿传》)。短短八个月,耿就解决了齐地张步的折腾,其进度之快,的确创造了一个东汉初年的战争奇迹。这当中,与陈俊提前介入有很大关系,也与陈俊在战斗中积极配合不无关系。平定齐地,陈俊功不可没.

凯旋而归,但是陈俊仍然要留在齐地。这是因为要做一些战后的收尾事宜。琅琊郡是张步当年起事的根据地,所以张步投降后,此地并不太平。于是刘秀改任陈俊为琅琊郡太守,领将军如故,以防万一。齐地,包括琅琊郡的各界,素闻陈俊大名,所以陈俊刚一进入琅琊,“名牌效应”就显现出来,“盗贼皆解散”,效果十分明显。似乎无事可做的陈俊,其实也没有闲着。这不,还得去东海郡远征去。原来,在齐地十月平定前的八月,刘秀视察了东海郡的郯县(今山东郯城),部署消灭刘永父子的最后战事,让吴汉等继续攻打刘纡、董宪。吴汉先是拿下郯县,活捉刘纡;接着有东进包围朐城县(今江苏连云港),抓拿董宪、庞萌。第二年(建武六年,公元30年)的二月,吴汉攻克朐城,将董宪、庞萌缉拿归案。至此,“(太行)山(以)东悉平”。当年(建武三年三月),陈俊参加了围攻苏茂的广乐战役,现在又参加了围攻董宪、庞萌的朐城战役,只不过是在外围。他从琅琊出发,稍稍南下一点点,就来到东海郡的赣榆(今江苏赣榆),不停顿地从侧面打击董宪,并消灭了朐城一带的义军孙阳,有力地支持吴汉的朐城包围战。这样看来,陈俊是先后两次参加了消灭刘永父子的战斗,也是有功之臣。

建武八年(公元32年)夏,八月,京师洛阳发生了一件大事:张步从洛阳叛逃了!原来,当年张步投降后,刘秀对他是宽大处理的:张步被封为安丘侯;他的三个弟弟本来已经在押入狱,也一律释放,赦免其罪;后来张步与家属都居住在洛阳。应该说,结局还是不错的。但是建武八年的八月,有贼心、无能力的张步竟然带着老婆、儿子,偷偷地“逃奔(至)临淮(郡)(今洪泽湖一带)”,并“与弟(张)弘、(张)蓝欲招其故众,乘船入海”。张步野心的确不小,但也不看看,这是谁的地盘?这是刘秀的地盘,是陈俊的地盘,张步插翅难逃。陈俊不知用的什么办法,得知这些信息的。反正史料记载:“琅琊太守陈俊追击斩之(张步)”。至于如何能“追击斩之”的细节,历史记载不见,有成了一个迷(《后汉书。张步传》)。张步的美梦彻底破灭。追斩张步的事,在刘秀看来,是一件非常了得的事情:先是“帝美其(陈俊)功”,陈俊干得漂亮!然后“诏(陈)俊得专征青、徐(州)”,足足有十个郡以上,管理范围相当于今天的大半个山东省。大就大吧,我刘秀,就是信任你!一个地方官,管辖范围如此之大,这在东汉王朝是绝无仅有的,足见陈俊在刘秀眼中的份量,那是相当重的:政治上靠得住,军事上过得硬,作风上信得过。与不少功臣相比,陈俊的综合素质,应当说是比较高的。总之,组织上对他是放心的,是信任的。

组织的信任当然是一种巨大的动力。陈俊有权,但不专权。他大权在握后,没有滥用职权,而是抱着对刘秀极端负责的态度,慎重地使用权力,注意权力使用的着力点,独立开展工作。他“抚(恤)贫弱”,知道在连年张步割据、动荡混乱的日子里,关注弱势群体,尤为重要;他“表(彰)有义”,注重恢复正气,彰扬好人好事,不让好人流血又流泪;他“检制军吏,不得与郡县相干”,主张军、政分开,不能用枪杆子指挥地方政府。说得多好啊!把刘秀想对诸位带兵的功臣讲的话,都讲出来了,简直就是刘秀治理军政思想的代言人。于是“百姓歌之”。其实,何止百姓,就连刘秀恐怕也想“歌之”。把领导想讲、想听的话,用自己的语言讲出来,其水平之高,是不言而喻的。这种官员想不“进步”,都不行。

从建武六年(公元30年)四月,盖延七将军从陇道伐公孙述开始,到建武十二年(公元36年)十一月成都战役获胜止,总计六年半。这六年半,是刘秀平定陇蜀、进行大规模统一战争的六年半。每一个功臣在这漫长的岁月里,似乎都必须经受这场战争的最后检验。严峻考验的时刻到了。置身于平定陇蜀战役之外的陈俊格外着急,急平定陇蜀之所急。他多么想再次跟从吴汉投身于陇蜀战役啊!他是多么想在平定陇蜀的战斗中再次显示自己的才干啊!于是责任心驱使他,主动地拿起笔来给刘秀写信,表达自己“愿奋击陇蜀”的迫切心情,提出自己的请求。刘秀立即回信,先是表扬:“东州新平,大将军之功也。”;其次,强调陈俊任重道远:“(青、徐州)负海猾夏(海盗),盗贼之处,国家以为重忧,且勉(努力)镇抚之”。就这样,震撼史册的平定陇蜀战役,与陈俊毫无干系,似乎成了陈俊的历史遗憾。

建武十三年(公元37年)三月,大司马吴汉从成都凯旋而归。四月,刘秀称帝后第二次大批量封侯。陈俊因功增邑,由原来的新处侯,定封祝阿侯。建武十四年,征调回京,担任奉朝请,算是个二级顾问,有事则问,无事则息,如此日子一过十年。到了建武二十三年(公元47年),陈俊离开了追随二十四年的刘秀,与世长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