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013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

 华夏蛐蛐 2013-06-19

2013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一)
一、 选择题
 
1.右图中甲、乙、丙三条线匹配正确的是
 A.甲一全国、乙一南方、丙一北方 B.甲一北方、乙一南方、丙一全国
 C.甲一北方、乙一全国、丙一南方 D.甲一全国、乙一北方、丙一南方
答案 : B
命题立意 :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耕地的分布与变化及读图分析、判断问题能力,难度较难。
解题思路 : 南北方耕地面积比之和应为 100%,图中只有甲、乙满足此条件,故反推丙与全国匹配;又 目前我国北方耕地面积大于南方,进一步判断甲与北方、乙与南方匹配,选 B。
易错点拔 : 我国耕地面积变化总体呈下降趋势, 2007 年以后,耕地数量略有增加。
 下图为我国某省(区)境内年均温、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示意图,图中横轴表示南北或东西向,字母 n 表示经度或纬度.完成 2 题.
 
 2.符合该省(区)地理特征的是
 A.气温日 较差大,年较差小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建国以来,一直是人口净迁出地区 D.城镇、村庄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
答案 :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地理特征,难度较难。
解 题思路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通过阅读图文进行空间定位(新疆),再结合西北内陆干旱的自然环境特征,气候大陆性强,年较差大,河流不发育。受水分条件限制,城镇、村庄多呈点状或带状分布,选 D。
易错点拨 :本题最常见的错误是不能正确判断该省(区)为新疆。
 张 艺谋导演的电影“三枪拍案惊奇”的外景地之一 —— 甘肃张掖彩丘(有人称彩色丹霞),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张掖临泽彩丘,发育在白垩系褐红色泥岩夹黄色、黄绿色、蓝灰色、灰白色、浅红色的泥岩、页岩及粉砂岩等杂色岩石上。据此回答 4-5 题。
4.该彩丘形成初期的 沉积环境 是
 A. 风力沉 积 B. 流水沉积 C. 化学沉积 D.冰川沉积
答案 :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 考查岩石及地质作用相关知识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泥岩 、 页岩 多为流水 沉积 环境下形成的,再结合丹霞地貌主要分布在我国南方地区,是一种典型的流水作用形成的地貌类型, 得出正确选项 B。
5.该彩丘颜色丰富多彩的原因是 ① 岩石类型不同 ② 矿物质地不同 ③ 地质作用不同 ④ 人类作用不同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 考查岩石及地质作用相关知识,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彩丘 是自然形成的, 丰富多彩的 颜色与人类活动无关,由于不同的岩石类型和矿物质源地不同而形成不同的颜色 ,选 A。
 某城市地处平原地区,图 3 示意该城市功能分区,图 4 示意地租变化。读图回答 5~ 6 题。

 

6 若该城市功能分区合理, 则 其主导风向和河流的大致流向可能是
 A.西风;自西向东流 B.西北风;自东向西流 C. 东南风;自东向西流 D.东风;自西向东流
答案 : A
命题立意:考查读图能力以及分析城市功能分区中影响工业区分布的主要因素。
解 题思路:主要从工业区的空间分布判断。根据图中左上角的方向标可知工业区分布在城市的东南方向,布局合理,则东南方向为当地的盛行风下风向,故主导风向为西风。也处于城区河流的下游。河流则是由西向东。 7.图 4 中曲线能反映图 3 中甲乙一线地租变化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 : D
命题立意:以某城市功能分区图和地租线变化图为情境,考查读图能力和地租对城市功能分区的影响。 解题思路:城市中心商业区地租最高,并随距市中心的距离增大而递减。在交通线的交 汇处,会出现地租次高峰。排除 ① ②线。③④线的区别在与铁路线接近的地区由于噪音污染的原因,地租相对较低,形成低级住宅区。故选④。
 下图为天气网马鞍山某日天气预报的截图。据此完成 8~ 9 题。

8.据图中所示信息,与当日最接近的节气是
 A.春分 B.夏至 C.秋分 D.冬至
答案 :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二分二至”的判断和读图提取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鞍山位于 120° E 附近,由图知该日约 7:00 日出,北半球的马鞍山昼短夜长,太阳直射南 半球。春分、秋分太阳直射赤道,夏至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只有冬至太阳直射南半球,选 D。
9.当天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北移 B.北半球,向南移 C.南半球,向北移 D.南半球,向南移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移动方向和读图提取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解题的关键是从图中提取出今天和明天的日出时间早晚,由上题分析已知太阳直射南半球,明天日出时间比今天早,说明太阳直射点向 北移动,选 C。
举一反三 :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根据昼夜长短来判断,一般来说,太阳直射某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该半球高纬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现象。
右图为世界汽车产业中心分布图,据此回答 10-11 题。
 
10.能反映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的是
 A.①→②→③ B.①→④→② C.③→④→② D.④→①→③
答案 :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和空间定位能力。
解题思路 :世界汽车产业中心转移方向是由欧洲到北美再到东亚,再根据经纬度可判断①为欧洲, ②为东亚,④为北美,选 B。
易错点拨 : 本题易错选 C,错误的原因是将图中的经度判断错误。该图为北极俯视图,地球逆时针自西向东旋转,故①附近的经线为 0°,③附近经线为 180°。
11.汽车产业中心的转移会使中国
 A.产业升级加快 B.就业压力增加 C.环境污染加剧 D.人口向内陆集中
答案 : 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产业转移的影响。
解题思路 : 汽车产业中心向中国转移,有利于中国加快产业升级,缓解就业压力。汽车产业对环境污染不明显,汽车产业中心多集中在东部沿海地区,选 A。
 下表为中国河川径流带主要特征值,据此回答 12~ 13 题。

12.表中 A、 D 河川径流 带所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分别是
 A.流水利用 风力作用 B.风力作用 海浪作用 5 C.冰川作用 风力作用 D.风力作用流水作用
答案 :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类型的判断和读表分析数据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题思路 :表中 A 河川径流带年降水量 <200mm,为干旱地区,干旱地区的外力作用主要是风力作用;表中 D 河川径流带年降水量> 1600mm,为湿润地区,外力为流水作用,选 D。
举一反三 :我国干湿区包括湿润、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地区,主要根据年降水量进行划分,一般以年降水量 800mm、 400mm、 200mm 为界线。
13.与表中 B、 C 河川径流带对应的自然植被分别是
 A.荒漠 落叶阔叶林 B.温带草原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C.温带草原 针叶林 D.落叶阔叶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带的分布和运用数据分析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表中 B 河川径流带的年降水量在 200mm— 400mm 之间,为半干旱地区,对应的植被为温带草原;表中 C 河川径流带年降水量在 800mm— 1600mm 之间,为亚热带湿润地区,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选 B。
 读我国农业生产潜力分布简图,回答 14~ 15 题。

14.影响图中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潜力的主要地理因素是
 A.地形 B.气候 C.河流 D.土壤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生产的影响因素和读图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展示,我国农业生产潜力的分布规律是东南高、西北低,这主要与气候相关,东南气候条件优越,西北气候条件较差,选 B。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地区纬度较低,热量丰富,水分是农业发展的首要限制因素
 B. D 地区农业生产潜力不高,粮食产量低,主要原因是气温较低
 C.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是 E 地区农业生产的重要特点
 D.伏旱是影响 F 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
答案 :C
命题立意 :主要考查区域环境特征和读图分析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A 地区地处我国东南,水热条件优越; D 地区地处西北内陆,农业生产潜力不高主要原因是缺水; E 地区地处东北地区,地广人稀,适宜大规模机械化生产; F 地处华北,受伏旱影响的是长江中下游地 区,选 C。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D。伏旱主要影响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华北地区农业生产的主要自然灾害是风沙、盐碱和旱涝。

2013 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二)
一、 选择题 下图为某河流域示意图。完成 1~ 2 题。

1. 图中河流水量最大的月份是
 A. 3 月 B. 7 月 C. 8 月 D. 10 月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及空间定位能力,难度较难。
解题思路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为赞比西河流域,赞比西河流域属于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带,河流有明显的洪水期和枯水期 , 雨季始于 11 月至翌年 4 月 , 水流最大时是在 3 或 4 月 ,选 A。
2. 图中 20°纬线大陆 东、西两岸的自然景观分别是
 A.硬叶林草原 B.雨林荒漠 C.草原荒漠 D.荒漠草原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自然景观的分布规律,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图中 20°纬线大陆是非洲,其东岸为热带草原气候,对应的自然景观是草原;其西岸为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自然景观是荒漠,选 C。
举一反三 :自然景观与气候密不可分,不同的气候下形成的自然景观一般是不相同的,湿润、半湿润气候是森林景观,半干旱气候下多为草原景观,干旱气候下一般是荒漠景观。
读下图完成 3-5 题。

3.图中 M 地的 农业地域类型是
 A 乳畜业 B 混合农业 C 季风水田农业 D 地中海式农业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地域类型和空间定位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根据经纬度可判断图中 M 地位于 澳大利亚东南部,为墨累 — 达令河流域下游,地中海气候区,农业地域类型为混合农业,选 B。
举一反三 :农业地域类型主要有季风水田农业、商品谷物农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和混合农业,此外,在热带地区还有种植园农业等。
4.图中河流人海处若出现断流,最可能开始于在
 A 12 月 B.3 月 C6 月 D 9 月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河流的水文特征和对区域分析的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河流人海处为地中海气候,河流若断流,应该在地中海气候的少雨季节,即南半球的夏季,选 A。
5.该流域开发的措施,合理的是
 A 在上游多修建水库,保障灌溉用水 B 增加耕地开垦面积,提高粮食产量
 C 进行西水东调,保障水量东郝供水 D 上游采用滴管等技术,防止土地盐碱化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知识和对区域综合分析的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上游地区气候干旱,不适宜修建水库,采用滴管等技术,可防止土地盐碱化;增加耕地开垦面积,可导致土 地退化,西水东调只能缓解水分不足状况,选 D。
 雷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剧烈的对流运动。图 1 表示重庆市年均雷暴气日数空间分布。完成 1-3 题。

6.导致图 l 中雷暴天气年均日数空间分布特点的主导因素是
 A.地形分布 B.太阳辐射 C.大气环流 D.河流分布
答案 : A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考生读图析图能力,判断雷暴日数空间分布的特点及原因。
解题思路:从图中读出重庆雷暴年均日数空间分布的特点是由南向北递减,西部四川盆地地区数值最高,变化最大。所以主导因素为地形。
7.重庆市年平均 雷暴天气日数较多,主要原因有 ①日照强 ②地形复杂 ③台风多 ④河流多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答案 : D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重庆市的地形特点。
解题思路 :提取材料中“雷暴天气的形成要具备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剧烈的对流运动”,这一有效信息,结合重庆地形,河流特点分析。
8.重庆市雷暴天气主要发生在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答案 : B
命题立意:与上题有一定的连带性。
解题思路 :夏季才具备“充足的水汽条件和剧烈的对流运动”。
 下图为同一经线上①②③三地 6 月 22 日一天中相同高度旗杆(杆长为 2m)影子朝向和长度变化示意图。完成 9~ 10 题。

9. 此日,①②③三地昼长由短到长的顺序是
 A.①②③ B. ①③② C. ③②① D. ③①②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难度较难。
解题思路 :6 月 22 日为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一天中正午旗杆影子最短。①地正午影子为零,位于北回归线上;②地正午影子朝北,说明位于北回归线以北;③地正午影子朝南且影长是杆长的两倍,可推知位于南半球。再根据昼长的变化规律,得出选项 C 正确。
举一反三 :昼夜长短与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和当地的纬度有关,一般来说,太阳直射某半球,则该半球昼长夜短,且越往该半球的高纬昼越长,直至出现极昼。
10.③地日出时间为一年中量早的季节时
 A.北极进入最佳考察时期 B.直布罗陀海峡盛行西风
 C.潘帕斯草原草木枯黄 D.江淮地区出现伏旱天气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季节的判断与区域地理现象,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由上题判断出③位于南半球,冬至日日出时间为一年中最早,此时为北半球的冬季,北极出现极夜现象,潘帕斯草原草木茂盛,江淮地区出现伏旱 天气在 7 月中旬,直布罗陀海峡受西风控制,选 B 云量是以 -日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
下图示意我国西北某地区多年平均云量日均值分布。完成 11-12 题。

11.据图中信息判断
 A 甲地多年平均日照时数小于乙地 B 甲地多年平均气温日差大于乙地
 C 乙地多年平均相对湿度大于丙地 D 丙地云量空间变化大干丁地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线图的综合判读能力和云量与日照、气温等之间的关系,难度 一般。
解题思路 :图示信息表明,甲地云量少,乙地云量多,另外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与云量呈负相关,多年平均相对湿度与云量呈正相关,云量空间变化与等值线疏密有关,选 B。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A,原因是没有注意多年平均气温日较差与云量呈负相关。
12.影响乙地等值线向东弯曲的最主要因素是
 A 地形 B 季风 C 纬度位置 D 海陆位置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云量的因素和读图判断能力。
解题思路 :乙地等值线向低值凸,说明该地云量多,再根据图示信息,可以确定乙地为我国的天山地区,受地形影响,水汽自西 向东深入,选 A。
举一反三 :等值线的弯曲遵循“高高低低 ”规律,即高值向低值凸,低值向高值凸。
 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和空间分布具有重要影响。图 4 示意我国南某城市土壤中重金属的空间分布。完成 13 -15 题。

13.绘制图 4 需要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遥感技术 B.全球定位系统 C.地理信息系统 D.数字地球技术
答案 : C
命题立意 :考查三种地理信息技术的区别与应用以及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 :材料中“空间分布 ”这一信息,所以是地理信息系统,对地理空间数据的空间分析,是地图的延伸。
14.图中 P 与 Q 的土地利用方式最有可能分别是
 A.风景区 工业区 B.交通区 商业区 C.交通区 工业区 D.商业区生活区
答案 :
命题立意:考查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城市土壤重金属含量的影响,以及分析图表的能力。
解题思路 : P 地区重金属含量较小,而 Q 地含量大。因而推断 Q 地位工业区, P 地最可能是风景区。
15.导致市中心重金属含量高的主要原因是
 A.商业活动 B.交通拥堵 C.空气流动 D.河水净化
答案 : B 命题立意 :考查市中心的功能区分布及主要人类活动带来的重金属排放。
解题思路:市中心为商业中心,人流、车流量大,带来交通拥堵,汽车尾气排放的重金属较多。
 
 2012 年 1 月,国内最大规模运煤专线 —— 蒙西到华中煤运铁路(即蒙华铁路)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发政委批准。蒙华铁路北起东乌铁路浩勒报吉站,终点到达江西省吉安市,线路全长 1837 公里,规划设计输送能力为 2 亿吨,预计 2017 年将建成投入使用。完成 32~ 33 题。
16. 建设蒙华铁路决定性的因素是
 A.地质地形 B.河流分布 C.人口数量增加 D.国民经济发展
答 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线的区位,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影响交通线选线的因素有自然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自然因素影响很大,但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选线 A、 B 属于自然因素,其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的发展,选 D。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A。自然因素对铁路的选线影响很大,但决定性的因素是社会经济因素。
17.下列措施中不利于缓解华中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的是
 A.实施能源多元化,积极开发新能源 B.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冶金工业
 C.实行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 D.增强西电东送、西气东输能力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能源供需的因素,难度较易。
解题思路 :冶金工业属于动力导向型工业,能源消耗大,不利于缓解地区能源供应紧张状况,选 B。

 

2013 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三)
一、选择题
 
 右图为某观测站某年 8 月 1 日至 3 日雨量及河流水文过程线图。读图,回答 1~ 2 题 。
1.该河段易出现险情的时间为
 A. 8 月 1 日 6 时至 12 时 B. 8 月 1 日 9 时至 8 月 2 日 18 时
 C. 8 月 2 日 6 时和 8 月 3 日 6 时 D.雨停后 15 小时至 36 小时
答案 : D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图表数据的阅读和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河流“出现险情”,即是河流水位超过警戒水位的时间段,对应在时间段时还需要用直尺。
2.未来在相同降雨状态下,如果图中水文过程线
 A.洪峰水位升 高,可能是由于上游大量退耕还湖 B.洪峰水位降低,可能是由于下游修建大型水库
 C.洪峰点向右偏移,可能是由于上游植被恢复较好 D.洪峰点向左偏移,可能是由于下游开挖泄洪通道
答案 :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河流水文过程线的变化及其可能原因分析。解题思路 :相同雨量条件下,河段上游大量退耕还湖或恢复植被,会使水文过程线变缓,洪峰推迟(右移)变低。而河段下游的水库修建对该河段水文过程线影响不大。下游开挖泄洪通道会加速泄洪,洪峰值会降低。
 下图分别为“我国某地区的热力环流剖面图”(左图)和“该地区近地面与 600 米高空垂直气压差分布图”(右图),读图回答 23-24 题。

 

3.下列 有关气压分布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② 处 气压 低 于 ① 处
B.③ 处 气压 低 于 ④处
C.近地面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 ① 处 比 ②处 低
D.高空同一等压面的分布高度 ④ 处 比 ③处 高
答案 : A 命题立意:该题考查热力环流的形成,以及气压高低的比较,要求考生能够读图分析 ,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 解题思路 :由右图可知近 地面与 600 米高空气压差甲地大于乙地,而气压随高度增加而递减,说明甲地盛行下沉气流,乙地盛行上升气流。所以左图中的热力环流呈逆时针。气压变高处等压面往海拔高处凸出,气压变低处等压面往地处凸出。
4.下列说法可能的是 :
 A.a 地风向为 东 北风 B.c 地风向为西南 风 C.b 为 上升气流 D.d 为阴雨天气
答案 : D 命题思路: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不同气流影响下的天气状况。 解题思路 :“我国”处于北半球,由上题 ① 处形成高压, ②处形成低压, a 处吹西北风。 d 处上升气流,阴雨天气。 读“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回答5~6题。中国人口普查数据统计图

5. 图中反映出中国
 A. 青少年人口比重增加 B. 人口增长速度减缓 C. 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D. 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我国人口增长特征及问题,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读图分析,从 1953 年到 2010 年,由于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我国青少年人口比重不断降低, A 项错误;人口增长速度减缓,每年新出生人口数量有减少的趋势, B 项正确; 1982 年之前,我国城市人口增长缓慢,乡村人口数量仍在增加, 1982 年以后,城市人口快速增长,乡村人口数量减少, C项错误;我国人口增长率降低,但人口总数仍在不断增长,劳动 力数量不断增加, D 项错误。
6. 东部人口比重的变化表明东部地区
 A. 人口数量先减后增 B. 人口增长为“三低”模式 C. 人口密度持续增大 D. 人口迁移受生态环境影响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我国东部地区人口数量变化的原因及影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东部人口比重在 1982 年以来迅速增加,表面东部地区的人口密度持续增加, C 项正确;东部人口比重先减后增,而人口数量一直增加, A 项错误;目前我国基本上全国都实现了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化,均为“三低”模式,而东部地区 的人口比重上升,主要来自于其他地区人口的迁入, B 项错误;目前,人口迁移主要受经济因素影响, D 项错误。 易错点点拨 :人口增长既包括自然增长,也包括机械增长,即人口迁移。“三低”模式是针对人口自然增长而言,而我国东部地区目前的人口增长主要来自于人口迁移。因此本题的 B 选项跟题干的意思不符合,考生在答题时注意区分。
 下图为 2011 年 2 月至 7 月期间, 110°E~120°E 平均降水量纬度 -时间分布图,读图回答 7~8 题。 110°E~120°E平均降水量纬度 -时间分布图

7. 由图可知,对该区域降水分布的描述正确的是
 A. 东多 西少 B. 中纬度最多 C. 2~4月少、5~7月多 D. 从2月至7月持续增加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区域降水特征及其判读,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图示区域为 110° E~ 120° E 平均降水量,无法判断东西方向上降水差异, A 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 30° N 以南地区降水量最多,应为低纬度最多, B 项错误;图中显示, 2~ 4 月降水量少、 5~ 7 月降水量多, C 项正确;图中显示出 6 月降水量比 7 月降水量稍多, D 项错误。 易错点点拨 :注意图中横坐标为月份,并不是经度范围,且图示区域降水量是 110° E~ 120° E 平均降水量,即东西方向上的降水量差异无法判断,南北方向上的降水差异可根据纵坐标的纬度数读出。
8. 关于北纬30度降水最多的月份及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A. 4月,西风带影响 B. 5月,副热带高压控制 C. 6月, 锋面控制 D. 7月,夏季风最强盛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我国封面雨带移动规律,考查考生知识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东部季风区每年在 4 月到 10 月间受锋面雨带移动的影响,降水区域呈现南北移动的现象。 4、 5 月份,锋面雨带到达我国华南地区,华南出现春雨; 6 月,锋面雨带移动到长江中下游流域( 30° N)附近,形成准静止锋,锋面雨带在该地区徘徊 1 个多月时间,降水量较多; 7、 8 月份,锋面雨带移动到华北、东北地区,华北、东北一带出现降水,而此时的长江中下游地区则出现“伏旱”天气; 9、 10 月份,由于冷气团势力加强,锋面雨带难以,到 10 月份整个雨带区移出中国大陆。
9. 2012年2月25日,我国第十一颗北斗导航卫星成功进入太空预定轨道。卫星成功发射时,地球在下图(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中的位置是

 A. ① — ②之间 B. ② — ③之间 C. ③ — ④之间 D. ④ — ①之间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地球公转特征,考查考生的知识识记与判断能力。解题思路 :卫星发射时间为 2 月 25 日,即地球公转到冬至日与春分日之间,结合图示分析,②为冬至日,③为春分日,故 B 项正确。
 阅读表 1,回答 10~ 12 题。 表 1 全国第五次、第六次人口普查部分数据统计

10.关于我国人口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环境的改善
 B. 10 年期间,人口出生率下降
 C. 现阶段人口数量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口迁移
 D.人口出现自然负增长
答案 :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我国 人口的数据分析,变化原因。 解题思路:两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0~ 14 岁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 下降,即人口出生率下降,自然增长率下降,但 10 年人口增长率为正值,人口仍然是增加的。
11.根据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分析得出的结论是
 A.人口素质提升明显 B. 10 年间劳动力比重略有增加
 C. 劳动力向东部转移趋缓 D.人口向城市转移呈上升趋势
答案 :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考生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思路:表中数据“不能直接”得到我国劳动力的转移趋向这一结论。采用排除法。
12.近几 年,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出现 “民工荒 ”现象,主要原因是
 A.适龄劳动人口比例变化不大,人数下降 B.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
 C.东部沿海城市产业升级,对劳动力数量要求减少 D.中西部城市劳动密集型产业不断发展
 答案 : D 命题立意:本题考查我国东西部产业结构的升级调整以及产业转移等知识。 解题思路 : 我国东部沿海部分城市由于产业结构的升级,对劳动力的素质要求提高,但仍然需要大量的劳动力, 出现 “民工荒 ”现象,也就是存在技术工人的需求缺口。而中西部由于东部劳动力密集型产业的转入,当地也需要大量劳动力,所以这些廉价劳动力在自家门口也能有相应的就业机会。
 下图为“某国玉米生产区分布、种植与收获玉米的时间图表”。该国是所在大洲最大的玉米产区,也是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读图回答 13- 14 题。

13.关于该国玉米生产区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该地主要位于高原地区 B.该地降水比该国同纬度西部多
 C.该地处在东南信风迎风坡,全年多雨 D.该地畜牧业较发达
 答案 : C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从图中,材料中获取有效信 息,进行空间定位,从而判断该国的自然,人文地理特 点。 解题思路 :玉米生长对水热有一定 的要求。图 中玉米种植 期 10— 12 月,收获期在 4— 6 月,说明生长期在 1— 3 月,水热条件较丰富,所以该国在南半球。结合经纬度位置,“ 全球主要的玉米出口国” 等信息可知该国为南非。该题选择“错误的”的选项 C。热带草原气候,夏季多雨。
14.该国甲 地 区的气候有别于玉米主要产区的气 候 。 在 玉米主产区 收获玉米的季节,甲 地 区主要收割或采摘的是:
 A.葡萄 B.小麦 C.甘蔗 D. 棉花
答案 : A 命题立意:考查考生根据海陆位置,经纬度位置判别甲地和玉米区的气候。对考生对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的掌握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并且还考查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生产。 解题思路:甲地地中海气候,玉米区热带草原气候,地中海适宜葡萄的生长。
 
 右图中 P 点地球自转线速度为 0 且位于陆地上,弧 ACB 为晨线,此时国际标准时为 14 时。读图回答 15~ 16 题。
15. B 点的地理坐标是
 A. 0°, 30° W B. 75° N, 30° W C. 15° S, 30° E D. 75° N, 150° E
答案 : B 命题立意:本题对考生的地理空间思维有一定的能力要求,在理解所给条件的基础上才能够推算出经纬度。 解题思路 :由材料可知 P 点为极点且在陆地上,所以为南极点。所以 A 点为 75° S, PA,PB 弧为两条相对的经线,晨线 弧 ACB 与地球表面相切与 A、 B 点, B 点为 75° N.又由于国际标准是 14 点,即 0° 经线地方时。 PB 弧为 12 点所在经线,所以可以算出其经度为 30° W。(也可根据题意画出常规的侧视图,更为直观。)
16.若此后 A 点向 P 点移动,则 P 点达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值所需时间最接近
 A. 47 天 B. 137 天 C. 232 天 D. 332 天
答案 : D 命题立意 :在上题正确解答 的基础上才能判断正确。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以及正午太阳高度的极值。 解题思路 : 此后 A 点向 P 点移动,即太阳直射点由 15° S 向北移动。根据太阳直射点的回归周期算出直射点移动速度约 1° /4 天, P 点南极点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是在直射 23.5° S 时。


2013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四)
一、选择题
 下图表示某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读图回答 1~ 2 题。
 
1.图中①地风向是 A.西北风 B.东南风 C.西南风 D.东北风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等压线判读及风向分析,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首先根据气压分布情况,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由高压指向低压,垂直于等压线;然后根据南半球地转偏向力左偏,再画出风向,应为东南风。
2.有关图中区域天气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a 地气温日较差小于 b 地 B.②地气 压低于③地 C.图示季节我国南北普遍高温 D.③地出现阴雨天气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天气系统及其影响,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 a 地此时受高压中心控制,天气晴朗, b 地此时受低压中心控制,阴雨天气,故 a 地气温日较差大于 b 地, A 项错误; b 处为低压中心,离 b 越近气压越低,因此②地气压高于 ③地, B 项错误;图中南半球海洋上出现高压,则北半球此时陆地上为高压,应为冬季, C 项错误; ③地位于低压中心,可能出现阴雨天气, D 项正确。 易错点点拨 :锋面只能出现在低压中心,形成锋面气 旋,据此可判断 b 处为低压中心。
图 2 为欧洲 1 月等 温线 分布 图 ,据此完成 3~ 4 题 。

3. 有关 图中各地气温高低的比较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叙述正确的是
 A.甲高于丙,洋流 B.乙高于 丙 ,纬度 C.甲高于丁,地形 D.丁高于乙,海陆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气温的因素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据等值线的数值变化规律可比较图中各地气温的高低。甲高于丙主要是纬度和地形,乙高于丙主要是海陆因素,丁高于乙,主要是纬度,甲为平原,丁为山地,甲高于丁,主要是地形因素,选 C。
4.2012年2月,欧洲出现了30年不遇的严寒天气,导致这种天气的原因是
 A. 西风带势力反常 B. 极地冷气流强烈南下
 C. 副热带 高气压 带势 力增强 D. 副极地低气压带位置北移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天气的因素,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欧洲纬度较高,紧邻极地,易受极地南下的冷气流影响,选 B。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是指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与 GDP 增长率之比。
图 3 是“我国能源消费弹 性系数和 CDP 增长率 曲线图”,读图完成 5~ 6 题。

5.下列 叙述正 确的是
 A. 2000~ 2006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持续上升
 B.能源利 用率越 高,能源消费弹性系数越大
 C. 2000~ 2006年间,我国能源利用率逐年提高
 D.能源消费弹 性系数在 一定 程度 上能反映国民经济 结构的变化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读图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从图中看, 2000~ 2006 年间,我国能源消费弹性系数波动上升;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有关,不能由此判断与能源利用率成正相关;根据概念,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选 D。 举一反三 :能源消费弹性系数的发展变化与国民经济结构、技术装备、生产工艺、能源利用效率、管理水平乃至人民生活等因素密切相关。当国民经济中耗能高的部门(如重工业)比重大,科学技术水平还很低的情况下,能源消费增长速度总是比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速度快,即能源消费弹性系数 >1。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能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国民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耗能工业的迅速发展,能源消费弹性系数会普遍下降。
6. 2002~ 2004年间,我国的能源消费弹性系数大于1 ,可能的原因是 ① 我国高耗能产业快速 发展 ②第 二产业比重略有 上升 ③科技水平迅速 提高 ④汽车拥有量大 副增 加 ⑤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
A. ①③④ B. ②③⑤ C. ①②④ D. ②④⑤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知识运用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能源消费弹系性数大于 1,表明能源消费的增长率大于 GDP 增长率,高耗能产业快速发展、第二产业比重略有上升、汽车拥有量大副增加都有可能导致能源消费的增长率上升,而科技水平迅速提高和旅游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上升可减少能耗,选 C。
读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回答 7— 9 题。

7.造成该区 域沙尘扩散的主要因素是
 A.副热带高压 B.信风 C.西风 D.季风
答案 : B 命题立意 : 以“ 世界局部区域不同时间沙尘空间分布图”为情境,考查沙尘的扩散因素。要求考生能够根据海陆轮廓,判断区域大气环流。 解题思路:根据海陆轮廓,图为北非撒哈拉沙漠的沙尘向南北美洲的扩散。主要因素为北半球东北信风和南半球的东南信风的影响。
8.当沙尘扩散如甲所示时,最可能的时间是
 A. 1 月 B. 4 月 C. 7 月 D. 10 月
答案 : C 命题立意 :本题立意较新,要求考生能够活学活用,学会知识迁移。考查沙尘扩散,实质考查盛行风的季节变化。 解题思路 :沙尘扩散的动力是盛行风,如甲向北美扩散,是由于 7 月,气压带风带随太阳直射点北移而北移,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右偏而成。
9.图示沙尘扩散,可能造成的影响是
 A.墨西哥湾沿岸诸国年降水量减少 B.亚马孙河含沙量剧增
 C.美国东南部大气悬浮颗粒物增加 D.巴西高原干旱程度加剧
答案 : C 命题立意 :北非沙尘向南北美洲扩散带来的影响,主要是考查对沙尘对气候的影响。 解题思路 : 大气中沙尘含量增加,会直 接增加大气悬浮颗粒物,为降水的形成带来了水汽凝结核,增加降水的可能。但河流的含沙量不会因此剧增。城市化使我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变化,环境也相应地受到了影响。
读“某区域城市发 展统计图”,回答 10~ 11 题。

10.根据图中地理信息,判断该地
 A.农业人口数量增加 B.区域耕地面积增加 C.人均城 市用地增加 D.处于城市化的后期阶段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区域城市化及其影响,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解题思路 :读图可知,该城市城市 化水平较低,城市化发展较慢,农业人口数量数量仍在不断增加, A 项正确;右图显示,区域耕地面积减少, B 项错误;城市人口数量增加,人均城市用地减少, C 项错误;该城市化水平下,不可能处于后期阶段, D 项错误。 知识拓展 :城市化发展时期可分为初期、中期与后期成熟阶段,图中城市化水平不到 50%,应处于城市化初期阶段,城市化快速发展,但是农业人口数量也在增加,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可能会出现郊区城市化等现象。
11.该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有
 A.改变局部大气环流,使降水量减少 B.城市建筑面积扩大,生物多样性有所增加
 C.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发展蔬菜、花卉等农业 D.地表径流的汇集速度减慢,城市洪水灾害减少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城市发展对环境的影响,考查考生的知识迁移能力。解题思路 :城市的发展,改变局部大气环流,降水量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即更容易出现旱涝灾害, A 项错误;城市建筑面积扩大,大量植被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 B 项错误;城市化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农业发展为适应市场,可发展蔬菜、花卉等,有利于促进农业结构调整, C 项正确;地表径流汇集速度加快,城市更容易出现涝灾, D 项错误。 下图中 AB 为半个晨昏圈, O 为 AB 的中点且纬度最高, CD 是半个经线圈 ,P 点纬度最高, O 点是 CD 的中点,读图回答 10-11 题。

12.此日若 O 点正午太阳高度为 38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D 地正午太阳高度 52o B.该日 P 地的日影长短和方向有明显的日变化 C. B、 C 两地和 D、 A 两地的正午太阳高度差相等 D. C、 D 两地昼长相等
 答案 : C 命题立意:本题所给的晨昏圈和经线的相对位置关系图,是对常见关照图的缩略,要求考生能够理解两者之间的位置关系,提取有效信息,判断太阳直射点位置,从而判断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 解题思路 :“ O 为 AB 的中点且纬度最高”,所以 O 点为晨昏圈与某纬线的切点;“ P 点纬度最高”为极点;“ O 点正午太 阳高度为 38o”, CP 为 12 点经线, AO 为晨线, BO 为昏线。
13.若某日 0P 间的纬度差最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C 地纬度最低 B.华北地区干旱严重 C.非洲高原动物南迁 D.中纬度昼夜差别一年中最大
答案 : D 命题立意 :考查考生理解 O、 P 两点纬度差最大的含义,从而推断季节和相应的地理现象。 解题思路 :“ O、 P 两点纬度差最大”,即晨昏线在地表切点纬度最低,为直射于回归线时,与极点间纬度差最大为 23.5°,中纬度处于昼最长或最短,昼夜差别一年中最大。
 某地理实习小组到图示区域考察(图中粗实线为晨昏线的一段),此时甲地的地理家正在进行月食观测。读图回答 14~ 15 题。
 
14.关于此时的地理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全球都属于同一天 B.地球公转速度最 慢 C.此日济南约 5 点日出 D.广州正午太阳高度大于上海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晨昏线及其判断,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及读图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此时甲地能进行月食观测,则甲地为白昼,丙地为黑夜,即图中晨昏线应为昏线,即 60° W 为 18 时,则 30° E 为 0 时,此时全球不可能为同一天, A 项错误;根据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判断,此时北极圈内出现极昼,但地球公转速度不一定是最慢, B 项错误;根据图示信息,无法计算出济南的日出时间, C 项错误;广州纬度比上海低,因此其正午太阳高度比上海大, D 项正确。
1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洋流是导致甲、丁两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原因 B.从保护环境角度丙地适合大规模发展牧牛业
 C.乙地与世界其它航天城相比突出的优势是海拔高 D.丁地交通便利、矿产丰富,是该国工业最发达的地区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考查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判读,考查考生的读图分析能力及知识迁移能力。 解题思路 :甲、乙两地分别低处陆地的东西两侧,受不同性质的洋流影响,气候差异明显, A 项正确;丙地地处巴西高原,但大规模发展牧牛业,可能导致草场退化等生态问题, B 项错误;乙地海拔较低,其航天城的优势是纬度低, C 项错误;巴西的城市主要分布在 该国东南沿海, D 项错误。


2013 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五)
一、选择题
 当地时间 2011 年 12 月 29 日,太平洋岛国萨摩亚决定由全球最后一个迎接新一天的国家,变成最早迎接新一天的国家,国际日期变更线因此发生了改变。读图 7,完成 1~ 2 题。

1.萨摩亚决定的第二天,当地的日期是
 A. 12 月 28 日 B. 12 月 29 日 C. 12 月 30 日 D. 12 月 31 日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有关国际日期变更线知识及应用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从图中看萨摩亚 在旧国际日期变更 线以东、新国际日期变更线以西,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应加一天,故萨摩亚决定的当天是 12 月 30 日,第二天就是 12 月 31 日,选 D。 举一反三 :向东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减一天,向西越过国际日期变更线日期要加一天,国际日期变更线的西侧是地球上新的一天的开始。
2.影响萨摩亚城镇环形分布的主要因素是
 A.洋流 B.地形 C.交通 D.河流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提取信息并运用聚落分布的区位因素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从右上侧插图的水系分布特征上知该地地形是中高周低,聚落一般分布于地势相对较低的沿海平坦地区,选 B。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C,平原地区一般交通便利,但交通包括公路、铁路、河运、海运等,图中的城镇主要分布在沿海,沿河没有分布。
 沃克环流是指正常情况下发生在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若某些年份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称之为“厄尔尼诺”现象。读沃克环流示意图,回答 3— 4 题。
 
3.在沃克环流中( )
 A.甲地为高压 B.乙地垂直气流上升 C.水平气 流由甲吹向乙 D.近地面水平气流表现为信风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热力 环流知识和阅读理解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沃克环流是正常情况下赤道附近太平洋洋面上的一种热力环流,甲处温度高,气压低,乙地温度低,气流下沉,近地面水平气流由乙向向甲,表现为信风,选 D。
4.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太平洋东部沿岸逆温现象增强 B.印度尼西亚东部异常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C.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增多,易产生滑坡.泥石流 D.秘鲁沿岸上升流增强,渔业丰收
答案 :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厄尔尼诺”现象,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厄尔尼诺”现象是指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范围持续异常升温的一种不正常现象,当“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太平洋东部沿岸大气对流加强,秘鲁沿岸上升流减弱,渔业减产,印度尼西亚东部异常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澳大利亚东北部降水减少,选 B。 举一反三:“厄尔尼诺”现象发生时,赤道太平洋中东部范围持续异常升温,大气对流增强,降水增多,容易发生洪涝、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太平洋东部沿岸则降水减少,变得异常干旱,易发生森林火灾。
下图为我国东北地 区年降雪量( mm)等值线图,回答 5~6 题。

5.下列关于 ①②③④ 四地降雪情况说法 不正确 . . . 的是 ( )
 A. ① 地距离海洋远,空气中水汽含量较少,降雪量小于 50mm
 B. ② 地由于干冷的冬季风受大兴安岭抬升,降雪量大于 75mm
 C. ③ 地位于平原地区,气温高,以雨水为主,降雪量小于 50mm
 D. ④ 地距海近,水汽多,受长白山抬升降雪多,降雪量大于 150mm
答案 :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等值 线知识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图中, ③ 地位于平原地区, 东部有长白山阻挡来自海洋的水汽,西侧地处冬季风的 背风坡,“ 气温高,以雨水为主 ”表述错误,选 C。
6.强降雪会给当地带来一些灾难性的后果,但它也并非有百害而无一利。 2010 年冬季东北地区强降雪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好处有 () ① 积雪中饱含空气,对其下的土壤有保暖作用 ②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可为土壤增添肥料 ③ 冻死害虫,也有利于冬小麦的越冬 ④ 增加东北地区第二年春季积雪融水量,缓解春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 ①③④
答案 : 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降雪的作用和对区域环境特征的认识,难度一般。 解题 思路 : 东北地区主要位于中温带,因冬季寒冷,农作物不能在地里越冬,种植的是春小 麦而不是冬小麦, ③ 表述错误,排除,选 C。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D,原因是 雪中含有很多氮化物,可为 土壤增添肥料,这个知识平时较少应用,没有注意到东北的气候不适宜种植冬小麦。
 图 10 为某区域地形图, R 地分布两片沼泽,时常发生季节性离合现象。此时为 7 月份。完成 7— 8 题。
 
7. 7 月,①、②两河下游
 A.降水充沛 B.水能丰富 C.处于枯水期 D.甲地气温低于乙地
答案 :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主要考查气候与河流的有关知识及空间定位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有经纬度可知该地为赤道以南的非洲,为热带草原气候。 7 月气压带北移,该地受副热带高压控制,为干季,河流处于枯水期,选 C。
8.次年 1 月, R 地两片沼泽可能发生的变化及主要原因是
 A.分离,冰雪补给量小 B.连片,降水量大 C.分离,地下水补给少 D.连片,蒸发量大
答案 : B 命题立意 :主要考查自然地理要素间的相互关系,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1月气压带、风带南移,该区域为热带草原气候区的湿季,降水丰富,沼泽区获得补给增多,使沼泽区面积扩大 而连片,选 B。
 图为世界四个国家局部地区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完成 29— 30 题。

9.近年来,国际市场石油价格上涨,四国为了保障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你认为可采取的应对措施是( )
 A. a 所在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 B. b 所在国可从其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
 C. c 所在国利用其极为丰富天然气资源替代石油 D. d 所在国利用甘蔗做原料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能源知识和空间定位等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a 所在国是美国,大量动用石油战略储备只能短期应对油价上涨; b 所在国是澳大利亚,东面邻国石油较缺乏; c 所在国为印度,其天然气资源东面邻国大量进口石油不丰富; d 所在国为巴西,热带气候区广阔,甘蔗产量大,可大量生产乙醇替代汽油,选 D。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A,原因是没有仔细审题,题中强调“保障能源的长期稳定供应”,石油战略储备只能短期应对。
10. a、 b、 c、 d 四地发展工业的共同区位优势条件是 ( )
 A.资金来源充足 B.海洋运输便利 C.石油 资源丰富 D.科学技术先进
答案 :B 命 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位和读图获取信息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通过读图可知,四地都地处沿海,海洋运输便利。巴西、印度为发展中国家,资金、技术不具备优势,四地的石油资源都不够丰富,选 B。
 读“香港土地利用类型示意图”,完成 12~ 13 题。

11.图中最有可能成为 中心商业区的是( )
 A. a B. b C. c D. d
答案 :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功能区的分布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中心商业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占地面积较小,图中符合此条 件的只有 b,选 B。举一反三:中心商业区是城市经济活动最繁忙的地区,一般位于市中心,地租昂贵,占地面积小,建筑物高大稠密,具商业和商务双重职能。
12.制作香港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图,优先采用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 ①遥感( RS) ②全球定位系统( GPS) ③数字地球 ④地理信息系统( GIS)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答案 :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制作香港土地利用类型分 布图,首先要借助与遥感获取信息 ,然后再运用计算机系统处理获取的数据,选 D。
 读“”浙江省永康方岩方山沿 280°55′36〃N 湾 维 多 利 亚 湾 九 龙 利用带 混 合 土 地 利 用 带 混合土地 图例 a b c d 6 剖面图(左图)”、方岩方山“赤壁丹崖”景观图(右图),回答 13 -14 题。
 
13.丹霞地貌经历了不一般的地质作用过程, 其间孕育了绚丽多姿的丹霞地貌。以下 地质作用过程排序正确的是 ( ) ①红色砂砾岩固结成岩 ②地壳水平运动 ③流水侵蚀搬运 ④重力崩塌 ⑤差异风化 ⑥地壳抬升运动 ⑦变质作用 ⑧冰川作用
 A.①⑥⑤④③ B.②①③④⑤⑥ C.②①⑦⑤④③ D.①⑧⑤④③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作用过程与分析判断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思路 :丹霞地貌主要分布与东南地区,其形成与变质作用和冰川作用无关,排除选项 C、 D;在 ⑥地壳抬升运动与④重力崩塌中,应该先有抬升运动,后有重力崩塌,排除选项 B,选 A。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B。 丹霞地貌 是在差异风化、重力崩塌、侵蚀、溶蚀等综合作用下形成的城堡状、宝塔状、针状、柱状、棒状、方山状或峰林状的地形。 14.丹霞地貌典型的顶平、坡陡、麓缓组合可能是因为 ( )
 A.顶平:受垂直 岩层控制 B.坡陡:受水平节理控制
 C.麓缓:受风化堆积物控制 D.麓缓:受平缓流水侵蚀所致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运用地理知识解释地理现象的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顶平与垂直岩层控制无关,坡陡是受垂直岩层控制,麓缓是风化堆积物 不能 被流水 全部搬走时形成的,最可能受风化堆积物控制,选 C。
 读“我国西北地区轮廓示意图”,回答 15— 16 题。

15. 有关图中 A 地区工农业生产,叙述正确的是 ( )
 A.大力发展瓜果 . 花卉等创汇农业
 B.扩大草场面积,大力 发展畜牧业
 C.盛产长绒棉和彩色棉,重点发展纺织工业
D.利用油气资源丰富的优势, 重点发展石化工业
答案 :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区域产业活动知识和空间定位能力,难度一般。解题思路 :图中 A 地区为南疆地区,位于我国西北内陆,干旱少雨且远离市场,不适宜发展花卉;扩大草场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加重土地荒漠化;石化工业一般要求接近市场,南疆气候适宜长绒棉和彩色棉生长,可重点发展纺织工业,选 C。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B,因新疆为我国四大牧区,适宜发展畜牧业。新疆虽然适合发展畜牧业,但自然环境脆弱,扩大草场面积,大力发展畜牧业会导致牧场超载,引起草地退化,加重荒漠化。
16. “神州”八号飞船返回选择在内蒙古中部地区着陆的原因有 ( ) ①地势开阔平坦 ②气象条件稳定 ③植被茂密 ④人烟稀少 ⑤科技发达
 A.①④⑤ B.①②④ C.②③⑤ D.③④⑤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飞船返回场的选址,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为便于搜救与安全,飞船返回场一般要求选在人烟稀少的地势开阔平坦、气象条件稳定的地区,植被茂密不利 于搜救,与科技发达无关,选 B。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A,飞船发射与返回虽然需要高技术为支撑,但着陆场的选址地与科技发达无关。


2013 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六)
一、选择题
图 5 表示地处不同纬度的四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 a 或 b),完成 1-2 题。

1.从地理位置上看
 A.四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极点 C.丙地位于北温带 D.丙地纬度低于乙地、丁地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读图分析问题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据此并结合图中光线射入的方向可判断甲位于赤道,乙、丙都位于北回归线以北,丙位于南回归线以南,再根据太阳高度 角 的大小可进一步判断光线 a 为冬至日的, b 为夏至日的,乙图中的 b 线与地面的夹角大于丙地,说明乙地纬度低于丙地,选 C。
举一反三 :冬至日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离太阳直射点越近正午太阳高度越大,根据正午太阳光线射入的方向可以判断当地与太阳直射点的相对方向。本题是个较传统但很金典的老题,题中的 a、 b 应该是二至日的正午光线。
2.当图中 a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A.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枯水期 B.我国北方地区处于供暖期
 C.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水草丰美 D.江淮地区进入小麦收割期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不同季节各地的地理现象,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图中 a 代表的节气 是冬至,此时, 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 丰水期,我国北方地区处于 处于冬季,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草原 枯黄, 江淮地区小麦 在地里越冬,选 B。
易错点拨 :本题易出现的错误一是季节判断错误,二是对不同地区的地理现象不熟悉。
 下图为某城市部分地区经过数字化处理的“交通线、功能分区、地价”图。读图,回答 3~ 4 题

 

3.若布局合理,则 该城市盛行风向最 不 . 可能
 A. 东风 B. 西南风 C. 西北风 D.东北风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工业区的布局和对地理信息技术的运用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为避免大气污染,工业区不能布局在 盛行风 的上风向,图中工业区 3(看中间的图层)位于城市的西南部,因此, 该城市盛行风向最 不 可能 是 西南风 ,选 B。
举一反三 :对大气有污染的工业一般布局在最小分频的上风向,盛行风的下方向,对吹风向的垂直风向。
4. 若在该区域新建物流中心,最宜选择在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答案 :D
命题立意 :主要考查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物流中心 一般要求布局在地价较低交通便 捷的地方,靠近工业区,原因是物流中心 占地面积较大,对交通要求高。
 一般将离地面 5cm 气温稳定通过 12℃作为棉花适播的气候指标。当 4 月有两旬及以上该气温偏低,并至少有一旬旬温比多年平均旬温偏低 2℃及以上时称为倒春寒。读新疆库尔勒地区 2000 年 — 2009 年 4 月各旬旬温变化曲线图(图 5),回答 5-6 题。

 

5. 2000 年 -2009 年库尔勒地区出现倒春寒的年数有 ( )
 A. 1 年 B. 3 年 C. 5 年 D. 7 年
答案 :
命题立意 :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 思路 :图中直接找符合“当 4 月有两旬及以上该气温偏低,并至少有一旬旬温比多年平均旬温偏低 2℃及以上”的年份即可得出正确选项 B。
6.库尔勒地区棉花播种最好是 ( )
 A. 4 月上旬 铺设砾石 B. 4 月上旬燃烧秸秆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一般将离地面 5cm 气温稳定通过 12℃作为棉花适播的气候指标”,图中只有 4 月下旬 气温 能稳定通过 12℃, 选 D。
 依据联合国的定义, 65 岁以上人口超过 7%,进入“老龄化”社会;而当 65 岁以上人口超 过 14% 时就变成“老龄”社会。图 7 为日本、美国、德国、法国四国人口老龄化( 65 岁以上)比较图,纵坐标表示 65 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完成 7-8 题。

 

7.图中最早进入 “老龄 ”社会的国家是
 A.日本 B.美国 C.德国 D.法国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和阅读理解能力与人口知识。
解题思路 :进入 “ 老龄 ”社会的标准是 65 岁以上人口超过 14%,图中 65 岁以上 人口最早到达这个标准的是德国,选 C。
易错点拨 :本题最常见的错误是审题不清,不能很好地区分“ 老龄 化 ” 社会 与“ 老龄 ”社会。
8.图中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国家,由 “老龄化 ”社会 变成 “老龄 ”社会,大约花了
 A. 15 年 B. 25 年 C. 35 年 D. 45 年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和阅读理解能力。
解题思路 :图中人口老化最迅速的国家 是日本, 1970 年左右进入“ 老龄化” 社会 , 1995 年左右进入 “ 老龄 ”社会, 大约花了 25 年,选 B。
 道路密度指的是在一定区域内,道路网的总里程与该区域面积的比值。平均车行速度是指某地区各种汽车的平均行车速度。下图是某特大城市道路密度和平均车行速度等值线图,读图完成 9-10 题。
 
9. 甲地的值可能为 A. 4.6 B. 5 C. 3.1 D. 3.8
答案 : 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交通知识点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图中 等值距为 1,根据等值线的变化规律知甲外侧的等值线数值为 4,因此甲地的值应该在 4— 5 之间,符合条件的选项中只有 A。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B。甲地的值应该在 4— 5 之间,因为等值距是 1,所以甲地的值不会等于 4 或 5。 10 甲处不可能出现的地理事物是
 A. 十字路口 B. 绿地 C. 卫星城 D.商业区
答案 : B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甲处 道路密度和车行速度都较周边大,说明该处交通通达性较好,可能是商业区 、 十字路口 和 卫星城 ,只有 绿地 交通通达性较差,选 B。
图 7 为一年中甲、乙两地日出时间差值统计图,差值为正,表示甲地日出比乙地早。读图 7,回答 11-12 题。

11.关于图中各点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a 点对应日期,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较大 B. b 点对应日期,全球昼夜平分
 C. c 点对应日期,可能为夏至日 D. d 点对应日期之后,直射点往南移
答案 : C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根据题意, a、 b 点对应日期,甲、乙两地日出 时间差值为 0,说明甲、乙同位于晨线上; 6 当该地位于北半球时,夏至日,由于太阳直射点的移动导致晨线位置的变化,而甲、乙两点的经度差是一定的,则甲日出时,乙还没有日出,此时 c 点对应日期为夏至日,曲线的最低点为冬至日;当该地位于南半球时, c 点对应日期为冬至日,曲线的最低点为夏至日,故选 C。
12.甲、乙两地的经度差为 ( )
 A. 9° B. 12° C. 18° D. 30°
答案 : A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读图分析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据以上分析,题目原图中 d 点两地日出时间差值 为 -0.6,为春、秋分时的状况,甲比乙晚 0.6 小时日出,则甲乙两地 的经度差为 0.6 小时 *15° /小时 =9°。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 1 月和 7 月等温线分布图”。读图,回答第 13~ 14 题。

 河流 赣州 1 1 2 ° E 24 ° N A B 12 10 8 28 28 6 28 1 月 等温线( ℃ ) 7 月 等温线( ℃ ) 图例: 桂林
13.图示区域
 A. 1 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地形地势影响 B. 7 月等温线分布主要受海陆位置影响
 C. A 处 7 月平均气温高于 28℃ D. B 处比 A 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答案 : 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等温线的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1 月等温线 基本为东西走向,主要受纬度影响; 7 月等温线在图示区域呈现闭合,主要受地形影响; A 处 位于山区, 7 月平均气温 低 于 28℃ , 1 月平均气温在 6— 8°之间; B 地 7 月平均气温高于 28°, 1 月平均气温在 4— 6°之间, B 处比 A 处的气温年较差大 ,选 D。
14.关于图示区域地理环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0 0.6 日期差值(单位:小时) - 1.8 a b c d 日期差值(单位:小时)
 A.区域内能够欣赏到 “ 一山有四季 ” 的奇妙景观 B.区域内南部河流一般在每年春季开始进入汛期
 C.作物熟制由北部两 年三熟过渡到南部一年两熟 D.天然橡胶是该区域普遍种植的最主要经济作物
答案 :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 要考查 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和空间定位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该 区域内 无论 1 月还是 8 月,平均气温变化均较小,不会有 “ 一山有四季 ” 的奇妙景观 ;我国雨带自南向北推进,南方进入雨季早,北方迟,选项 B 正确;该区域为我国亚热带地区, 作物熟制由 为一年两 到三 熟 , 天然橡胶 为热带经济作物。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A。
“ 一山有四季 ” 的奇妙景观 出现在垂直地带分异明显的地区 ,本区位于我国 东南丘陵。 读我国东部地区三条河流水文站的水文资料(表 2),完成 15-16 题。
 表 2 我国东部地区三条河流的汛期和枯水期比较 河流 年径流量 (亿米 3)

 汛期 枯水期 起止月 径流量(亿米 3) 起止月 径流量(亿米 3) ① 717.7 7-9 375 10-6 342.7 ② 684 3-8 526.2 9-2 157.8 ③ 2290 4-10 2038 11-3 202
15.河流 ①②③按照纬度由高向低排列,依次是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②① D. ②①③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 我国东部地区河流 的 水文特征与对图表数据的分析能力。
解题思路 : 我国东部地区河流受降水影响,南方汛期开始早、时间长,水量丰富,北方汛期开始晚、时间短,据此判断 ① 河流汛期最短,纬度最高, ③ 河流水量丰富,汛期长,位于南方,纬度最低,选 A。
16.若河流发生春汛,则 ①②③中最可能的是
 A. ① B. ② C. ③ D.同时发生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东部地区河流 的 水文 特征。
解题思路 : 我国东 部地区 有 春汛现象的河流位于东北地区,东北地区降水季节短,多集中在 7-9 月,因而河流汛期开始晚、时间短,最可能是 ① ,选 A。 举一反三:我国东北地区的河流一年有两个汛期,春汛是由冬季的积雪融化形成的,夏汛是由于雨带到来,降水较多而导致河水上涨。

 

2013 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七)
一、选择题 黄河壶口瀑布位于黄土高原深处的两省交界处,瀑布流向与此河段的整体流向一致。读中国 部分区域图(图 1),结合资料回答 1~ 2 题。

 

1.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渭河所在地形是由于断裂下陷及河水下切形成的 B. 图中黄河段含沙量较小
 C. 图中照片的拍摄者此时所在省区简称是晋 D. 渭河南侧支流主要靠高山冰雪融水补给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看出综合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渭河谷地是有断层下沉而成,图中黄河段经过黄土高原,含沙量较 大,渭河流域位于季风区,河水以雨水补给为主,该段河流自北向南流,拍摄者位于河流东岸,为山西省,选 C。
2.图中阴影部分东西狭长,南北窄小,像一条带子缠绕在渭河北部,以干旱严重闻名,被称为“旱腰带”。对于该地干旱严重的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 旱腰带”位于黄土高原上 ,起伏大,存水效果差 ②位于南侧山地雨影区降水少 ③位于非季风区降水少 ④植被较茂密,对水的消耗量大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 ④
110 ° 35° 1000 1000 500 黄 河 渭 咸阳 图例 西安 等高线 省界 河流 旱灾分布区 河图1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干旱成因和区域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图示 “旱腰带”位于季风区,植被茂密,有利于调节气候,缓解干旱,③、④错误,选 A。
 下图为“中国某市城区 1980年和 2010年部分路口日均车流量及趋势分布图”。读图完成 3~ 4题。

3.最可能位于该市市中心的路口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答案 : C
命题立意 : 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市中心的路口 因交通通达度高, 日均车流量 最高,图中 日均车流量最高的路口是丙,选 C。4.较该市两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趋势,判断该市主要扩展方向是 ( )
 A.向西、向北 B.向东、向南 C.向东、向北 D.向西、向南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比较该市两年份的日均车流量变化 可知,路口甲、乙 日均车流量 增长快,路口甲、乙位于该市的北、西部,故选 A。
 读下图,回答 5、 6 题。

5.设图中横坐标为 1—12 月,纵坐 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
 A.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可能位于北极圈以北
 B.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则该地可能位于蒙古高原
 C.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降水量,则该地可能位于巴西高原
 D.若图中曲线表示某河流流量,则该河流可能位于长江中下游地区
答案 : D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正午太阳高度角,则该地 有极昼现象,位于 极圈以内; 若图中曲线表示某地气压值, 则该地 7 月气压最高, 蒙古高原 地区冬季气压最高; 若图中曲线表示 某地降水量,则该地 7 月降水最多, 巴西高原 为南半球热带草原气候, 1 月降水最多; 长江中下游地区 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夏季为汛期,流量最大,选 D。
 6.设图中横坐标为年代,纵坐标为某项地理事物的统计数值
 A.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减少
 B.若图中曲线为某城市城区人口比例,则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C.若图中曲线为某地区第一产业产值比重,则该地区农产品自给率下降
答案 : B
命题立意 :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若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家的人口总数量 增加,因只有自然增长率大于零, 人口总数量 都会增加; 若图中曲线为某 城市城区人口比例, 后期城市城区人口比例 下降,说明 该城市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第一产业产值比重 的增减,不能反映 农产品自给率 情况;若图中曲线为某区域大气环境污染指标,则该区域 工业经历了“先污染,后治理”过程, 处于工业化 后 期阶 4 段 ,选 B。
易错点拨 : 本题易错选 A。若 图中曲线为某国家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则该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在后期开始下降,人口总数依然增加,只是增长速度变小。
 
某游客在我国各地考察,根据其所拍摄照片及相关记录,完 成 7--8 题。
7. 右图是该 游客 在列车上拍摄到的西 藏太阳能发电景观照片,图中的箭 头表示列车行进方向。 在拍摄图片时,火车的行进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西北 D.西南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判断和读图运用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西藏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故图中 太阳能采光板朝向正南,火车的行进方向与 太阳能采光板朝向约成 45°角,选 A。 举一反三 :方向的判断方法有:经纬网定向法、指向标定向法、一般定向法和特殊定向法
8. 秋分日这天,该 游客 清晨行进在我国北方某地的田间小路上。这时,一轮红日正从地平线上冉冉升起,他看到自己的影子在他前进方向的右后方(和前进方向约成 135°夹角),两个小时后他再观察,发现影子转到了他前进方向的左后方。此人行进路线可能是
 A. 一直向东 B. 一直向东南 C. 由向东南转为向东 D. 由向东南转为向南
答案 :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方向的判断,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秋分日太阳从正东升起,影子朝正西,两个小时后,我国北方地区太阳位于东南,影子朝西北,据此判断此人行进路线可能是 由向东南转为向东,选 C。
 下图为我国东部北纬 30°附近的某聚落局部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 9~ 10 题。

9.图中河谷地形的成因是
 A.背斜顶部受张力,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B.向斜岩层向下弯曲,河流泥沙沉积形成
 C.岩层断裂上升,流水侵蚀作用形成 D.岩层断裂下陷,河流泥沙沉积形成
答案 :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质构造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从河谷的岩层与两侧比较可以判断该处为断层,该河谷地形是由断裂下陷,河流泥沙沉积形成,选 D。
易错点拨 : 本题易错选 A。图中河谷两侧岩层向上弯曲,容易误判断为背斜而选 A。
10.有关聚落所在地的正确叙述的是 ①地形平坦,以商品谷物农业为主 ②地壳不稳定,应预防地质灾害的发生 ③自然景观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④居住区宜向河滩扩展,便于用水和运输
 A. ①③ B. ②③ C. ①④ D. ②④
答案 : B
命题立 意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商品谷物农业一般要求耕地面积广阔,图示河谷地带不具备此条件,居住区向河滩扩展易遭洪涝,①、④叙述错误;图示山坡陡峻,地处断层,多地质灾害的发生;我国东 部北纬 30°附近为亚热带季风气候,自然景观以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选 B。
 在低层空气中,各高度上的风并不完 全相同。其主要原因是运动空气所受的摩擦力随高度而减小。这样,在气压梯度力不随高度变化的情况下,离开地面愈远,风速愈大,风与等压线的变角则愈小。据此完成 11、 12 题。
11.图 8 是某地不同高度上风的向量投影到同一水平面上的图,表示北半球地表到高空的风随高度旋转分布形成的曲线的是

答案 :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阅读理解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 路 : 受地转偏向力影响,北半 球气流右偏,“ 离开 地面愈远,风速愈大 ” , 表现在图中是风力呈顺时针递增,故选 A。 6
易错点拨: 本  题最容易出现错误的是不能区分选项 A 和 B,而贸然答题。选项 A 和 B 的风力都发生了变化,能联系到地转偏向力是解题的关键。
12.根据风向判定,高空大气高压可 能位于该地的
 A.东 B.南 C.西 D.北
答案 : B
命题立意 : 本题主要考查 风向 与气压的关系,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高空的风最终沿着等压线吹,根据风压定律,高压在右,图中风向向东,故 高压位于该地的 南方,选 B。
 读下图,回答 13-15 题
 
13.若圆为等压线, PK、 QH 表示大气 的水平运动方向,下列天气现象表述正确的是:
 A.该天气系统在夏秋出现称为台风 B.该天气系统控制一般高温多雨
 C.图示区域中部以下沉气流为主 D.图示区域中部以上升气流为主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天气系统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若圆为等压线, PK、 QH 表示大气的水平运动方向”则图示为逆时针幅合的气旋。气旋不一定都能发展成台风,气旋中部以上升气流为主,在其控制下为阴雨天气,不会出现高温,选 D
14.若图为夜半球, O 点的纬度为 20° N,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 B.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
 C.北京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 D.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西流动
答案 : C
命题立意 :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若图为夜半球, O 点的纬度为 20° N”,则太阳直射 20° S,北京的太阳从东南升西南落,北印度洋洋流海水向东流动,不能判断太阳直射点的移动方向,选 C。
15. 若图中圆 O 表示 55° S 纬线圈, P 点位于昏线上。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 N 的地方时可能是( ) A. 6 时 B. 8 时 C. 18 时 D. 20 时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读图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 “若图中圆 O 表示 55° S 纬线圈, P 点位于昏线上”,当太阳直射在北半球时, P 点昼短夜长,地方时为 18:00 之前, N 地在 P 点西面,时差 6 小时,即 N 地地方时为 12:00 之前,排除选项 C、 D;由于 55° S 不会出现极夜现象,故 P 点地方时不可能是 12:00,即 N 地地方时不可能为 6:00,只有 8 时有可能,排除选项 A,选 B。
 下图为尼罗河流域局部地区水系示意图。完成 16、 17 题

16.图示区域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
 A.全年多雨,降水总量大 B.纬度较高,气温较低,蒸发微弱
 C.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D 海拔高,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
答案 : C
命题立意 : 本题主要考查 沼泽的成因和区域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图示区域 为热带草原气候区,一年分干、湿两季,纬度较低, 蒸发较强,无冻土分布,多沼泽的主要原因是地处高原内部,地势平坦,排水不畅 ,选 C。
17. 图示区域与尼罗河三角洲气候差异显著,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人类活动 B.地形地势 C.海陆位置 D.大气环流
 答案 : D
命题立意 : 本题主 要考查气候的成因,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 图示区域 为热带草原气候, 尼罗河三角洲为地中海气候,影响这两种气候的成因是 大气环流 因素,选 D。

 

2013 年高考地理冲刺押题训练(选择类)(八)
一、选择题
 图 3是 2010年某月份海平面平均气压沿 30°N、 48°N两条纬线的变化图,回答 1--3题。

 

1.该月份,下列地理现象不可信的是( )
 A. 印度盛行东北季风 B. 庐山瀑布处游人如织 C. 松花江畔银装素裹 D.珠江口出现严重咸潮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综合分析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48° N 亚欧大陆内部是高压,海洋上是低压,由此判断该月份为 1 月。庐山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 区, 夏季降水丰富,冬季河流为枯水期,故不可信的是选项 B。
举一反三 :咸潮是沿海河口附近的一种水文现象,它是由太阳和月球(主要是月球)对地表海水的吸引力引起的 , 降水少是 咸潮 形成的 主要原因。
2.当处于图 3反映的季节时,图 4中盛行西北风且处于多雨季节的是( )
 A. M地 B. N地 C. Q 地 D. P地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气候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图 3 反映的季节为北半球的冬季,南半球的澳大利亚则为夏季,此季节, M、 P 都为副热带 高压控制,晴热干燥, N 地为东南风, Q 地盛行来自海洋的西北风,选 C。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A, M 地为地中海气候,冬季盛行西北风且处于多雨季节,夏季炎热干燥,但南、北半球的季节相反,图示季节为当地的夏季。
3.该月份,关于甲乙丙丁四地的叙述,不正确说法是( )
 A.风向:甲地与乙地不相同,原因:气压梯度力的方向不同
 B.风力:乙地>甲地,原因:乙地气压梯度大、摩擦力较小
 C.风力:丙地>丁地,原因:丁地气压梯度力小、高山阻挡
 D.风向:丁地与丙地不相同,原因:丁丙分别位于高压东西部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风向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一般来说,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风速越大,图中丙地域丁地气压曲线相比,丁地气压变化更大,表现在曲线更陡,因此,甲地的风力大于丙地,选项 C 错误,选 C。
 某河谷一块高达 200 多米的巨大崖壁上分布着许多直径小于一米的洞穴,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读“崖壁洞穴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图”,完成 4~ 5 题。

 

4.洞穴成因最有可能的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海水侵蚀
答案 :A
命题 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外力作用和提取信息的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河谷所在流域一直为亚热带湿润气候环境”,说明该流域一流水作用为主,排除冰川侵蚀和风力侵蚀;再结合该洞穴位于 200 多米高的河谷崖壁上,可推断流水侵蚀比海水侵蚀可能性更大,选 A。
5.下列叙述最合理的是
 A. 年平均河水位线在持续上升 B.自下而上洞穴形成的时间越来越迟
 C.低处洞穴较多,是因人类开凿而增加 D.高处洞穴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读图和综合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从图中看,越向下洞穴越多,年平均河水位线应该相对下降;自下而上洞穴形成的时间越来越早;图示洞穴都是自然形成的;高处洞穴先形成,数量较少,可能是久经外力作用而消失,选 D。
 某太阳能研究所为我省安庆市和准北市设计一 款太阳能路灯 ,为使太阳光线随时垂直照射太阳能板提高光电转化效率,太阳能板的倾角(图 8 中角 a)可自动调节 .据此完成 6-7 题。

6. 下列 节 曰中,两市正午时刻太阳能板的倾角最大的是
 A.清明节 B.五一节 C.国庆节 D.元旦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察地球运动意义的应用,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此题最好的解法是画图,安庆市和淮北市同属北半球,一年中冬至日太阳高度最小,根据题意,此时两市正午时刻太阳能板的倾角最大,在备选的四个中元旦最接近冬至日,选 D。
易错点拨 :本题易出现的错误是不知道正午太阳高度角与太阳能板倾角的互余关系,根据题意,太阳能板始终与太阳光线垂直,太阳高度角是指太阳光线与水平面的夹角,由此得出二者的互余关系。
7. 若两市都为晴空万里且无障碍物遮挡时,一天 内太阳能路灯电池的蓄积量
 A. 复至日安庆少于淮北 B. 冬至日安 庆少于淮北 C. 奍分日安庆多 于淮北 D. 秋分日安庆少于淮北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意义的应用,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依题意,影响一天内太阳能路灯电池的蓄积量多少取决于太阳高度与昼的长短,结合题干进一般确定只与昼的长短有关。夏至日太阳直射北半球,越往北昼越长,安庆市纬度低压淮北市,昼较短,故夏至日安庆少于淮北, A 正确;冬至日安庆昼长于淮北,安庆多于淮北;二分日,全球各地昼夜等长,安庆等于淮北。
读“我国东部冬小麦种植区内收获期等值线图”, 回答 8~ 9 题。

8.影响图中 M、 R 两地收获日期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土壤 B.地形 C.水分 D.热量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农业区位因素和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从图中看, M 地收获日期迟、 R 地收获日期早,二者一北一南,等值线近似东西走向,纬度高低不一样,导致热量差异,选 D。
9.导致 R 地和 Q 地等值线延伸方向不同的主要因素分别是
 A.纬度和距海远近 B.纬度和地形 4 图 1 C.地形和季风环流 D.距海远近和季风环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R 地等值线东西延 伸,主要是受纬度因素影响, Q 地等值线东北 — 西南延伸,等高线基本一致,主要是受地形影响,选 B。
 读某地区局部等高线图(图 1),据此回答 10~ 11 题。
 
10.若 n=5、 m=3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地区为温带季风气候 B.该地区适宜柑橘生长 C.该地区为丘陵地形 D.该地区夏季河流水量丰富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当 n=5、 m=38 时,该地位于地中海气候区,适宜柑橘生长。图中等高线在 200mm 以下,为平原地形,地中海气候夏季炎热干燥,选 B。
易错点拨 :本题易错选 C。图中等高线虽然闭合,但都低于 200m,应该是平原地形,丘陵海拔一般在 500m 以下。
11.若 n=126、 m=4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省区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粮基地 B. A 坡降水量大于 B 坡
 C.图中河流有凌汛现象 D.水土流失是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综合读图分析判断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 思路 :当 n=126、 m=46 时,该地位于我国东北黑龙江省,有中国商品率最高的商品 粮基地; A 坡位于东南 季风的背风坡, B 坡位于迎风坡, A 坡降水量小于 B 坡;图中河流自西北向东南流,一般不会出现凌汛现象;由于纬度高,制约该地区农业发展的最大因素热量。
 举一反三 :河流有凌汛现象一般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河流要有结冰期,二是河水从低纬流向高纬。 5 2011 年 .8 月 29 曰我国第 11 号超强台风“南玛都”在台湾登陆。
图 12 为该台风由台湾东部往西偏北移动示意图。据 此完成 12 ~ 13 题。

 

12. 当台风中心正由两海岸中部的 乙点附近山海时,甲、乙、丙、 丁 四处海岸,风暴潮危害最人的是
 A.甲处 B.乙处 C.丙处 D. 丁处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由台风引起的风暴潮等知识及读图分析、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台风的本质是气旋,北半球的气旋呈逆时针幅合,甲、乙处风由陆地进入海洋,风浪最小,丁地处最大暴风半径边缘,风力弱,且有岛屿阻挡,风浪应该最小;丙地处暴风内,面向海峡宽广水域,风暴潮危害最大,选 C。
举一反三 :台风的主要危害是狂风、暴雨、风暴潮,台风的有利之处是:带来降水,缓解旱情;带来降温,缓解酷暑。
13. 该台风 8 月 31 日后移动到闽赣交界处减弱为热带低气压,其 对安徽长江沿江平原 的影响主要有
 A.狂风毁坏大量房屋 B.暴雨引发特大洪涝 c.暴雨引发泥石流 D.降水缓解早情
答案 :D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台风的影响并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等解决问题的能力,难度一般。
解题思路 :由题意,此时的台风在闽赣交界处已减弱为热带低气压,且安徽长江沿江平原地处其外围,受到的影响较小,不会出现“狂风毁坏大量房屋”和“暴雨引发特火洪涝”现象;泥石流多发生于山区;安徽长江沿江平原经历了伏旱天气,此时的降水可缓解旱情,选 D。
 
 如右图所示,图中 AB、 NOQ 分别代表经线和纬线, MOP 为晨昏线。据此回答 14-15 题。
14. 若图中 A→ O→ B 为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变化轨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当切点位于 O 点时,北极圈与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相差 90°
 B. 当切点由 A 点移至 B 点期间,气压带风带向北移动
 C. 当切点移到 B 点时,全球昼夜平分
 D. 当切点位于 A 点时,北极圈昼长时间比 赤道长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读图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由“图中 AB、 NOQ 分别代表经线和纬 线”和“ A→ O→ B 为晨昏线与纬线切点的变化轨迹” 可判断 B 点为极点, A 点在极圈上。当太阳直射回归线时,北极圈与南极圈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为 46° 52′ ;由于题中条件不能判断 B 为北极还是南极,故当切点由 A 点移至 B 点期间,气压带、风带移动的方向不能确定;当切点移到 B 点时,为二分日,全球昼夜平分;当切点位于 A 点时,太阳直射回归线,为二至日,北极圈可能是极昼也可能是极夜,选 C。
15. 若图中 AB 经线地方时为 12 点,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此时 O 地太阳高度一定为 90° B.此时 A 地的昼长一定为 12 小时
 C. N、 Q 两地此时是极夜期 D. M、 N 两地自转线速度一定相同
答案 :C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运动的意义和读图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当 AB 经线地方时为 12点时, O 地刚好出现极夜现象,此时 A 地的昼长小于 12 小时, N、 Q 两地与 O 地在同一条纬线上,此时是极夜期。 M 地纬度比 N 地低,自转线速度大,选 C。
 图 5 中的圆为正圆,是某日某地一旗杆顶点日影变化形成 的轨迹图,已知 C 点位于 O 点正北, O 点太阳高度为 20°。据此完成 16~ 17 题 。

 

16.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可能是
 A. 20°S B. 0° C. 10°S D. 20°N
答案 :A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光照图知识和知识迁移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图中圆为正圆,太阳高度一天中几乎不变,可判断 O 点为极点, C 点位于 O 点正北,可判断 O 为南极点, 所以得出此时南极点出现极昼,太阳直射南半球。因为 O 点太阳高度为 20 度,所以太阳直射 20S。17.当北京时间为 15 点时,旗杆的影子朝向
 A.正南 B.正北 C.东北 D.东南
答案 :B  
命题立意 :本题主要考查日影朝向及学生知识迁移能力,难度较大。
解题思路 :因为南极点任何方向都是朝正北,所以 无论 全球是几点,影子的方向 总是朝正北。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