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教师:会教不如会问

 一寸大海 2013-06-19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而创新思维是一切创新的源泉,是创新素质的核心内容。创新始于质疑,能否提出问题是判断思维是否具有独创性的一个重要表现。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也许仅是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从新的角度去看问题,都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诺贝尔奖金获得者李政道也说过:“最重要的是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一流的工作”。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与质疑能力,是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更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根本所在。正如李政道先生在复旦大学演讲时所说的:“中国古代讲究做学问”。而现在的学生只会做“学答”。由此造成了有疑不敢质、无问题可质的被动局面,并严重压抑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可见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重要性。受应试教育和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现在的课堂教学现状是上课时学生能提出问题的潜意识,远不如解决问题的意识强。上课时能独立主动提问题的学生更是极少数。教师把问题紧紧攥在手中,引导学生围着自己的思维转,把问题当作组织教学的线索,其结果是造成课堂上教与学的分离。学生表面上在积极回答问题,实际上是在被教师“牵着鼻子走”。我们的学生长于求同思维而短于求异思维,我们的教师过多地关注学生答题能力的训练,而忽视了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学生只是在教师的一味问讲下被动学习,无法在学习过程中采用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久而久之,必将导致学生的依赖心理,不利于学生自觉主动求知技能的培养。

小学阶段正是充满好奇心的阶段,应该是满脑子为什么的时候。提出问题的能力是创新人才必备的素质之一,也是学生终身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要启发学生动脑筋想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题,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 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索,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它能使学生的求知欲由潜在状态转入活跃状态。[1] 因此,让学生学会提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那么,怎样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教师需要创设一定条件、环境和氛围,引导、启发学生去进行实践活动,运用积极的求异思维、敏锐的观察力、活跃的灵感去发现“新”问题。

第一章  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有话想说

心理学家指出:紧张的学习气氛制约着人们智慧潜能的发挥,而宽松民主的学习环境可以诱发学生创新潜能的萌动。学生有没有强烈的问题意识,能不能提出问题,取决与是否有一个良好的教学氛围。师生要进行“心与心的对话交流”。教师要创设宽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能帮助学生克服情感、思维等方面的心理障碍,消除学生对提问的恐惧以及怕斥责、讥笑的担忧,从而为学生提问创造良好的外部空间。[2]因此课堂教学中我尽量让学生体会到开始时,学生不一定能提出什么样有价值的问题,可能只是有一些自己的想法要说。有一点自己的看法要提出来,这些想法、看法多了可能就会形成问题。我们要鼓励学生有话就说,有疑就问,建立教学过程中师生民主、平等的关系,营造一种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在老师的引导、启发下,多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老师要耐心倾听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哪怕只是对问题的思考有一点点闪光的地方,都应该给予肯定。教师一个亲切的眼神、细微的动作、和蔼的态度、热情的赞语等,都会缩短师生心灵间的距离。

一、给予学生发问的机会

很多时候,学生的一些问题都是在教师教学过程中的一刹那间在头脑里“灵光一现”,这时有的孩子便是脱口而出了,这便成了课堂上的“随意插嘴”。请善待这个时候的“插”,抓住这一点火花。此时让他说出他的问题,可能耽误的是课堂的一点时间,打断的是教师的所谓课堂节奏。而收获的则可能是学生的一个问题,学生下次还想提问题的愿望。学生以后才有了还想说的话。可是,如果不让他说呢?我想,每一位老师在课堂上都遇到过这种情况:学生高举着小手半天,终于得到了可贵的发言机会,可是站起来后却说不出话来,原因是忘了,那个灵感在一溜烟间遛走了:又或是另一种情况,一个学生插嘴了,遭到了训斥,几次以后,他便不敢再说了,久而久之,就成了无话想说。我们不是都看到了小学生从一年级到六年级的变化了吗?所以不论是日常课还是公开课,多留意孩子那只高举着的小手,多给他们一些说出来的机会,不要再用课后讨论这样的方式去搪塞他们了。

二、提问后要留有充足的等待时间

提问后的等待时间,是指提问后留给学生的思考时间。许多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吝于给学生等待时间,这便无形中增加了问题的难度,且有时有意无意表露出不耐烦的神情,这都会给回答者造成一定的压力。此时,学生如果不能马上答出,教师的做法往往是将问题转嫁给他人或将问题再问几遍后便代答了。长此以往,学生必将对教师产生一种依赖性而使其主动性的发挥受到抑制。反之,教师若能在提出问题后,给予学生恰当的等待时间将有如下好处:1)可使学生回答较多的内容;2)可使学生主动、恰当的回答,减少卡壳现象;3)可增加学生回答问题的信心,增多创造性思维成分,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4)可减少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增强师生间情感交流和相互影响。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提问中应视学生程度而较好地去把握提问后的等待时间,而且在提问时一定要保持积极的心态,要有耐心。另外,在学生一时答不上的情况下,不要轻易代答,应善于引导,留给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的余地,从而有意识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例如:在数学教学中,常常会遇到一些思维难度较大的问题,比如新教材中增加的“解决问题的策略”这类问题,它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求较高,让学生常有做“奥数”题的感觉。在六年级下册教材中出现的“用‘转化’的策略解决问题”则更让相当一部分学生感到“头疼”。为了不让课堂变成某些聪明学生的“独角戏”,我注意“个体独立思考”与“小组合作交流”相结合,“动眼观察”与“动手操作”相结合,让学生展开辩论,在思辩中剖析问题、交流思路,努力让每一位学生尝试“替换”感受“转化”,自觉形成运用策略的意识。尤其“转化”这一策略与以往所学习的策略有所不同,它不像“列表”“替换”“假设”等策略那样能总结概括出具体的方法,有摸得着、看得见的形象的模式,“转化”是一种数学思想,是运用多样化的思维方式对问题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的结果,它是学生思维广度和灵活性的体现。而学生思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此需要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去感悟。在教学中,为了体现“策略”之博爱,我充分发挥聪明学生的“抛砖”作用,引出问题让大家思考,同时不断鼓励学生“知其然并知其所以然”,并从心理上打消部分学生的畏难情绪,允许他们“慢一拍”。让学生随着知识的积累、时间的推移、心智的成熟而不断提高运用策略的能力。

三、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进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知识靠他们主动思维去获取.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也只有在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中才能实现,为此,教师各种教学方法的运用都应注意启发性,要不断激发和保护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探究新知的认知活动变成他们的心理需求,让学生自始至终以积极的态度参与教学进程.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激起学生的思维冲突,为学生思考和发挥提供最大的时间和空间,加强小组的合作与交流,让每个学生都参与问题的讨论,从而提出新的问题,有效地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和全程参与,同时要教育学生先三思而行,只有多思多问,才能引导学生无疑处见疑,乃至通过思考发现真理。

第二章  调整课堂模式,让学生提出问题

当今国际教育已由“以单纯的知识传授为中心”转向“以问题解决为中心”。“问题解决”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而是由教师创设教学环境,激发学生独立探索、提出高质量的问题,从而培养学生多维的意识和习惯。

教师要有让学生发问的教学设计意识。目前我国课堂教学中的提问成了教师的“专利”,学生只需要回答问题,很少主动提问题。评价一堂好的数学课在练习设计中往往追求密度高、层次多、题型广、难度深,而偏偏忽略了留有一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发现问题。从已知——求解——分不同类型——做出相应的对策,使学生看到什么类型便会套用什么解题思路,而恰恰忽略了学生思维能力和问题意识的培养。在教学中。我们经常听到老师抱怨学生年级越高,越是不爱举手回答或提出问题。原因在于老师本身就没有让学生主动提出问题的意识。老师在备课时分析教材多,研究教法多,一堂课追求的是结构严谨,一丝不漏,教师说什么,学生应该回答什么,操作几分钟,合作几分钟,考虑得万无一失。当老师讲完最后一个字时恰好下课铃响,这就是最佳效果。而对于学生考虑得少,研究得少,没有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有一位北师大教授提出:“这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是学生观的反映。优秀学生的标准是什么?是唯唯诺诺、听话、不乱说乱动,仅考试成绩好的吗?不是,21世纪的教育观要求学生能独立思考,敢想敢同,勇于创新。也就是说,不会提问的学生不是好学生。”因此,教学应当围绕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进行设计,留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提出问题。

例如:教学“梯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是学生学习了“三角形面积公式推导”后教学的。在推导三角形面积公式时,我是把学生分作三组。分别用两个完全相同的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然后建立各部分之间的对应关系,发现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我本来想用相类似的方法教学梯形面积的推导,可是当我在课开始时问“三角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来的?你能推导出梯形的面积公式吗?”就听到有个学生脱口而出“由三角形的面积公式推导”,我一听,对呀。除了拼成平行四边形外,不是也能分成两个三角形吗?于是。我立即作出调整,转而让学生自己选择方法,小组合作,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在推导的过程中。不同的方法便衍生出了不同的问题。用“拼”法的提出了“梯形的底是什么?”“为什么要÷2”等问题,而用“分”法,则在“后面÷2时,是不是也能运用乘法分配律?”上有了疑问。还有的小组是把它转化成了长方形,自然也就提出了新的问题。

又如:在教学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统计”一课时,为了让学生从本质上理解统计的作用、意义,知道“统计”在实际生活中可以帮助人们解决复杂的问题,使复杂问题简单化、快捷化,体会到“统计”的作用巨大、应用广泛。并能够让学生自主探索出统计的方法。我没有按照教材的例题单一地教学生用“打钩”的方法来统计,而是创设了“猪八戒吃饼干”的录音故事情境,让学生从帮助猪八戒解决“数不清到底有多少块什么形状的饼干”这一困难入手,动脑筋想办法帮助猪八戒算出不同形状的饼干各吃了多少块。经过学生七嘴八舌的讨论,终于得出“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还是用笔来记录才能解决问题。由此明白“作记录”这种数据搜集方法的产生和作用,接着我让各人想办法记录,比一比谁的办法好。学生立刻兴趣高涨,各展其能行动起来。结果,出现了五种不同的记录方法:

⑴ □△□○△○△△○□□△△○□△

⑵□□□□□                 ⑶ □:√√√√√

△△△△△△△                △:√√√√√√√

○○○○                      ○:√√√√

⑷□:11111                    ⑸ □:12345

△:1111111                     △:1234567

○:1111                        ○:1234

然后我让学生一一介绍自己的记录过程,并组织学生认真对每种方法进行评价,提出自己的不同看法,发现其优点和缺点。最后,大家一致认为第3种和第4种记录方法最简便。这一“尝试--比较--辨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使学生真正参与了发现解法的过程,又在这一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判断、分析、比较和敢于质疑的能力。把“现成”的数学变成了“活动”的、“生成”的数学,这种成功的体验是任何奖赏都无法替代的。

课堂留给学生充分思考的时间,可能一时会影响到计划和进度,但实践证明,学生主动学习的积极性一旦提高,许多问题都会在课内外解决。并由此引发的思考、产生的问题、萌发的创新意识,对学生思维品质、学习习惯的养成,对勇于探索、追求真理、创新精神的培养却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

第三章  培养质疑习惯,让学生常有问题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人来打开宇宙大门的金钥匙。一个苹果落在地上,所有人都习以为常,可是牛顿却从中发现了“地球引力”;多少年来人们都认为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可是哥白尼却提出了“日心说”。有不少科学家都是因为自己对某些现象产生好奇,而去积极思考和探索,提出了与前人不同的观点,最终获得科学的发现。

一、培养学生敢于质疑权威的意识

长期以来,学生崇拜师长,迷信教材,相信班级里的优等生,不善发问,更不善怀疑。很多老师批改作业时也喜欢选几名优生的答案对一对,可有时从中等生的解答中却发现答案是错误的。所以教师要让学生认识到老师也是普通人,也会犯错的。而教材也是一些人编写的,难免有不好的地方。比如,关于“0是不是自然数的问题”教材不就作了一次修改吗?当学生对教材有怀疑的态度时,教师就应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因为这是培养他们问题意识的关键。比如:在教“比的意义”说比的后项不能为0时,有学生就提出球赛时为什么经常出现2:0、3:0……?因此,教师除了讲清其中的道理,指出这是比分外,对提出问题的学生要大加表扬,因为他这种敢于向教材发问的精神是不可多得的。

二、有目的设置疑点,诱发学生质疑

除此,教师还应该有目的地设置一些疑点,甚至是一些故意犯错的假象,促使学生提出质疑,进而启发学生学会发现问题,善于提出问题,并让学生讨论,教师适时点拨、引导,使课堂形成一种积极思考、勇于探讨的激烈气氛。例如:在学习了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后,学生都已明白等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面积相等,这时我提出面积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也一定等底等高。有些学生表示赞同,可也有些人提出了疑问,因为在前一天的作业中,我们在方格纸画了几个面积是9平方厘米的三角形,有的底6厘米,高3厘米;有的底2厘米,高9厘米……所以这句话是错误的。还有的学生用画图的方法来说明。由此也有人提出了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可拼成平行四边形,这里的完全相同可不可以换其他词,怎么换?经常用这样的方法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学生自己便也常常会反问,从不同角度问,也就有了更多的思考。

三、教师自身要培养质疑意识与能力

在培养学生质疑习惯的同时,教师还要加强自身的示范性教育。学生不善于质疑源于教师不善于提问题,或者不注意培养学生的提问习惯.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教师首先必须具备良好的质疑意识和质疑能力.因此,教师必须以自身的设问与发问作示范,教学中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思维水平出发,采取用问题作引子,运用问题与实验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带着问题学.随着问题深入学习,教师善于质疑,可以影响学生养成质疑的习惯,培养学生批判性的思维,进而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最终解决问题.

第四章  多方面设计教学,提高学生提问水平

践行伊始,学生很难提出有一定质量的问题,甚至是错误的思考。要想让学生提出一些深层次的、有价值的问题,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学生长期训练和深入思考,更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

一、创设问题情境,逐步引导      

问题的提出虽然与个人的能力有关,但一定的方法和技巧训练对问题提出大有裨益。要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就必须使学生面临一种“令人困惑的” 、“充满张力的” 环境,或是说给学生一种“刺激”,并使这种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形成差异,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3]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在人的思维活动中,问题情景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一种学生察觉到的一种有目的、但又不知如何达到这一目的的心理困境,从而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在教学新知识时,教师不妨设计一些新颖别致、妙趣横生、唤起学生求知欲的问题。在这种氛围下,学生所提的问题有可能具有“独创”、“发现”的特征。我们一定要抓住时机,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到成功的喜悦,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同时以此为范例,引导学生要敢于标新立异,异想天开,开拓进取,促使他们勇敢进行“问题提出”,而且具有一定的创造性。通过创设的问题情境唤起学生的问题意识,使学生向自己已有的知识进行挑战,让学生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现新问题的活动中深入探究,将学生的思维逐步引向深入,使其思维在向最近发展区跃进中获得深入发展。例如:听了一节“圆的认识”的公开课的引入部分,教师展示了一件小时候的玩具—一个自制的陀螺,并将之旋转起来,学生很有兴趣,必然产生模仿制作的急切心情。教师告诉学生这个玩具不是买的,是自己

做的,问:“你们想做吗?”进一步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头脑里也就在想需要怎样做呢?当老师告诉学生需要一张圆形纸片和一根火柴棒时,学生便提出了怎样画出一个圆,火柴棒放在哪里等问题。进而带着这些问题主动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

二、鼓励合作讨论,深入探究

《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也是新课程改革的一大亮点。合作学习则是个体学习的升华,它能让学生在独立探索的基础上,带着疑问参与讨论,大胆发表独立的见解,相互启发,共同研究。讨论的过程实质是相互竞争、相互诱导、相互激活的过程。在合作与讨论中,可以采用让学生当小老师向班里其他同学提问题,或小组内互相提问,同桌之间互相提问。这样,问题来自于学生, 而又通过学生来解决这些问题, 这样才真正把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权利还给了学生。[4]此外,学生要想提出问题,自己就得先把问题理解透彻,实现对已有认知的再学习、再思考。例如:在学习分数的意义时,我是这样进行教学的:先给每个小组提供一个材料袋(1分米长的毛线、1张正方形纸、4个小方块、6根小棒、10粒围棋子)让学生选择喜欢的材料,创造出一个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在每个小组充分交流之后,教师让学生上台展示分的过程和得到的分数,其他同学质疑。学生提出了很多有价值的问题:“把一张长方形纸对折再对折,一份是1/4,另外3份是多少?”、“5粒围棋子为什么是1/2呢?”“2根小棒是2/6也可说是1/3。”……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小组合作探究,最后,老师与学生一同释疑。这样,学生在自己提出的问题驱动下,积极思考,不但获得了渴望获得的知识,而且逐渐培养了学生的质疑兴趣,提高发问水平。

三、培养发散思维,多层提问      

发散思维能力是一种多角度、多层面开展的思维方式,可将思考问题朝着多种可能的方向辐射,从而产生新颖独特的构思和见解。发散思维是已知信息沿着不同的方向,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不局限于既定的理解,从而提出问题探索新知识或寻求问题的多个答案的思维方法。[5]教师设计问题时要注意经常变换角度,更换方式。根据教学内容和不同教学要求,让学生对同一问题发表不同看法,找出不同的解决策略,使他们不同的思考方式和经验背景相互启发。在相互接纳、赞赏、争辩、分享和互助中激发他们对问题的进一步思考,引导他们想出更多、更深层次、更有价值的问题。如对习题一题多解、多题一解的讨论,均能吸引学生思考,拓宽思维的空间,激活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去思考问题,进行一题多问,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

在学中问,在问中学。学习就得有发问的精神,非但于有疑之处发问,在无疑之处也要有打破砂锅问到底的精神,在探究不解之疑、求异之疑、创新之疑的过程中自主学习。问题是推动创新的原动力,让学生善于发问是培养创新意识的重要途径。所以在数学课中,要相信学生,留有充分的时间和空间,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改变学生上课只听不讲。不善提问题的现状,激发学生问的勇气,使学生敢问、会问、敢质疑,培养学生问的兴趣和习惯,逐步达到善问,问的有质量,有水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