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向生物汲取靈感

 quieekimo 2013-06-20

  自然界中有不少生物具有從空中取水的本領,蜘蛛就是其一。常見的蛛網由蛛絲構成,但蛛網上一圈又一圈的螺旋線是濕絲,並非單一的蛛絲。濕絲上面分布著細細的珠狀膠粘液體――羥酸酯,具有極強的親水性,極易吸收空氣中的水分,可在長時間內保持較強的粘著力,既方便捕獲獵物,又可源源不斷地為蜘蛛提供生命之水。

  納米比亞沙漠中有一種獨特的昆蟲――納米比亞沙漠甲蟲,能從由海上飄到沙漠的霧中收集所需的一切水分。通常在晚上或者清晨,沙漠甲蟲迎著霧調整甲殼的角度收集濕氣,濕氣凝聚成水滴後沿著甲殼邊緣的小槽流入甲蟲口中。

  年輕的英國建築師馬修?帕克斯在納米比亞大學水文中心的設計方案中就采用了這種理念。他設計出一種大樓,能在世界上某些最為幹燥的地方收集到足夠的水供自身使用。帕克斯的建築利用大塊網眼稠密的網來收集濕氣,一旦網眼裏的水飽和了,多余的水就沿著水槽流入建築物下方的儲水罐。水流走後網眼空了,又可以捕捉到更多的水分。

  兩名以色列工學院的研究生約瑟夫?科裏和埃亞勒?馬勒卡發明了一種可在幾乎任何氣候條件下從空氣中收集露水並轉化為淡水的簡易方法――“水空氣”(WatAir)。這項發明的靈感來自樹葉收集露水的特性。用一塊塊板材做成倒金字塔形的采集器,一套面積為315平方英尺的設備每天可從空氣中提取至少48升淡水。只要采集器的數量夠多,即使在偏遠和受到汙染的地區也能每天無限量供應淡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