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原创】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中外比上 2013-06-20

    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山西榆次  张建新

 

    2013年6月19日,教育部推出中小学教育质量评价标准。逐步扭转我国基础教育单纯以分数和升学率来评价学校教育质量的做法。学生学业水平不再强调考试分数,更加注重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学生的学习负担状况纳入考查范围。            

 

【原创】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原创】教育部出台基础教育质量评价标准

 

       能力、能力、能力、能力、能力

   附:今年的高考更加注重能力

   

        中考语文题型变化难倒了谁

   

    刚刚结束的中考令杭城的部分考生心有余悸,因为第一场语文考试就给他们来了个“下马威”:语文试卷上题型大变脸,根本就不是自己平时见了无数次、练了千百遍的模样。考后网友吐槽:“题目做得我手都抖。”有监考教师称,很多学生的作文题是在最后5~10分钟才忙着去写,难怪有学生哭着走出考场。

    姑且不论考场上学生拿到试卷时的暗自惊呼、考试即将结束题目尚未答完时的心跳加速,以及考试过程中不符合心理预期、内心严重受挫时的激流暗涌,作为局外人和旁观者,我们反倒是从今年的试题中看出了新意。比如那个看图写作的新题型,要求对一副火车站志愿者服务的图片,用60字左右进行描述,并须语言生动。区区60字,却让考生茫然无措、长时间无从下手,在这道题目上纠结时间过长,直接导致了最后的作文题匆匆收场。再比如给出一篇关于杭州治堵的小文章,要求根据内容,概括出3条“6个字以内”的治堵方案,未曾接触过的隔阂之感、字数的限制又让不少考生揪心不已。

    还有诸如语句排序从往年的选择题变成了今年的填空作答,一些语文基础知识考查以改错的新面目出现,阅读也有变化,用了多年的说明文体例,今年却成了议论文,这些都成为考生的心头之痛。

    无论什么考试,都是万变不离其宗。从这些题型的新变化中不难看出,试卷并未超出语文知识考查范畴,也绝不是出题者要故意刁难、存心跟学生过不去。试题只在形式上有所创新,没有沿用往年一成不变的“模板”和“套路”,且比往年更加注重语言的应用与表达,更加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一个小小的举动和作为,却让部分考生难以适应,这不得不令人反思。

    联想到平时参加的大大小小的考试,考生们的案头上“真题集”满天飞,为了取得“真经”,不惜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赶赴各种应运而生的考试培训机构,考前拼命做题,考后早将功课抛之脑后,似乎并不以学习知识为目的;教师们用力琢磨历年试题的出题规律,大搞题海战术,忽略知识本身的运用。此次语文中考,从考生们的临场反应及考后的大肆吐槽,难以幸免地折射出应试之弊。

    应试模式应对中考,教条化的教学方式,只会令学生思维模式固化,缺乏灵活变通的能力,一旦试卷的“真容”面目全非,想不慌乱都难。何况语文教学有着不同于其他学科的独特性,如若不是平时让学生下真功夫多读、多思、多写、多练、多感悟,单靠考前做上多套模拟试卷,是不会有多少成效的。

    联系一些语文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死抠标准答案,不管学生的实际回答是否对,只要是跟标准答案对不上,一律算错,让学生和家长大呼“太教条”。中学语文教学的教条化、模式化,对于可塑性极强的中学生们,实在是贻害无穷。

    这样的一场考试,不但考查了学生的知识水平,同时检测了他们的临场应变能力,以及是否具备过硬的心理素质。更重要的是,它在某种程度上抨击了中学语文教学的应试思维,也警醒了广大师生。
                                            (来源:浙江教育报 作者:李平)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