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宽容豁达的心态

 niuniuyumami 2013-06-21

       摘自图书《好心态,好性格,好习惯》作者:赵宁


  (1)宽容是人际交往的润滑

   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一个人只有豁达、宽容,学会忍让,避免偏见,才能接受别人,善于与他人相处,自己也会更容易为别人所接受。


   宽容是做人的美德,也是一种明智的处世原则,是人与人交往的润滑剂。常有一些所谓厄运,只是因为对他人一时的狭隘和刻薄,而在自己前进的道路上自设的一块绊脚石罢了;而一些所谓的幸运,也是因为无意中对他人一时的恩惠和帮助,而拓宽了自己的道路。

   犹如冬日正午的阳光,去融化别人心田的冰雪变成潺潺细流。一个不懂得宽容别人的人,会显得愚蠢,大概也会苍老得快;一个不懂得对自己宽容的人,会为把生命弦绷得太紧而伤痕累累,抑或断裂。

   我们生活在一个越来越功利的环境里,但倘若太吝惜自己的私利而不肯为别人让一步路,这样的人最终会无路可走;倘或一味地逞强好胜而不肯接受别人的一丝见解,这样的人最终会陷入世俗的河流中而无以向前;倘或一再地求全责备而不肯宽容别人的一点瑕疵,这样的人最终宛如凌空在太高的山顶,会因缺氧而窒息。

   曾有人把人比喻为会思想的芦苇,因为弱小易变,因而情绪的波动,随时都在改变对事物的正确了解。人非圣贤,就是圣贤也有一时之失,我们何以不能宽容自己和别人的失误?

   宽容并不意味对恶人横行的迁就和退让,也非对自私自利的鼓励和纵容。谁都可能遇到情势所迫的无奈,无可避免的失误,考虑欠妥的差错。所谓宽容,就是以善意去宽待有着各种缺点的人们。因其宽广而容纳了狭隘,因其宽广显得大度而感人。

 2)豁达是值得每个人追求的心

   豁达是值得每个人追求的心态。豁达和宽容同是为人处世中必备的积极心态。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皮尔森曾做过一项研究:200名参加宴会的宾客品尝了同样的食物之后,其中一半的人食物中毒,但另一半人却安然无恙。他觉得好奇,想了解其中的奥妙,结果发现那些未中毒的人性格开朗,心胸开阔,心态积极,自我评价较高,对事情较看提开,处事较有弹性,用一句简单的话来说,就是比较豁达。

   豁达是一种超脱,是自我精神的解放。豁达是一种宽容,恢宏大度,胸无芥蒂,肚大能容,海纳百川。飞短流长怎么样,黑云压城又怎么样?心中自有一束不灭的阳光。以风清月明的态度,从从容容地对待一切,得到廓清云雾,必定是柳暗花明。

   豁达是一种开朗。豁达的人,心大,心宽。悲愁的、痛苦的,都在嬉笑怒骂、大喊大叫中撕个粉碎。

   豁达是一种自信,人要是没有精神支撑,剩下的就是一具皮囊。人的这个精神就是自信,自信就是力量,自信给人智勇,自信可以使人消除烦恼,自信可以使人摆脱困境;有了自信,就充满了光明。

   豁达的人,必是一条敢作敢为的汉子。那种佝偻着腰杆、委曲求全的君子,决不是自家兄弟。当然,豁达不是毫无保留的自我流露。豁达是一种修养、一种理念,是一种至高的精神境界。

   豁达是一种博大的胸怀、超然洒脱的态度,也是人类个性最高的境界之一。一般说来,豁达开朗之人比较宽容,能够对别人不同的看法、思想、言论、行为以至他们的宗教信仰、种族观念等都加以理解和尊重。不轻易把自己认为正确或者错误的东西强加于别人。他们也有不同意别人的观点或做法的时候,但他们会尊重别人的选择,给予别人自由思考和生存的权利。往往是豁达产生宽容,宽容导致自由。记得胡适先生说过,如果大家希望享有自由的话,每个人均应采取两种态度:在首先方面,大家都应有谦虚的美德,每人都必须持有自己的看法,不一定是对的态度;在心理方面,每人都应有开阔的胸襟与兼容并蓄的雅量,来宽容与自己不同甚至相反的意见。换句话说,采取了这两种态度以后,你会容忍我的意见,我也会容忍你的意见,这样大家便都享有自由了。

   当然,豁达并非等于无限度地容忍别人,开朗并不等于对已构成危害的犯罪行为加以接受或姑息。但对于个人而言,豁达往往会有更好的人际关系,自己在心理上也会减少仇恨和不健康的情感;对于一个群体而言,宽容开朗,无疑是创造一种和谐气氛的调节剂。因此,豁达宽容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一大法宝,同时也是一个人完善个性的体现。

  美国有位作家曾说过:没有豁达就没有宽松。无论你取得多大的成功,无论你爬过多高的山,无论你有多少闲暇,无论你有多少美好的目标,没有宽容心,你仍然会遭受内心的痛苦。世界上最大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大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大的是人的胸怀。

   一个人只有豁达、开朗、宽容才能接受别人,善于与他人相处,能承认他人存在的意义和作用,他也就能被他人所理解和接受,为集体所接纳,就能与别人互相沟通和交往,关系才会协调,才能与集体成员融为一体。合群的人,常常能够与朋友共享快乐,表现出各级的态度总是多于消极的情感,即使在单独一人时也能安然处之,无孤独之感。因为这种具有积极情感的人会感受到自己存在的价值,能够对自己的能力、个性、情感、长处和不足做出恰当和客观的评价,不会对自己提出苛刻的、不切实际的要求,能恰如其分地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和做人的原则,努力发展自身的潜能,并不回避和否认自己的缺陷,尽量用自己的乐观情绪去感染别人,正是这些特点,才赢得大家的喜爱和认同。

3不要以貌取人

   在卡耐基的培训班上,马里杰·斯比勒·尼格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我年轻时自以为了不起。那时我打算写本书,为了在书中加进点'地方色彩,就利用假期出去寻找。我要去那些穷困潦倒、懒懒散散混日子的人们当中找一个主人公,我相信在那儿可以找到这种人。一点不差,有一天我找到了这么个地方,那儿到处都是荒凉破落的庄园,衣衫褴褛的男人和面色憔悴的女人……最令人激动的是,我想象中的那种懒惰混日子的味也找到了----一个满脸乱胡须的老人,穿着一件褐色的工作服,坐在一把椅子上为一小块马铃薯地锄草,在他的身后是一间没有油漆的小木棚。我转身回家,恨不得立刻就坐在打字机前。而当我绕过木棚在泥泞的路上拐弯时,又从另一个角度朝老人望了一眼,这时我下意识地突然停住了脚步。原来,从这一边看过去,我发现老人的椅边靠着一副残疾人的拐杖,有一条裤腿空荡荡地直垂到地面上。顿时,那位刚才我还认为是好吃懒做混日子的人物,一下变成为一个百折不挠的英雄形象了。从那以后,我再也不敢对一个只见过一面或聊上几句的人,轻易下判断和做结论了。感谢上帝让我回头又看了一眼

   急于下结论,怀有偏见是人际冲突的常见原因。我们为什么不能对别人多些了解、多些宽容呢?

   每个人都可能患上偏见的疾病,只不过程度轻重不一。偏见是根据自己所得到的一点点信息,凭主观的想象,甚至已有的经验和逻辑,编故事似的给对方编制了一个形象,甚至由此去推知他的过去和将来。

   和一个人初次见面,对方穿着随便,谈吐粗俗,你很可能会认为对方是一个没文化、缺教养的人。当然,你可以这么认为,但如果你进而认为他办事肯定不认真,而且自私,甚至可能有点邪恶,以至于以后不愿和他进行任何合作,那么就过分了,就变成了一种偏见。有这种思维方式的人,很容易失去很多机会。因为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和人交往、合作,关键要充分利用别人的优势,充分发挥对方的优势,从而给自已提供方便。

   很多人会以第一印象轻易地判断一个人,通过第一印象中的一些信息就认为他工作偷懒,也不问迟到的原因;见到一个小青年嘴里叼着烟,摇头晃脑,就认为作风肯定不正;见到一个人点头哈腰地给领导打开车门,就认为此人肯定只会拍马屁,没什么本事。似乎在他的眼里,每个人都能简单而且迅速地进行分类,有什么样的言行就肯定是什么样的人做的

   对人产生偏见,结果往往是对自己不利。因为对人有偏见,很容易被对方察觉,一旦别人感觉到你对他有偏见,很可能会产生抵触情绪。如果你们是同事,那么麻烦就来了,合作是肯定不可能的了。所以,一次偏见就等于少了一个合作伙伴,甚至少了一个可能的朋友。

  要想消除偏见,我们就得设法改变自己的一些思维定式。首先要使自己坚信每个人都是有优点和缺点的,我们和人交往是尽可能地多看优点,少看缺点,能以这样一种态度去交际,我们就会感到这世界很美好,肯定能宽容地对待每个人。

4不以个人的爱恶喜厌选择交往对象

   如果你很任性,那么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中就有很多你看不顺眼的人。总是以恶为仇,以厌为敌” 是不行的,久而久之,你会无路可走,自身也会成为众矢之的。拥有宽容豁达的心胸,不任性,不以爱恶喜厌定交往,才是高明的处世原则

  在北宋朋党纷争的政局中,王安石一意推行新法,忽略协调旧派以求人和政通,是他遭受旧派全力攻击的主要原因,也是新法推行的主要阻力。

  旧派重臣名流,能否真诚接纳王安石,支持合作,本是一个大问题。偏偏王安石个性执拗,自认天变不足畏惧,祖宗不足取法,议论不足体恤,不肯委曲求全,不去沟通以获谅解,甚至不容忍接纳相反的意见,大大丧失人和,增添舆论的压力。尤其来自谏官的弹劾攻击,使新法的推行成为党派争执的口实,有你无我,一旦旧派抬头,新法也全面废弃了。全面探讨王安石推行新法,过重对事,忽略对人,导致严重的败端。推行新法,先要沟通朝野观念,上求当政要员配合支持,下求社会大众了解接受,只靠一个皇帝全力造成毕竟不够。

  大举推行新法,要有足够的配合人手,切实负责,有为有守,并且须使这些推行人员对所执行的新法有充分的认识,还须受过推行方法的训练。不是一纸通令下去,大量用人执行,就能办得通,办得好的。

   王安石的才智、勇气与理想,在历史上是可以大书特书的。他在器识、政治动作技术以及待人处世上所显示的缺失,也是几百年来一大借鉴。

宽容豁达的人懂得:

1)与人交往应该求大同存小异。世界上的人都是千差万别的,完全相同的人是不存在的。性格、爱好、观点、行为不一致的人,在同一范围内生活相处,是很自然的。如果纯粹以个人的爱恶喜厌来选择交往的对象,那就只能生活在一个越来越狭窄的小天地

   当双方都各执己见、观点无法统一的时候,自己应该会把握自己,把不同的看法先搁下来,等到双方较冷静的状态时再辩明真伪。也许,等到你们平静的时候,说不定会大笑双方各自的的失态呢。

   而在当你胜利的时候,你也应该表现出自己的大将风度,不应该计较刚才对方对你的态度。应该顾及到对方的面子,可以给对方一支烟或是一杯茶,抑或是向他求索一点小帮忙,这样往往可以令他重返愉快的心理。这样才可使朋友之间长期相知相交。

2)你以恶为仇,以厌为敌,便会自觉不自觉地对你不喜欢的人做点小动作,给他小鞋穿。结果是,你的所作所为并不能将别人整垮,你自己倒是彻底地孤立于众人之外了。不但你所不喜欢的人与你隙缝愈深,而且周围其他人也会对你存有戒意;况且,这个你不喜欢的人或许在某些方面对你有所帮助,但由于你的敌意,结果你失去了很多正常交往的好处。要相信好坏自有公认,优劣也自有明察,千万不可因为不喜欢某人就怀有各种成见。

3)要有容人之过的雅量。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谓容过,就是容许别人犯错误,也容许别人改正错误。不要因为某人有过失,便看不起他,或一棍子打死,或从此另眼看待对方,一过定终身

   容过讲的则是这样一种,它给自己带来了一定的损害,或在某种程度上与自己有关。例如,下属有了过错,合作者有了过错,或者是自己的家人有了什么过错等等。在这种情况下,能否有一种宽容的态度对待这种,是衡量人的素质的一个标准。

    “容过是一种美德,就是要压制或克服内心对于当事人的歧视,尽量自己心里并不痛快,不感到懊丧,但却应该设身处地为当事人着想,考虑一下自己如果在这种场合下会如何做,做错了某事之后又有何种想法。当然,这里需要的是当事者本人;对于具体的事情本身,则应该讲清楚,该批评的必须批评。

4小人交往,并没有降低你的人格。或许你会觉得对于那些性格观点不一致的人,固然不应该以爱恶喜厌来处理同他的关系,但对于那些品质不太好,行为不太检点,因而令你看不惯和不喜欢的人来说,和他过不去又有何妨呢?再说,和他们交往岂不是降低了自己的人格?其实,这种看法未必全面。

   就感情而言,这种人的确很令你憎恶和讨厌。但这并不等于和他过不去,更不应置之于死地而后快。只要他不是讳疾忌医、不可救药的人,就应当尽力和他沟通,满腔热忱地接近他、团结他、感化他、帮助他。这并不是降低人格,而恰恰是你具有宽容豁达的高尚人格的明证。相反,要是人家一有错谬和不足,就把人家往死里打,往坑里推,这不但暴露了自己人格的低下,而且显得心胸也太过狭窄了。

5)你和他有着相同缺点才会格格不入。人一遇到和自己具有相同缺点的人,似乎彼此会相合产生跳动,即刻产生厌恶的感觉。

   我们通常与某人不能融洽相处时,首先会丑化对方,这样做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欲以排除,倒不如先谦虚地自省,改正自己的缺点,或是拔除厌恶对方之感的根源,这才是最重要的。

   一位先生有如下体会,他说和对方关系好转之后:才知道,原来他从前对我也同样有厌恶的感觉,而且跟我唱反调,觉得他冷酷厌恶我的理由,完全和我评判他的理由相同,这使我再度感到惊奇。

 (5)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

  当年,恩格斯怀着十分悲痛的心情,把妻子病逝的消息,写信告诉马克思。过了两天,他收到了马克思的回信。信的开头写道:关于玛丽的噩耗使我感到极为意外,也极为震惊。” 接着,笔锋一转,就说自己陷于怎样的困境。往后,也没有什么安慰的话。

    “太不像话了!这么冷冰冰的态度,哪像二十年的老朋友!” 恩格斯看完信,越想越生气。过了几天,他给马克思去了一封信,发了一通火,最后干脆写上:那就听便吧!

    “二十年的友谊发生裂痕!看了恩格斯的信,马克思的心里像压了一块大石头那样沉重。他感到自己写那封信是个大错,而现在又不是马上能解释得清楚的时候。过了十天,他想老朋友冷静一些了,就写信认了错,解释了情况,表白了自己的心情。

  坦率和真诚,使友谊的裂痕弥合了,疙瘩解开了。恩格斯在接到马克思来信之后,以欢快的心情立即回了信。他在信中说:你最近的这封信已经把前一封信所留下的印象清除了,而且我感到高兴的是,我没有在失去玛丽的同时再失去自己最老和最好的朋友。

  在日常生活中,当自己的复兴和别人的复兴发生冲突,友谊和利益不可兼得时,首先要考虑采取豁达宽容的态度,舍利取义,宁愿自己吃一点亏。郑板桥曾说过:吃亏是福。” 这决不是阿Q式的精神自慰,而是一生阅历的高度概括和总结。

   清朝时有两家邻居因一道墙的归属问题发生争执,欲打官司。其中一家想求助于在京为大官的亲属张廷玉帮忙。张廷玉没有出面干涉这件事,只是给家里写了一封信,力劝家人放弃争执,信中有这样几句话:千里求书为道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谁见当年秦始皇。家人听从了他的话,这下使邻居也觉得不好意思,两家终于握手言欢,反而由你死我活的争执变成了真心实意的谦让。《菜根谭》中讲:路径窄处留一步,与人行;滋味浓的减三分,让人嗜。此是涉世一极乐法。可谓深得处世的奥妙。

   舜敬父爱弟,可他的弟弟像却表面看起来敬兄,内心却总想害死他。有一次他们俩去挖井,舜正在井内时,像却突然把井口封死。像以为舜必死,就想打他两位夫人的主意。于是,他来到舜家里。不料,舜大难不死,已从井的另一个出口脱身回到家里。像刚进门,便见舜在弹琴,只好尴尬地说:我正惦记着你呢。”  舜只是平静地说:多谢你的美意。你真是我的好兄弟,以后你协助我一起管理臣民吧。舜有如此广阔的胸怀,是他成一代帝王大业的重要基础。


   林则徐有一句名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 与人相处,有一分退让,就受一分益;吃一分亏,就积一分福。

  古人说:利人就是利已,亏人就是亏已,让人就是让已,害人就是害已。所以说:君子以让人为上策。一个人,对于事业上的失败,能自认这方面的错误,就能让人感德;在有成就时,能让功于他人,就能让人感恩。

  老子说:事业成功了而不能居功。不仅让功要这样,对待善也要让善,对待得也要让得。凡是坏处就归于自己,好处都归于他人。他人得到名,我得他这个人;他人得到利,我得到他这个心。二者之间,轻重怎样?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分寸了。

让人为上,吃亏是福。所以曾国藩说:敬以持躬,让以待。敬就要小心翼翼,事情不分大小,都不敢忽视。让,就什么事都留有余地,有功不独居,有错不推诿。念念不忘这两句话,就能长期履行大任,富祚无量” 

  古人说:自谦人们越服从,自夸人们就越怀疑。我恭敬就可以平人的怒气,我贪婪就可以引起人们的争端,这都是在于我的为人而已。

6学会善用面子而不强争面子

     心理学研究表明,正常的人都是很重视面子的。懂得这个道理,求朋友办事就方便了许多,只要你能放下自己的面子,给朋友一个面子,相信你会获益匪浅。

朋友相交,要善于利用面子。往朋友脸上贴金,朋友只会高兴,只会感激你。比方说,你有喜事临门,朋友来向你道贺,你要说:沾你的光,托你的福。” 这样一说,就使你自己的光彩暗些,朋友的面上则光些。

  即使朋友的所作所为,你有意见,说的时候也要给朋友面子。你总得先说你的某某事做得挺好,效果、反应都不错,然后,你再用就是但是不过等来做文章。谁都知道,但是后面的才是真正要说的话,但前面的话一定要说,因为在中国它不是假话,也不是废话,而是为营造一种和谐气氛的客气话。你若直来直去,对方必然会觉得你扫了他的面子,心中会大起反感。所以,曲线救国,拐弯抹角的话少不了。

   给面子要给的恰当,不恰当就是不给面子。如果被请之人面子很大,而又未受到应有的待遇,则成了极伤面子的事情。

  假如你在交际过程中,不仅没能让朋友欠你个人人情,反而伤了人家的面子,那么,你还得学会补偿。

  倘若你的伤害是无意的,伤害的程度又不大,这时,你立即去补偿,一般都能化解矛盾,不致酿成大祸。怎么补呢?一是赶紧说对不起,赶紧降下身份,将自己的面子放到一边。二是如果对方的面子本来就大,便只好自己打耳光,骂自己有眼不识泰山。总之,是以贬损自己,来相应的抬高对方,补偿他的面子。

   面子像人的衣服一样,可以遮掩身价。面子可以作伪,但情感却是真实的。面子有大有小,情感也有深有浅;但情感的大小不以面子的大小为转移,只以内心的体验为依据,因而比面子更真实。出于面子而为人办事,难免敷衍,或尽力不尽心;出于情感而为人办事,则会尽心尽力,两肋插刀。所以善用面子,是为了让朋友欠你个人情,如果这人情是真实的东西,就不怕他办事不尽心、不尽力

7能忍就忍,不可由着性子来

  在生活中,为了表现得宽容豁达,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古训就说:小不忍则乱大谋。”  不能忍,就可能自毁前程。

  历史上的韩信能忍,他敢受胯下之辱。孙膑能忍,不怕装疯卖傻。韩信终成大业,孙膑留下了兵法。

  在单位里,人事复杂,有排挤、有羞辱、有指桑骂槐、有代人受过,因此,你免不了要忍气、忍苦、忍劳、忍怨。困境当中,你不忍就会冲撞别人,给自己的事业造成不必要的麻烦。许多中年人,谈起过去的事,都说,那时候太冲动,若能忍一忍,也不是今天这光景。

  人的一生中会碰到许多不如意,你能忍受第一次苦难、第一次委屈、第一个白眼,你就能控制你的情绪,就能左右你的意志,你也就会进一步走向成熟,这样才会成就一番大事业。

  单位不是自己的家,和人相处,你不能由着性子来。

  小李大学毕业后,分到政府的一个部门工作。有一次他起草了一份全年工作的意见,呈给主任看,主任也没说什么。可打印之后,主任却说,这里要改,那里要动,小李认为是主任折腾他,和主任在办公室里就干上了。最后更是吵得不可开交,临走,他文件往桌上一甩,说:谁能干你找谁去!

  他半年没有上班,在没有找到更好的工作后,又通过人找主任说好话,好在人家大人不记小人过,可再也没有在工作上重用他。机关里呆了八年了,还只是一个辅助性的工作人员。

  人生在世,不能由着性来。李白曾写过: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但是,你不是天地间的唯一,你只不过是单位或者公司里的一员。所以,你可能想做啥就去做啥。你一遇到挫折,就给人脸色,或躺倒了不干,你的辞职谁会在意呢?现在求职的人很多,你前脚走,后脚就有人进来。

  你碰到问题就使性子,不是解决问题,而是导致冲突。实质上是一种简单的逃避行为,无论是从眼前和长远来看,对你的人际关系和未来发展,都是极为不利的。你由着自己的性子来,给人一旦形成不能自控的印象,就可能永久不能翻身,而这是做下属的大忌。要学会忍辱负重,要能够三思而行,这样你才会逐渐地摆脱困境

8尽量去宽容和谅解他人的一些缺点和过失

卡莱尔说:一个伟大的人,以他待小人物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伟大。

包布·胡佛是一位著名的试飞员,并且常常在航空展览中表演飞行。一天,他在圣地亚哥航空展览中表演完毕后飞回洛杉矶。正如《飞行》杂志所描写的,在空中三百尺的高度,两具引擎突然熄火。由于他熟练的技术,他操纵着飞机着陆,但是飞机严重损坏,所幸的是没有人受伤。在迫降之后,胡佛的第一个行动是检查飞机的燃料。正如他所预料的,他所驾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时的螺旋桨飞机,居然装的是喷气机燃料而不是汽油。

   回到机场以后,他要求见见为他保养飞机的机械师,那位年轻的机械师为所犯的错误而极为难过。当胡佛走向他的时候,他正泪流满面。他造成了一架非常昂贵的飞机的损失,差一点还使得三个人丢动了生命。

   你可以想象胡佛必然大为震怒,并且预料这位极有荣誉心、事事要求精确的飞行员必然会痛责机械师的疏忽。但是,胡佛并没有责骂那位机械师,甚至于没有批评他。相反的,他用手臂抱住那个机械师的肩膀,对他说:为了显示我相信你不会再犯错误,我要你明天再为我保养飞机。

   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一种人脾气粗野狂暴,能把不管什么事都搞得像滔天大罪那样不可饶恕。他们这样做并不是出于一时的狂怒,而是源于他们自己的禀性。他们谴责每一个人:要么为这个人做过的某件事,要么为他将做的某件事。这暴露出一种比残忍还要可恶的性情,这种性情才真是糟糕透顶。他们是如此夸张地非难别人,以至于他们能把别人原本是芝麻大小的一个问题渲染得像西瓜那样大,并借此将其全盘否定。他们是不通人情的工头,能把天堂糟践成牢房。盛怒之下,他们把一切都推到极端。而性情豁达的人,能够原谅一切过失。他们会坚持说,别人的本意是好的,或者只是一时不小心才犯下错误。

   有时,是别人给我们制造了生活中的逆境。对于有意为自己设置障碍的人,受挫者该如何对待呢?是耿耿于怀,视为永远的敌人,还是宽容大度,化干戈为玉帛呢?抱持后一种态度是明智的。

   当然,这里所说的宽容不是对原则问题的一种让步,而是对他人的一些非原则性的缺点和过失的一种宽容和谅解。宽容看起来是一件很矛盾的事。但如果不宽容,而是去报复,往往会导致冤冤相报的恶性循环。同时,不肯宽容别人的人,往往使自己吃苦,他们会因此失眠、肠胃不适,甚至还会引起高血压。然而,一旦宽容别人之后,他们就会超越一次巨大的挫折----一种可以称为再生的心灵净化过程。当然,受到伤害的人必须有时间处理自己的愤怒,认清楚自己对整个事件所负的,以及拒绝宽容会带来的后果,然后,宽容才能发挥最好的功效。

   宽容不仅是爱心的体现,而且是极高思想境界的升华,宽容是一种博大的境界。表面上看,它只是一种放弃报复冲动的决定,这种观点似乎有些消极。但真正的宽容,却是一种需要巨大精神力量支持的积极行为。宽容更是一种必不可少的品质,一种正确的自我意识的体现。一个人只有具有足够的自信,才会有宽容的胸怀。宽容所得到的收益,是人际关系的协调和适应。

   我国有一名著名心理学家曾经说过:人类心理的适应,最主要的就是人际关系的适应,人类心理的病态,也主要由人际关系的失调而来。而人际关系的失调对身体健康有极大的损害,所以,在生活中必须要培养宽容的心态。

   美国第三任总统杰弗逊与第二任总统亚当斯从断交到宽恕,是一个生动的例子。杰弗逊在就任前夕,到白宫去想告诉亚当斯,说他希望针锋相对的竞选活动并没有破坏他们之间的友情。但杰弗逊未来得及开口,亚当斯便咆哮起来:“正是你把我赶走的!” 此后两人中止交往达11年之久,直到后来杰弗逊的几个邻居去探访亚当斯,这个坚强的老人仍在诉说那件难堪的往事,便接着冲口而说出:我一向都喜欢杰弗逊,现在仍然喜欢他。”  邻居把这话传给了杰弗逊,杰弗逊便请了一位彼此皆熟的朋友传话,让亚当斯也知道他的深重友情。后来,亚当斯回了一封信给他,两人从此便开始了美国历史上也许是最伟大的书信往来。

   宽容是为了那些曾经侵犯我们的人着想而做的,它的最高境界是心灵的净化和升华,它使我们从中看到了非常强大的力量。的确,宽容可以帮助我们恢复友谊、爱情和事业。

   宗教家康庇斯曾经写过这么一段话:很少人会以衡量自己的天平来衡量别人。我们自己的过失和别人的过失相比,似乎算不了什么。当我们做了一件令自己觉得羞愧的事,使自我心理缩小到一文不值时,我们总会找到一个代罪羔羊----我们责备自己的良心。我们会说:我的良心在折磨我。然后我们很快就宽恕了自己。

   但是当别人犯了错误或表示愤恨时,我们往往会非常快地把他贬得一文不值。更可笑的是,我们抓住了别人的一次谎言,而忘了自己曾经说过无数次的谎。要想拥有宽容豁达的心态,必须记住:每一个人都会犯错。我们是善良与邪恶、成功与失败、信心与失望、友情与孤独、勇气与恐惧的混合体。人之所以相同,在于他们一生中有伟大的时候,也有婆婆的时候,因时而民;唯有经由宽恕,我们才能发现,在我们一生当中,伟大的一面占了绝大部分的时光。

   英国小说家理德有本书名为《设身处地》。如果你能使这四个字成为你的生活习惯,进而成为你的第二天性,你一定会是快乐的人。光说无益,而要实际去做到这四个字,使你更臻于成熟并寻到自我。因为当你批评与你意见想左的人时,他也会像你支持自己一样,尽量维护他本身的权益,因此你必须三思而后行。

   当你被疑虑与缺乏自信所征服,被侵略与恐惧所征服,你就受到了压力。你要抨击他人时,不妨先自问:要是我在他的处境之下,我会怎么做?” 如果必要的话,为你自己的权益而战,但是不要为仇恨、报复而战。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都迫切地需要友情,而友情发射的第一道光和热,是在你失去理性时,犹能自问:要是我在他处境,我会怎么做?

   最重要的是,你对自己也一定要退一步设身处地的想,不要因为一个错误而苛责自己,不要因此而成为一个游离失所者。在这种时刻,对着镜子扪心自问:我会对自己最好的朋友这样做吗?

9吹毛求疵作为一个坏习惯去克服

   吹毛求疵的意思是,你在仔细观察寻找哪里有需要固定和修理的地方,也就是找到生活的破损和缺陷,然后或是尽力去修补它们,或是至少向别人指出来。这一癖好不但会使别人疏远你,它也会使你感觉很糟。它鼓励你去考虑每件事和某个人的不当之处----你不喜欢的地方。所以,吹毛求疵不是使我们欣赏我们的周遭关系和生活,而是鼓动我们认为生活并不尽如人意。

   没有什么是尽善尽美的。在我们的人际关系中,吹毛求疵的典型表现是这样的:你遇到某人且他一切都好,你被他或她的外表、个性、智慧、幽默感,或这些品质的某种结合所吸引。开始时,你不但赞同此人与你的不同之处,你实际上是欣赏它们,你甚至会被这个人所吸引,部分是因为你们是多么的不同。你有与他不同的观念、喜好、品味和优势。然而,过了一段时间,你开始注意到你的新搭档(或朋友、老师,或任何人)有些小缺陷,你认为他应该能够有所改善。你使他们注意到这一点。你也许会说:你知道,你确实有迟到的倾向。或是 我已注意到你不大看书。” 关键是,你已开始不可避免地转入一种生活方式----寻找和考虑某人身上你不喜欢的地方,或不十分正确的方面

   显然,一个偶然的议论、建设性的批评,或有助益的引导也许并不会招致警觉;然而,偶尔的、无害的言论会不知不觉地发展成看待生活的一种方式。当你要去挑剔另一个人时,这表明不了别的,它确实只表示你是那个需要被批评的人。

  无论你是否对你的周遭关系或生活的某些方面吹毛求疵,还是两者都有,你所需要去做的只是将吹毛求疵作为一个坏习惯而消除掉。当这个习惯偷偷侵入你的思想,把握住自己并封上你的嘴,你会越不常去挑剔你的伙伴或朋友,你就越能注意到你的生活确实十分美好。

10与其抱怨别人不如去调整自己的心态

  阿根廷著名的高尔夫球手罗伯特··温森多是一个非常豁达的人。有一次温森多赢得一场锦标赛。领到支票后,他微笑着从记者的重围中走出来,到停车场准备回俱乐部。这时候一个年轻的女子向他走来。她向温森多表示祝贺后又说她可怜的孩子病得很重----也许会死掉----而她却不谈如何才能支付起昂贵的医药费和住院费。

   温森多被她的讲述深深打动了,他二话没说,掏出笔,在刚赢得的支票上飞快地签了名,然后塞给那个女子,说:这是这次比赛的奖金。祝可怜的孩子早点康复。

   一个星期后,温森多正在一家乡村俱乐部进午餐,一职业高尔夫球联合会的官员走过来,问他前一周是不是遇到一位自称孩子病得很重的年轻女子。

是停车场的孩子们告诉我的。官员说。温森多点了点头,说有这么一回事,又问:到底怎么啦?

  “哦,对你来说这是一个坏消息,官员说,那个女子是个骗子,她根本没有什么病得很重的孩子。她甚至还没有结婚哩!你让人给骗了!

你是说根本就没有一个小孩子病得快死了?

是这样的,根本就没有。官员答道。

 温森多长吁了一口气,然后说:这真是我一个星期以来听到的最好的消息。

如果你被别人欺骗了,你可以怨天尤人,痛骂社会,甚至自责,但事情却不因这些而改变,这一切只改变了你和日后的生活,负着疤痕的活下去。我想,大部分人都是这么一直抱怨下去,让局面来控制我们。

   现实中存在不少这样的人,他们把抱怨当成是聊天的一个内容,而不会寻找其他的话题。即使没有特别的事情发生,人们可以抱怨的事情也可以是五花八门的:天气、交通状况、商场里拥挤的人群、银行里的长队、变老的事实、待遇太少、疾病的困扰、子女的问题等等。

   如果你习惯于抱怨,当遇到问题或经受挫折的时候,你把你的注意点全都放在了抱怨上,你能在短时期内有所发泄,但是你不知道它的恶劣后果。

   大多数人都会觉得抱怨是很好的发泄工具,在受到挫折或面临困难的时候放松自己的心情,然而往往忽略这种情绪对自己的严重影响。

   爱抱怨者,可能很难意识到:很多抱怨都是他们自己一手造成的!你的工作没做好,上司自然会找你麻烦;你不注意减肥,当然没有适合你的衣服;你不看天气预报,被雨淋了又能怪谁?所以当你试图抱怨的时候,不防先从自己身上找找原因。否则,一旦你养成了抱怨的习惯,就会把自己的问题隐瞒起来,结果你成为问题重重的员工,上司只能痛下决心……你会失去你那些本来喜欢你的朋友,因为你的抱怨让他们感到心烦;你的家人会感到失望,因为你让他们跟着你遭受了太多的不愉快。这会形成恶性循环,你的抱怨更加严重,你的心境会变得更加糟糕!

   如果一个人把抱怨当成习惯,就会失去与别人交流的能力。你有没有这种经历?在你心情很好的时候碰到一个家伙,这个家伙上来就说天气有多么糟糕,他的生活多么黯然无光,这个时候,你的大脑会随着他的语言思考,结果,你脑中的画面是一幅幅不愉快的景象,你的心情也会因此而变得慕名压抑。在下一次,你会尽量避开与这个家伙交流。

  之所以有些人喜欢抱怨,往往来自于内心的。你害怕别人知道做事不利的根源,在于你自己本身:你害怕面对事情,你害怕面对问题本身,你害怕和别人有意义的交流。

  例如事业上的失败,你带头抱怨,你害怕遭到别人的质疑或嘲笑,于是,你告诉你的朋友,你不是没有努力,而是客观环境多么恶劣,好像这个行业不可能成功一样。但事实上并非如此,你失败的原因多半在于你自己本身,要么就是没有努力,要么就是没有找对方法。而那些听你抱怨的人呢,会根据你所说的频频点头,这样的结果让你满意----“看,我就知道问题不在我,他们也都这么认为

   当你面对一个难题的时候,你恐惧之心占了上风,你害怕不能战胜难题,你同样害怕自信心被伤害。于是你又开始抱怨,想避开痛苦,你想通过抱怨削弱自己内心的恐惧。今天上司给了你一个策划书,让你在明天早上开会前准备好。天哪,这对你来说真是个不容易的事。你真的害怕准备不好而遭到上司的责备和同事的鄙视.....。于是,在你开始行动之前,嘴里不禁又开始抱怨起来:老板真是不公平,让我在这么短的时间里做这么难的事!”  “小李明明比我清闲,为什么偏偏不找她?真倒霉!

   你恐惧的内心让你终日抱怨,于是你意志消沉,你变得软弱。糟糕的是,你忽略了非常重要的一点:做事的成败取决于你做事的态度。

   每个人都经历生活中各种各样不如意的事情,有的人采取的是积极的方法,比如说像福特汽车公司退休的前总裁唐纳·彼得森,当他在福特公司接管帅印的时候,正赶上美国汽车业不景气和通用汽车一枝独秀的情景,他的做法不是跟自己说:天哪,真倒霉,赶上这么个光景!”  而是不断寻求设计者的建议,推出金牛黑貂两种车型,在当年的盈利上首次超过了通用汽车公司。

   如果你想抱怨,生活中一切都会成为你抱怨的对象;如果你不抱怨,生活中的一切都会变得美好起来。一味地抱怨不但于事无补,有时还会使事情变得更遭。所以,不管现实怎样,你都不应该抱怨,而要靠自己的努力来改变爱抱怨的心态。

   如果你想放弃抱怨的心态,你就必须学会如何凭借意志力重组你的经验。想一想,如果你能把消极负面的情况当成是正面的机会,那么你就对自己的生命取得了掌控的权利。

  去注意那半杯水中有水的一半吧,别老盯着空空的半杯。在生活中,要学会不再问 为什么” 而是开始问 如何”---- “我如何将亲身经历变成一种好的力量,变成一种不仅能帮助我自己人的力量?” “我如何能够不受痛苦?” “我如何能发挥自己的能力、优点和成就?

   把为什么” 转变成为 如何,能够给你超过你所想象的更有建设性、更愉悦的人生。你有没有注意到自己抱怨的语言结构?你经常说:

为什么我父母不是富翁?

为什么老板没有让我晋升?

为什么我不能受到更多的训练?

为什么我没有做到?

为什么没人告诉应该这样做?

为什么我就是找不到爱我的人?

……

   所有这些为什么” 对你所产生的影响之大,它们控制了你的心态和情绪,让你把生命的很大一部分精力和时间都放在这样的抱怨之中,这样长久下去只会加剧你害怕自己是一个无价值、无力量、无用的人的恐惧。现在,你可以尝试用 如何” 来替换它们,使自己充满热情和挑战,例如你可以问自己:我如何才能做到?”     “我如何才能让老板给我升职?等等。

 有什么样的问题,就有什么样的人生。你会迅速看到你的惊人转变。

你从现在开始要记住:不要抱怨别人,不要抱怨环境;你无法改变环境,就改变自己;你改变不了过去,就努力改变未来。

11可以用宽恕来治疗内心的创伤

   你并非踯躅单行。在这个世界里,我们各自走着自己的生命之路,纷纷攘攘,难免有碰撞。所以即使心地最和善的人,也难免要伤别人的心。一个朋友背叛了我们,父母辱骂了我们,或爱人离开了我们,都伤害了我们的心灵。也许是在昨天,也许是在很早以前,某个人伤害了你的感情,而你又很难忘掉它。你不该得到这样的损伤,因而它深深地留在你的记忆中,在那里继续伤害你的心。

   哲学家汉纳克·阿里德指出,堵住痛苦的回忆的激流的的唯一办法就是宽恕。198312月的一天,教皇保罗二世宽恕了刺杀他的凶手M·A·阿格卡。但对普通的人来说,宽恕别人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在一般人看来,宽恕伤害者几乎不合自然法规。我们的是非感常常告诉我们,人们必须承担他所做的事情的后果。但是,宽恕则能带来治疗内心创伤的的奇迹,以使朋友之间去掉旧隙,相互谅解。

   当我们受到不公平的和很深入的心灵损伤之后,我们自然对伤害者产生了怨恨情绪。一位妇女希望她的前夫和新妻的生活过得艰难困苦;一位男子希望那位出卖了他的朋友被解雇。怨恨是一种被动的和侵袭性的东西,它像一个化了脓的、不断长大的肿瘤,它使我们失却欢笑,损害健康。怨恨,更多地危害了怨恨者自己,而不是被仇恨的人。,为了我们自己的缘故,这个肿瘤必须切除

  有人说,宽恕是软弱的表现,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冤冤相报抚平不了心中的伤痕,它只能将伤害者和被伤害者捆绑在无休止的争吵战车上。甘地说得好,如果我们对任何事情都采取以牙还牙的方式来解决,那么整个世界将会失去色泽。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神学家林哈德·列布哈说:我们最终得和我们的对立民族和解。不然我们就会在恶性循环中消亡。”  而现在,我们已经做到了这一点。在同一联盟内部,宽恕是消除内部矛盾的有效方法;对志趣相同的群体来说,只有不断地宽恕,才能获得事业上的共同成功。

   宽恕是坚韧的表现,而不是软弱的象征。它需要我们有勇气正视自己的心灵创伤。只有自尊才能做到这一点。宽恕本身就是一个小小的奇迹。通过宽恕别人,同时又能相互宽恕,建立起人类间最亲密的关系。这是又一个奇迹。

下面就是值得借鉴的实施宽恕的几点方法:

1)别把怨恨藏在心底。没有人愿意承认他恨别人,所以我们就把怨恨藏在心底。但怨恨却在平静的表面下奔流,损伤了我们的感情。承认怨恨,就等于强迫我们对灵魂施行手术以求早日痊愈,即做出宽恕的决定。我们必须承认所发生的一切事情,面对另外一个人直接地说:你伤害了我。

  丽兹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一名副教授。她是一个很称职的老师。她的系主任答应替她向教务长请求提升她。然而,在他向教务长提交的报告中,却严厉地批评了丽兹的工作,以致教务长对她说走吧,你只好另谋职业去了。

  丽兹恨透了系主任对她的诋毁。但她还要从他那里得到一纸推荐书以便另找工作。当系主任对她说:真抱歉,尽管我在教务长面前为你说了许多好话,但仍然不能使教务主任提升你时,她假装相信他的话,但她难以忍受这口怨气。一天,她将心中这口怨气直接和这位系主任吐露了,而他却断然否认了这件事。这使她看出他是多么可怜多么卑微的人,于是她感到不值得和他生气,并最后决定把这桩事情抛在一边。如果她的怨恨不说出来,她就不会释怀,也许永远都不会原谅对方。

2)将错事与做错事的人区分开。即对错事本身感到愤怒,而不是对做错事的人感到愤怒。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重新估价这个人,他的优点、他的缺点,以及他做错事时所处的环境。凯西是一个16岁的头脑爱发热的少女,她小时候就被她的生身父母遗弃了,对此她十分愤恨。她不明白为什么她就不值得她的母亲自己来扶养。后来她才发现,她的生身父母很穷,并且生她时还未结婚。

   后来,凯西的一位朋友怀孕了,在担惊受怕的情况下,把她的婴儿送给了别人扶养。凯西分担了她朋友的忧虑,并且意识到,在这种环境下,这样做是最好的办法。这使她逐渐认识到她自己的母亲那样做也是对的----她自己没有能力抚养孩子,她把自己的孩子给别人抚养,是因为她太爱孩子了。凯西对自己母亲的新看法促使她的怨恨逐渐降低,并最终谅解了生身母亲。从此,她更看重自己的富有生命力、有价值的人生了。

3)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一位漂亮的女演员几年前在一次车祸中成了残废。她的丈夫陪伴着她,直到她快康复的时候为止。之后,却冷酷迅速地离开了她。她只好沉湎在美好往事的回忆之中。面对未来,她只有愤恨。但最终她还是宽恕了他。她说:如果我只是终日地沉湎于对他旧日的情爱的回忆之中,整天只是怨恨他的冷酷,那么我只有终日流泪的份,于我的身体有害无益。让过去的事情过去吧,我需要的是获得未来的幸福。

12培养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别人

   正如前面所介绍的,宽容是解除疙瘩的最佳良药,宽广胸襟是交友的上乘之道,宽容能使你赢得友谊。既然宽容具有这样巨大的力量,那么,我们怎样去培养这种宽容的心态,去理解别人呢?

1)要善于存异求同。

   和人相处,如果总是强调差异,你们就不会相处融洽。强调差异会使人与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甚至最终走向冲突。如果把注意力放在别人和自己的共同点上,与人相处就会容易一些。

  要减少差异就要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以达成共识。为别人着想,就会产生同化,彼此间的关系就会更加融洽。

  同化就是找共同点。和一个陌生人交谈,意外地发现两人是同省同县同乡的,而且一方放弃讲普通话,另一方马上也操起了家乡话,那么两人就会倍感亲切,沟通起来就非常容易。

  通常,我们总会在无意间询问别人好多问题,通过询问,我们发现双方有着共同的衣着习惯、共同的电脑品牌,都喜欢喝某种饮料、吃某种面包。发现了一些共同点,我们就会不知不觉去掉戒备与生分,谈话变得非常投入、专注与忘我,把自己融进对方的世界。这个时候,无需恳求、命令,俩人自然就会合作做某件事情。

  谁也不会去和跟自己作对的人合作。在人与人交往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会有意无意地在想:这人是不是和我站在同一立场?”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要么非常熟悉,要么非常冷漠;要么立场相同,要么南辕北辙,不管人和人多么不同,在这一点上,你和你眼中的对手倒是一致的。唯有先站在同一立场上,两人才有合作的可能。就算是对手,你也得先和他有共同的利益关系,方可走到一起来。

2)对伤害了自己的人表示友好。

  宽容是一种博大,是一种境界,是一种优良的人格体现,对曾经有意无意伤害过自己的人要有宽容的精神。这样做虽然困难,但更能反映出你的宽大胸怀和雍容大度。用你的体谅、关怀、宽容对待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使他感受到你的真诚和温暖。也许有人会说,宽容别人是否证明自己放弃原则,太软弱了?其实宽容是坚强的的表现,是思想的升华。

3)容忍并接受他人的观点。

  人们都希望和那些懂得容忍自己的人相处而不希望和那些时刻要对自己说三道、横挑竖拣的人待在一起。专门找别人岔子,动辄教训别人的批评家估计不会有什么朋友。另外,根据自己所确立的伦理和宗教方面的严格标准去要求别人投自己所好的人,谁见了都会退避三舍;而那些能容忍和喜欢别人以本来面目出现的人们,往往具有感动人和促使人积极向上的力量。当你想和朋友友好相处时要尊重对方的人格和优点,容忍对方的弱点和缺陷,切莫试图去指责或改变对方

4)发现和承认他人的价值。

  容忍他人的不足和缺陷比较容易,而困难的是发现和承认他人的价值,这是一种更为积极的人生态度。每个人只要乐于寻找,一定能找出他人身上许许多多的优点和长处,能发现和承认他人的长处,那就承认了他人的价值。只有既能容人之短,又能容人之长,才更显出胸怀的宽阔、人格的高尚。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