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小心不当夸耀孩子的反效果

 yagi1 2013-06-21

以孩子为傲,错了吗?

问题情境:

一个两岁半的孩子,只要妈妈带他出门碰到亲朋好友,或是打电话与亲朋好友联络,他就会抢着不断地在大家面前重复背诵完整的三字经,或是十几首唐诗,每次背完,妈妈就会很骄傲地赞美孩子,也乐于听到别人对孩子的称赞。

刚开始孩子会连着背诵一次、二次,亲朋好友们也会基于社交礼貌给与孩子鼓励与回应,对着孩子说「很厉害!」没想到背完不到五分钟,孩子又拉着大家听他从头到尾背诵第三次、第四次一样的东西(同样完整的三字经,以及十几首唐诗)。

即使这个时候现场的其他人已经有些尴尬,妈妈仍陶醉在自己孩子的表现中,又继续称赞孩子,结果,三分钟后孩子又展开重复一样的行为,要求现场的人中断原本的事务与话题,拉着大家听他背第五次、第六次的三字经,以及十几首唐诗……

孩子为何如此「渴望」得到称赞?

上述情境中,年纪还那么小的孩子,一直要所有人都要听他重复背五次、六次一模一样的东西?甚至还无法停下来?

其实,这样的行为显示出孩子「非常渴望」妈妈跟外人的称赞,人往往只会对自己无法时常得到的东西,会产生强烈的渴望,因此,妈妈不妨思考一下,是不是平常在家与孩子相处的时候,孩子做其他事情,妈妈都很少给与正面的反馈与反应,唯独在孩子拼命背诵,或是在外人面前表现,听到其他人也夸赞自己孩子那么小就会背完整的三字经,以及十几首唐诗的时候,妈妈才会感觉骄傲,觉得孩子特别优秀,才给予称赞?

孩子真正的价值是否被看见

如果孩子小的时候是这样,那么是不是等到年纪再大一点,进到学校念书了,家长也只会在孩子拿到运动比赛第一名、朗诵诗歌第一名的时候,才会对孩子说:「你好厉害唷!」?甚至要求孩子在自己的朋友面前表演,「来!来!来!快告诉叔叔阿姨们,你之前拿过多少奖?」、「来!来!来!朗诵一遍上次你得奖的内容给叔叔阿姨们听!」

「爸妈的爱,有条件? 」

久而久之,孩子会认定:「我存在的价值只等于这些外在的、优秀的表现。」陈永仪教授强调,这还不是间接地让孩子感受到妳喜欢他做什么,而是『直接地、赤裸裸地』把妳的价值观塞给孩子,逼迫(force)他接受!同时,更是明明白白地告诉孩子:「爸爸妈妈对你的爱,是有条件的!」

人的价值不等于外在表现

心理学是从哲学演变来的,「人的价值」常常也是被讨论的议题,事实上,人活着本身就是价值,不管孩子做什么、表现得如何,只要他活着,爸妈就爱着他,今天孩子做了不合宜的行为,爸妈会教他,告诉他哪些是不应该做的,但是,爸妈还是深爱着他。

情绪智商包含「解读他人情绪的能力」

所谓的情绪智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包括了四项能力:了解自己的情绪、表达自己的情绪、解读他人情绪、以及情绪管理。在上述情境中提及「现场的其他人已经有些尴尬,但是只要妈妈又称赞他,5分钟后,孩子又会重复一样的行为,要求现场的人中断原本的事务或话题,听他背第5次、第5次?! 」

表示孩子完全读不到别人的感受,或许是因为孩子的年纪还小,可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妈妈也应该感受到「现场的其他人已经有些尴尬」,应适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或者告诉孩子叔叔阿姨们正在讨论或是做些什么,要能够引导孩子学习,让他知道不可以随心所欲就打断他人的活动,若是每一次在外面都任由相同情况重复发生,孩子很难学会解读他人情绪的技能。

勿忽略培养人际互动的技巧与特质

爸爸妈妈与其只着重夸耀孩子或是要求孩子学习可以向人表演的才艺或表现,不妨试着多培养孩子同理他人的能力,让孩子学习如何与他人相处,协助孩子去练习有助于人际互动的技巧或特质,因为当孩子渐渐长大,进入团体生活,如何拥有受欢迎的人际特质与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对孩子相当重要,通常只把焦点放在自己身上,而无法学会观察他人反应、倾听他人的人,很难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炫耀VS分享?

问题情境:

现在的教育的专家不是一直强调要多多赞美孩子?!这样孩子才会不断、不断进步,而且我的孩子就是表现那么优秀,长得那么可爱,我讲的是事实,也是在赞美我的孩子,「别人要眼红,是他们自己有问题,我也没办法?!」

炫耀VS分享,来自不同动机

炫耀与分享来自于不同的动机,过度炫耀孩子的爸爸妈妈,有可能是因为自己过去的成长经验、自我成就感不足、补偿心理,因而希望从孩子身上获得自我的荣耀,想要让别人知道自己有能力把孩子教得很好。

所谓的「分享」则是偏重育儿经验、心情或心得的交换、谈话者讯息与情感间的交流,是「双向互动」的,双方都有机会听到彼此说出自己的经验,而不是只有一方不断在说自己孩子的表现有多么优秀,而忽略了另一方的想法与心情感受。真正的「分享」,是会挑选沟通对象的,不可能逢人就说,也不可能对着毫无关系的人说。

炫耀本身包含着卖弄,可能真实的能力或情况根本不是如此,但当事者却刻意放大,此外,炫耀通常在用字遣词上面也包含着比较、较劲的性质,可能会出现「上对下」、「我有,但你没有的!」意味,因此会让接收的一方产生不舒服的感觉。

至于「分享」则是会让其他人产生共鸣,甚至感觉跟你交流互动是一种享受,愿意继续与你保持良好的关系,此外,分享本身的功能其实还包括纾解压力、找寻建议等等,这也就是为什么新手爸妈们有了孩子之后,会开始参加一些社群,因为他们知道可以在社群中找到资源,以及能够体会自己心情的人,彼此都不会被忽略。

思考沟通目的

因此,爸爸妈妈不妨思考一下今天与朋友聊天的目的是什么?想要当众开口夸奖自己孩子的目的又是什么?「真的只是单纯想要赞美自己的孩子吗?还是……。对方是否对此话题感兴趣……他的反应又是如何?」虽然每个人自我觉察能力不尽相同,但是这样的自我觉察也有助于调整人际互动的模式。

同理心

我们会想要一直停留在一段关系中,都是因为在这段关系中,我们感觉舒服、自在……如果爸爸妈妈本身都无法观察出在人际关系的社交场合中,大家是不是真的对你一直谈论孩子的话题那么感兴趣?是不是有可能觉得:「你是不是在暗示我没有你那么会教孩子?」真的那么不乎他人感受,可能也很难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炫耀孩子不等于鼓励孩子进步

孩子会有成长,除了正面赞美之外,也需要有一定的规范,才能够真正学习到哪些行为是合理的,哪些不是。如果家长什么都说孩子最棒!总是说孩子是最优秀的!孩子反而会失去经历挫折的机会。

拿捏不当,赞美反而造成伤害

如果家长长期聚焦在赞美孩子「赢过别人」,可能会产生副作用,举例来说,家长如果以孩子的学校成绩名列前茅为傲,一直赞美孩子:「妈妈知道你赢过所有的人,得了第一名,你真了不起!」孩子会以表现自己为目标,不断想要赢过别人,一旦无法名列前茅,就会失去学习动机,容易自我放弃,因为他并没有在读书的过程中找到乐趣,只是为了想要表现自己。

因此,家长应该称赞的是孩子的努力和投入,引导孩子和自己比较,建立「学习目标」而非「表现目标」,重视「学习过程」而非「学习结果」,才能真正享受学习的乐趣,不断超越自己。

刚出生的幼儿,还没有形成明确与固定的自我概念,自我概念的形成来自于周边重要他人对他的反馈,这些反馈就象是自我概念的部分拼图,会让孩子拼凑出对于自我的形象。爸爸妈妈应多赞美与肯定的是孩子在「过程中的努力」,而非「最终的成果表现」而已,如果当孩子只有在炫耀自己的成果表现时,才能得到爸爸妈妈的称赞,才能感觉到自己是有价值的,那么表示孩子的自尊与自我概念养成不是很健全。

孩子易失去自我认识与调适力

如果小孩从小一直觉得任何事情他都「应该」是表现最优秀的那一个,他根本没有机会学习到「自我认识」与「自我调适」,你知道「自我认识」与「自我调适」的能力有多重要吗?

一个无法自我认识与自我调适的人,一旦哪一天遭遇无法受到他掌控的事情,内心会产生严重挫折感,并且会认定世界上没有任何事情可以让他感觉好过一点(feel better),有可能因此一直陷入愤怒、孤独、焦虑、不满意当中;若是如此,又如何面对未来人生各种挑战,把握机会、发挥潜力?

如果你真的认为你孩子这一辈子都会是最优秀的,不会失败,就继续把他保护得好好的,但是如果你相信他将来是有可能遇到挫折的,身为家长应该教孩子的是如何面对自己的短处,就算跌倒了、失败了,也能拥有自己再站起来的这种能力。

当心孩子潜能发展受限!

若不断在他人面前炫耀「自己认为」孩子很优秀的表现,从没有问过孩子本身的意愿或感受,某种程度上,也是让孩子感受到爸爸妈妈认为我只有在这方面有优秀表现,或是爸爸妈妈只希望我在这方面有优秀表现,如果孩子真正的兴趣跟本不在这方面,反而有可能让孩子有很小的空间去发展自己出自己兴趣与专长。

善用三明治赞美法:褒、贬、褒的反馈方式

父母对孩子的反馈,如果光只有正面的称赞,会让孩子受挫能力变低;只有负向的批评,也会让孩子觉得爸爸妈妈从来不懂得欣赏我,久而久之还可能产生沟通上的问题,建议可以善用三明治的反馈法,让孩子知道自己得到认同与欣赏,若有孩子需要改进的地方,负向的反馈意见伴随着正向赞美呈现,最具建设性,能够让孩子产生思考、学习自我修正:

STEP 1 :具体指出及赞美孩子表现优异的部份。例如,孩子个性外向活泼,英语能力与表达能力都十分优秀,对孩子说:「妈妈知道你有这方面的特质与能力,也觉得你这部份表现一直很好唷!」

STEP2:建设性反馈。「但是,班上的其他同学,会不会其实也很希望他们也有可以表现或练习的机会呢?你觉得有时候要不要也试着把机会让给别的同学表现看看?」

STEP3:停留在肯定孩子的部分。「妈妈觉得你一直都表现得很不错,是个贴心又懂事的孩子!」

真心的赞美,一定要公开吗?

如果爸爸妈妈真心认为自己要多赞美孩子,孩子才会进步,其实都可以在私下进行,针对孩子个别「努力的过程」,作出具体的回应。

自恋型父母 ?

在临床上的确有自恋型人格异常(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以自我为主,凡是也都以自我为出发点,听不进去别人的话,缺乏同理心。但是,即使被诊断出有自恋型人格异常,目前也没有任何研究与证据显示,有自恋型人格异常的人不能成为好父母。谢丽红教授强调,喜欢成为众人焦点的父母,并不一定就是自恋型人格异常,不要轻易地对周遭的人给于过度的病态标签,此举对问题的解决并没有太大的帮助!

当父母有自恋特质的倾向

一般在使用「自恋」这两个字的时候,常是指某个人自己过度地觉得自己很帅、很美,那种感觉通常让他人有些不舒服。延伸来说,自恋跟自大、浮夸、骄傲、自私等等的概念,有些关系。有时候,我们可以用「过度专注自我,忽略他人与社会公共利益」的角度来看。所以,自恋是发生在人我关系当中的一组行为。

自恋,常源自于脆弱的自尊

我们再走得深一点,自恋,常源自于脆弱的自尊—也就是自我概念不清,导致容易受到挑战与威胁,所以需要在关系中贬低或剥削他人,来维持自我的健全。换句话说,自大,有时候是自卑的伪装,当自恋或自大的面纱被挑破了,即带来强烈的情绪反应。

要求孩子来满足本身需求

每个人基本上都有些爱自己,甚至我们每个人都该学如何爱自己。但是把自恋推到极致,那就是只懂得肤浅地爱自己,又不会爱人。讲得细腻些,自己的感受非常重要,但他人的感受却不是重点。某种程度上,他人的存在,在自恋者眼中,只是为了满足自恋者本身的需要罢了。

如果父母自恋特质的倾向强烈,这样的父母要求孩子的背后目的,主要是为了满足自己身为父母的需求。例如,我们常看到,父母自己以前做不到的事,现在要孩子去帮自己完成,来弥补自己的缺憾或自卑,即使孩子没有意愿。或者情节较为严重的,象是打骂孩子发泄自己的情绪,甚至到性侵、虐待的程度。

孩子的幸福并非优先考量

在教养手段中,常出现心理贬低与撤回爱的方式,象是透过不断地贬抑孩子,让孩子觉得只有听父母亲的话才是对的,唯父母之命是从,方便管理控制;以收回父母对孩子的爱为筹码,迫使孩子就范,乖乖听话。有些父母要求孩子,特别是学业与各种才艺表现,是期待自己在亲友面前有面子。有些父母强力介入子女的生涯、伴侣选择,是着眼于自己的长远利益与社会声望,孩子的幸福并非优先考量。

如果父母有自恋特质的倾向,他们的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以下状况:

状况一:孩子易缺乏安全感

如果父母一直无法把幼儿的需求作为优先考量,只知道或只看得见「我自己」想要什么、需要什么,无法设想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那么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就无法健康地经历「当我有困难时,周围的人是能帮助我的」,长期缺乏关爱的情况下,长大后很容易缺乏安全感。

状况二:孩子也会不断想成为焦点

小孩的观察能力是超乎想象的,爸爸妈妈甚至不用说出口讲,从日常生活的相处互动中,小孩就能知道自己的爸爸妈妈比较喜欢自己做什么?或是自己做什么事情的时候,爸爸妈妈会特别开心。…此外,小孩其实会特别想要取悦自己的爸妈。如果父母只注重「外在」表现,对孩子的其他需求不屑一顾,孩子很快就会学习到为了要获得父母的关爱,要不断争取表现。

代理人伪病症候群

有一种很少见的病症,叫做「代理人伪病症候群」。父母透过蓄意让子女生病,然后自己照顾孩子的过程中,得到某些心理上的满足。

父母如何自我觉察?

学习重新认识自己、爱自己

爱自己,说的不单单只是满足自己某些生理或心理上的需要,更重要的是,要了解、认识自己。了解自己行为的动机,把自己成长的过程,跟现在连在一起。先健全自我,才懂得爱人。自己的需求,自己懂得满足,那么,爱起另一个人来,包括自己的子女,就会让对方在关系中自在、轻松。这个时候的爱,通常是利益双方的,换句话说,也就是不会再把子女的外在表现,当成是满足自己的工具。

问题情境:

我的姐姐有一个三岁的女儿,她从女儿出生后,几乎每天每隔一小时就上传自己孩子的照片、动态或是影片到网络上,可是,她公开描述孩子的形象,跟孩子真实的个性或表现差距似乎很大?!例如,她说自己的孩子天生的个性是天生外交官、很外向活泼、完全不怕生,可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几乎每周日都会见到孩子,孩子非常内向害羞,不会主动叫人,也不爱笑,收了礼物也不会说谢谢,一点都不活泼,跟姐姐向他人描述的好像不是同一个孩子?!

孩子易产生挫败感

每一个孩子的特质都不一样,外向有外向的好,文静也有文静的好,如果爸爸妈妈觉得孩子过于内向,可以多协助孩子平衡发展,鼓励与训练他发展外向的行为,可是,如果一直在外人面前陈述一个与事实不符的形象,孩子知道了容易产生挫败感:「原来我做不到也无法符合父母的期待?!」

贴近自己、「悦纳」自己

对自己的了解「很贴近真实」的状况,对自我的发展才是最好的,「悦纳」指的是了解自己的优势与限制所在,并真心接受自己,知道我这个人本身就是有价值的!如果总是高估自己,不符合事实,容易出现眼高手低的状况,如果总是低估自己,也会产生自卑感。

戴着滤光镜教养孩子?

父母如果没有办法解决自己的困扰,活在自己虚构的世界中,将孩子幻想成某种形象(与现实并不相同),某种程度这也是在弥补自己的不足,或无法达成的期望。

理想小孩?

其实每位家长都会有自己理想中想要的孩子,这是能够理解的,只是现实是不可能每一个孩子一出生的天生气质都能完全符合父母的期待,或是每一个方面都很优秀,孩子的天生气质和长处跟父母的期待的不同也是很正常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