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17、读书要品书味

 雪峰读书 2013-06-21

17、读书要品书味

据说,古人读书爱在书中夹些香草,帮有书香之说。而梁实秋在关于读书的札记中直白:书香,乃油墨之味。鲁迅的三味书屋木刻对联:至乐无声惟孝悌,太羹有味是读书。书究竟是否有味?我以为当有!书之味,乃指书的内容。内容之精神,精神散溢出的一缕缕富有张力、醇厚的气息。读书在于品,品而推至味。我虽不知品味一词出自何处,但想来倒与读书近似。所谓?曾国藩读史之法可谓深领其会。他说:读史之法莫妙于设身处地,每看一处,如我便与当时之人或辞职笑语于其间,不必人人皆能记也,但记一人,则恍如接其人,不必事事皆能记也,但记一事,则恍如亲其事。经以穷理,史以考事。舍此二者,更别无学矣。——读罢,大喜,得之矣!这就是说读书之人每每能进入书中之情节,自然会深得体会。所谓?那完全要看所读是什么书及读书的方法如何。读书读出味来,语言自然有味;语言有味,做出文章亦必有味。清代袁枚说:读书不知味,不如束高阁。蠹鱼尔何如,终日食糟粕。有人读书读了半世,亦读不出什么味儿来,那是因为读不合适的书,及不得其读法。我想,读书不品,何知味?品而有味才会体会读书之乐趣。真正的读书,不是念念有辞,而是心有灵犀。品而有味自会明白读书之用途,就如培根所提出读书的功用:饴神旷心,增添情趣,长才益智。读书本属一种爱好,爱好之人读来自然兴趣盎然,才会有品有味,才会体会读书之快慰,领略读书之真谛。然而书味是不可捉摸的,一人有一人胃口,各不相同,所好的味亦异,所以必先知其所好,始能读出味来。有人自幼嚼书本,老大不能通一经,便是食古不化而勉强读书所致。明朝袁宏道所谓读所好之书,所不好之书可让他人读之,这是知味的读法。若必强读,消化不来,必生疳积胃滞诸病。品书味,就是象宋代朱熹咀嚼后所说: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咽终不知味宁详毋略,宁下毋高,宁拙毋巧,宁近毋远。时至今日,读书人又有之法。不吞,无以求其广博;不啃,无以致其精微;不品,无以得其精神。读书,需要反复咀嚼且品味,就像吃豆腐干,嚼过来嚼过去,临了吞下细细的香末,还有余味在口中。如此说来,且不可开了卷,浅尝辄止,或者囫囵吞枣不知其滋味。这种美在文学作品中有,在许多政论、哲学和科学论文甚至讲话中都可以找到。只要有新的思想,就有美的魅力。如果读者获得书中的,便会在谈吐中把这种风味表现出来;如果在谈吐中有风味,在写作中也免不了会表现出风味来。读书人不断诵读、回味,获得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就会品出书魂、书香、书韵来,享受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以为哲理无穷,视为至宝。享受,有时妙不可言。所谓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模糊;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乃享受的一种境界。所以,我认为读书须先知味。这字,是读书的关键。读书怎样品书味?古今读书人有三个比方:

一是读书犹如品美味。读书跟吃东西一样,在一人吃来是补品,在他人吃来是毒质。宋代尤袤对书味的揣摩最丰:饥,读之以当肉;寒,读之以当裘,寂寞而读之,以当朋友;幽忧而读之,以当金石琴瑟。一生清风明月的苏东坡也感叹道,一日不读书,便觉俗气冲天。足见这书味的沁人肺腑,俨然含着橄榄,入口冲淡,回味则甘馨怡人,难以忘怀。而对书味体会精深的,当数汉代的刘向。酷爱读书的他,居然嗅到了书中的药味。在《说苑》中云:书犹药也,善读可以医愚。这就表明书味教人做人,校正人之品行。我也体会到,读书这种嗜好跟对食物的嗜好一样,必然是有选择性的,属于个人的,吃自己所喜欢吃的东西终究是最合卫生的吃法,因为自己知道吃这些东西在消化方面一定很顺利。所以,嗜好也是阅读一切书籍的根由。教师不能以其所好强迫学生去读,父母也不能希望子女的嗜好和他们一样。如果读者对他所读的东西感不到趣味,那么所有的时间全都浪费了。读书之快乐在于以审美的眼光鉴赏书。读出书中之美,需要高度的注意力与欣赏能力。五官的社会化,需要积累,这办法就是读书思考,读出字面以外的东西。评论家之快乐在于读出作者想不到的意图。然后告诉作者,我比你看得更深。况且同一本书,同一读者,一时可读出一时之味道出来。其景况适如看一名人相片,或读名人文章,未见面时,是一种味道,见了面交谈之后,再看其相片,或读其文章,自有另外一层深切的理会。或是与其人绝交以后,看其照片,读其文章,亦另有一番味道。四十学易是一种味道,五十而学易,又是一种味道。所以凡是好书都值得重读的。自己见解愈深,学问愈进,愈读得出味道来。多读书,读好书,与那些名人,名家的思想对话,细细品味书的内涵,会觉得余音绕梁,三日不绝!比如说,我品读散文,觉得美味有三层: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写景、状物、叙事、传播信息和知识等,求的是准确、干净;第二层是意境之美,即要写出感觉、感情、美感;第三层是哲理之美,即要写出新的思想。于是,我把鉴赏的重点放在把握其的关系上。因此,我读散文注意五点:(1)识得文眼。凡是构思精巧、富有意境或写得含蓄的散文,往往都有的安置。鉴赏散文时,要全力找出能揭示全篇旨趣和有画龙点睛妙用的文眼,以便领会作者为文的缘由与目的。文眼的设置因文而异,可以是一个字、一句话、一个细节、一缕情丝,乃至一景一物。并非每篇散文都有必要的文眼。(2)抓住线索,理清作者思路,准确把握文章的立意。结构是文章的骨架,线索是文章的脉络,二者是紧密联系的。抓住散文中的线索,便可对作品的思路了然于胸,不仅有助于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而且也是对作者谋篇布局本领的鉴赏,从而透过散文的形散的表象抓住其传神的精髓,遵循作者的思路,分析文章的立意。线索通常有以事物的形象为线索,如巴金的《灯》;以感情的发展为线索,如杨朔的《荔枝蜜》;以时间顺序为线索,如刘白羽的《长江三日》;以空间顺序为线索,如朱自清的《绿》;以人物活动为线索,如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以事理为线索,如唐韬的《琐忆》。(3)注意散文表现手法的特点,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散文常常托物寄意,为了使读者具体感受到所寄寓的丰富内涵,作者常常对所写的事物作细致的描绘和精心的刻画,就是所谓的形得而神自来焉。我们读文章就要抓住的特点,由,深入体会文章内容。(4)注意展开联想,领会文章的神韵。注意丰富的联想,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实到虚,这样才能体会到文章的神韵,领会到更深刻的道理。(5)品味散文的语言。散文的一大特色就是语言美。一篇好的散文,语言凝练、优美,又自由灵活,接近口语。优美的散文,更是富于哲理、诗情、画意。杰出的散文家的语言又各具不同的语言风格,如:鲁迅的散文语言精练深邃,朱自清的散文语言清新隽永,茅盾的散文语言细腻深刻,郭沫若的散文语言气势磅礴,巴金的散文语言朴素优美,冰心的散文语言委婉明丽,刘白羽的散文语言奔放,杨朔的散文语言精巧雅致,等等。而且,一些散文大家的语言,又常常因内容而异。如:鲁迅的《纪念刘和珍君》的语言,锋利如匕首;《好的故事》的语言,绚丽如云锦;《风筝》的语言,凝重如深潭。体味散文的语言风格,就可以对散文的内容体味得更加深刻。

二是读书犹如品茶。在我国最早一部字书《尔雅》中称茶为苦荼。《国风》诗曰:谁谓荼苦,其甘如荠,吾取以为读书之法焉。”“即为茶。唐代以前无字,言茶常以代之。《神农本草经》云: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而解之。南宋诗人杨万里在《诚斋集·习斋伦语讲义序》中说:读书必知味中之味。不知味中之味,而曰我读书者,否也。他也把读书的辛苦比作,把读书的受益比作,可以说是一部新奇的比喻,非源于心得而不能道之。在古代,对于文人骚客来说,饮茶与读书是一样的风雅。《菜根谭》中有一名句:千载奇逢,无如好书良友;一生清福,自在碗茗炉烟。就是说人生最得意的收获无外乎好的书和好的朋友;而人生最大的清福就是喝茶和拜佛了。古人还总结出:品茶一人得神,二人得趣,三人得味,或于竹影窗前,或坐落花树下,慢慢饮啜,且耳能听泉瀑之声,目能断飞鸿之影。书室之内,点燃一炷香,煎起一壶茶,柔和的香味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气氛。室外的老松也在微风中沙沙作响,似与炉上茶壶的煮沸之声互相应合,地炉茶鼎烹活火,一清足称读书者闭户真岁月,种松皆作老龙麟。这两幅联语的妙趣呈现无遗。这种意境很古典,很儒雅,也很温情,拿我们现代的一句话说,就是有品位。而那些浮浅之辈的只能谓以饮茶,不敢用字,因为品茶是艺术、是学问、是极其讲究的。从古至今,读书是不受时空局限的,或寒夜低吟,或白昼诵读,只要闲时展卷便会大有收益。小憩时,找一本好书,翻一篇好文章,细细咀嚼,慢慢品味,或喜笑颜开,或泪流满面,皆畅快淋漓。若有茶香作伴,更是其乐无穷。读书和品茶,人们不能不惊异二者在感觉上这样的相似,也就会明白中国茶文化为什幺会在中国文学殿堂中独树一帜的哲理了。我也一直觉得读书是有些讲究的,可以是很精致的。读书如品茶,佳文若茗,香留舌本,越品就越觉得清香幽远,有无穷的韵味。多年来,我养成了一个习惯,在平时工作,生活之余,静静地坐在书房,桌上放一杯清香的绿茶,手捧一本爱读的书,闻着茶香,浅尝一口,妙不可言的润喉甘甜滋味,直沁心扉,浑身都透着轻松的感觉,读起书来,口齿灵光了,思维也会特别灵通敏捷。喝一会儿茶,看一会儿书,想一会儿事,说品位谈不上,至少是很惬意的。就这样我喜欢边喝茶边读书,几乎到了读书不可无茶的地步。渐渐地,我也把读书与喝茶联系在一起。在我看来,一个人在书房喝茶、看书,也可称之有神有趣有味。静静地看一片片嫩芽在沸水的浸泡中吐露崭新的生命之色,看叶子在水中缓缓地舒展,沉沉浮浮,聚聚散散,然后慢慢地舒展开来,就像打开的心扉,令人赏心悦目。不自觉地想起春风取花去,酬我以清阴。默默地看书,不自觉地六腑睡神去数朝诗思清,更能盘激发灵感洗我胸中幽思清,鬼神应愁歌欲成。久而久之,养成一种习惯:凡读书时,我总要沏杯茶放在一旁,或者喝茶总要找一本好书翻看。没有茶相伴,不忍翻开书页;没有书相随,喝茶便少了滋味。手捧书本静坐喝茶,一种心情如水的感觉和隽永宁静的心境令人神醉情驰。孔圣人的字字珠饥,实乃一杯清茶;司马迁的千古绝唱,又如香浓的绿茶。尤其看到精彩处,轻轻呷一口茶,留在口中回旋,书韵茶香交融,时间仿佛凝固在这一刻,一切哀乐悲欢、阴晴圆缺都消失了。这种习惯是好是坏自不待说,但它既然成了一种习惯,也就很难改变了。华灯初上,呷一口清茶,指尖轻轻滑过泛黄的《诗经》,是何等逍遥自在!雨后初霁,心与天空一样澄明,细细品味宋词的字字珠玑,又是何等酣畅淋漓!无论是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缱绻,还是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都是读书带来的美感与享受。所以,每当静谧的月夜,夜阑人静,微风习习,面对一本书,总能使我的心境自然地沉静下来,此刻,我不免告诉家人,就让我沏上一杯清茶。尔后轻轻地走进神圣的书斋,去亲近那醉人的然而却是淡淡的书香。读书如饮茶。书有多种,茶有多样。饮茶有多种,读书有多法。因人而饮茶,因人而异读书法。比如说,饮茶不宜暴饮,当需细细品味。品茶时,初尝只觉得味苦嘴涩,继而苦涩之味渐淡而甘甜之味渐 ——玉白瓷盏衬着碧绿清茶,清香淡远而幽长,嫩芽水中摇曳,轻盈,婀娜,口中的甘甜,眼中的碧绿, 鼻中的清香,心中的清爽,顿觉整个人褪秽脱俗,胸中块垒顿消。读书也正是如此。书如茶,重在品。看书不宜贪多贪快,不宜操之过急,关键在于消化,在于理解作者的旨趣,体会个中精华。每部作品都是作者心血的结晶,就像是他的孩子,总是想把最优秀的基因遗传给他的孩子。而读者要做的是吸收其精华,这样就能在读书的过程中获取一定的知识。随着知识在量上的积累,自己观察、了解、认识事物的能力会进一步提高,最终形成思想认识上质的飞跃。当然适当地增加知识面也是必要的,只有在广博的基础上精炼,知识才能融会贯通,才能真的学以致用,学习才能体现它的意义。人们都说茶是清雅之物,自古就有喝与品之分。喝茶是为了满足人的生理需要,而品茶不只是品茶的滋味,更是重在意境,在余香袅袅的茶香中,品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道独特风景——茶文化。喝咖啡需要的是情调,而喝茶需要的是平静的心境。边喝茶边读书,久了,慢慢地便进而有更深一层的感悟:读书如品茶,品茶如品人生!一个人若是在喝茶中有品位,自然对生活、对情感、对生命就会热爱。人生就如同喝茶一样,当以沸腾的热情为水,宽厚的包容当杯,细品之,淡香悠然,其中有苦涩、有甘甜、有清香、有醇厚……退休后,我喜欢泡一杯清香的绿茶,一个人静静地独自坐在书桌前读书,从杯中袅袅散出的热气里,嗅着淡淡的茶香,细细品啜,越品之,越醇厚,越甘甜……这难道不是人生的一大享受吗?

三是读书犹如品酒。书味在心中,甘于饮陈酒。这是许多读书人不约而同地道出的心里话。西晋竹林七贤中刘伶曾作《酒德颂》,饮者以酒为乐,以酒为友,以酒会友,无酒则不悦,喜饮而量不大,此类多为文人雅士是也。李白不是有两句诗曰:自古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还不禁赞歌喝酒人的骨气: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俗话说:酒醉英雄汉,饭胀死木头。宋仁宗时的进士苏舜钦平日喜酒,年轻时住在舅父杜祁公家中,每晚读书以酒相佐,量至一斗。一天,杜祁公悄悄去偷看他读书,听见他读《汉书·张良传》,读到张良与客椎击秦始皇于博浪沙时,拊掌道:惜乎,击之不中。便满饮一大杯。又读到张良初遇刘邦于下邳。杜齐公笑道:有如此下酒物,一斗不足多也。这个故事,让我想起了汉朝文人杨雄的话:熟读离骚,痛饮酒,方得为真名士。我国这样的真名士真不少。最有意思的是宋代文学家苏舜钦,每每夜读,都必须喝上一斗美酒。读《汉书》时,更是一杯一杯地下肚。其岳丈听说后,风趣地说道:有此上等下酒物,喝一斗酒实在不算多呀!——“汉书下酒的典故由此而来。宋朝朱熹主张醉中读齐谐志怪。美酒佐读,何等高雅!明代吴从先认为读忠烈传,宜吹笙鼓瑟以物芳;读奸佞论,宜击剑祝酒以消愤。常常是读书饮酒同步进行。明代史可法酷爱斗酒纵观二十一史,炉香静对十三经,品酒夜览,独有情趣。于此性情中,另一位文人葛兆光则说:品茗呷酒漫读书,忘却经营生计、案牍文字,每到会心处不禁抚掌,是赏心乐事。品酒之外,还附带饮茶,于此专注于读书活动,几多妙趣说不尽。在古代读书大家中,斗酒读书的例子还有不少。又说借书一瓯,还书一瓯,赠酒成为借书阅读这一行为中的一种礼节。现代人也有把读书喻为饮酒的,当中数林语堂说得最绝:一人读几个作家之作品,觉得第一个人的人物描写得亲切,第二个的情节来得逼真自然,第三人的丰韵特别柔媚动人,第四个的意思特别巧妙多姿,第五个的文章读来如饮威士忌,第六个的文章读来如饮醇酒。真是一步一个境界,一个境界一种意韵,道明博览典籍之无穷妙趣。外国读书人里面,对酒情有独钟者也不乏其人。最近就看过一位英国作家以《品酒》为题的短篇小说,可惜是在旧书摊上,没有细读全文。英国作家福斯特称,一本未裁边的书,犹如一瓶原封未动的酒,好的印刷、好的装订和古老的版本固然重要,但书中的文字才是生命之酒,对形神俱佳的毛边书大加赞赏。我想,只要作家高兴,只要读书人高兴,关于读书或关于书卷,每一处都可以与酒有太多的关联。书反映一切,自然也能融酒香于缃帙之中,添增书卷的气质和气息。在酒品之中融入芸气,也定能使美酒的醇味历久而弥新,且不失正色。我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也养成了喝点酒的习气,似乎是一日三餐两餐酒(我所说的是喝酒而不是酗酒)。别人说,爱喝酒不好,既伤身体又乱性。我却没有这个感觉。酒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而来。我倒感到,喝酒,探舌而抿,味感纯正,腻而不滑,芳香溢于唇齿间,总能给我一种特殊的感受。尤其是酒后眯眼而读书,锦文绣章,爽而不浮,清雅蕴于胸臆间;酒细品而后畅饮,顿人既薰而不醉;书默读而后出声,顿使眼界豁然大开,如对九夏芙蓉,心既旷而情殷,此等享受,何其美妙!所以,我现在觉得或许用品酒来描述读书的感受是很妙的,读书与饮酒二者有很多相似之处,品酒如同品书,不同的是品酒用嘴,而读书则是在用脑。书籍是一座奇妙的宝库,里面有很多宝贵独特的营养。我很愿意把书当作酒,只要慢慢地去品味,从而在不知不觉中汲取其中的营养。一本书就像一杯酒,就要细品才能品出味来,书当然要用心读才能读出深层的东西来。品酒,品书。书又是佐酒的最美菜肴,酒又添读书的最佳情趣。苏东坡一曲大江东去,唱尽千古豪杰。用葡萄酒的沁香微酸,去咀嚼《三国演义》,谁不叹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轻舔杯口团团冒出的啤酒泡沫,与雨果聊聊《巴黎圣母院》里的轶事,不得不论定:英雄气短,儿女情长;莎士比亚的风流,则是陈年佳酿,而鲁讯的文章又像一杯烈性酒,入木三分;……总之,书像一杯老酒,越尝越觉得芳香醇厚;像一位老友,越聊越觉得不可缺少。越是经典名著,它的那种醇香也越浓,这一点和酒是一样的,酒是越陈越香,书也是越精越有味。犹其是女人喝酒,很风景。长发飘拂,纤手端起酒杯一饮而尽,双颊立即染上胭脂,就是一朵桃花开啊。这样的妩媚动人心弦。历史上有这样的例子,贵妃醉酒,面若艳桃,口角含笑,醉步里,都掩了风流。宫中三千粉黛,一下子失了颜色。最可爱的要数《红楼梦》里的湘云醉酒,醉卧山石僻处一石凳上,四面芍药花飞一身,满头满脸连同衣襟上皆是红香散乱,手中的扇子兀自掉落到地下,也半被落花埋了,一群蜂蝶闹嚷嚷绕了她飞。这样的景致,就是女人见了,也爱煞,何况男人乎?最难耐的饮酒应是女人的独饮,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愁到深处无计事,才下眉头,却上心头。只得靠酒,来买微微的醉了。历史上最喜喝酒的女人要算李清照了,无论春夏秋冬,都在浅斟浓饮中。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星光已点点亮了,一扁小舟载着醉了的女词人,在藕花深处摇摇荡荡,晚宿的鸥鹭被惊起,一团团白的影在舟的上空飞。多么诗情与画意!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几分慵懒,几分迷醉,睡眼惺松。酒浸泡着李清照所有的才情和风情,她成了女人喝酒的经典。我在读书如饮酒的体验中有三点感想:其一是举杯酒要慢慢品,执一卷要细细读。面对一本书,总能使我的心境自然地沉静下来,这是品咂这种特殊的酒的前提条件。书需要有一种严肃的心境去读,我一直这么认为也这么做。如果把读书人比作一个酒徒的话,浩如烟海的书就是一座大酒窖,里面陈列着各种年代不同的陈年佳酿,让人一生都品不完。但这么多酒,人总有自己的偏好。有的人喜欢浓烈的酒,有的人喜欢清纯的酒,有的人喜欢国酒,有的人就喜欢洋酒,我就喜欢饮中国的茅台酒、郎酒之类的酱香型酒。读书也是这样,也有个人偏好的,我就喜欢读中国的史书,觉得这种味道是我最适应的。捧读一本历史书籍就如手握一只盛满酒的酒杯,还未喝就能先闻到一股酒香,书还未读就先触动一根心弦。然后翻开书页细读下去,看看历史上的各色人物是如何演进了一段历史,感受一下各种各样的历史场景。这时,就像站在旁边的一个看客,跟着那些人物游逛于那个曾经的时空。他们照样按他们的去做,而我却只是在注视在感受。如:在远古洪荒,感受蒙昧的人们是怎样艰难地生活;直到出现三皇五帝。我们就可以感受他们又是怎样在缔造着中华文明的开端;在商周,从那简单的记述中看那些贤人们如何施政。春秋战国是一个纷乱的年代,是一个争鸣的年代,我们可以在战场上观看古老的兵车战斗,在宫殿中倾听说客的辩论,在乡野中观察圣人的生活,感受诸子的思辨。六国统一的征战,楚汉相争的惨烈,鸟尽弓藏的结局,都像是一口口味道各异的酒,侵入智慧的心田。在品味这些历史的时候,我们也在进行着各种各样的思考,这种特异的酒使我们产生的是各种特别的感受和感叹。总体来讲,一个朝代好似一杯酒,品读一个朝代就像是品味一杯酒。其由创立到兴盛到衰亡,就像酒的味道由清纯到浓郁到苦涩。每一个朝代衰亡的背后是大量的社会问题和百姓的痛楚甚至是生灵的涂炭,正是这构成了酒的苦涩的味道。看看它创立之初,虽说是在强烈的阵痛之后百废待举百业待兴的时刻,朝野还算处在一个相对比较清明的时期。帝王尽心臣子尽力,共同缔造者他们心中的强国梦。然而,随着国势日昌国运日隆,无论君主还是官员都开始求一己之利,逞一己之私。百姓是一样的百姓,他们哪里能想到,在这看似平稳繁荣的背后已经开始萌发着各种各样的危机。这浓郁的香味并不能让人品多久,便逐渐有一些青涩,继而是越来越浓的苦涩了,终于在此杯酒将尽的时候苦涩达到了顶点。清纯、浓郁、苦涩是这一杯酒的主流味道,细加品尝,也会品出其他的韵味。比如忠臣贤相的精心谋国,乱臣贼子的祸国殃民,骨鲠直臣的冒死直谏,势焰煊赫的权臣当道,万死不辞的一心为公,庸碌无为的昏官蠹吏,朝廷与地方的博弈,升斗小民的郁积而发……一个朝代几百年,这几百年包含了太多的内容。当我们静静地品读它时,虽然是面对一个永远的过去,但是仍然能带来心灵的触动,智慧的启迪。历史是已经定格的事件,是远去的年代和消逝的人物。我们作为后来者,能体味那已经走过的路程,感受那智慧的思考,真的是一件幸事。让我们多读书,读好书,通过读书获得知识,通过读书体味人生。其二是饮酒如读书,读书应该读出饮酒和酿酒的境界。据说汾酒的酿制工艺有七大秘诀:人必得其精,粮必得其实,水必得其甘,酒必得其明,器必得其洁,缸必得其湿,火必得其缓。其实,在我看来,一本好书的诞生以及一个人读透书本的过程,亦应如此,致密严谨、丝毫不苟、讲求精义、探骊寻珠,应该在色、香、味等诸方面俱绝于世,有无数次回味仍香醇甜蜜如初的魅力,能始终博取隔壁千家醉,开坛十里香的美名。即便只是一口下肚,也能转气回肠,香沁肌骨,其味其韵,妙不可言!其三是读书如品酒又胜于品酒。周作人说:读文艺的书如喝酒,要读者去辨别味道的清浊。从另一方面指出怀疑鉴别于读书的重要性。周氏因此鼓励以书为酒,反对一味饮酒。因为他认为,饮酒损神茶损气,读书应是最相宜,读书如同饮酒,而饮酒却无饱览诗书妙趣。所以,依周作人的看法,还是多读书为好,多读书能获品酒之妙,而狂饮酒并不见得就可以获取读书的乐趣。《红楼梦》中,薛宝钗有云,酒热饮伤肺,温饮和中,冷饮伤胃。在这一点上,读书略胜饮酒一筹,热、温、冷,皆不伤大雅。这是读书的优势,也是书卷的气魄。《十国春秋》说:酒有别肠,不必长大。 意思是说酒量的大小与身体的大小不必成正比例,壮健者未必能饮,瘦小者也许能鲸吸。读书的道理也是一样的。对于读书,没有最晚,也无长幼之别。长者未必能博古汲今,幼者也未必就浅陋寡识,读书可以弥补世俗意义上的人生经历之差别。对于求知,只有行动与不行动。每一个读书人都应从每一刻做起,汲吸酒的长处与妙处,取其精华而从之,弃其糟粕而从之,兢兢业业,将读书做到最佳处,读出品酒的至妙境界。每一个饮酒之人,也都应饱览诗书,而不于昏昏然中烂醉成一不学无术之人。我的结论是:品酒也妙,读书更好。读书做学问与品酒有共通之处。书与酒一样有悠久的历史,而书有更丰富的特性,而书有更丰富的内涵,书能与人交流,集聚古今智慧精华。读书更应凭趣味品其特别兴味,汲其精髓。书礼简单,不必膜拜,只求虔诚,此同样为求知精义之一。懂得书品,能够品书,施以信诚,读书之功定可成。把卷论酒,我虽得粗浅皮毛文字,于中获得若干想说而终不能说尽的话,还颇为自得。但酒的学问实在很大,酒到妙处难言传,何况我品酒的经历不长,半路出家,又要强作学问,比起酒的宽广,实乃自愧难当。古今中外,酒鬼尽多,酒仙极少。而品书人中,得道书仙是数不胜数的。因此,把卷略论酒之后,在书与酒之间,我还选择读书。

以上三种比喻,读书犹如品美味也好,还是犹如品茶、品酒也好,我认为,读书是一种回味。我曾在书中读到这样一个故事:有人问大哲学家苏格拉底:请你告诉我,天与地之间的高度到底是多少?苏格拉底答道:三尺!”“胡说,我们每个人都有四五尺高,那人还不把天给戳出许多窟窿。苏格拉底这才微笑着说:所以,凡是高度超过三尺的人,要能够长久地立足于天地之间,就要懂得低头呀!这个故事,一直令我久久回味,且终在自己的人生旅途上得到应验。回味,是一种诗性情绪,是一道亮丽的风景。回味,可造心境,在慢慢掂量中,在细细思量里,读书人款款走进智慧的芳圃,采撷思想的精华,畅然有了不受名缰利锁束缚的自由。不断诵读,不断回味,读书人一旦获得悠然、超然、淡然的好心致,还怕品不出书魂、书香、书韵?回味书中的情节、细节,哪怕是一句话,有时都可令读书人以为哲理无穷,视为至宝。回味,有时妙不可言。所谓精妙处,忍不住击节叫好;伤感处,止不住泪眼模糊;激愤处,耐不住拍案而起;谐趣处,憋不住哑然失笑,乃回味的一种境界。如果说,回味是一种杂糅、磨合、交流的手段的话,那么让各种风格与精神资源之间进行反复捣弄,这样就能让读书人的思维显得饱满,其精神世界富于弹性。所以,我说回味之于读书似乎更隽永,更厚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