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1、读书要学以致用

 雪峰读书 2013-06-21

21、读书要学以致用

读书的宗旨,最核心的是学以致用。孔子认为,是为了,而且是首要的。孔子还曾强调指出:讷于言而敏于行,强调学与行的结合,即把学到的知识适用到实践中去。用《论语·子张》中的话讲:君子学以致其道。学以致用。孟子说:尽信书,不如无书。朱熹主张读书要切已体察,读书穷理,当体之于身。就是要心领神会,身体力行。从读书法的角度来看,朱熹强调读书必须联系自己,联系实际,将学到的理论转化为行动。人们所学的知识,只有有效地运用到生活和实践中去,才会发挥其效用。否则,一文不值。古人读书的最大目的,或曰第一目的,就是做官,即学而优则仕。苏秦读书优,挂六国相印,车胤官至司徒,倪宽官至丞相。此外,还有读书致用的目的:一是增知明理,如孔子问其弟子子夏读书的感受。子夏说,书对世事的论述,昭昭明白,如日月之光亮;繁茂丰富,如数不尽的星星。二是治国修身。拍汉的冯衍曾说:若不读书,做君主的不明于道,上无所承,下无以化民;为臣的则不时于道,进无以事君,退无以修身。三是娱乐性情。陶潜《读〈山海经〉》诗云既耕亦已种,且还读我书,览周王传,流观山海图。俯仰终宇宙,不乐复何如!古往今来,读书能结合实际而获得真正知识的不乏其人。春秋时代的军事家孙武,他以兵法谒见吴王阖闾,吴王在看过他的《孙子兵法》后,问他:可以用女子操练吗?孙武说:可以。吴王就派了一群宫女给他。孙武以吴王的两名宠妃为队长,并施以严峻的军法管理,起初众宫女大笑不止,孙武说:号令不明为将之罪,明而不从是领兵官吏之罪。由于孙武三申五令,宫女仍然轻忽嘻笑,不听号令,因此尽管吴王求情,孙武仍依军纪将两位宠妃处死,此后宫女认真操练,队伍整齐。又经过一段时间后,孙武报告吴王说:兵已练就,王欲用之,虽赴水火犹可。吴王因为起用孙武,国势因此日渐强盛。宋代大诗人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一诗中曾写道: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这里,他深切地感受到单纯读书的局限性,而强调读书必须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固然是人们实践经验的总结,但是对于读者来说,它毕竟是间接的,没有经过自己亲身体验过的东西。因此单纯从纸上获得知识就难免流于肤浅。读书只有联系实际,自己亲自体会验证一下,认识才能由浅入深,把书本知识化为自己的血肉。明代医学家李时珍坚持一边读书,一边行医采药,跑遍了祖国的名山大川,最后终于写出了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巨著《本草纲目》。清代学者顾炎武,抱定行万里路,读万卷书的宗旨,一边读书,一边做社会调查,撰写了具有真知灼见的《天下郡国利病书》。他们都是读书联系实际而取得成就的典范。我在读书要学以致用方面有如下认识:

一是读书不能成为两脚书橱。古人将读死书的人称之为两脚书橱,还称之为蠹书虫两脚书橱为我国的成语故事,出自于《南齐书.陆澄传》记载的一个故事:陆澄当时称为硕学,读《易》三年,不解文义,欲撰《宋书》竟不成,王俭戏之曰:陆公,书橱也。’”后来,人们将只知读书而不会灵活运用的人戏称为书橱。《三国演义》里的马谡,自称自幼熟读兵书,颇知兵法,但在街亭之战中,只背得凭高视下,势如破竹置之死地而后生几句教条,而不听王平的再三相劝以及诸葛亮的告诫,将军营安扎在一个前无屏蔽、后无退路的山头之上,最后落得一个斩首示众的下场。因读书方法不对或不适当,刻苦读书变成两脚书橱的人,不仅中国古有,外国历史上也有。英国有一个叫亚克敦的读书人,他一生嗜书如命,家里共有7万册藏书。亚克敦一生都在不知疲倦地阅读,直到66岁逝世的那年。可是,亚克敦终身没有取得创造性的成就,反被后人讥讽为两脚书橱。有人形容他就像一泓清泉流经沙漠,只有吸入,而没有喷出。这种人在现代也有。如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不顾中国革命实际,顽固地坚持城市中心论,生硬地照搬照套苏联的模式,结果给中国革命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在现实生活中,这种两脚书橱的人也比比皆是。我发现,有的人非常喜欢读书,读了很多书,甚至到了博览群书,皓首穷经的地步,却变得很迂腐,到头来一事无成;有的人虽则爱书成癖痴心不改,涉猎之宽广与理解之深刻皆令人佩服,但又偏偏忽略了运用,以至空有知识而缺乏能力,实际操作起来却又一筹莫展,此乃遗憾型读者。我观察改革开放以来,一大批年轻干部走上了领导岗位,他们工作有朝气,有魄力,让人欣喜。但是须加强学习,提高政治思想上的理论素质,才能增强工作的底气和后劲。对于年轻干部这一点尤为重要。许多地方,工作出了这样或那样的差错,有些干部经受不住物质上的诱惑而中箭落马,检讨中常常有忽视学习一句,真是一个重要的教训,可惜晚了一些。还有一些人也爱读书,甚至手不释卷,虽然掌握了相当丰富的理论知识,特别是在当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中不能将课堂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践有效的结合,只是整日捧着本书,充当了现代版的两脚书橱。如我有个同事是名牌大学的本科毕业生,教研室分配他一个专题的教学任务,但他不能将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工作实际有效的结合,遇到问题只是在书中找,从不向老同事讯问,对一些具体的教学技能不屑一顾,仍整天抱着几本书翻来覆去的看,东拼西凑写了一大本讲稿,上讲台埋头念稿子,一抬头就说不出话来,教学十多年了没有讲几次课,后来竞争上岗中被迫改行搞校对,做资料员。这不能不说是让人遗憾的事。自古以来,人们都梦想拥有那种过目不忘的超强记忆力,而人类进入计算机时代这一梦想可谓实现。某报纸报道了一名日本记忆超人背出圆周率小数点后83431位,以显示人类超强的记忆力。这当然是好事!但读书没有思考,没有应用,等于吃饭不消化。马克思说过:书是我的奴隶,应该服从我的意志,供我使用。有人曾问爱因斯坦: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多少?爱因斯坦说:我永远不会去记我在任何一本手册中都可能读到的东西。我认为,一个人成熟的标志,就是有自己的思想。这不全在于读了多少书,学了多少知识,而是能否将这些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是否又创造了新的知识。读书是为了求知识,而知识必须作用于实践,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才能显现力量所在。一个聪明的人应该学会如何把记忆知识的工作,交给各种手册、词典和百科全书,而不是把自己变成一本词典。有人说:知识不是力量,知识只有转化为思想、能力,才能成为力量。这是有道理的。书,前人彼时地感受的结晶,不尽与此时此地的读书人相同。可以参记,不能照搬,照搬,不是创造。然而创新,并不是某人之专利,而是每个人都可以办到的。俗话说师傅引进门,修行在个人。对于每个人来说,只要有创新的素质、毅力和百折不挠的精神,都可创新;只要认准一个目标以后,只要有勇气、有胆略、敢于把自己的聪明才智变成行动,坚定天下无难事,只要肯攀登有志者事竟成的道理,就能便潜在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激情便可如火山爆发出来,就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辉煌。

二是读书不能纸上谈兵。纵观上下四周时空,不难发现,有不少空喊读书的人:有的自己没有养成读书的习惯,读不下去,又觉得读书很有必要,于是就成了空喊。有的心有误解,以为拿起书来从头到尾读下去,就会变成读死书,所以还不敢也不肯这么做,于是也变成了空喊。有的因为太懒了,不愿意自己花时间去读书,只希望能得到什么秘诀,不必费很大力气一下子就能吸收很多知识,所以叫喊要读书,实际上却没有读。有些读者一见有秘诀就满心欢喜,结果不免上当;也有的人非常喜欢读书,甚至做到了博览群书。但是,在处理具体事情时,却不能很好地应用书本知识,成了人人嘲弄的纸上谈兵。《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上有一则故事:战国时期,赵国有一个军事空谈家,叫赵括。他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奢机智善战,为赵国立过大功,被子赵惠王封为马服君。赵括从少年时代起,就熟读兵书,善谈兵法,连他的父亲也说不过他,然而他的父亲却不以为然,认为他不具有真正的军事才能,赵括的母亲问赵奢为什么,赵奢说:战争是关系到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以极其严肃诓谨慎的态度去对待,而赵括却把它看得很轻率,这就一定要坏事。赵奢的话不幸而言中,赵括果然在后来的长坪之战中一败涂地,四十五万赵军全部覆没。公元前262年,秦国攻取了韩国的上党郡,韩请求赵国发兵取上党十七县,以抵抗秦国。赵国派遣大将廉颇带大军驻守长平,秦国也派大军向长平进攻。面对强大的秦军,廉颇筑壁垒坚守,秦军屡次挑战,赵军始终按兵不动。两军在长平相持三年,不分胜负,于是秦国采取反间计,派间谍携带千金贿赂赵国的权臣,并散布谎言说:赵将唯马服君最良,其子赵括勇过其父,若使为将,诚不可挡。廉颇老而怯,屡战俱败,为秦兵所逼,不日将降秦矣!这时赵惠文王已死,赵孝成王即位,赵孝成王对廉颇的坚守政策早已不满,又听信了谎言,于是撤换廉颇,让赵括接替了廉颇职位。当时赵奢早已死去,赵括的母亲听到这个信息后,立即去见赵王,反复陈述赵括不能作将军的理由,仍没有得到赵王的允许。于是赵括走马上任,一到长平就把廉颇原来的计划全部改变,调兵遣将大举进攻秦军。这时,秦王密派能善战的白起为上将军,取代了王龊。白起到任后,先在正面佯败后退,另外又布置了两支骑兵,迂回抄袭赵军后路,赵括不知是计仍然乘胜追击,直攻到秦军壁垒之下。秦军坚守阵地,赵军不能攻下。这时,秦军的一支骑兵已经切断了赵军的后路,使赵军腹背受敌,另一支骑兵直攻军粮道,使赵军失去了根据地。秦军又出轻兵进攻赵军,赵军只好节节败退,临时筑垒固守,以待援军,秦昭王听说赵军粮道已断,亲自往河北征发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送往长平,阻绝赵国的救兵和粮草。赵军被围,马无粮草逾四十多日饥饿的士兵杀人相食。赵括分兵四队,轮番反攻仍不能突围。最后,以亲率精兵搏战,被秦军乱箭射死。赵军失去主将,军心大乱,四十万赵军投降了秦国。白起怕投降的赵兵寻机造反,便把战俘中年幼的240人放回赵国,其余全部活埋。赵括空谈军事理论,不懂随机应变,长平一战断送了赵国四十万大军,使赵国元气大伤。故事告诉人们在纸面上谈论打仗。比喻空谈理论,不能解决实际问题;也比喻空谈不能成为现实。引申开去就是不能只局限于书本,而注重经验的积累和理论联系实际。不能像赵括那样只知道根据兵书办,不知道变通,结果被秦军大败。这种读书不结合实际纸上谈兵的人不仅中国古代有,在外国也有。以譬喻故事演述佛法的佛教经典的《百喻经》(全名《百句譬喻经》,佛教寓言集,古印度僧伽斯那著,南朝齐时印度来华僧人求那毘地译)里记载:有一个人熟读各种航海技术的书籍,对于航海理论说得头头是道,因此商人都认为他必定是个航海专家。有一天,他和许多商人一起出航寻宝,航行途中,船长突然得了急病死去,商人于是公推他担任船长。从未有实际航海经验的他,自以为已经完全懂得航海技术,于是毫不迟疑地接手领航。可是没多久,船遇到大漩涡,他口里一直喃喃背诵掌舵的方法,然而船却不听使唤的随着漩涡打转,最后整船连人一起翻覆沉没。譬喻里善于背诵的航海者,正如战国时代的赵括纸上谈兵一样,都只有理论上的知识,却又自以为真知,到了真正要用时,一点力量也使不出来,在处理具体事情,只知照本宣科,只知人云亦云,只知夸夸其谈,却不能很好地应用书本知识,只知夸夸其谈到了实际中却什么都不懂的人,成了人人嘲弄的纸上谈兵的书呆子。所以,读书不结合实际,不求实效,轻则害己,重则危害他人和社会事业。

三是读书要讲求实效。造成上述两脚书橱纸上谈兵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认为,关键是没有树立正确的读书观。历来真正做学问有成就的学者,都不懂得什么秘诀。但不要秘诀也就是秘诀。自古龙门凭鱼跃,跃过去则成龙,跃不过去则平平。何谓龙门?黄河之水天上来,遇山阻而常泛滥,大禹治水凿龙门,水流湍急浪遏旋。据说,每年三月,黄河之鲤都要溯水而上。李白有诗云:黄河三尺鲤,本在孟津居,点额不成龙,归来伴凡鱼。想来,那黄河中的鲤鱼,要过此地龙门还确实不易。激流旋涡,单靠游是过不去的,还得会持续地跳跳跃跃。这跳跃里,也就含了本事和毅力。说到底,本事都是读书读来的,毅力也是靠读书加性格并磨砺出来的。能跳过龙门的鱼,不气断力竭,堪为佼佼者。能不能变成龙,对每个人来说,机遇平等,就看读书读出了什么境界,或曰读书读出了什么效果。首先,从读书的效果看,书是提高人们综合素质的工具,但读书不只是为了求得知识,更重要的是开启智能;读书不应只在求得学问,更要身体力行,也就是佛教所谓的解行并重。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这话容易带来误导。纵观历史,知识使人迂腐,知识使人软弱,知识使人穷酸的例子至今仍然遍地都是。那么,什么知识才是力量?我认为,有效知识才是力量。所谓有效知识,就是在现实中起支配地位的知识。许多人之所以失业,并非没有知识,而是学而无用。哪怕你有硕士、博士文凭只要你掌握的知识在现实的社会中对不上所干专业的口,即学非所用,就找不到工作。显然,并非所有的知识都是力量,读书要读出实效来才好。凡是脱离实际,死抠书本的人,在理解方面往往不能深入,学到的知识也常常不能融会贯通。俗话说:真金不怕火炼。真正有用的知识是实务,因此不管修学任何事物,应以融通为要务,以方法、技巧为辅助,以勤熟为功效,以用心、下手为实际,解行并重,才不会流于空谈。其次,从对书本知识的检验和评价方面看,就一般的书本知识来说,都是作者在彼时彼地经验的总结。大家知道,书本记载了前人的经验,汇聚了社会百科知识,但尽信书,则不如无书。有一个笑话:伯乐善于相千里马。为让儿子继承父业,让儿子熟读马经,甚至画了画样。后来,为了检验儿子学习成果,伯乐叫儿子自己去找千里马。儿子到外面跑了整整一年,才带回了一只蛤膜。他高兴地对伯乐说:好不容易才找到这只隆额突目、脊骨曲缩,能叫善跳的家伙,看来一定是一匹难得的千里马!伯乐一见大笑道:我的儿啊!这只蛤膜叫倒会叫,跳也能跳,只是骑起来有点麻烦呀!客观实际情况往往是千差万别和不断发展变化的。因此书本知识也往往是不完全的。我们从一本书中获得的知识是否正确,是否符合自己那里的实际,还要放到实践中去检验。如果认为一切上了书的东西都是对的,而不去结合实际进行评价检验就可能接受错误的东西。所以,读书必须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书读活,做到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才不枉了读书一场。前些日子,我从一家所谓科普杂志上看到,有篇文章说鬼神的存在是有科学根据的,还举出种种荒诞的传闻加以证实。对这样的东西,如果我们能结合现代科学发展的实际分析一下,就能看出,这是宣传迷信的伪科学,如果盲目地相信书本,就会上当受骗。从这一角度来说,在读书中要想获得正确和有益的知识也必须联系实际。再次,从读书的目的看,读书是为了有所为,如果仅仅是为了读书而读书,毫无疑问,这偏移了读书的宗旨。美国政治家华盛顿说:读书而不能运用,则所读书等于废纸。伟人毛泽东有句名言: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他一贯主张学习马列主义理论必须用来指导中国革命实践,提出要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之去射中国革命之,而不要把箭拿在手里,连声赞曰好箭!好箭!却老是不愿放出去。他一生坚持读马列的书,用马列主义原则去指导中国革命,使我们的无产阶级革命事业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从他们的读书观来看,伟人毛泽东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也为我们树立了光辉的榜样。我想,读书如果不是为了应用就失去了读书的意义,而要应用就必须联系实际。这是因为,书是写书的专家学者记载下来的社会、人生、自然界的情况,或者思想家、艺术家的观念和情感。书的作者把自己的实践经验写成书本,其目的不是为了藏之名山,而是为了传之后人,用自己的经验去指导他人的实践。所以写书不能只是读书人的纸上谈兵,而要体现时代性、思想性、现实性、应用性,使写作具有实际意义,体现现实价值。对读者来说,它是间接的,是书的作者对现实生活的感应的记录。这些记录,都不是自己所亲历感受而得的,它是第二手的知识,而更重要的是要有第一手知识。既要读人家所写的书,也要自己去体验生活。有了自己的体验,再去读书,那收获就大不一样了。这时,能吸收,也能分辨,能批评,还能增加自信心。比如,我们学习马克思主义著作的方法,能从一般阅读到应用,就是在参加各种社会活动后才能达到。当然,我这里强调读书人的实践,并不等于说读书得来的第二手知识不重要,因为第二手知识也是真理的组成部分。我是说读书决不可废,但是不能光凭书本知识。现在有些学历高的人是三门型的,有的读书很勤奋,但轻视社会知识;有的甚至搞理论与时间倒挂,结果是只会念书,不懂社会,妨碍了自己的学术创造力。我看那种所谓读书致用者,往往读得很苦。这种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他们大都读得认真,苦读苦记;二是这一类读书人,从来就不曾把读书当作一件充满情趣的事,由于受目的的驱动,他们时时都会觉得好像一条粗大的鞭子悬在头顶上。这一类人,在一般的情形下,也有取得成就的,但更多的时候则是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每每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巾。而那种从不把读书当成人生的全部内容,但坐在书桌前的时候,却又能忘却别的事情全情投入,既读得艰苦,又读得有乐趣,执著里包蕴着智慧的弹性,耕耘中系念着收获的喜悦;既有坚强的体魄、充沛的精力,又有严密的思维、科学的想象,奉书为人役为圭臬(比喻准则或法度,奉为圭臬),只取书的精华为我所用,把书本知识当成自己出发的起点,而生龙活虎的创造才是真正追求的目标。我赞赏这种一群入世的读书人,能够做到活读运心智,不为书奴仆。泥沙悉淘汰,所取唯殊玉,勤和绩的统一,变阅读为目根、舌耕、笔耕。我认为他们才是读书人的脊梁!

人们常说 读书不难,其用难。如何学以致用呢?有人简单地说,就是要举一反三,要触类旁通,要随机应变,还要知道临场发挥。这么说,玄之有玄。其实书怎么用,到底还是只能自己去感悟。我认为,所谓的,决不能从急功近利立竿见影观点来理解,应从广泛意义上来理解。就是要联系实际,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书本知识和实际能力的转换。不能为读书而读书。读书的目的不是为了炫耀,而是为了增长才干,提高技能,转化为实际能力,获得尽可能多的成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