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2、读书要买书

 雪峰读书 2013-06-21

2、读书要买书

读书就要买书,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不必细说。也有不买书靠借书或到图书馆读书的,我觉得占的比例很少。真正读书的人还是自己买书来看,那个感觉是绝对不一样的。我平生爱逛书店,进图书馆,逡巡书橱,察视诸书,感到买书人与读书人对待书的态度可是大相径庭。买与买,买与读,读与读,千姿百态,千奇百怪,买的不读,读的买不起,买来不珍惜等等,令人叹息。我条分缕析,有如下看法:

爱买书的人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买来自己看的。喜欢的才买,有用的才买,好看的才买,挑的细,看得清,不花冤枉钱。打折当然好,不打折觉得可以陶冶情操、增进知识、抖擞精神,充实头脑、愉悦生活、健康向上的也毫不犹豫的拿下。比如,想为家庭改善露一手,但不知道如何下手,买一本食谱菜谱,亲自下下厨,照葫芦画瓢,照谱下料,一回生两回熟,吃着自己做的饭菜,品着劳动的成果,夫妻感情是不是更粘乎了?那么这本书就买着了;一种是买来装潢门面的。有钱人的钱不知怎么花,本来胸无点墨,笔有千斤重,字不认多少,就为装个门面,于是乎,一掷万金,不管贵贱,有无用处,能否看懂,一古脑买来成本大套精装系列丛书,堂而皇之在精美的书橱内书之高阁,不为读,就为看,客人来有了可以炫耀的话题:咱也是书香门第!我赞成前一种,但也不反对后一种,买书作装饰品,总比赌博抹牌输钱好。

买来自己看的也分两种:一种是像我一样自己掏腰包买书读。钱来不易,还要生活,所以,买书精挑细拣,在书市认认真真的淘,小心翼翼的品,把内容吃透了看好了才付钱,就怕花了眼买回来没有用处,浪费了钱心疼。在书市、书店经常看到坐在那里读书的人,(也有没有事、没有钱、读不花钱的书的)大半是想把内容了解清楚再决定买与否;一种是花费公款或者用别人的钱买书读。又是另一种光景,不问价格,眼里看到认为好的就抱在怀里,什么二十五史、资治通鉴、大百科全书、古今中外的系列名著,反正不花自己的钱,反正有权不使过期作废,先买下来,在任上没有工夫读,退下来再慢慢研究。

在自己掏腰包买书的人中可分为两种:一种似我惜书如命。买来新书,就像小学生发了新课本,先包上书皮,在书皮上写上书名、作者、出版社等,再钤上自己的印章,深藏于密室,秘不外露。曾见过这样一个爱书人:全部用报纸包上书皮,对自己认为值得收藏的,就买两套,一套收藏,一套放在外面阅读或者外借。要是有人借书,必打借条,写明还书的日期,过期必亲自讨还。有的在书上还写明:某某藏书,概不外借或者有借有还,再借不难请爱惜书,丢书赔偿等字样。我有一套《金陵春梦》,被亲戚借去丢失一册,现在看见那套书,心里就恨恨不已;一种是看了就扔掉了。谁借了就借了,不还就不还了,丢了就丢了,不当回事,好像那不是钱买的。认为不就是一本书吗?值不了几个钱,张不开口去要,嫌丢人。嘿!索取自己的书反而变得没有理了,奇哉怪也。至于那书最后少皮没毛、四分五裂还是好的,当手纸用也算是物尽其用了。

爱惜书的人中又分为两种:一种是也看了(可能不止一遍),也激动了(眼泪流了不少),过后就忘记了。书呢,收藏得好好的,保证丢不了,一摞摞的、一排排的、一橱橱的、一箱箱的,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规规矩矩,安安静静,无声无息,书的价值就是被收藏,书的使命从此终结;一种是我赞赏的,看了有所思,有所得,有感而发。不当书蠹,不浪费资源。坐拥书籍,充分利用书籍。读过就吸收,看了就消化,思索中加工,作笔记,写体会,抒发感情。或厚积薄发,或厚积厚发,有所得,有所获,不自珍,不怕羞,说出来,发出去,不为自娱,只为共享;不但自己增长才干,还善于运用读到的信息,让更多的人分享自己的情感,感受书籍的力量。这时我真有一种大海中捞到一根针那种庆幸感。

我由于喜欢读书,也就爱买书。我从在红安县城读高中时就养成了一个习惯,有空爱到书店走走看看。在学校读书时,无钱买书又爱读书就到书店去,在书柜前或站着或蹲着读书, 曾遭过店员或摊主的白眼和训斥;工作后由于工资低,负担重,生活窘迫,每当流连于书摊或书店手捧所喜爱的书爱不释手却又无力购买时,内心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是酸、是涩、是无奈、是困惑……。但我有个理念,穿褴褛的衣服、破旧的鞋子,这都不打紧,然而千万不要在购买书籍上经济(这不是说买书不砍价)。所以,只要我发现一本值得一读的书,我就节衣缩食,想方设法买回来。到省委学校工作后,经济条件逐年改善,虽然还不富裕,但每年都集中财力买几套大书,如《马克思恩格斯选集》、《资本论》、《列宁选集》、《资治通鉴》、《新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世纪档案》、《文史资料选辑》、《中国古代四大名著》、《全本金瓶梅词话》、《中国十大禁书》、《世界十大禁书》等中国古今名著和世界文学名著,以及《辞海》、《辞源》、《中国文化知识精华》、《世界新学科总览》等工具书。每年买几套,连续多年如此,虽然书价不高,但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过去,一般说来,书店比图书馆狭小得多,但它是很有意思的文化前沿。当代人的精神劳作有什么走向?这些走向与社会走向有什么关系?又被大众接受到什么程度?解答这些疑问的最好场所是书店。现在,我们到武汉几个图书大世界去看看,崭新的纸页,鲜亮的封面,夸张的宣传,繁忙的销售,处处让你感受到书籍文明热气腾腾的创造状态,而创造,总是给人一种愉悦的力量。这种力量对读书人是一种莫名的滋养,使我在长久的静读深思之后舒展筋骨,浑身通畅。到书店,还可以关注一下畅销书排行榜,判断一下买书的人群,然后,也准备为自己选几本书。在书店选书与在图书馆借书有所不同,对于重要的书,可以反复考虑永久性拥有的必要性,于是会在书架前进行了一次短短的自我拷问,也许会较少犹豫地购买儿本并不重要却有趣、可爱的新书,由此对自己与书籍的奇异关系产生了某种疑问,这种疑问的每一个答案都让我开心。买书是对写书人的支持,是对知识的敬畏和虔敬,因此是一种生活道德,不具此德的人不足以与之言道,因此,我一直看不起富了口袋穷了脑袋那些舍不得买书的人。我现在看到好书就买,好像永远是一个知识上的吃不饱的人。我想,自己毕竟读过好多书,也写过不少的书,对书还是有一些辨识选择能力的,这书海之中哪些是对人和社会真正有用的,只要随手翻几本书就知道。如果不是如此,在这伪劣信息充斥的时代,面对书海,该如何取舍?

从买书中,我学到找得了一些淘书的窍门:对那些古书、过时的书,到古籍书店里去买,到街头地摊上去淘。有的古书,比如《红楼梦》、《金瓶梅》等,我都有几个版本,对照看,一些文字并非一样。一个是误排,一个是版本不同。所以若是引用,最好是查考一下,省得让人耻笑。还有一些现代作家的书,尤其是五·四前后成就突出,建国以后有争议的历史人物的书,不同的历史阶段,就是相同的一篇文章,也有删改的地方,并非足本。所以不要小看了过去的一些旧书,他们都是历史的见证。现在有一些学人在做着整理完善前人文字的工作,我非常敬佩他们的劳动。在一些故纸堆里,他们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意义在于给后人留一些完整的资料。很多东西,现在看或许价值不大,遇上时代变迁,一些可呈现的文字是很难找到的。比如文革时期的一些报刊杂志,领袖语录等,完整保存的部门并不多,且查找起来非常困难。所以一些书,尤其是史料之类的书,系统出版一次很不容易,再版就更不容易了。如果花不多的钱,买一些他人以为废品的东西回来,细心认真地予以保存,一旦有用了,翻出来就使用,是很有价值的。所以,花一些时间,写目录,建档案,作为个人资料还是很有用的。对一些旧书,我有一个翻新的办法,就是用塑封的牛皮纸,保存一些细砂纸,等一个时间段过去了,一些书又很久不翻了,灰尘不少,用细砂纸轻轻一蹭,眼前又是一本新书了。我的书有的就包着书衣。现在纸张很好找,一些防水防潮正好适合包书;我的一些旧书,都像小房子一样给他们制作了包装,尘土轻易进不去。弄这些并不费时间,读书读累了,坐下来休息的时候,一边包书,一边想着所读过的内容,若有感想,书衣制作读书人、买书人,在书衣上记录一些自己的经历,感受和买书的动机等等,对自己不也是一个很好的补偿。物以稀为贵。但是书究竟不是普通的货物。书是人类的智慧的结晶,经验的宝藏,所以尽管如今满坑满谷的都是书,书的价值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价廉未必货色差,畅销未必内容好。书的价值在于其内容的精到。买书必到正规书店买正版书,总觉得这饭菜再好也不过果腹、这服装再贵也不过蔽体,可是这好书却能够流传子孙留芳百代,所以有钢用在刀刃上,如今有一些人吃一次大餐却不会计较要花钱多少,喂脑子觉得贵,喂肚子却不嫌贵。而我在卖菜的时侯讨价还价、买衣服的时侯犹豫再三、买书也想到有打几折的好处,但我看到好书却绝不还价,大有一掷千金的气魄,不然有亵渎作者之嫌。

从买书中,我体验到淘书的乐趣。有人说,淘书很像谈情说爱,对面也许不相识,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我也体会到,无边书海觅得一本好书,就象茫茫人海交到一个好友。或一见如故、似曾相识;或别开生面、另有洞天;总之是眼前一亮、心中大喜。有时信马来到旧书摊,随手翻翻却翻出一本心仪很久而未可得、品相全好、价格低廉的书,自然乐不可支。正如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贪小便宜拣了个元宝,心里自然美滋滋的。特别是偶尔发现在历史上被禁过的书,在想方设法买到后更是欢喜若狂。将书草屋藏娇,顿觉蓬壁升辉。那份秘密的喜悦,那份真实的占有,无以复加,书不醉人人自醉。1989年秋天,我到江汉路古籍书店买了几本旧书,有一本旧书开章第一篇有朱色的印章,有的是雅号,有的是姓名。在这些印章、姓名、雅号之中,我猜想这本可能是名倾一世的文人或是古代的收藏家,于是联想驰骋于这朱红的方场之中,构成许多飘渺的空中楼阁来。还有那些朱圈,有的圈得豪放,有的圈得森严,我就它们的姿态,以及它们的位置,悬想出读这本书的人可能是一个少年,也可能是老翁;可能是一个放荡不羁的才子,也可能是老成持重的儒者。我借此揣摩这主人翁的命运:他的书何以流散到了人间?是子孙不肖,将他舍弃了?是兵荒马乱文革时,被一班庸奴偷窃出了他的藏书楼(室)?还是运气不好,家道中衰,自己将它售卖了,来填偿债务,或是支持家庭?他当时对着雕花的端砚,拿起新发的朱笔,在清淡的炉香气息中,圈点这本他心爱的书,那时候,他是绝想不到这本书的未来命运,他自己的未来命运,是个怎样的结局;正如这现在买这本书的我,不能知道未来这本书的命运将要如何一般。更进一层,让我们来想像那作书人的命运:他的悲哀,他的失望,无一不自然地流露在这本书的字里行间。要是不幸上再加上不幸,遇到秦始皇或是董卓,将他一生心血呕成的文章,一把火烧为乌有,或是像《金瓶梅》、《红楼梦》、《水浒》一般命运,被浅见者标作禁书,那更是多么可惜的事情啊!天下事真是不如意的多。不讲别的,只说书这件东西,它是再与世无争也没有的了,也都要受这种厄运的摧残。至于那琉璃一般脆弱的美人,白鹤一般兀傲的文士,他们的遭忌更是不言可喻了。试想含意未伸的文人,他们在不得意时,有的樵采,有的放牛,不仅无异于庸人,并且备受家人或主子的轻蔑与凌辱;然而他们天生得性格倔强,世俗越对他白眼,他却越有精神。他们有的把柴挑在背后,拿书在手里读;有的骑在牛背上,将书挂在牛角上读;有的在蚊声如雷的夏夜,囊了萤照着书读;有的在寒风冻指的冬夜,拿了书映着雪读。然而时光是不等人的,等到他们学问已成的时候,眼光是早已花了,头发是早已白了,只是在他们的头额上新添加了一些深而长的皱纹。所以,走进书市,挑选那合意者抱回家中,看着那一本本思慕已久的新书,闻着那淡淡的墨香,细细品味,才会有神思飞逸合双畅的惬意,当是我人生一大快事,心中不免有幸福如是也的感觉。

有人说,买书不如借书读得快。在读书史上确实有这一现象。在乾隆年间素有南袁北纪之称的袁枚,少年时代酷爱读书,但是因为家中贫寒,只有向别人借书以解读书之渴,所以袁枚有书非借不能读的话流传于世。看了有关袁枚的资料得知,袁枚一般是向那些附庸风雅的宦家子弟借书,因为这些沉溺于声色犬马的纨绔子弟家中藏书颇丰,自己又不读书,所以能借得到。诫如袁枚所言,七略四库,天子之书,然天子读书者有几?汗牛塞屋,富贵家之书,然富贵人读书者有几?徐特立说过买书不如借书,借书不如抄书。我也有这个经历:在学校读书的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读书靠借,到书店站着读也读得津津有味。工作了,自己买,单位发,说来也真奇怪,手头无书想煞读,手头有书却偏不读,总是喜欢到阅览室、图书馆里借书读书,甚至读得废寝忘食。我的理由有三:一是自己买的书由于不受时间上的约束,往往有看没看,断断续续,不会抓紧时间一口气读完,有时甚至束之高阁。而借来的书则不同,生怕别人催着要还,便急着要把它读完,这是情理之中的事。二是有的自己想要读的书,一时买不到,只有借来读。回想文革刚过之时,书籍奇缺,仅有的几本书以及几期刊物,便被人们相互传借着看,这是很自然的。三是阅览室的报刊,图书馆的藏书,是国家或集体买来供人们借的,如果大家都不借阅,岂不是浪费资源!我想,愈借愈读,这也是一种读书的方法和技巧。眼下那些无钱买不起书的人、有书不读书的人、读书没有痴劲的人,不妨采取这种借书读的办法攻读。近来,我在整理藏书时,发现有的还没有读过,有的书被人借去未还,不觉又冒出书非买不能读的想法。我想假如我和袁枚同一时代的话,我的书是绝对不外借的。这不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我不向别人借书又有三点理由:一是自己节衣缩食,用钱买来的书,甚至想方设法弄到手的书,不读,这不仅很遗憾,而且是浪费资源;若是被人借去不还,不仅是自己懊脑心寒,而且有伤社会诚信之德。二是读自己买来的书,读到令人叫绝的词句,还要红笔划蓝笔点,还会情不自禁的在旁边写上自己的一句两句心得体会,假如是借别人的书,哪里能够如此遂意?三是好书不厌百回读,自己买来的书会爱不释手,也会反复阅读。如像《红楼梦》、《三国演义》这样的书,不是一遍两遍能够读的通的,借别人的书当有归还之日,那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的离别滋味当难以忍受,那一目十行浮光掠影的读书,一知半解,也委实是浪费精力和时间。

说到淘书的乐趣,我就想起人们常说的愈禁愈读这一读书方法,蕴含着的辩证法。 我小时候就有这个经历。农村家家都养牛饲猪,放牛割草是农家子弟课余的重要家务,想读小说很难挤出时间。于是便瞒着大人偷偷将书放在篓底,坐在山坡、田埂上拼命地看。人们常说,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后来上中学,学校考试越来越多,应试任务不断加重,与课外书的缘分便也越来越少。这却愈加激起了许多学生对课外书的眷恋,放在课桌的抽屉里,躲在被窝里,乃至把书撕开后一页一页地插在教科书里,偷偷地看,和老师玩猫捉老鼠般的游戏。这样的事,我也偶尔有过。说来也怪,这样读到的东西竟远比教科书中的内容记得牢,真是偷来的馍吃着香。为什么?我想,这道理似同买禁书一样,愈禁愈想买。有些禁书,愈禁人们想搞到手读一读的欲念就愈强。这是人的猎奇心理使然。待到开禁后一读,原来也不过如此。在学界享有盛名的《读书》杂志,创刊号上有一名文:《读书无禁区》。这是直接针对那时的诸多清规戒律,人为地划定禁区,说这些书能读,那些书不能读,未必有效果。历朝历代,那么多禁书令,全都行不通。越是朝廷查禁的书,读书人越感兴趣。不是说雪夜闭门读禁书吗,那可是很高雅的。就说《金瓶梅》吧,经常被禁,可不少读书人想方设法,以弄到一套为喜。连那些士大夫家也以置一编为荣,只是不放在桌子上而已。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