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血液系统疾病练习题及答案5
2013-06-21 | 阅:  转:  |  分享 
  
血液系统疾病

1、什么是白血病治疗的完全缓解?

答:白血病的症状和体征消失,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1.5×109/L,血小板≥100×109/L,白细胞分类中无白血病细胞;骨髓中原粒细胞+早幼粒细胞(原单+幼单或原淋+幼淋)≤5%,红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正常,无髓外白血病。



2、慢性粒细胞白血病按病程是如何分期的?各期的临床表现是什么?

答:①慢性期:乏力、低热、多汗、盗汗、体重减轻、脾大而上腹胀满,部分有胸骨中下段压痛,可发生白细胞淤滞症。此期持续1~4年。

②加速期:发热、虚弱、进行性体重下降、骨骼疼痛,逐渐出现贫血和出血,脾持

续或进行性肿大,对原来治疗有效的药物无效。此期持续几个月到数年。

③急性变期:临床表现与AL相似,多数为急粒变,少数为急淋变和急单变,偶有

其他类型急性变,预后极差,往往数月内死亡。



3、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诊断要点

答:①广泛出血累及皮肤、粘膜及内脏;

②多次检验血小板计数减少;

③脾不大或轻度肿大;

④具备下列五项中任何一项a.泼尼松治疗有效;b.脾切除治疗有效;c.PAIg阳性;d..PAC3阳性;e.血小板生存时间缩短。



4、缺铁性贫血病因

答:①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大,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过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缺铁性贫血。

②铁吸收障碍: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吸收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③铁丢失过多:长期慢性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缺铁性贫血。如慢性胃肠道失血、月经过多、咯血、血红蛋白尿等。



5、试述急性溶血的临床表现?

答:急性溶血常起病急骤,如见于异型输血。短期大量溶血可有严重的腰背及四肢酸痛,伴头痛、呕吐、寒战,随后高热、面色苍白血红蛋白尿和黄疸。更严重者可有周围循环衰竭。由于溶血产物引起肾小管阻塞及肾小管细胞坏死,最终导致急性肾功能衰竭。



6、提示血管内溶血的实验室检查有那些?

答:血管内:①血红蛋白血症②血清结合珠蛋白降低③血红蛋白尿④含铁血黄素尿;



7、再障的诊断标准有哪些?

答:全血减少,网织小于0.01,淋巴细胞增高。肝、脾不大;骨髓多部位增生减低;除外其他全血减少的疾病。



8、何谓类白血病反应?

答:类白血病反应常并发于严重感染、恶性肿瘤等疾病。白细胞数可达50X109/L。但类白血病反应有各自的病因和临床表现。原发病控制后,类白血病反应亦随之消失。



9、试述出血性疾病的分类并各举一例?

答:根据发病机制可分为五类

⑴血管壁异常

①先天性或遗传性,如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

②获得性,如败血症。

⑵血小板异常

①血小板数量异常1)血小板减少a.生成减少,如再障:b.破坏增多,如ITP;c.消耗过度,如DIC;d.分布异常,如脾亢。2)血小板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

②血小板质量异常1)遗传性,如血小板无力症。1获得性如感染。

⑶凝血异常

①先天性或遗传性,如血友病A、B。②获得性,如肝病性。

⑷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异常,如肝素过量。

⑸复合性止血机制异常,如DIC.



10、简述淋巴瘤共同的临床表现

答:无痛性的淋巴结肿大,可伴发热、消瘦、盗汗及瘙痒等全身症状。















































献花(0)
+1
(本文系医学文摘拾...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