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楚方 : 不要选读文史哲

 无名小兵 2013-06-23

(编辑配图,图片来源于网络)

今天有个小朋友问我,他想做传媒人,该报什么专业。我毫不犹豫告诉他:理工科,如果有做传媒的兴趣,就应该一直保持,当你学成之后,这个兴趣还在的话,就考虑去传媒谋职,谋职之前,一定要仔细了解这个行业再决定。

但他告诉我,已经选了文科(大概高中生吧),我只好建议他,既然如此,就选个经济法律类,多少有点技术含量的专业,不要选文史哲。

我把这个意见放到网上,有朋友极不认同,比如经济学家马光远先生,他说,“恰恰相反,大学应该选择文史哲,这能奠定一个非常好的人文素质的基础。”

光远先生可能误会了,我绝对不认为文史哲不必要,相反我认为很重要,但在我们国家,文史哲专业教育水准总体太差,除个别大学外,这些专业完全可以抹掉,与其这样,不如自学,只要有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比二把刀学校强很多。

总的来说,中国大部分大学的文史哲专业,没有能力教会学生掌握一门学科的办法,学生毕业论文的水平,甚至不如美国中学生,大学四年很可能没写过篇真正的论文。

而理工教育则不同,尽管中国的理工教育也问题成堆,但比文科教育还是强很多,毕竟他有逼着你完整地学一门学科的教育体系,不学毕不了业啊。

“完整地学一门学科”太重要了,一个人如果能完整地掌握一门学科,即使将来不从事相关工作,学习过程中培养的思维,习惯,方法,也会助其一生。

而中国的文史哲教育,很难让人有这样的经历,也不提供理工科那样的强迫体系。相当多的经过魔鬼高考的人,往往管不住自己,一进大学就开始完蛋。四年文史哲下来,基本算半个脑残。

也有人觉得,我选择理工科,却不做相关工作,是不是很可惜?我想告诉有这种担心的人:学什么专业,不一定就得干什么专业。

我们的学生一般不是因为兴趣选专业,而是因为长辈意见或约定俗成的规矩。比如,当公务员能发财,选专业就基于选择后能有个好工作,但同时,往往又觉得不喜欢,可转行成本太高,只好做下去,直到平庸而死。

正常情况下,一个人应该根据兴趣选择工作,基于这个工作养家糊口甚至财务自由。既然你在高中阶段,没办法知道自己的兴趣,那就按我说的笨办法来——先掌握学习一门学科的能力,记住:一般来说,大学教育是养成这个能力最好的时间,过了这个时间再想补,太难了。

这里有我的亲身经历,对自己的反思,以及这些年对新闻业的观察。

我了解一些名气很大的媒体人,不乏热情,激情乃至正义感,但我又很担心,如果没有严谨的思维能力,逻辑能力,分析能力,没有对专业的敬畏,很容易好心办坏事。越有激情,越有破坏。

相反,我认识的一些理工背景出身的媒体人,却很靠谱。他们中有学化学的、学生物的、学建筑的、学核物理的、他们在媒体业的表现,绝不逊于名牌大学新闻系的佼佼者,而他们却常常自嘲:在本专业混不下去才进媒体。

其实,下一句他们没说:原来新闻业这么好混。我也有句话没说:别把这个事实告诉你的理工科同学,他们要都来了,我们可能没地儿吃饭了。

(责任编辑:杨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