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胃癌手术 奇迹生活三十多年http://www.sina.com.cn 2007年09月06日07:08 燕赵晚报
□本报记者 郑亚丛 “天天快乐,天天笑,心情悦,免疫功能好……” 昨日上午,在某干休所,79岁的离休干部张吉清弹着古筝,哼唱着自创的小调悠然自得。“你瞧老张这精神头,哪像是得过癌症的人啊?”邻居感慨道。1975年,张吉清患胃癌做了胃切除手术,当时医生说他最多再活三年。然而,老人与疾病抗争,自己摸索了一套抗癌方法,一直活到了现在。 壮年不幸患胃癌 张吉清老人身材瘦削,但身体硬朗,没有老年斑,“医生说我各项指标都正常,在高龄老人中算是少见的。” 张吉清老人为自己的健康感到自豪。 1975年1月,张吉清在驻呼和浩特某部任职。当时,胃疼难忍,食欲不振,到北一检查,被证实是胃癌,而且已到中晚期。由于他性格豁达,医生将实情告诉了他,“面对现实,无所畏惧,争取好的,准备坏的。”张吉清这样回答。 当年2月,张吉清接受了手术,他的胃被切除4/5。“老张也就再活一两年,最多三年,你们要照顾好他。”出院时,医生对家人说的话,被张吉清听到了。 张吉清无法接受这个现实!40多岁,正是干事业的时候,难道就这样倒下了?他情绪低沉,内心无法平静。“战争年代,在枪林弹雨中,我都没有死,难道要让疾病给打倒?我一定再活五年。”张吉清慢慢地调整心态,顽强地与病魔展开了斗争。 跑步、健身功一样不落 刚做完手术时,张吉清吃不下饭,偶尔吃两口也就吐了出来。常常看到饭菜就觉得恶心,吃饭成了一件苦差事,但为了打倒“敌人”,他强忍着痛苦,一次次把饭菜往嘴里送,就这样,吐了吃。吃了再吐……一顿饭下来,要用50分钟。 张吉清有跑步的习惯。手术后半个月,他就开始练习跑步。10米、20米、100米……时间不长,就恢复了一天跑半个小时的习惯。 当时,张吉清所在部队附近有一座山,每天,他都坚持爬山、跑步,甚至利用给学员讲课的休息时间,也要去跑步。后来,因为上了年纪,就改成了快步走、散步。 张吉清性格开朗,爱好文艺和运动。平时,喜欢唱歌、弹古筝。1986年,张吉清练起了健身功,每天坚持锻炼,在看电视时,也会活动活动手指。 就这样,靠着乐观的心态,不懈的锻炼,张吉清迈过了术后的三年、五年、十年,一直到现在,而且身体还很硬朗。 有正视病情积极生活的心态 2002年,有一个星期的时间他都吃不下饭,到医院检查,发现胃部软组织异常增生,医生称这是癌症复发的前兆。对此,医生也没有什么好的良方。不能让癌症战胜自己!张吉清迅速调整自己的心态,并调整自己的生活。 6:00起床,练半个小时的健身功。 8:30,吃过早饭后,弹古筝,唱歌,练健身功。 14:30,午休后,继续弹古筝,唱歌,练健身功。 17:30,吃过晚饭后,在床上躺40分钟,外出散步。 21:00,准时上床睡觉。 一个多月过去了,老人的胃不疼了,到医院复查,胃部的异常增生消失了。对此,医生都目瞪口呆。 足够的营养非常重要 另外,张吉清还注意营养搭配,由于做了胃部切除手术,饭量非常小,为了补充足够的热量,他每天要吃四五顿饭,而且营养搭配均衡。比如蛋白质,每天的摄取量不能低于50克。 与癌症抗争,张吉清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癌症没有“卷土重来”。许多癌症患者慕名向他讨教经验。有一次,一个多月就来了15名癌症患者。 手术后,张吉清只是定期进行化疗和服药。老人的法宝就是良好的心态、合理的运动以及营养均衡的饮食。“对癌症不恐惧,精神要硬,不要被疾病压倒。生活中,遇事不争,宠辱不惊,不急不烦,烦恼事不放心上,始终乐观、自信,健康的心态很重要。”老人说,他希望病友们从自己的抗癌经验中得到启发,相信癌症并不可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