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减速玻璃

 家住苍烟 2013-06-23
减速玻璃是一种视觉误差现象并不是一种科学的产品命名,它源自生活中人们发现的视觉误差现象,造成这种视觉误差的原因是不够平整的玻璃所造成的不规则的光折射。随着现代玻璃工业的技术发展,车挡风玻璃的工艺日新月异,但有些商家拿这种名词偷换概念对产品进行炒作。

基本简介

    (1)视觉误差。人们判断运动知觉的变量不是线速度,而是角速度(视角度/秒)。一个点状物以相同速度运动,若其运动方向恰好与眼睛视线平行,此时的视角为0°(当然,人有两只眼睛,不可能与两只眼睛都为0,实际上只能是接近0),即角速度为0,你几乎感觉不到它在运动;而当运动方向与眼睛视线垂直时,角速度就最大,就能感觉到很快的运动速度;另外,角速度的大小还与距离相关,距离越远,角速度显然越小,距离越近,角速度越大。由此可见,在不同的位置(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观看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会有截然不同的速度感!这就是视觉误差。开不同的车会有不同的视野,也会产生不同的速度感。

  (2)车的平稳性。同样的车,在路面质量很差的乡村道路上开40km的时速就会感觉很快。因为此时除了车辆的前进运动外,还叠加了许多因车辆颠簸而造成的不规则的晃动,使人的眼睛捕捉外面的景物变得困难,给你的感觉就是“快”;而到了平坦的高速公路,那种不规则的晃动就基本上消失了,即使开100km的时速也觉得很慢。可见车辆行驶越平稳就越有慢的感觉。高档车毫无疑问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行驶起来更加平稳,感觉也就不那么快了。

  (3)玻璃的质量。前面说了,好的玻璃要跟没有玻璃一样的感觉,这样看外面的景物就不会有形变,感觉就舒服。如果玻璃质量不好,透过玻璃看外面的景物就会产生变形,给运动物体叠加了一种由于变形而产生的恍惚,就容易使驾驶员视觉疲劳,给你快的感觉。


命名缘由

  几十年前,有些汽车司机在开卡车和小汽车时会有不同的速度感,自己不懂科学,无法解释,于是乎想当然地认为是洋鬼子(当时中国不能生产小汽车)在前挡玻璃上应用了什么高科技,产生了“减速”的效果,于是就有了“减速玻璃”一说,大家以讹传讹,一直流传至今。


基本原理

  玻璃的主要作用就是透过光线,能起到的最佳效果就是:要让这玻璃的存在和它不存在时完全一样。其实减速玻璃并不能让外界景物的运动看起来比实际更慢,而是看起来和实际速度一致——和没有玻璃时一模一样,因此所谓减速玻璃准确的名字应该叫“不增速玻璃”。而其它的普通玻璃,相对而言,可以称为“增速玻璃”。

    很多人一定记得很多年前,一般楼房的窗玻璃——那时浮法玻璃还没有普遍应用,老法制作的玻璃的平面度都比较差,厚度也不均匀,透过这种玻璃看世界,具有类似哈哈镜的效果,外面的世界常常是扭曲的,当外面有东西在运动时,你透过玻璃看到的不仅有物体本身的运动,还叠加了一个由于光线折射不均匀带来的快速的随机的前后“运动”的分量,使得运动物体看起来变得相对模糊,感觉和物体本身运动得更快时有点相似,于是这种玻璃能使外界的运动物体“增速”。


其他信息

距离

  在不同的距离看相同运动速度的物体就会有不同的感觉,看车窗外距离近的物体会一闪而过,而看遥远的山峰时就觉得移动非常缓慢。开车也一样,不同的车驾驶员的视野是不一样的。例如拿开小汽车跟开公交车驾驶员比较。

视觉误差

  看前面与看旁边是有区别的,但这根本不是玻璃的原因。因为看前方的景物时,是由远而近,景物始终在的视线范围之内,视线很容易跟踪,当它离你还有一段距离的时候就已经被引擎罩挡住了,消失了(也就是让人感觉最快的那一段已经看不到了)。 然而看旁边就不一样了,景物是从你的一侧快速地运动到另一侧,而人两侧的视角范围有限,要想跟踪它,你必须快速地摆动脑袋,否则他就会在你眼前一晃而过(此时能看到的恰恰是离我们最近的那一段),你自然就会觉得快。不信你再看看后窗玻璃外面的景物,看是不是也不像看旁边的景物一样快,后窗玻璃总不会也是“减速玻璃”吧。这就是视觉误差和距离共同影响的结果。

车的平稳性

  同样的车,在路面质量很差的乡村道路上开40 km的时速就 会感觉很快。因为此时除了车辆的前进运动外,还叠加了许多因车辆颠簸而造成的不规则的晃动,使人的眼睛捕捉外面的景物变得困难, 给你的感觉就是“快”;而到了平坦的高速公路,那种不规则的晃动就基本上消失了,即使开100km的时速也觉得很慢。可见车辆行 驶越平稳就越有慢的感觉。高档车毫无疑问有更好的减震效果,行驶起来更加平稳,感觉也就不那么快了。

玻璃的质量

  好的玻璃要跟没有玻璃一样的感觉,这样看外面的景物就不会有形变,感觉就舒服。如果玻璃质量不好,透过玻璃看外面的景物就会产生变形,给运动物体叠加了一种由于变形而产生的恍惚,就容易使驾驶员视觉疲劳,给你快的感觉。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