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病夏治三伏贴之【颈椎病、肩周炎】 系统分类:健康 个人分类:默认
颈椎病是指颈部骨骼、软骨、韧带退行性病变后,累及周围脊髓、神经根、血管和软组织,由此引起的一系列病症。 颈椎病的发病因素包括慢性劳损、外伤、不良姿势等: 1.长期局部肌肉、韧带、关节囊的损伤,引起局部出血水肿,发生炎症改变,形成骨质增生影响局部的神经及血管; 2.外伤可以直接引起颈椎病。特别是外伤前已经有了不同程度的病变,一旦车祸时脖子被猛击、向前冲,就会有颈椎关节的错乱,引起颈椎病; 3.不良的姿势是引起颈椎损伤的另外一大原因。现在很多年轻人得颈椎病,就是因为姿势不好,长时间低头工作,躺在床上看电视、看书、睡在高枕上、长时间操作电脑、剧烈旋转颈部或头部、在行驶的车上睡觉,都属于引起颈椎病的不良姿势。 肩周炎是指肩关节周围肌肉、韧带、肌腱、滑囊、关节囊等软组织损伤退变引起的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的慢性无菌性炎症。 肩周炎的发病原因一定程度上和颈椎病类似,大多是姿势不良引起的,肩周炎的特点是肩部活动受限,好像手臂被粘在肩膀上了,不能抬高不能往后升。
归根结底,这两个病都是因为人年纪大了或者姿势不当造成颈部和肩部气血运行不畅。“三伏天”是全年气温最高,阳气最旺盛的时候,颈部血液循环加快、肩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神经复苏活跃,正是治疗骨伤病的最佳时机。血液循环加快,有利于带走骨头软组织附近的“垃圾”,消除骨刺、水肿和炎症。关节、韧带、肌肉变舒展,有利于骨关节的复位;神经复苏活跃,有利于疼痛、发麻的消除。
治疗手段 颈椎病和肩周炎的冬病夏治主要是两种思路:针灸、针刺和艾灸,加穴位贴敷。 针灸、针刺就是在具体痛处下针,膏药贴敷的药材主要采用白芥子、肉桂、细辛、生姜汁等天然中药,这款是膏药贴敷的经典方。 “骨伤科的疾病是因为寒气湿气入侵,用艾灸的方法在相应的穴位上‘烘烤’,对驱寒祛湿有立竿见影的效果。所以,我们冬病夏治治疗骨伤毛病,会大量用到艾灸。 使用艾灸有很多手法,有隔着生姜末、大蒜末、粗盐艾灸,有对着痛处画圈、点啄等,医生会根据病人的情况选择。
疗程 3次为1个疗程,连续3年。 治疗提醒 以前大家认为骨伤病是个发病原理很简单的病,哪里不舒服了就医哪里,很有点“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意思。其实,现代中医治任何病包括骨伤病,都会把病人当成一个整体来看,是不是肠胃不好、吸收不佳导致的骨头神经疼痛?中医还会根据每个人的体质来配伍不同的药方,不是得同一种病就吃同一种药。 比如说颈椎病,年轻人肌肉比较酸,这归到脾经,需要在脾经上贴膏药和配针对脾脏的方子;而老年人是长期劳作、劳损过度,就在肾脏上调节,补足肾气。 再比如颈椎病和肩周炎的痛分成好几种,如果是天气变冷、吹了冷气,关节好像僵住了,这要用温暖驱寒的艾灸;如果是放射状的疼痛,说明是神经性的问题,要用针刺;疼痛不剧烈,但是比较持续,可以用穴位膏药贴敷的方法。 还有个误区,以前大家认为骨伤科的内服药可能会伤胃,能不用就尽量不用。以前的骨伤药以活血化淤为主,会促进血液循环,可能增加饥饿感。现在医院治疗骨伤科疾病内服药也很重要,要用健脾开胃的药,增加人体的运化功能,调理体质。所以当医生给你配内服药的时候,也不要有顾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