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佛朗机炮

 阿疯17 2013-06-23

佛朗机炮

佛朗机炮
佛朗机炮





 
 
 
佛朗机炮(上为子铳,下为母铳)佛朗机炮由欧洲发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共和国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成为中国明代中期火炮。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

简介

佛朗机炮是一种早期的后填装滑膛加农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
,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

来源

佛朗机欧洲发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嘉靖三年
明中期后填装滑膛炮 - 佛朗机实物图

  明中期后填装滑膛炮 - 佛朗机实物图

(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明朝嘉靖元年(1522年),时任广东巡检的何儒,在泊于此地的西班牙、葡萄牙商船上看到一种新式火炮,射程为2000尺,嘉靖三年(1524年),得其制法,“以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千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有修孔。以子铳五枚,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造出了第一批这种武器,当时称为“佛朗机”,《明世宗实录》提到“中国之有佛朗机诸火器,盖自儒始也。”当时明朝称西班牙、葡萄牙为“佛朗机”,故以其国名称呼这种武器。

详述

[1]来历

佛郎机炮是明正德年间(16世纪初)由西方传入的一种新式火炮,即短管加农炮。佛郎机,本是明代对 葡萄牙人、西班牙人的统称。正德末年,白沙巡检何儒在来华的西班牙船上看到了西洋火炮,其性能优于当时中国的火炮,于是便动员船上中国籍的枪炮匠上岸,为我国仿造了第一批西洋火饱,名之曰佛郎机。

[2]发展

明叛王朱宸濠于正德十二年[1517年]三月开始私造佛郎机,这是中国最早仿制西洋炮的开端。嘉靖二年(1523年),明朝政府在南京进行仿制,称“大将军”。经过研制改造,制成大样、中样、小样三种,有铜铸,也有铁铸。大样佛郎机身长2.85米,重300公斤。《武备志》将仿制的佛郎机分为5号。其中3号和4号是属于轻型的。3号长四五尺,装铅子每个重5两9钱,用药6两。4号长二三尺,装铅子每个重3两,用药3两半。1号和2号是属于重型的。1号长八九尺,装铅子每个重1斤,用药1斤。2号长六七尺,装铅子每个重10两,用药11两。各式佛郎机的射程,凡重在70斤以上的,可达五六里。1、2号佛郎机可用于水战。要塞型佛郎机炮重达1000斤,威力远超1、2号。

[3]数据性能

明代佛郎机炮是欧洲早期后装炮的发展型,但又不同于现代的后装炮。它前有准星,后有照门,可从照门孔内进行瞄准,有炮架,可以上下左右转动。腹部膨大,留有长口,炮身外面用木包住,并加以防炸裂的铁箍,另有子铳5个,在子铳内装填弹药,轮流安入腹部的长口内发射。(注:子铳又称提心炮,相当于火炮的药室部分,它是一种比母铳身管稍细的又一炮管,与母铳身管一起构成双重炮管。)因为采用子母铳分离方式,所以体重较轻,最轻者仅有150斤,重者达千斤。《明史》记载佛郎机炮:“铜为之、长五六尺,大者重干余斤。小者百五十斤,巨腹长颈,腹商修孔,,以子铳五枚夕贮药置腹中,发及百余丈。这种火炮的优 点是以子铳预贮弹药,不必临时装填,可加快发射速度。缺点是身管较短,和红夷炮相比,不能有较远的射程。[欧洲资料,短加农炮射程在340至2000米之间,在六七百米时命中率最高。]而中国因为罕遇欧洲那样强大的海上对手,所以仿制的船用佛郎机炮弹重量比较轻,千斤巨炮在射程上可以与红夷炮相比,达到两三千米。[有史料记载红夷炮射程可达十里,即五千米,估计是设置在高城上的缘故,野战或海战很难达到。]

[4]佛朗机与红夷炮的区别红夷炮

17世纪上半叶,明朝天启年间(17”世纪20年代)从澳门葡萄牙人手上买来并仿制,这是一种前装滑膛炮,即欧洲的寇非林长炮,广泛用于当时英国荷兰的战舰。《明史》记红夷炮之输入及其形制性能:“其后(指输入佛郎机炮以后),大西洋船至,夏得百炮,曰红夷。长二丈余,、重者至三千斤,”能洞裂石城,震数十里,由此观之,红夷炮身管长度达二丈余,而佛郎机炮的身管却只有“五六尺”(见上述引文),前者约为后者的四倍,、其射程之远,威力之大,便是理所当然的。同时,身管长大,其炮体重量亦必相应增大,否则难以保证炮身的结构强度,红夷炮重至三千斤,佛郎机炮最重只有千余斤,反之,炮体笨重是红夷炮又一特点,也是其缺点所在。但射程远威力大的优点却使它能够压倒佛郎机炮而后来居上,正如时人所谓:“今红夷铳法盛传中国,佛郎机又为常技矣。”显而易见,红夷大炮作为长身管、远射圈的重型火炮,与上述西方同时期的长炮是属于同一类型的。有效射程最大已达2000码,约1830米

附一:明军的炮弹

明军火炮发射的弹丸有三种:实心弹、霰弹、开花弹。
先说实心弹——这种炮弹内部没有火药,由铁或者铅铸造而成,少量是用石块磨成球体,主要用于攻城洞穿城墙工事,射程远,但是对人员杀伤力不大,除非直接命中或靠击中其他物体,使之碎裂飞溅,造成间接人员杀伤。霰弹——在当时是野战火炮的大威力弹种,由数斤铅铁小丸构成,也有装填碎石的,射击时一打一大片,以杀伤人员为主,但是霰弹有一个致命的弱点,就是射程近,有效杀伤约在三百米内(一说五百米 内)。最后说说开花弹——这是爆炸性弹丸的别称,内部装有火药,因其炸开时弹片四射,犹如花朵绽放而得名。中国自南宋未期就出现了铁壳开花弹,其改进型曾被元军用于征讨日本之役。炮射开花弹在明代中后期得到广泛应用,如宁锦大捷,就是使用这种炮弹的成功范例。和佛郎机炮不同,明军的开花炮弹是自己研制的,公元1488一1505年,明人在传统爆炸性火器的基础上发明了被称为“毒火飞炮”、“击贼神击石榴炮”等早期爆炸弹,这一时间不晚于西方同期出现的开花弹,而且毒火飞炮还是化学弹头,“内置砒霜、毒药,落地后爆炸,药物和铁壳碎片同时杀伤敌军。”其威力堪称当世独步,石榴炮是常规弹头,“形如石榴,碗口大小,内置火药,配以特制慢燃火种,抛至敌阵,受震而爆。”东西方的开花弹有明显区别:西方开花弹是在铸铁弹体上开一个口,以木制的信管塞住,在信管内装上缓燃火药来引爆;而明代的开花弹则是球体表面有一突出台体,台面中间有一圆型小孔,在小孔里插上药捻来引爆,设计比信管型尤为科学,其实无论“信管”还是“药捻'”,都属于时间引信,是现代炮弹引信的始祖,这也证明了东西方是各自独立研制出开花弹的。

附二:明朝佛郎机火炮[图]



  佛郎机大炮与红夷大炮一样,是16世纪初从葡萄牙人处传来的,在明代,“佛郎机”即指当时的葡萄牙和西班牙。最初,葡人的一艘战舰在澳门外海与明朝水师发生冲突,后被明军俘虏,战斗中,明军吃了佛郎机大炮的亏,因此一上岸就向朝廷请旨仿造。明朝称仿造的佛郎机大炮为“子母炮”。
  
12351445_2005052717581141311100.jpg

  上图佛郎机,是前装式火器向现代炮过渡的后装式火器。明嘉靖二十四年造。分母铳和子铳。子铳数量多,战时将子铳装入母铳后槽,点燃印信即可发射,更换子铳,再次发射。
  
  佛郎机大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加农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相对红夷大炮而言,佛郎机大炮的炮管较薄,口径小(最大的一种也在85毫米以下),重量轻许多。佛郎机大炮独有的炮腹相当粗大,一般在炮尾设有转向用的舵杆炮管上有准星和照门。对于子母炮这种火炮的概念,大家可以想象成枪与子弹的关系,以现代的定装药枪弹为对照,空的子炮相当于弹壳,火门相当于底火,当子炮内装入火药与弹丸后就和子弹的功能一样了,此外炮腹可视为枪支的弹膛。佛郎机大炮的结构可以概括为两点:1.后装炮 2.定装弹药。我们可以认为:佛郎机大炮不仅是后装炮的祖先,而且是近代金属定装弹药的原型。*
  
12351445_2005052717581145540300.jpg
  上图为装在佛郎机母炮炮腹中的子炮

  佛郎机大炮有4大优点:
  
  一.射速快。以重型佛郎机大炮“无敌大将军”为例“每炮母炮载以炮车,配子炮3门,射时子炮装入母炮,射毕取出。再装填第二个子炮。”根据实际操演,前三炮射击总共费时不到20秒,这在当时是很了不起的。
  
  二.散热快。由于后装炮前后相通,空气流通,且炮管较薄,易于散热。散热快可以使火炮增加持续射击的能力,也减少了火药自燃的可能性。
  
  三.子炮的容量确定。容量决定了火药的装填量,因此不会发生因过填装而导致的炸膛事故。
  
  四.子炮是铁铸的,可以承担一部分火药压力,使炮腹的寿命增长,此外子炮损坏了(多是出现裂缝)一个,不影响火炮的射击性能。
  
  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大炮也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的远射程。
  
12351445_2005052717581147286900.jpg
  装在炮架上的佛郎机

  应该说明朝是对佛郎机大炮十分重视的,但是进口的少,仿制的多,且仿制的火炮各种规格齐全,从千余斤的多用途重型(要塞、野战、战舰)火炮“无敌大将军”到百余斤的大“佛郎机”,再到几十斤的“小佛郎机”(可驮在马上点放,自行火炮?),连士卒手中都有几斤重“万胜佛郎机铳”(配九个子铳)。明长城出土的各型佛郎机数量很大,是军队火器的主力。究其原因有三:1.佛郎机型火炮口径小,发射开花弹威力不大,以发射霰弹为主,射速又快,近距离杀伤力极大,杀伤面积广,是守城的利器。“无敌大将军”炮可“每个子炮内有500铅弹,散布可达20余丈”。2.佛郎机型火炮对内膛的要求底,工艺简便(三个部分是分开铸造),用料少可以大量铸造。3.由于不易炸膛,对放炮士卒的技术要求低,不必长时间的训练(各种资料上显示当时的火炮炸膛事故频繁,惟独少见佛郎机型火炮的相关记载)。
  
  总的来说,佛郎机大炮的性能是超前的,与红衣大炮相辅相成,但是到了清朝,军中对火器一味求其射程,重红夷而轻佛郎机,以至于到了十八世纪清朝的军队里已经完全没有佛郎机的踪迹了。佛郎机大炮和红夷大炮同样是明朝中后期引进的西方先进武器,它们的命运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令人唏嘘。
相关报道
明代多管火箭炮——架火战车[图] (2005-05-27 17:17:00)
戚继光抗倭舰队[组图] (2005-05-27 02:34:17)
罪恶铁证--倭寇盔甲[图] (2005-05-26 09:00:44)
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与帆船[组图] (2005-05-25 17:43:01)
军器制造 (2005-05-24 08:50:14)
明代火器 (2005-05-23 17:24:36)
明朝后期的火炮[图] (2005-05-23 17:14:23)
东亚火器转来史三:朝鲜方日本铁炮的引进 (2005-04-06 14:12:28)
东亚火器转来史二:战场上的朝鲜火器和中国火器 (2005-04-06 13:59:36)
东亚火器转来史一:中国火器和中国的火器传来 (2005-04-06 13:38:57)
不曾上过战场的明代“坦克” (2005-04-06 13:22:54)
大明神机之明军火器装备的详细资料:战船资料 (2005-04-06 13:15:54)
大明神机之明军火器军队编制的详细资料 (2005-04-06 13:11:00)
漫谈明末的火器 (2005-04-06 11:33:29)

另:

佛朗机炮(上为子铳,下为母铳) 佛朗机炮由欧洲发明,明嘉靖元年(1522年)由葡萄牙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成为中国明代中期火炮。由母铳和子铳构成。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

概述

  嘉靖三年(1524年),明廷仿制成功第一批32门佛朗机,每门重约300斤,母铳长2.85尺,配有4个子铳。之后,明廷又陆续仿制出大小型号不同的各式佛朗机,装备北方及沿海军队。 

佛郎机与当时明军装备的火炮相比,在结构上有根本性改变,比以前明军装备的火炮优越得多,佛郎机炮是一种铁制后装滑膛炮,整炮由三部分组成:炮管、炮腹、子炮,开炮时先将火药弹丸填入子炮中,然后把子炮装入炮腹中,引燃子炮火门进行射击,采用了母铳与子铳结构,母铳即炮筒,子铳实为小火铳,每门母铳配4~9个子铳,每门子铳事先装填弹药以备使用,作战时,先将一个子铳装入母铳的弹室中,发射后,将空子铳退出,换装另一个,由于可以轮流换装子铳,减少了临时装填弹药的时间,大大提高了射击速度,因此又被称作“子母炮”,佛郎机炮还安装了瞄准具,即增大了射程,又提高了精度,显然,佛郎机已初步具备了现代火炮的基本特点,的确是当时世界上先进的武器。限于当时的技术水平,佛郎机炮也有一个无法克服的缺点:子炮与炮腹间缝隙公差大,造成火药气体泄漏,因此不具备红夷大炮的远射程。

佛郎机炮 - 佛朗机炮详细介绍

  母铳身管细长,口径较小,铳身配有准星、照门,能对远距离目标进行瞄准射击。铳身两侧有炮耳,可将铳身置于支架上,能俯仰调整射击角度。铳身后部较粗,开有长形孔槽,用以装填子铳。子铳类似小火铳,每一母铳备有5至9个子铳,可预先装填好弹药备用,战斗时轮流装入母铳发射,因而提高了发射速度。 佛朗机由欧洲发明,明 嘉靖元年(1522年)由 葡萄牙共和国传入中国,按其国名称为“佛朗机”。

佛郎机炮 - 传入中国时间

  佛郎机传入中国的时间各资料说法不一,大致有以下五种说法: 
  (1) 明初就有佛郎机。所凭借的典籍主要有《续文献通考》,《枣林杂(左两人右且).智集》等,此说基本已被专家否定; 
  (2) 正德初年有佛郎机。《福建通志》记1506年仙游县与匪盗作战时曾使用过。但一般认为1510年明才与葡萄牙人首次接触,此说似也不确;(且按此记载一个县就能集中数百佛郎机,也不大可能!) 
  (3) 正德12年传入佛郎机。刑部尚书顾应祥在当年与葡萄牙战舰上参观此炮。并将其描述给《筹海图志》作者。但同书记载嘉靖元年8月,明军在广东与葡人作战时缴获的佛郎机。似应已后者为较准确。 
  (4) 何儒仿制佛郎机。此说记载颇多,在此不一一祥述。但也不能使人确信 
  (5) 嘉靖元年(1522)8月明军缴获佛郎机。此说比较可信。至于作战过程,不再祥论,有兴趣者可再行讨论。 
  无论如何,从上面的讨论可以看出佛郎机传入中国的时间在我国正德嘉靖年间。嘉靖后年佛郎机渐成为明军主要作战武器。

佛郎机炮 - 发展

  当时葡萄牙的佛郎机多为舰上使用。除葡萄牙外,德意志、英、西、意等国都有装备。其共同特点如下: 
  (1) 身管长,约5~6尺,初速较大,威力大; 
  (2) 装弹室大,有一个宽肩形敞口装弹室,长度约为炮身长的1/3~1/4,宽度约口径2倍,利于安放子炮和提高射速。 
  (3) 管壁厚,较安全; 
  (4) 采用子炮,(弹筒式炮弹前身,可事先装药,轮流发射。) 
  (5) 安装了瞄准具。(照门,准星) 
  (6) 制造时注意了子炮和母炮之间的气密,使其贴切相嵌,减少了火药气体外泄。 
  当时的欧洲殖民冒险家们普遍使用了这种武器,在征服美洲和侵略东方的过程中都将其持为利器! 明廷对佛郎机炮是十分重视的,且仿制的火炮各种规格齐全,据文献记载和各地出土的上百件佛郎机实物印证,仅嘉靖年间,兵仗局,军器局和边关驻军就制造了大样佛郎机、中样佛郎机、小样佛郎机,骑兵佛郎机,佛朗机式流星炮、百出佛郎机、万胜佛郎机、连珠佛郎机、无敌大将军炮、钢发贯等十多种,总数达三,四万门之多,分别用作舰炮,城防炮、战车炮、野战炮、步兵枪、骑兵枪成为明军的主要装备之一。

佛郎机炮 - 装备情况

  嘉靖二年,明朝开始了对这种火器的仿制。(《大明会典》)在仿制的过程中,中国工匠充分发挥了他们的聪明才智,完善改进了佛郎机的制造,生产了大佛郎机和铅锡铳的小佛郎机等。次年就制成大样佛郎机32副,发各边试用。嘉靖七年又造4000门中样佛郎机,说明当时的生产能力已经十分惊人!嘉靖二十二年又将手把铜铳、碗口铳改制为小佛郎机。二十三年造马上佛郎机1000支。四十三年又造出铁质佛郎机,至此佛郎机已成为明军主要装备之一。 
  明朝是对佛郎机大炮十分重视,各种规格齐全,比较有代表性的有如下几种: (1) 戚继光《纪效新书》中载5种佛郎机,一号长8~9尺、弹一斤、药一斤;二号长长8~9尺、弹10两、药11两;三号4~5尺、弹5两、药6两;四号2~3尺、弹3两、药3.3两;五号1尺、弹3钱、药5钱。已经形成了从大到小的系列装备。而且该书中对佛郎机的制造有科学详尽的规定,充分考虑到了实战中的各种要求。还对不同佛郎机的用途有所说明,1~3号主要用于舰炮和要塞防御,4号可以随军作战,5号因其轻便可作为士兵的普遍装备。(2) 百出佛郎机,是宣大总督翁万达与嘉靖25年设计的佛郎机式军用枪,长3~4尺,每枪配子铳10个,预装弹药连装连发,还可以供骑兵使用。值得一提的是,该佛郎机铳口装有6寸长的戈形叉锋,可在射击完后当冷兵器使用,已具有刺刀的雏形!(3) 万胜佛郎机铳(配九个子铳),形制较小,弹3钱、药3钱。适于步兵握持。(4) “无敌大将军”炮,安在炮车之上,可“每个子炮内有500铅弹,散布可达20余丈”。 威力巨大!上述各型佛郎机说明,明朝时的佛郎机制造已经达到了很完善的境地,为改善明军装备创造了前提条件。 
  明军以这些佛郎机为基础,创建了新型的水兵营和由车炮营,骑兵营、步兵营,辎重营组成的合成军,并建立了长城的火炮防御休系。明朝后期火器在战场上已经相当普及,明军主力和精锐部队都大量使用火器,冷热兵器配备达到了3:1,仅从万历四十六年(1618)至天启元年(1621),三年中因辽战发往广宁以资补充的各种火器,累计大炮18154门,佛郎机4090架,枪类2080杆,火药类177,3658斤,大小铅弹142368斤,大小铁弹1253200个之多,火器几乎占到了全部兵器的一半。

佛郎机炮 - 应用和其军事意义

  佛郎机对比当时的铳炮有明显的优势,对明以后的军事领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 发展了明代的火器制造。明初的火铳曾经是当时世界先进水平的火器,但永乐之后,承平日久,火器的发展就停滞了。到嘉靖年间就落后与世界水平了。佛郎机的投产,使明朝的火器制造业重新赶上了世界水平,吸收了西方技术的精华并有所发展。使明管形火器的制造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2) 改善了明军装备。水军方面,戚继光的新型水营下辖2哨,备大型福船6艘,中型海苍船2艘,小型苍山船4艘,每哨各半。福船装大样佛郎机6门,海苍船大样佛郎机4门,苍山船大样佛郎机2门,全营有佛郎机40门,火力远超原先装备火铳的老式水营。陆军方面,戚继光的车营和辎重营也都装备了佛郎机。其中车营有炮车128辆,佛郎机256门,平均全营每12人一门,火力堪称世间第一!而辎重营也有炮车80辆佛郎机160门,更是史无前例地将辎重部队赋予了强大的火力。直到天启年间红衣大炮传入前,佛郎机一直是明军主力火器。 
  (3) 边塞增加了重型火器防御。戚继光在东线长城修建空心敌台,每台配佛郎机8门,子炮72个,守御能力大增。辽宁的个大边镇也都有佛郎机装备。 
  (4) 军队训练更加复杂。随佛郎机装备部队,军队增加了使用其作战的新训练内容。包括射击前检查,选用合适子炮,准备火药火绳备件,装填,瞄准等等。这些新的训练内容是中国军事史上首次出现。 
  (5) 作战方式变化。佛郎机射程比原来的火铳远,威力大,所以各军种在装备后都带来了新的作战方式的变化。水战中,可以射击一里外的敌舰;守战中可以用来射击攻城之敌,毁坏攻城战具;攻城中,可以杀伤守卫人员,摧毁守城设备;野战中将炮车联结成阵,发扬齐射火力,可以在远距离上杀伤敌人,阻止骑兵突袭。佛郎机使原先的冷兵器作战逐渐转向了现代的火器作战。使弓弩的使用价值大大降低。(尤其是弩,弓因骑兵还要使用仍未退出历史舞台!) 
  佛郎机的传入和制造彻底改变了中国古代作战的模式,自嘉靖以后无一古代兵书不谈佛郎机,足以证明其影响的巨大。但是到了清朝,军中对火器一味求其射程,重红夷而轻佛郎机,以至于到了十八世纪清朝的军队里已经完全没有佛郎机的踪迹了。佛郎机大炮和红夷大炮同样是明朝中后期引进的西方先进武器,它们的命运差别竟然如此之大,令人唏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