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邮票图录(9-5)元代绘画·松、竹、梅(1)李衎(1245-1320),字仲宾,号息斋道人,蓟丘人。擅画墨竹,初学王庭筠,后师法文同。墨竹以外,亦 作勾勒青绿设色竹,并写古木松石。所著《竹谱详录》,分画竹、墨竹、竹态、竹品四谱。 《双松图》:轴、绢本、墨笔,纵156.7厘米,横91.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画中松树枝桠纠结,仍然保 存了李成、郭熙画树的风貌。树皮以长披皴来表现,笔法又和董源、巨然相似。坡岸多作矾头,笔力雄劲,墨气沈厚,有一种平淡天真的韵致。 (2)杨维祯(1296-1370),字廉夫,号铁崖,后因善吹铁笛,遂自号铁笛道人,浙江会稽人。元泰定间署天台 尹,又曾会修辽、金、宋三史。入明,徙居松江。能文善诗,诗文俊逸,独擅一时,称为“铁笛体”,书画兼善。 《岁寒图》:纸本、轴,纵98.1厘米,横3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画苍松一株,蟠榦夭娇,枝叶秀出, 极得清劲之气。又自题诗句铿锵,书法遒秀,堪称三绝。
诗、书、画三绝之称。尤善画墨竹,发展了文同的画法,别开生面将中国古代的书法融于画法之中,“写干用篆法,枝用草书法,写叶用八分或鲁公撇笔法”。这是卓越而独特的创造。 《晚香高节图》:纸本,水墨,纵126.5厘米,横75.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馆。此图是其代表作,画面主题 是修竹和湖石,点缀一枝野菊,暗喻“晚香”之意。竹竿以中锋运笔,节节画出,挺拔刚劲,粗细有致,疏密得当,通过墨色浓淡的不同变化,表现出竹叶的阴阳向背,笔力爽健洒脱,摇曳的姿态跃然纸上。
他的书斋叫“竹斋”,时人又称他为王竹斋或竹斋先生。既是诗坛名家,又是丹青高手,是元代画苑中以画墨梅开创写意新风的花鸟画家。
《南枝早春图》:绢本,水墨,纵151.4厘米,横52.2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图中画墨梅老干新枝,昂然 向上,豪放不羁,尽显梅花的劲峭冷香,风韵傲骨。图中以“飞白法”画枝干,兼有书法笔意,运笔风神峭拔,挺劲潇洒,自下而上,一气呵成。 |
|
来自: 五成 >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