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能够巧妙打比方

 青春最美328 2013-06-25

能够巧妙打比方

在作文时巧妙地打比方,的确能够使句子灵动起来。怎样巧妙打比方呢?

 

我们比较读下面的例子:

1、我家有只可爱的小白兔。它长着一双红红的眼睛,两只长长的大耳朵,有着一身雪白的毛和短短的尾巴。

 

2、我家有只可爱的小白兔。它长着一双红红的眼睛,像两只红灯泡。两只长长的耳朵,像两把小薄扇一扇一扇的。它那一身白白的毛像雪一样。短短的尾巴,像个小棒槌。

    这两段都是描写小白兔的,显然B要比A写得更为具体、生动,更能突出小白兔的“可爱”。

 比如我们学的课文《梅雨潭》,中有这样一段话;

这个亭踞在突出的一角的岩石上,上下都是空空的,仿佛一只苍鹰展着翼翅浮在天空中一般。三面都是山,像半个环儿拥着,人如在井底了。

  在这段话中,作者一连打了三个比方——

    1.仿佛一只苍鹰。

    2.像半个环儿。

    3.如在井底了。

    这三个比喻把亭子的样子,和它周围的环境生动形象地描绘出来了,我们会想象,亭子的角就像一只老鹰的翅膀;三面的山围成了一个圆圈,连成一个整体:而高高的山壁一直插上云霄,梅雨潭就像一口深井……这样的描写就具体了,描写具体了,你的文章也就会变得生动起来。

《五彩池》对池底石笋形状的描写巧妙地运用了比喻:

 原来池底长着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矗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石笋的形状可谓多彩多姿:有起伏的,有矗立的,也有成簇的,这些形象可真美!这里,把不同的石笋比喻成“起伏的丘陵”“险峻的山峰”“矗立的宝塔”“成簇的珊瑚”,从而将他们千姿百态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了。

在我们各的年级的课文中有许多这样的语言:

1、忽然,他们望见对岸的无数火把,像一条长蛇向泸定桥方向奔去,分明是去增援的敌人。

2、雨越下越猛,像瓢泼一样,把两岸的火把浇灭了。

3、向桥下一看,真叫人心惊胆寒,红褐色的河水像瀑布一样,在几十丈深的河谷里倾泻下来,冲到岩石上,飞溅起一丈多高的浪花,水声震耳欲聋。

——《飞夺泸定桥》

在同学们描写景物的作文中,如果也能恰当地运用比喻,那也会让景物更醒目、更形象。

习作

下面请看一位同学写的《晨雾》(片断):

 过了一会儿,雾渐渐淡了些,好像给大自然披上了一层薄薄的婚纱。我抬起头看了看天空,只见远处灰蒙蒙的天空中,有些大树的枝桠(yā)已经慢慢显了出来,加上一些淡淡的云,构成了一幅洁净的水粉画。

是啊,淡淡的雾不就像那薄薄的“婚纱”吗?朦朦胧胧的;大树的枝桠、雾与淡云融汇在一起,简直就是一幅“水粉画”。正是比喻,让这些妙不可言的美景展现在读者眼前,历历在目而又生动形象。

    小池塘的水面铺着一层淡淡的晨雾,一朵朵荷花伸出水面,在墨绿色的荷叶的衬托下,亭亭玉立,迎风摇曳。朦胧之中好像是正在池塘中沐浴的少女,一付“犹抱琵琶半遮脸”的娇羞状。盛开的荷花又似一盏盏宝莲灯浮在水面,令人爱不释手。

 远远望去,荷花如天上落下的点点红霞,点缀在荷叶之间。走近一看,那荷花的花瓣白里透红,就如少女的脸庞,鲜艳可人。碧绿的荷叶浑圆宽大,有的漂浮在水面,有的则高出水面,参差错落。晨露洒落在荷叶中,变成一粒粒晶莹透亮的水珠。碧绿的荷叶与粉嫩的荷花交相辉映。荷塘间偶尔传来几声蛙鸣,打破了清晨的宁静,仿佛在告诉大家:天亮了,新的一天开始了!眼前的一切让人感受到一种和谐的美。这迷人的荷塘晨色,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又似一曲悦耳动听的奏鸣曲。令我为之陶醉!

        在这一段话中,荷叶是“天上落下的点点红霞”,“白里透红的荷花的花瓣,如少女的脸庞,鲜艳可人” “荷塘晨色,犹如一幅浓淡相宜的水墨画,又似一曲悦耳动听的奏鸣曲”这样的比喻鲜明灵活,给人以耳目一新的美感。

我们再来看一篇贺思羽写的完整的文章,用了打比方的句子是不是魅力多了一点呢?

荷花多美啊!我在池塘边看荷花。一股清香散发开来,使人感到十分舒畅。池塘里那清澈见底的池水去哪了呢?原来是被荷叶、荷花盖满了,远远望去,如同绿色的毯子上点缀着粉红色的精灵。

池塘中有许多形状的荷叶:有的像一把反撑开的雨伞;有的像一个个碧绿色的大圆盘;有的像一把把扇子。荷花真是千姿百态,一朵有一朵的姿势,有的盛开了,露出黄色的莲蓬,像一个勇敢的小女孩。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好象有一个害羞的小姑娘。有的还是一个花骨朵呢!正在这时,蜻蜓飞来了,在荷花旁飞舞,好象在说:“荷花姐姐,荷花姐姐!你真漂亮啊!”荷花笑了笑。一条小鱼儿刚醒,正在荷花旁游来游去。

     今天晚上,我做了个奇怪的梦,梦见自己变成了一朵粉红色的荷花,迎着微风翩翩起舞。

          在小作者的眼中,荷花是粉红色的精灵,荷叶是圆圆的玉盘,是撑开的雨伞,是一把把美丽的扇子······巧妙的比喻,鲜活的形象在我们眼前跳动。

我们再来欣赏一位小朋友游览黄果树瀑布的习作。

今天,我们一家坐了两个小时汽车,终于到了黄果树瀑布了。

大家沿着山路往下走,周围山峦重重,树木茂盛,秀丽宜人。忽然,外婆停住了脚步:“你们听到了吗?有声音”我们竖起耳朵细听,果然传来一阵阵雷声,不对,仿佛是一阵阵鼓声,由远而近,越来越清。听得我兴奋不已,一路往山下直奔。

哇!看到了,看到了,那硕大的飞瀑自天而降,像一匹匹发怒的马从空中奔驰而下,又如垂落的天幕,在幽谷中展示大自然的优美和磅礴。

瀑布又好像滚滚巨龙,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天呼啸飞泻。直泻下的瀑布映入犀牛潭中涌起无数水柱,忽高忽低,激起水花万朵,四处抛撒,腾起一片片烟雾,在山腰织出朵朵白云,缠绕山间。迷蒙的细雾在阳光的照射下若隐若现,迷迷糊糊,化作一道道彩虹来到人间。

我站在犀牛潭旁,虽然太阳还在天上放着光芒,但瀑布底下却下着蒙蒙细雨,衣服和头发都湿淋淋的。望着直泻下的瀑布,感叹万千:怪不得李白在庐山看瀑布时写下伟大的诗篇: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

谈笑声,赞叹声,打闹声,随飞瀑在山谷中扬起。

这么美好的比喻,

 

返回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