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传统的端午节,千年流传下来的吃粽子,赛龙舟的习俗仍在一代代传承,无缘观看龙舟赛的游人在西湖里泛舟徜徉,以纪念这一传统节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两千多年前的这一天屈原因政治不得志投汨罗江而死,人们怀着沉痛的心情泛舟汨罗江上寻找诗人的亡灵。

西湖的天气如人们思念诗人的心情,雾蒙蒙,阴沉沉。似乎屈原的亡灵真的存在,端午节的天气向来如此。

端午节阴沉烦闷的天气并不影响游客的游兴,西湖泛舟的游人比平时多出很多,湖面有万舟齐发之盛况。

人们更愿意在这一天泛舟戏水,除了寄托哀思外还有感激,因为屈原留给后人的除了不朽的著作外还有一天假期。

西湖也曾有赛龙舟的历史,自从西溪湿地开门营业后,赛龙舟便转移到了西溪,毕竟西湖不收门票而西溪可为政府创收。

在全国各个景区门票纷纷涨价的背景下,杭州政府送给游客一个免费的西湖,单凭这一点杭州政府更值得尊敬,虽然在西湖景区的管理上还存在缺陷。

西湖泛舟客,以年轻人居多,雾蒙蒙的天气也营造了一种浪漫的氛围,两对浪漫的情侣与其说是在泛舟不如说是在享受一份浪漫。
西湖的美是永恒的,无论是春夏秋冬,还是阴晴雨雪,你总能从中发现不一样的美。

西湖的游船除了自划船外还有不少专业的船工为游客划船,那娴熟的动作,优美的姿态也是一道风景。

西湖游船生意的兴旺,养活了一大批市区周边失去土地的农民,祖辈相传的划船技艺成了他们谋生的手段。

西湖船工以中老年人为主,年轻人一来家中不缺钱,二来受不了风吹日晒之苦,多不愿意从事这种工作。

早年西湖景区曾为提高西湖形象招收一批年青貌美的姑娘从事这种工作,美其名曰:“西湖船娘”,后来由于种种原因“西湖船娘”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

划船其实也是个体力活,风平浪静时感觉不到,迎风而进时也是要费一番气力的,这可能也是“西湖船娘”消失的一个原因吧,老叟曾试图在众多的游船中寻找“西湖船娘”的身影可惜未能如愿。

端午节泛舟湖上的还有一些家庭,老年人更注重这些传统节日,一家三代泛舟湖上其乐融融。

年轻人是手划船的主力,除了欣赏西湖美景外还多了份亲身体验。

不少的船正陆陆续续从码头出发驶向湖心,端午节西湖的主角是游船。

泛舟湖上或唠唠家常,或赏赏风光,身心也得以放松。

远处的市区也笼罩在灰蒙蒙的雾气中,除了天气原因这两天杭州的PM2.5也不低哦。

西湖的三潭印月在灰蒙蒙的天气下若隐若现。

湖中游船往来穿梭,岸边游人摩肩接踵。

画舫船也加入了游船队伍,船上也是座无虚席。

西湖摇橹船一般可乘坐4人,船中有方桌可供游人品茶,或打牌。

湖中还不时有巡逻船出没,游船太多安全问题也不可小觑。

北里湖里的游船也在湖中游弋,船的外形不同于里西湖,可能给是属于不同的游船公司吧。

让我们记住端午节,缅怀伟大的诗人屈原,虽然端午节已被韩国申请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我们几千年来过端午的习俗不会中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