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蓬山老叟 2022-01-16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拥有众多的头衔,什么“江南六大古镇”,“中国十佳古镇”“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城”等等,乌镇确实是江南水乡古镇的代表,乌镇邻水而建的民居和形式各异的石拱桥更体现江南水乡的独有特色。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建镇已有1300多年,古老的风雨桥见证了乌镇悠久的历史。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古老的京杭大运河从乌镇流过并与乌镇的内河水系联成一体,十字形的内河水系将全镇划分为东南西北四个区块,这就是后来的“东栅、南栅、西栅、北栅”。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镇上泊船码头随处可见,小船几乎可通往每家每户,有点像威尼斯哦。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镇上的民居无不是邻水而建。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河道旁的民居更是把房屋凌驾在河道之上,这恐怕是真正意义的“枕水之家”了。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居民家高高耸立的围墙也是沿水而建。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这汽车普及之前,船是乌镇主要的交通工具。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河道旁边修建的石板小路将镇上的各个单元联系在一起。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休闲茶座建在河道之上,品一杯茶,让时光从身边流过。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一座座石拱桥把河道两侧的人家联系在一起。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河道两侧是密密麻麻的民居。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江南水乡特有的水上戏台,戏台前面是一块大面积的水域。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戏台旁边的民居也是邻水而建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由众多纵横交错的河道和面积不等的水系组成,石桥和小船水域中的陆地联成一体。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民居的建筑风格大同小异,就像是出自一个设计师之手。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镇上的店铺大多建在主河道两侧,这可能是便于镇上居民购物的方便吧。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横跨主河道西市河的石拱桥也有着悠久的历史。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的民居巧妙的与河道水系融为一体,重脊高檐,河埠廊坊,过街骑楼,临河水阁、无不积淀着千年古镇的人文历史。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一叶扁舟在纵横交叉的河道中穿行,船在交通不发达的古代承载着重要的运输功能。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古老的乌镇是安静祥和的,乌镇的居民每天重复着自己的生活。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的枕水民居看过去清一色的灰墙黛瓦,其实里面却是不一样的洞天,每家每户根据自己的喜好设计出自己喜欢的风格。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水乡乌镇泊船的埠头到处都是,有些居民干脆在屋后修建自己的停船点。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民居大多是清末和民国初年的建筑,砖木结构是这些民居的共同特点。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民居也融合了一些徽派民居的元素进来,马头墙会出现在一些民居房顶,这大概也是出于防火的考虑吧。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在乌镇还会看到一些建在水上的木质平台,这种平台是纯木结构,把一组粗壮的木桩打入水中,木板架在木桩之上,居民们可在平台上用餐,喝茶,休闲。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如果没有感受到乌镇的晨昏,就不能体会到江南水乡完整的美,水乡的黄昏是美丽的,晚上的万家灯火更是一道美妙的风景。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的美是需要慢慢品味的,如果想要充分领略乌镇的枕水风情,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入古镇原住民的生活,。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景区试图最大限度的保留乌镇原始的风貌,这种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水乡的风貌对游客无疑具有最大的吸引力。
水乡乌镇:运河之畔的枕水人家。

    乌镇以其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和谐相处的整体美,呈现江南水乡古镇的空间魅力。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