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道教三清、孔子及耶酥诸圣诞随想

 李灏 2013-06-26


道教三清、孔子及耶酥诸圣诞随想

易尔

 

今日夏至,也是道教最高神三清之一灵宝天尊圣诞日。

今天之所以就着诸圣诞辰日写几句,是由于近年来注意到题示诸圣诞日分别恰好或大致对应一年四季的四个重要节点。

道教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圣诞日分别为冬夏二至。道德天尊(老子)圣诞日则为夏历二月十五日,在阳历春分前后,是阴历中春(西元2019321日春分恰逢夏历二月十五日望)。

儒家至圣先师孔子圣诞日换算为当今流行的格里历(阳历)有928日和103日两说,虽有差异,但都是秋分和寒露之间的日子。现在祭孔多依阳历928日,大致为秋分之后第5或第6日,也可算是一个阳历化的中秋节(西元2028103日恰逢夏历八月十五日中秋节)。

老孔二圣诞辰日分别近似对应春秋二分。如此,作为中国本土文化主干的道儒两家诸圣诞日完整的对应着一年四季的四个重要节点,也体现着儒道互补方圆满,独尊一家必缺憾。

再者,如果说元始天尊和灵宝天尊的史实性尚可存疑,老孔二圣则见存史籍,早有公认。更巧的是,道儒两家至圣先师老孔二圣诞辰日分属春秋,其季节属性似乎也反映着道善达变、儒长守成的两家特点,莫非二圣真是承天命而降人世?

另一方面,或同基督教复活节被定在春分日(阳历)之后月满(阴历)后的第一个星期日(七日周历)蕴含着三种历法组合之精致相类似,道教三清圣诞日也体现了历法和时节双重阴阳平衡之巧妙。

至于流行基督教社会的格里历(阳历)1225日耶稣圣诞,近冬至,甚至有说由于基督教《圣经》并无有关耶稣诞辰日的记载,这一圣诞节实乃吸收异教冬至节而成,以致某些基督教派也不过该圣诞节。

不论这些及其他岁时节日的宗教意义如何,都是人们起居生活宏观作息时间表上的重要节点,特别是与之相应的饮食习俗可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身体健康。其他节日暂且不谈,单就冬至来说,中国自古有冬至进补之说,山珍海味姑且不论,在食品相对短缺的时代,对大众来说,北方讲究冬至吃饺子,笔者南方老家有冬至开始杀年猪的习俗,诸如此类,大概都含有冬至进补的意味。同理,不论1225日是否确为耶稣诞辰日,在西方世界普遍按这个日子过节并充分享用火鸡、火腿等美食的时候也就实际完成了冬至进补。

节日习俗所蕴含的先民智慧或许远远超出我们所见之表象。节日的形成与发展可能也反映着相应族群的变迁乃至兴衰。于是,笔者猜想,曾经强盛的中国衰败是否同冬至节的衰落有某种关联?西方的强盛是否同其自西元300多年以来逐渐普遍在近冬至的1225日过圣诞节有某种程度的因果关系?南北美发展的差异是否同南半球忽略反季差异而简单套用源自北半球的节日习俗有关联?

想到容易,论证耗时。暂记疑惑,请教方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