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毕淑敏:见过如此辽阔的世界 你就知道你是多么的渺小

 良辰美景奈何天 2013-06-26
毕淑敏,女,汉族,1952年10月生,山东省文登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作家,从事医学工作20年后,开始专业写作。1989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航海亲近自然:从精神价值上与世界对话

在作家毕淑敏的积极推动下,中国海洋大学师生7人随同日本“和平”号邮轮从日本横滨出发,历时106天,游历22个沿海国家,环绕地球一圈,践行“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教育理念进行环球航行学习,实现中国高校师生首次环航世界之旅。用一种亲近大自然的方式,在精神价值上实现与世界的对话。

腾讯文化:每个人心目中都有一个环游世界的梦想,中国海洋大学的六位同学幸运了收到了一份特殊的礼物——环球航行,实现了他们扬帆远航的理想,为他们赠送这份特殊礼物的是著名的作家毕淑敏,以及全力支持他们的中国海洋大学。

毕淑敏:说它是一个礼物,我想不是我一个人完成的,有很多人的心血都凝聚其中,例如这个远航的“和平”号邮轮的船长和他们的集体,最后出了大笔赞助款的獐子岛渔业公司的渔民们和他们的老总,中国海洋大学的领导和做各种具体工作的同志们,这里凝聚了他们太多的心血。如果说我个人,我想就主要是我提供了这个想法,因为我有幸自己去走了一趟,和我儿子一道环球航行,回来以后我发现,我儿子发生很多变化,我觉得他变得成熟了,老练了,襟怀宽广了,我想如果有更多的中国年轻人,能够加入到这样一个行列里面来,这是多么好的事情。不过,我也知道,环球航行是一个耗费巨大的旅行,单凭我个人的力量,真是完全做不到。因为有了这么多的人努力,这么多人的热情,所以才慢慢的从一个雏形,变成了一个礼物。

腾讯文化:向獐子岛的企业家筹募赞助款,当您告诉他这个计划,最打动他们的关键点是什么?

毕淑敏: 我想最打动他们的是年轻的中国大学生将能有这样一个机会去看看这个地球,去看看海洋,让他们增长见识,让他们在今后的成长里面会多一个参照系,我想是因为这个想法获得了他们的鼎力相助。

腾讯文化:送六位大学生环游世界,校方做出这些努力包括哪些?

陈鷟:当然环球航行不是一件很简单的事情,作为中国大学生是首次环球航行,学校很重视,但是也承担着很多的责任,因为这个机会来之不易,毕老师是积极促成。想去的人很多,学校各个方面考虑就非常慎重,首先学生自由报名,学校专门组织了一个专家团队对所有报名的学生进行遴选,包括他们心理素质,身体素质,外语水平,交往能力,写作水平,各个方面进行了一次考察,最后通过评估之后出现的这样六个同学,还有一名优秀的老师。

在此基础上,学校又组织了严格认真的培训,包括安全的,国际交往的,沿途涉及到的文化,民俗,科学问题等等。毕淑敏老师的儿子,还专门到海大给师生进行培训,因为他经历过一次环航,所以他的培训是身体力行的实际经验。

还有一些问题,同学们离开家100多天,他们的课程怎么办?学校进行了精心设计,以环球大学的形式,在整个过程当中安排了系统的课程,带队老师上课,船方提供很多讲座、活动,还有沿途可能的经历和考察都作为他们的课程,给他们计入学分。不仅仅是作为一次环球航行,是一次环球的学习。

我们的出发日期,选在世界航海日搞的仪式,毕老师亲临现场,做了热情洋溢的发言和鼓励。他们上船要带的东西,除了生活用品,学习用品之外,还有准备了跟国际友人之间交往的礼品。让他们带出去哪些东西,带回来哪些东西,都做了认真详细的规划设计。才有后来这样一个比较成功的一次环球航行。我们是中国海洋大学,担负着国家海洋高等教育的重任,学校校训叫做海纳百川,取泽行远,从广博的大海里面取得规则以后,走到高远的境界。

环球调查:外国人,你幸福吗?

你可知道曾祖父母的名字?你能说出你家周围200米内所有植物的名字吗?你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是否给别人以布施?这是小国不丹关于幸福的调查问卷。幸福与房子、车子、收入无关。

腾讯文化:潘国锋作为这次环球航行中的一员,用122天,游历了20多个沿海国家。在整个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

潘国锋:整个过程最深刻的印象,从一个国家说起,从我们到了斯里兰卡的时候,我们知道那个国家刚刚结束自己国家的内乱,整个国家还不是很富裕,但是我们到那个地方去的时候,我们发现每一张黝黑的脸上都是质朴的笑容,我们所有的校园,所有的学生,包括老师,回来以后都有一个好奇,就是为什么他们的物质生活没有这么充足,但是他们还能够这么快的,就是内心特别的质朴,特别的快乐,然后这是给我印象很深的一个地方。

然后还有埃及的时候,我们知道埃及,我们2011年去的时候,1月份刚好也在动乱,但是我们到那个地方去的时候,船方一再提醒我们,下船的时候一定要小心自己的各种贵重物品,但是到那个地方,发现每个人朝着东方人的面孔,都是在抱以微笑,甚至主动过来要求跟你合影,然后我记得回船的时候,遇到一个当地的医生家庭,一家四口在马路上,在海港的旁边散步,他问我们是干什么的,我说我们是搭乘这一艘船环球旅行的,他很大方地开玩笑,就说带我的孩子一块儿去吧。当时我就感觉,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有时候真的不在于你的肤色,不在于你的语言,基本上对于内心那种充实或者说祥和是一样的,就是我们虽然来自不同的环境,但是对于那种美好的东西还是向往一样的,这是我对我的感受很深的两点。

腾讯文化:你刚才说到斯里兰卡人的物质生活并不丰富,但是很快乐。我联想到毕淑敏老师讲过的环球见闻,在不丹做了全球最著名的幸福调查问卷,有关幸福感的考量点跟我们不一样,能不能再详细谈一下不丹和中国幸福感的差别?

毕淑敏:关于幸福,这是具有全球性的这种普遍性的一个问题,我们中国现在可能更多的是把幸福和房子的大小,工作的稳定和高薪,甚至是车子怎么样,然后很多物质的,很多有形的这些条件。但是我到了不丹,我看到他们有一个幸福试卷,不像我们这边很简单的拿一个麦克风说你是幸福吗?关于这样的提问,我想两个方面来看,一个是我们注意到的问题,我们将把人们的福祉进入到非常重要的,衡量我们生活质量的标准里面去。

另外一个,我觉得这个方式稍微突兀了一点,有一点简单化了。不丹是一个小国,他们有一个幸福研究所,他们有一份几百个问题的试卷,其中就几个问题很打动我。

第一个问题是,你可知道你曾祖父母的名字,就是我们的爷爷的父母,曾祖父母,很多很多人不知道。我在中国试过,大约是孔家是知道的,孟家是知道的,就是这些圣人之后知道的,可是我们大多数人普通人已经不知道我们曾祖父母的名字了。我们知道他们曾经确实存在过,这毫无疑问,但是确立我们也不是特别久远,百年之内应该,可是我们已经将他们湮灭了,我们对自己的民族,对自己的祖先,对自己历史这种尊重是可以落实下来,也和我们幸福感相连,所以这个问题让我特别的记在心里了。

还有一个问题是,你能说出你住的房子周围,就是你家周围200米内,所有植物的名字吗?对。我想如果是热带一旦问题挑战性比较大了,但是温带,我们应该不是数量特别多,几十种吧,即使是上百种,我想如果我们当心过,努力过,我们也能够记得。我们叫不叫出名字,不一定是一个非常确切的指标,但是如果你知道和不知道,证明你对我们的地球的了解,对这些生物的一种尊重,对很多细致的,不同的这种景色的那种观察,他都跟我们的幸福感密切相连的。

第三个问题,我记得是,他说你在过去的一个月内是否给别人以布施。我后来到过一个和宗教有关系的场所,关于布施,我看到有三种不同的说法,关于布施,我看到其中的解释分为三层,第一层的布施是财布施,第二是法布施,但是最重要那个布施叫做无畏布施,让人分享你的勇气,不然你知道这个道理,可是你不去实行的时候,那仍然只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最重要的是要有这种决心,要有行动力,要去做,那就是无畏布施。

我想这些如果粗看起来,应该和幸福好像不搭界,但是我们幸福不完全是物质的,而且是一个精神层面的,一个灵魂的,不断追索,包括像这些具体问题,我想是我们和文化的联系和我们祖先的联系,和我们和这个土地的联系,包括我们内心世界的一种完整的力量。所以这都是幸福的一个大的范畴里面,布丹是一个小国,也不能说尽善尽美,但是我想这些对我们在努力的提高自己物质生活水平的同时,我们也要让自己的精神变得强大和丰富起来。

海的民族对大自然天生怀有敬畏

当你身处大海中央,周围是天和海,一个人在这里,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太渺小太渺小了。所以说海的民族是敬畏自然的,山的民族可能觉得可以改造自然。
=

腾讯文化:环球旅行的意义在于到不同的过度,与另一种文明交流对话。除航海之外,也可以乘火车或者飞机达到环游世界的目的。在你们看来,陆地上的环球旅行和海洋上的环球旅行,最大的差别是什么?

毕淑敏:我想首先是有没有那个机会,我很想在陆地上,坐火车到陆地上环球旅行,但是作为一个船,第一个好处就是我们这个星球其实是充满了水,70%以上都是水的,那这么多的水将我们彼此的隔绝,又将我们连接。那作为一艘船,我觉得这样一寸一寸的走过,对我们地球,首先是圆的这件事特别能有感触。

第二个你能接触到不同的文明,你从巴厘到纽约,你觉得是走过,但是其实更多是飞机在天上掠过。这样一寸一寸沿着地球的海域慢慢的航行而过,那个感觉真的不一样。

潘国锋:真不一样。包括我国内坐火车很多,但是到海面上面去,你能够真正感受到大海那种壮阔,尤其深在大海中央的时候,你看到周围那些天,你看到当四周全是海,一个人在这里,真的觉得自己什么都不是,真的觉得太渺小太渺小了,所以说海的民族是敬畏自然的,山的民族可能觉得可以改造自然,但是海的民族是对自然有一种敬畏心理,我到大海里面去,我发现世界上原来有这么辽阔的地方,这就是大海。

腾讯文化:这说法很有意思。你为什么觉得山的民族是自己主动去改变的。

潘国锋:我们很熟悉的故事,愚公移山,我可以移掉,可是从来没有人说可以把海全部消失掉或者什么的,这是我从一本书里面看到的,我觉得很有道理的。

潘国锋:包括在海中央,从毕老师那本《蓝色天堂》,在海中央看海和海边看海不一样,我们在红海,我们在墨西哥那一块,还有在地中海,你会发现海豚跟着我们的船一块儿漂,然后尤其是红海那一次,那边就是落日,海豚在旁边跳。那个感觉真是,那副画面真是太美了。

毕淑敏:我老觉得海豚是在底下有说法的,然后说我们一起跳吧。你弄几个人那么跳都不容易。我们彼此一定有一个共同,我们一起跳,才可以跳起来,看到这种景象会非常感动。

潘国锋:你会发现所有船上的人都跑到很多,只要在甲板上,外面的人都跑到甲板去看,海豚知道我们看他,跳的越来越起劲,跟一段时间之后自己就走了,很美很美。

分享勇气也是一种恩惠

旅行直接改变了六名航海的同学,也间接地影响这很多人,人和人之间的关切在自然萌发。

腾讯文化:在六位同学出发之前,学校对他们给予厚望,环球航行结束之后,再看这六个孩子,身上有哪些改变,是否符合你们最初的预期?

陈鷟: 我直观的感觉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期。最初大家走之前,我们有一个副校长说,你们率性而为,安全回来就很高兴,只要能够有所见识,但是事实上他们回来之后,我个人的感觉他们的团队精神明显有提升,他们现在都是独生子女了,经过这一次回来之后,这种关心他人,相互合作的意识特别强,他们回来之后看我的眼神都变了。我想这种影响和改变分两类,一类叫做直接改变,一类叫做间接改变。很多其它的人间接接受的这种影响,他们在外面所有的活动过程都是通过邮件发回来,有一些媒体跟踪报道,让很多人间接的改变,包括我在内,人和人之中这种关心、关切在萌发。他们在快返航的过程中,我们海大在搞一个科学人文未来的论坛,主题是关注海洋,是毕老师也参加了,在论坛上专门面对着几千师生和专家学者,表达了对他们的关注。赢得了大家的共鸣,大家共同的祝福他们这一次的环航的成功,很多人间接的受到了感染,就是毕老师刚才说的很好,就是分享这种勇气,也真是一种恩惠,我想他们直接的受益和改变,我们很多人,很多同学是间接的受益和改变。

腾讯文化:六位航海者回到学校,对身边的人带来了哪些影响?

潘国锋:室友还有关系好的,走的很近的同学,人与人之间的影响是相互的。我在影响他们,他们也在影响我。我从游历四大洋,跟他们讲我的一些见闻,这只是我的第一个认识,可能也不是很正确的,可能人家对那方面有更多的,包括知识也好,相当于我在行万里路,可能有同学他已经读万卷书,然后我的一些感性认识和他的一些综合考量之后,相互的这种纠正的,彼此之间一些不正确的观点,我觉得是影响是相互的。

潘国锋:我对约旦和挪威是最感兴趣。约旦是我所看到的和中东世界不一样,很祥和的感觉。我在佩特拉,我去佩特拉之前,他是一个很伟大的奇迹,去那个奇迹之前,我没有去过长城,我也没有看过我们自己国家的一些很伟大的建筑,所以可能到那儿,我是第一次被那儿震撼了,所以我记得当时我走过那一条路,蛇道,我看到那个神庙在那儿的时候,我当时吓着了,我就直接相当于斜靠在墙壁上面,欧阳老师他给我拍了一张照片,他后来给我看,我怎么变成这样子了,十分愕然,而且阳光刚好洒在上面,特别辉煌那种感觉,雕在石壁上那种神庙,所以很震撼,很震撼。

腾讯文化:你们在环球过程中遇到很多困难?

潘国锋:就是在阿拉伯海那一块,遇到了两天的大风大浪,在船上,睡在床上会翻下去,随着船的摇晃滚下去,尤其我们的舱位是在水面以下,跟水面差不多的地方,所以晃的很难受,而且又看不到窗外,所以很难受,包括你走路的时候,你会发现你对面的人跟你是一样都这样斜着,走路也不稳,那几天餐厅吃饭的人比平时少了80%以上,都没有人吃饭了。除了忍耐只有忍耐,没有其它办法,在船上晕船只有忍耐。

毕淑敏:我最大的困难是我没有想到环球旅行这么艰苦,我当时想知道这么艰苦我肯定不去了。回来一个月觉得我还是可以去的,还有我们这个民族对海洋真的了解有限,可能因为我们出于北温带,我们这个领土很辽阔,当然我们现在人有一点多,我们这一块国土真是非常宝贵,而且山川、江海都很富饶的一块地方,当然也是我们人多,假如我们没有这一块人,发现是多么好,所以我们向外探索的勇气真的不够。再有一个像刚才所说的,我们对海的那种了解,敬畏,包括怎么样去发展,怎么样让海洋给我们更多的哺育,在我们来说都是一块短版,现在对于中国,对于我们发展的大局来讲,海洋是越来越重要了。所以中国海洋大学这种培养我国海洋人才的最高学府,我特别希望年轻的朋友们都来报考,在这里好好学习,学好了本领,对我们祖国今后的发展,对我们的海洋做更大的贡献出来。

陈鷟:有一句话很有意思,毕老师是你们请到的大家,我再次提到王蒙先生,他把孔子有一句话发展了,大家都知道孔子说,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是孔子的话流传千年的,王先生把他发展了一下,勇者乐海,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缺憾,中国的传统文化是一种陆地文化,所以他有山有水,没有谈到海的问题,或者谈的比较少,在这样的圣人,凝聚里面缺少这样,所以我说孔夫子说了,仁者要山,勇者要海,我们把他题好了一个字放在学校里面,我们新装修了一个大厅,请王先生命名了一个名,叫做乐海堂。

同一场旅行,通往不同的人生

这艘船上,有不同国度的学生,他们通过不同方式获得环球旅行的船票,也为实现不同的人生目的。

腾讯文化:如果是自己花钱去环球旅行,你会去吗?

潘国锋:如果在我现阶段,就是我来自于一个很普通的家庭,如果在我自己以后有经过实力,我也会从事这么一项,可能不会像这么一次很好的机遇,就是一连串的,刚好一个环球的,所以说这也非常的感谢有这么一个机遇,包括和毕老师,和张指导之间的缘分,这种机遇,非常难得,如果是让你以后自己出钱,可能会选取一段一段去走,一段一段去丈量这个世界,但是肯定没有这么好的机会,在我20岁的时候,就有这么一次机遇,环球航海。

腾讯文化:船上有很多其它国家的学生,他们怎么筹到钱,完成这次旅行的?

潘国锋:首先船上的学生,第一个是日本的学生。日本的学生他们就是,因为这艘船票,对日本乘客来说,可能他们的经济实力比我们强,对他们来说不是很大的困难,他们家里资助或者他们参加一些义工,就是参加和平之船这个机构的义工,他们可以到上面来,很多青年学生,包括高中生,还有大学生,这是日本的学生。。

然后欧美,就是美国一些学生,他们就是大学毕业,他们来到这个船上去做一些语言教师,他们教乘客一些英语或者是西班牙语之类的,这是一类。但是他们免船票的,当然没有工资。

第三个就是德国的学生,我们在希腊的时候上了十来个德国的学生,他们也是像我们类似,他们只是选取了其中一段航程,不像我们360度,从横滨出发,横滨结束,他们中途过了好几站再下去,他们的钱是来自于市政厅,就是市政府或者是学校一些资金,但是他们每年都有这样一些活动。包括我们中国学生,移动四个国家的学生。

各个国家的学生比较起来,他们去这个远航的目的是相似的吗?还是会有差别?

潘国锋:会有差别,德国的学生非常严谨,他们要上来做一些论文,沿途做一些调查,回去做研究生的材料,就是各种的准备都做好了,然后日本的学生可能就会比较的,就是天性,特别好玩,船上,甲板上的活动,还有乐队,还有画画,弹吉他,就是他们在那里弄,所以他们可能会更加的活泼一些,就是好玩一些,然后我们上去就是把我们走的时候,校长书记跟我们说,率性而为,用自己的感觉去走这个世界。所以我们也没有带着什么特别明确的目的,没有说特别说你一定搞一个成果回来,或者一定要弄一个什么丰功伟绩出来,我们就是很自然地去和我们每天所面对的这些,一开始是陌生人,后来变成很熟悉的人,这些乘客之间的微笑,每天共同生活,每天一起去甲板上看看大海或者是生活一下。挺好。

腾讯文化:毕淑敏老师出发之前对自己有预期吗?也是率性而为,就去看还是有一个计划?

毕淑敏:我出发之前我觉得还没有他们这么胸有成竹,也没有一个书记给我们说,也没有个校长,我当时就是想看看这个世界是什么样子,出去以后发现,说世界很大,真的很大,你会看到很多和我们不一样的那种文化,那种民族和历史,要说小还没有我们想象得那么大,这个地球真的是互相连接的一个村子,真的要热爱和平,好好的善待我们的地球,然后这个和平应该是不同种族最基本的一个期望。我对这一条感触蛮深的。

潘国锋:地球很小,但是世界很大。

关于旅行,也关于信仰

人生就像旅行,需要有一个前行的目标。如果你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就像大海中央的一条小船,任何风过来,都会让你打转,你无法前进。

腾讯文化:潘国锋回来之后写了一篇文章,叫做《关于旅行,也关于信仰》,旅行之后对信仰的认知是什么?

潘国锋:这篇文章是我从船上回来之后不久写的将近于两年前,我现在自己也在不断的思考这个问题,包括我当时写的东西也有一点欠成熟,当时可能想的比较单一,包括宗教信仰,我现在更加觉得,就是一种让自己内心坚定的东西,我觉得这就是信仰,不管你信什么,都是让自己内心坚定的东西,回来之后,包括前几天我从书本上看到一句话,说人要怎么样去生活,怎么样自己拥有独立思考的头脑,不要去假装你特别的强大,然后也不要去刻意让自己成为什么样子的,自在自在的,先做好自己,然后再尽可能影响他人。所以我觉得现在思考的答案就是说,信仰让自己内心坚定的东西,不会在这个充满人的广场丧失方向,可能我以后对于这个问题的思考还会有不同的答案,那就以后再看吧。

陈鷟:我还真没有思考过以前,刚才听过毕老师讲过关于幸福,关于不同文化的这种感觉,我临场发挥的,临时想的,是不是那个生命的支点以及方向,一个智者,包括宗教大师或者是哲学大师,毕老师这样的文化大家们,他们在干什么呢?就在帮我们确立信仰,他们给我们生命的指点,给我们新的方向,让我们能够定住,就是坚定,同时让我们生活有意义,有方向,是不是这个意思。

另外还有一个,就是这个书的封面上有一句话,毕老师的序言里面的一句话,就是说通过他的环球航行之后,我坚信人们只有去观世界,才会有正确的世界观,我想这个世界观应该是信仰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吧。

毕淑敏:这首先是特别大的问题,中国人特别容易说我们是没有信仰的,我们通常把信仰认为是一种宗教,那么世界几大宗教,如果我们信就是有信仰,如果不信就是没有信仰,我很同意潘国锋和陈鷟的讲话,因为人是需要有目标的生命,你可能作为一个普通的草履虫,作为一只鸡或者是牛,作为一个猴子,你可能不知道人生的意义,你的目标是什么,但是你既然为万物之灵,你要有目标,否则你的人生就会变得非常混乱,然后会沉浮曲折,你都不知道在做什么,有一点像在大海中央的一条小船,如果你不知道你的目标在哪里的时候,任何风过来,都会让你打转,你无法前进,我觉得每一个人为自己的人生找到一个目标,这个目标不仅仅是利己的,而且也要利人,世界就是和谐共生的群体。除了利己,还要利人,确立这个目标,就要坚定的相信他,照着他的方向去走,人生才能过的有意义,比较有秩序,而且比较的幸福。

腾讯文化:毕淑敏老师的环球旅行是在08年。那到现在已经5年时间了,也就是说您有5恩年的时间去验证这个环球旅行的意义,在您和儿子身上看到这五年的生活中,具体的改变有哪些?

毕淑敏:可能最简单的一个变化是,你的视野比以前变大了,比如说原来遇到一件事情,会觉得怎么这么伤感啊或者这么委屈啊,这么难过啊,损失 这么大啊,在这个问题上打转,因为你到过大海的中央,因为见过世界上如此辽阔的存在,你就真的知道你是渺小的。你虽然渺小,但是你还是有主观能动性,你就会知道,你现在觉得以为过不去的那种悲痛,他仍然是可以过去的,他和整个如此宏大的一个坐标相比的时候是微不足道的。但是这些话没有去之前,会听到很多人说,你也会在书本上看到,但是你不能深切的理解他,当在大洋中间面对苍穹,面对大海,除了这两样东西之外,就是这一艘船,船上只有你,你会觉得这样一个概念是那样深刻的融入到你的思维体系当中,而且你将永世不会改变了。这个是很重要的,就是我们跳出一个短暂的时间的框架,在一个巨大的存在当中,去安置我们的生命,这是环球旅行所给予我们的一个特别宝贵的馈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