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西交利物浦大学怎么样毕业生就业分析

 风雨如歌 2013-06-26

“四年的日日夜夜必定会成为我们记忆中最珍贵的一笔。这四年我们学习了太多,收获了太多,也成长了太多……”西交利物浦大学计算机专业毕业生方磊在自己的日记中写到,两天后他将身着这所年轻大学自己的学士学位服结束本科阶段的学习生活。两个月以后,他将拿着全球仅20个名额、总额近百万人民币的全额奖学金,走进英国威廉王子的母校——圣安德鲁斯大学,直接攻读计算机专业的博士学位。

  累累硕果:超过10%的毕业生收到世界排名前十大学录取通知

  方磊并非特例,西交利物浦大学136名首届毕业生“普遍优秀”,他们当中97%的同学将继续在世界著名学府攻读硕士或博士学位。截至目前,共有14名同学陆续收到剑桥大学、牛津大学、帝国理工大学等全球排名前十位大学(据《2010年泰晤士报全球大学排名》)的录取通知书,超过总人数的10%。5位同学收到本科直接攻读博士学位的录取通知书,其中包括同时收获牛津、剑桥、帝国理工录取通知书的江苏海门才女黄宗严。

  西交利物浦大学的首届毕业生可同时获得英国利物浦大学学士学位和西交利物浦大学所颁发的中国本土学士学位。英国高校学士学位分为5等,在严格的英国高等教育评价体系里,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殊为不易。但令人惊讶的是,西交利物浦大学的首届毕业生共67名同学获得英国一等荣誉学士学位,接近50%,“这是一个极高的比例”,西交利物浦大学张鹏老师告诉记者,“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统计,去年一年全英国高校一等荣誉学位授予率是13%,2008-2009学年在英国取得学位的国际学生(除欧洲学生)26510名,其中获得一等荣誉学士学位的仅有2770名,西交利物浦的这个比例近5倍于平均水平。” “说西交利物浦大学这届毕业生是全中国高校中最牛的一批毕业生,也绝不为过”,张鹏老师颇感自豪地说。

  治学严谨:在这里混文凭行不通

  “要怎么收获,先那么栽。”优异成绩绝不是凭空得来,走进西交利物浦大学,即使在暑假,教室、自习室,你依然能发现众多埋头苦读的莘莘学子。

  “感觉这里的学习比较紧张,学习气氛比较浓厚。” 在本科学习期间两篇学术论文被Ei Compendex 、ISTP检索收录的通信工程专业毕业生杭建伟这样总结他的西交利物浦生活,因为平日的时间表几乎被实验和接踵而来的全英文论文完全占据,杭建伟甚至连苏州有名的景点拙政园都没去过。

  杭建伟毫不讳言自己在这所学校所面对的学业压力,这种压力首先来自于分等级的学位。所有西交利物浦学子四年毕业拿到的学位上都会根据学业成绩标注等级,分别为一级荣誉学士学位、二级甲等荣誉学士学位、二级乙等荣誉学士学位、三级荣誉学士学位和通过学位等五个等级。

  “不管是研究生学校的申请还是就业,拿到越高等级的学位,机会就越大。大家肯定都要拼一等”,杭建伟说。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及格成绩为40分,但要拿到一等学位平均成绩必须在70分以上,“拿一等难度是很大的,所以我们一点也不能放松学习,考试不能只想着及格这么简单就行了。”

  教务处副主任朱传辉老师介绍说,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生考核评分参照了英国利物浦大学的标准,包含了一整套复杂而精确的体系。每门功课的考核标准都不一样,同时对学生的考核贯穿在整个学期的学习当中,平时每一次作业和论文都会严格地计入总分。而且从大一开始,所有西交利物浦大学学生的课程作业都会经过防抄袭检索鉴定系统,“作业的评分标准也非常严格,你如果迟交或者晚交的话都会被扣分、降等级”。每逢考试学校还会从英国利物浦大学专门请来考试监督官,学生作弊毫无例外都会被要求重读一年。

  同时西交利物浦大学实行严格的升级制度,每门功课只有一次补考的机会,如果补考还不能通过,那就也只能留级。朱传辉老师说,实际上2006级进校学生为164名,但是顺利毕业的只有136名。未毕业的同学中有因为身体原因、转专业等而主动申请留级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因为补考不通过或者考场作弊而受到了留级处罚。

  2006级通信工程专业的一位同学就因在大二升大三时三门功课补考不及格而读了两次大学二年级。总结教训,该同学告诉记者,“总以为大学生活很轻松,平时总是临时抱佛脚,想混个及格应该没问题。但是在西交利物浦大学,事实告诉我没有踏实的学习和积累,这一套行不通。” 他说两年的大学二年级学习,让他把以前很多没有学好学透的东西重新补了回来,也养成了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和诚信意识,“这段看似挫折的经历对我来说却是受用终身”。

  朱传辉老师说,虽然第一届学生中有一部分没能如期毕业,但是有高标准才会有高质量,面对留级的学生和家长,学校依然坚持自己的标准,“下面几届的学生中留级的比率就大大减少,西交利物浦大学的学风、考风也一直很纯正,这说明我们的坚持是对的”。

  名师导航:纯粹的精英式培育

  “在西交利物浦大学,我能够感受到一种非常浓厚的师生情怀,这里卧虎藏龙,有很多来自不同文化、不同背景和不同领域的名师,他们都在自己的专业领域里有着非常出色的水准”,电气工程系毕业生金磊这样总结自己的大学老师,“更重要的是,他们离我们从来都不遥远——就在教学楼的某个角落里办公,只需要简单的预约,我们都有机会去向他们请教问题。”

  从成立起,西交利物浦大学就坚持按照世界一流大学标准引进和配备教师队伍。大学专业课教师来自10多个不同的国家与地区,毕业于世界各大名校,具有本专业博士学位和国外教学的经验。大学基础数理课程则聘请国内数理教学领域的知名教授担任全职老师,包括原同济大学数学系主任、清华大学数学系副主任、天津大学理学院院长等。在中国网大刚刚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办学仅四年的西交利物浦大学在师资排行里高居全国高校第12位。

  众多名师风采成为西交利物浦毕业生大学记忆里最为重要的一部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的金梦园大学第一节课就由国家级教学名师马知恩教授讲授,“第一节课,马老师就给我们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他面带笑容,西装笔挺地站在讲台上,讲话底气十足、声音洪亮、坚定。同学们窃窃私语,原来我们用的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大学数学教材《微积分》的主编人一栏赫然写着:马知恩。”“马教授近70岁的高龄,仍然不辞辛苦地每周抽时间和我们聚在一起讨论数学题目,精力充沛,充满热情。以前我刚听别人说有些大学的老师基本上不怎么主动找学生、关心学生。但是在马教授这里,我找到了截然不同的答案,因此我们都把马教授亲切地叫做‘马爷爷’。”

  杭建伟印象最为深刻的是来自马来西亚的Stanley老师,“Stanley老师对我们进行的是魔鬼化的训练。让我们最痛苦的是,在大二开始学专业课的时候,他竟然拿麻省理工大学的课件来给我们上课。我们当时的感觉就是处在水深火热当中,因为那个时候我们用的英国利物浦大学的课件只有十几页,但是麻省理工大学的课件却达六七十页。当时我们根本就看不懂,课后要花很长的时间去琢磨、思考。因此,大二的时候,Stanley老师的那门课就刷下了很多人。但是现在想想,过了当初他那一关,以后相关的课程学起来就感觉非常的轻松了。他对我们抓得很严,但是他上课的时候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常常会举一反三。我们对他真是‘又爱又恨’……”

  方磊最感激的则是计算机系主任关圣威教授,“关圣威教授是国际计算机学领域的著名专家,他曾先后任教于英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著名大学。有这么一位大师级的老师给我们上课,我们很幸运。”“关教授总是能够给我一些醍醐灌顶且提纲挈领的指导,以免我走进学习的死胡同。关教授带我们加入博士生的科研项目,这段本科生的科研经历使我在申请学校的时候拥有了很大的优势,因为名校的申请者,尤其是博士生的申请人大多是非常优秀的学生,当大家在背景上面相类似时,科研经历就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五星育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和全球竞争力的世界公民

  “天高地阔,来日方长,愿您们胸怀世界,开创未来,驾驭生命之舟乘风破浪”,作为中国目前唯一一所以理工管起步、在本一批次招生,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中外合作大学的掌门人,执行校长席酉民教授在给第一届毕业生的毕业纪念品上写下这样的寄语,“我们的学生不仅要在中国参与竞争,而且要面向整个世界。培养具有扎实的素养体系、能力体系和整合性知识体系的世界公民是我们的办学使命之一”。

  经过四年的探索,西交利物浦大学已经初步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育人模式——“五星育人模式”,把学生当做年轻的成年人,强调自主学习、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让他们能够“成功学习,幸福生活”,这些都是“五星育人模式”的核心理念。

  2006级信息与计算科学系的管昊君选择的是2+2培养模式,如今他已经完成了在英国利物浦大学后两年的本科学习,谈起自主学习,他深有感触,“国内别的大学的老师上课可能就是照着课本一章一章地这样讲,照本宣科。但是我们不管是基础课还是专业课,老师都是用自己整理的讲义来给我们上课,而且会以上课讲的内容为基础来给我们推荐一些辅导书籍。所以我们看的资料比别的大学的同学可能要多一些,而且在学习上投入的时间应该也比他们多。这种模式就是英美大学的一种模式,老师们让你自主去学习,我觉得这种模式很好。”数理教学中心熊洪允老师证实了管昊君的说法, “我跟学生们说,不要向我抱怨什么内容以前没有学过。以前没学是因为考试不考,但是到了这里,你们要学的不是要考的内容,而是要用的内容。没有学过的东西,你们要自己去学,培养自学能力。”

  2006级数学科学系的蒋烨同学说:“我们这边的Team Work(团队合作)比较多,从大一到大四很多课程作业都是以这种形式完成的,我体会到的是一种Open Mind,就是你一个人的想法有的时候可能会有点狭隘,但是在团队合作中大家把不同的想法一起拿出来,去讨论、分析问题,各抒己见,就能发现新问题,发现新的点子。而且我们团队合作的组长、成员都不是固定的,每个人可以担当不同的角色,每个人也都能得到多方面的锻炼。四年下来,我发现我的组织能力、协调能力、表达能力、与人沟通以及独立思考、学习的能力都有了非常大的提升。”

  提起团队合作,电子与电气工程系2006级通信工程专业的金磊同学同样感慨颇多,金磊说一开始做团队合作项目的时候,组里有的同学积极性不是很高,他就自己多做一点,多扛一点,但是这样反而会适得其反,有时候甚至会影响整个团队的成果。“举个简单的例子,我们组里有的同学适合软件编程,有的同学擅长论文的写作,比如说我吧,我就不怎么擅长软件编程,但是搭电路是我的拿手活。如果我去编程或者写论文的话,可能效果就没有本该负责这一块的同学做得好。后来我就改变了原先的想法,我会通过相互鼓励,动员组里的每个人都参与进来。让每个人发挥出自己的能力,做出自己的贡献,这样的话才能达到一个团队最大的效能。”

  “我认识到你应该去尊重别人。”金磊说,多次的团队合作下来他明白了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与短处,“你应该去尊重别人的优点,就是说善于发现别人的长处,然后取长补短。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认为自己很了不起。”

  自主学习、团队协作让西交利物浦学子在全球的舞台上爆发出了惊人的活力,西交利物浦学生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大赛、IBM全球商务精英挑战赛等世界级大学生顶尖赛事中所向披靡:西交利物浦大学2010年在全美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的获奖率超过82%,在英学生参加IBM商务精英挑战赛的晋级率高出全英高校平均比例近20个百分点。

  “幸庆”和“感激”成为西交利物浦大学首届毕业生即将离校时提起得最多的两个词,幸庆自己以一本线左右的分数来到这所年轻的大学,四年后取得远远超过预期的收获;感激在这里遇到的敬业、慈爱的老师与无数帮助他们成长的人。两个月后,尽管绝大部分同学都将奔赴海外开始崭新的求学和生活经历,但是“我相信我们中的大部分人都会把自己的热情与知识回报给自己的国家”,方磊说,“我准备在国外学习一段时间,对自己所学的行业和知识有更深的了解,将来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能量吧。”杭建伟说:“我们学理工科的,国外的实验室等硬件条件会比国内的要好。在英国读硕士只要一年的时间,我觉得太短了,我想在国外积累经验后回国。”管昊君的打算则是在英国利物浦大学攻读硕士、博士,然后回国发展,“这可能跟我们系里的老师有关系,因为他们很多人都是从国外回来的,特别是关圣威教授‘云游四海、心系神州’ 、‘服务华人社会’的理念对我的影响很大。我现在学的是人工智能,目前中国这一块和世界上的强国比起来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我想有朝一日学成回来,我们一定可以为祖国做出自己的贡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