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表是某型号载重汽车的部分参数(g=10N/kg).
?自重 ?15t ?车轮个数 ?10 ?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 ?0.04m2 按照我国道路交通标准,载重车辆的轮胎对地面的压强不得超过7×105Pa,则该汽车最多可以装运重物多少t?(假设轮胎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2)若汽车以54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所受阻力为5000N.求汽车在1min内克服阻力做功是多少?(3)请你运用所学物理知识,说明为什么要治理超载?(写出一条即可)2.10×107帕。从地面向此油层钻一口油井,自油层顶部向上计算,原油自喷时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多少?若油层距地面2000米,油井直径为10厘米,要阻止原油喷出地面,至少要向出油口施加多大的压力(原油密度为0.9×103千克/米3)?
3、测得一个24厘米高压锅的限压阀的质量为0.1千克,排气孔的内径为3毫米。如果用它煮水消毒,根据下面水的沸点与压强关系的表格,这个高压锅内的最高温度大约是多少?
T/ 90 95 100 105 110 112 114 116 118 120 122 124 126 128 130 p/千帕 70 84 101 121 143 154 163 175 187 199 211 226 239 258 270
4.如图所示,放在水平桌面上的塑料杯子的质量不计,向杯中倒入200g的水,水深20cm;再轻轻放入质量为40g的木块,木块静止后漂浮,水面升高了4cm(水未溢出,g=10N/kg).求此时:(1)水对杯子底部的压强为多少?(2)木块受到的浮力是多少?(3)杯子底部对水平桌面的压力是多少?
5.小丽身高160cm,质量为56kg,鞋底的支承面积如图所示(图中是用方格纸描下鞋底贴地部分的轮廓,每一小格的面积是5cm2,计算面积时,对于不满一格的,凡大于半格的都算一格,小于半格的都不算).在体育加试的跳绳测试中,小丽1分钟跳120次,每次腾空的高度平均为10cm.(g取10N/kg)求:(1)小丽每只脚的面积(2)小丽双脚站立时(两脚面积相等)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大?.在高速公路上,一些司机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肆意超载,带来极大的危害.按照我国汽车工业的行业标准,载货车辆对地面的压强就控制在7×105Pa以内.有一辆自重2000kg的6轮汽车,已知该车在某次实际运营中装货10t,每个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0.02m2.(g取10N/kg)求:(1)这辆汽车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是否超过行业标准?(2)如果要求该车运行时不超过规定的行业标准,这辆汽车最多装多少吨?(设车轮现地面的接触面积不变).科学兴趣小组的学生在野生动物园游玩时,发现了大象行走时留在平整沙地上的一串大小、深度基本相同的脚印,如何通过脚印来估测大象的质量呢?同学们找来平底圆柱形容器,将它放在脚印边同样的沙面上,不断往容器中装小钢珠,使容器陷入沙面的深度和脚印深度相等,然后又做了脚印的石膏模型.回到学校后测得该容器的底面积为10厘米2,容器和小钢珠的总质量为25千克.把石膏模型放在一张纸片上画出脚印形状,剪下“脚印”,测得质量为40克.在同一张纸上剪下一块边长10厘米的正方形,测出质量为5克.(g取10N/kg)(1)利用平底圆柱形容器可以算出行走(两脚着地)时大象对地面的压强为帕.(2)大象的质量约为千克.8.为了给立方体工件表面均匀地涂上某种油,需要用竖直向下的力F把漂浮在油面上的工件缓缓地压入油内,如图甲所示.工件的下底面与油面的距离为h,力F与h的大小关系如图乙所示.小科觉得图中CB的延长线BA段是没有意义的,老师告诉他,力F为负值时,表明它的方向与原来的方向相反了.(1)分析BC段:随着h的增大,工件所受的浮力大小将,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大小将(填“变大”、“变小”或“不变”);(2)若A点的坐标为(-a,0),则a=.从图象分析,a表示了工件一个物理量的值,这个量就是工件的;(3)求C点所对应状态下,工件所受的浮力及油对工件下底面的压强.(不考虑大气压强)
.把体积为1dm3的空心铜球挂在弹簧秤上,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弹簧秤的示数是放在空气中称时的,已知ρ铜=9.0×103kg/m3.(取g=10N/kg)求:(1)铜球受到的浮力是多少?(2)铜球的重力是多少?(3)铜球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少?10.如图6所示,水面上漂浮一个木块.在木块上放一个M=3kg的物体,木块正好全部没入水中.若在木块下挂一个密度为4×103kg/m3的合金块,木块悬浮在水中,求合金质量m.
3.如图2所示,一上下开口圆柱容器,上部圆筒较细,下部圆筒较粗且足够长.容器的底部与大气相通.容器中有一可沿下圆筒无摩擦上下移动的活塞S,小明用水平细绳绕过定滑轮将活塞拉住,容器中盛水.开始时,水面与上圆筒的开口处在同一水平面上,活塞距水面1m,现拉着活塞的同时使活塞缓慢地下移,在这一过程中,地面对小明的摩擦力的变化为()
A.先变大,然后保持不变B.一直保持不变
C.先变小,然后保持不变D.先变小,然后变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