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黑诊所乱诊断梅毒骗病人120万元

 营业中 2013-06-26

江苏省姜堰市男子翁某,因下身红肿来到江苏泰州名为“四号诊所”求医,被“诊断”为梅毒。之后治疗花了数十万,后女儿又被“查出”患了梅毒。截至今年3月底,翁某父女在该诊所共花去“治疗费”100多万元。后经他人提醒,翁某父女到当地权威医疗部门检查,两人根本没患梅毒。随后民警介入调查,发现诊所系诈骗,两名“医生”最高只有小学文化,另一名医生系文盲,两人均无证行医。

记者为此对受害者进行采访。翁某说,2008年的一天,他在一家浴室洗澡后,感到下体瘙痒,抓破后开始流水。觉得这种病不光彩,他不敢到大医院治疗,因此来到泰州西站对面一家“四号诊所”求医。“医生”简单检查后很严肃地说他得了梅毒,可能有生命危险,并称用“祖传”手艺及进口的“特效药”才可以治好。翁某听信,让“医生”帮他治疗。经过一段时间治疗,所用的药贵得怕人,挂瓶水少则上千元,多则上万元,一年的时间他就花去数十万元,病确实有些许好转,但离痊愈还差得远。

当翁某庆幸自己的病有所缓解时,他的女儿出现了“不适”。白带里有血丝,腿部还出现了红丘疹。他带着女儿来到 “四号诊所”,“医生”说他女儿也患有梅毒。翁某问为何女儿也被感染上,“医生”称,其女儿肯定盖过他盖的被子,翁某听这也就相信了,确实女儿曾经盖过他的被子,并因此被传染了。诊所将父女都诊断为梅毒,两人在诊所经历了漫长的治病过程,他们两人该诊所花去了120万(一部分直接给的现金,另一部分是通过银行卡汇给的),除用光家中85万拆迁补偿款外,还借了亲友一大笔钱。3月下旬,没钱帮女儿治病的他,向一位亲友借钱,该亲友知道翁某拆迁房屋自己“有钱”,忙问其为何还要向别人借钱,不得已的翁某只好原原本本地说出了实情。该亲友明确告诉他被骗了,要他报警。

江苏海陵刑警队随后对“四号诊所”进行秘密调查。这家诊所在泰州西站对面弄堂里,尽管地处相对隐蔽,但一路“四号诊所”的指示牌,让民警还是很容易找到了该诊所。邻居反映,该诊所已经在此存在多年,平时常看到人来人往,“生意”还不错。经调查,“诊所”内的两名“医生”是一对夫妻,丈夫姓全,妻子刘某,均来自江西,全某小学毕业,而妻子刘某则是个文盲,他们在泰州经营这家“诊所”,已有10多年的时间,一直没有被有关部门“查”过。民警通过当地卫生部门发现,这家“四号诊所”并没有登记。

后来民警向卫生部门调查,卫生部门确认该诊所是个黑诊所,全某夫妻两人系非法行医。通过刘某的银行卡,民警找到了翁某汇给她数十万“治疗费”的记录。证据充分,5月28日,民警对全某夫妻进行了抓捕。在两人经营的“诊所”内,民警发现了大量外包装标注着外文的针剂药水,这些就是全某夫妻对外宣称的“进口特效药”。然而,经查阅药品登记名录,该市卫生部门的专业人员并没有找到这些“进口特效药”的注册内容。全某夫妻交代这些药品是由老乡从江西老家邮寄过来。

为了查明翁某父女有无梅毒,6月初,在民警的带领下,翁某父女来到泰州市卫生防疫站做检查。专家检查后称,翁某父女没有梅毒,且从来也没有得过。专家表示,梅毒确实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疾病,病人只要患过,其身体里就会留下“痕迹”,翁某父女一切正常。专家推断,他们当年很可能得的就是一般性皮肤感染,到正规医院最多几百元就可以治愈。记者了解到,翁某看病时一直瞒着妻子,妻子得知其花了100多万冤枉钱后,难以接受,一度吵着要离婚,搞不好人财两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