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绘画邮票图录(12-1)元、明、清书法艺术(1)赵孟頫:赵孟頫的书法以楷书见长,与尚法时期的颜、柳、欧并称,无论是小楷还是大楷,都能体现出他深厚的书法功底,达到了雅俗共赏的境界,也成为后世竞相效仿的楷模。又能正、草、隶、篆各体皆精,加上印章理论和实践上的贡献,是书法史上堪称开创性的人物,对书法的传播和继承也是功不可没的。 《赵孟頫·秋声赋》:行书,纸本,纵34.8厘米,横182.2厘米,现藏辽宁省博物馆。款识上有康熙帝玄烨御书钤印“康熙御笔之宝”。赵孟頫的《秋声赋》,一气呵成,圆转遒丽,妍韵多姿,乃精美绝伦,绝世之作。
(2)明·吴亮:生卒不详。明代书法家,善书画,精书法,尤擅草书。其草书犹援笔擎电,随手万变,笔力精妙,飘逸自然;又谨于法度,透出“扁代草书之冠冕”的妙趣。 (3)张瑞图(1570-1641)字长公、无画,号二水、果亭山人、芥子、白毫庵主等,晋江人。万历三十五年进 士,授翰林院编修,崇祯三年,因魏忠贤生祠碑文多其手书,被定为阉党获罪罢归。他以擅书名世,书法奇逸,峻峭劲利,笔势生动,奇姿横生,钟(繇)、王(羲之)之外另辟蹊径,为明代四大书法家之一 (4)王铎(1592年—1652年)明末清初大臣、书画家。字觉斯,一字觉之。号十樵,号嵩樵, 又号痴庵、痴道 人,别署烟潭渔叟。孟津人。王铎书法独具特色,世称“神笔王铎”。他的书法与董其昌齐名,明末有“南董北王”之称,他书法用笔,出规入矩,张弛有度,却充满流转自如,力道千钧的力量。擅长行草,笔法大气,劲健洒脱,淋漓痛快。 《饮义楼作诗》:轴、綾本,纵227.5厘米,横46.5厘米,行书,现藏香港艺术馆虚白斋。此诗无论是字的大 小、结体、字画、字距,皆给人一种奇特的感受。章法变化丰富,行笔能纵能敛,整体感强,结体欹正莫测,点画错综复杂,线条枯实互应。 (4) 岭南三大诗家之一,称为“岭南才子”。擅长正、隶、行、草等书体,除了善用毛笔之外,还能随意用竹叶、蔗渣、扫把等作笔而不失其妙,章法磊落,笔致潇洒。
字酣畅淋漓,大气磅礴,历来深受书法家所赏识 |
|
来自: 五成 > 《中国绘画邮票图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