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父母在,不远游

 文苑折枝 2013-06-26

    都知道“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也明白这句话的含义,可现实总是给我们开玩笑,让我们有诸多的理由远离父母。此篇是我这两天亲历的一件事,感慨颇多,有心的朋友不防静下心来仔细地读一读。
  这两天接待了一对老年夫妇。你们一定会有疑问:“这老人家不会是来报网络远程教育的吧?”当然不是,他们是来为自己的儿子咨询报名情况的。周一早晨,先是老爷子来的。老人家发须皆白,慈眉善目的,背稍微有点弓,身体挺健朗的,年龄估计在八十岁左右。别看老人家岁数大了,脑子却很好使,耳朵也不背,思路很清晰。他是专程为远在国外的儿子问询报名的具体情况的。他说儿子到美国十年了,当年学的输血检验专业,是专科毕业,2003年到国外后,由于检查专业不好找工作,于是转行干起了针灸。中医针灸可是“国粹”,有不少华侨挺认可针灸的,因为针灸不仅便宜,而且还无副作用。但在国外,大专文凭,待遇不高,想升职加薪或跳槽另谋高就,都需要高学历。所以现在想读个北京中医大学的远程教育的专升本,拿个针灸的本科学历,好混口饭吃。于是委托父母为他打听有关事宜。老人家冒着大雨前来,我耐心地回答了他的提问,并把招生简章及报名要求及所需材料,一一详细地罗列给他,老人家怕自己记不住,逐条逐字逐句地工工整整地记录了下来,一看就是个严谨的人。
  下午,老人又来了,同来的还有他的老伴。老夫妻谈吐不凡,说话客气,一瞧就是知识分子出身。谈话间老夫妇自己透露两人都是退休的教授。老阿姨提到远走高飞的儿子,说到儿子离家十年,从未回来过时,老人家忽然泪水涟涟。说着说着突然眼泛泪花,几度哽咽。望着这对白花苍苍的老夫妻,看着老阿姨背过身去抹眼泪,我的鼻子也酸酸的,心里发堵,脑海中突然冒出“父母在,不远游”这句话,突然就想起了远在家乡的年迈的父母,一股愧疚之情油然而生。我耐心地、不厌其烦地把要求又重复了一遍,特地把重点事项强调了多遍,建议老人家把情况如实地反馈给儿子,让孩子自己决定是否够资格报考、报考时需要携带什么材料等。最后老夫妻千恩万谢地离开了。
  周二,仍然下着大雨,道路多处积水严重,老夫妇又来了。这么大的雨,两人都上了年纪,我还真有点担心老人家的安全。可怜天下父母心,为了五十岁的儿子,这对八十岁的老夫妇不顾自己的安危,一趟一趟地跑来咨询。我有点于心不忍,不知道那个远在国外苦苦求生存、十年都未回过家的儿子作何感想?我没有资格评判这个远在异国打拚的儿子,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得已的苦衷。因为我自己也因当年的意气用事而远离家乡,远离父母,没法常回家看看。“父母在,不远游。”有几人能做到呢?
  老夫妇一个劲地夸我人好,对人热心、耐心周到,将心比心,谁都有年老的时候,我也是为人母的人了,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与爱心;再者,我也希望,当我的父母外出办事询问别人一些事情时,对方也能够耐心细致地对待他们。送老夫妻出门时,我反复地叮嘱他们:雨天路滑,一定要小心慢行,注意安全。
  有条件的朋友常回家看看,多陪陪父母吧,没有条件的也尽量创造条件回家瞧瞧吧,尽孝要趁早,别让自己留有“子欲孝而亲不待”的遗憾,因为父母年纪大了,他们等不起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