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刍议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闲之寻味 2013-06-27
 刍议李清照词的艺术风格
                               作者:惠随琳

   内容提要
    
    李清照的作品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前期的作品绰约轻情,自然妩媚,最能表现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后期的作品诉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

    李清照的词在词史上被称为“易安体”。她的词创造性地运用了多样化的抒情手段来描绘感情,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达到出神入化的境地,不愧为一位抒情圣手,她又是一位语言巨匠,采用新鲜活泼,富有生命力的民间口语,以浅俗之语发清新之词,令人叹绝;以寻常语度入音律,因而语言富于音乐美;语言含而不露,婉而多曲,蕴藉深厚,往往使人“方解其中意,欲语已忘言”。

    关键词

    词 艺术风格 易安体 抒情圣手 语言巨匠 

    中国向称诗歌的王国,在诗歌的苍穹上,名家如繁星闪烁。才华横溢的宋代女词人李清照便在这繁星之群中放射出夺目的光彩。李清照,号易安居士,出身于书香门第,生活在北宋后期。南宋初期,这是一个政治腐败、竞争激烈,汉民族遭受灾难的动乱时期,十八岁嫁给太学生赵明诚,两人共研诗文和鉴赏金石,婚姻生活美满,但靖康二年战乱,丈夫病死建康,李清照的生活有巨大变化,乱前,幸福美满;乱后,饱经忧患。李清照的作品是她感情生活的生动反映,前期的作品绰约轻情,自然妩媚,最能表现出年轻女性的活泼天真;后期的作品诉说迭遭丧乱,受尽磨难以后的凄惨心境,倾吐哀愁凄苦的内心感受,带有深沉的感伤情绪。作为文学家的李清照,诗、词、文、赋都有作品传世,其中最能代表她的文学成就并确定她在中国文学史上重要地位的是词,特别是后期写的血泪诗篇,在中国文学史上独放异彩。李清照的词主要继承婉约派词家的道路发展,由于她一生经历比晏几道、秦观等更艰苦曲折,加以她对艺术的力求专精和在艺术上的多方面才能,词的成就也就超过了他们。她后期的词有时还兼有豪放派之长,使她能够在两宋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的影响较大。李清照在中国文学史上有很高的地位。《雨村词话》卷三云:“易安在宋诸嫒中,自卓然一家,不在秦七(秦观)黄九(庭坚)之下。词无一首不工,其炼处可夺梦窗(吴文英)之席,其丽处直参片玉(周邦彦)之班,盖不徒俯视巾帼直欲压倒虚眉”。《云韵集》卷十云:“易安格律绝高,不独为妇人之冠,几欲与竹屋(高观园),梅溪(史达祖)分庭抗礼,又易安词骚情诗意,高者入方回(贺铸)之宝,亦不减叔远(晏几道),耆卿(柳永)。两宋词人能词者不少,无出其右矣。”李清照词的独特的艺术风格,在词史上称为“易安体”。

  一、李清照词的情感特色

    在中国词史上,李清照是一位抒情圣手,“词为艳科”,大量作品写柔情蜜意,离愁别恨,相思苦衷,但她写来与前人迥然有别,自出机抒。

    首先,李清照善于摄取富有特征性的语言、动作,表情来表达人物的内在感情。她的一首惜春的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基本手法就是通过极其精炼的人物对话表现各自不同的个性;侍女的粗心大意和女主人的细致入微形成鲜明的对照。“知否?知否?”两句是这首词格律上的要求,但是词人写来却十分自然,贴切地表明了女主人婉惜微愠的心情,可谓“浑然天成”。“绿肥红瘦”语新意隽,脍炙人口。胡云翼《宋词选》中评道:“李清照在北宋颠覆之前颇多饮酒惜花之作,反映出她那种极其悠闲、风雅的生活情调。《如梦令》这首词以寥寥数语对话,曲折地表达出主人公惜花的心情,写得那么传神。“绿肥红瘦”用语简炼,又很形象化。

    在靖康之乱前赵明诚两次出任,李清照家居时作的一首词《蝶恋花》:“暖雨晴风初破冻,柳眼眉腮,已觉春心动,酒意诗情谁与共?泪融残粉花钿重。乍试夹衫金缕缝,山枕损钗头凤,独抱浓愁无好梦,夜阑犹剪灯花弄。”前三句写大地回春的初春景色,轻松欢快,为反衬离情作铺垫。第四句一转,直抒离情,第五句以伤心泪淋,精神不支的形态形容离别的痛苦。“乍试夹衫金缕缝”一句与开头呼应,初试春装似欣喜,可结果却不卸梳妆,放浪形态的慵懒动作,表现出忧伤之情。结尾两句写独处难眠,痴弄灯花。俗传灯芯结蕊,喜事临门,通过此情态描写含蓄地表现盼望亲人归来的心情。看似清闲,寄情深沉,这首词将无形的内在感情,通过有形的动作来表现,成为词中名笔。

    李清照的一首《一剪梅》中最后两句:“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通过词人脸部表情的刹那变化,将内心深入无形和无法抑制的情思传神地表达出来。

    李清照还通过创造生动的外部形象来揭示蕴藏的内心世界。《醉花阴》中“人比黄花瘦”这一形象的塑造,《凤凰台上忆吹箫》中所塑造的凝眸头望归舟的思妇形象,凡此种种都成为词史上的绝笔。

    李清照还善于以景写情,达到情景交融,但是不同的人在运用这种手法时就有精巧和拙劣之分。李清照将情与景的关系处理得非常巧妙。如《忆秦娥》一词先写远景、大景。“乱山平野”句,既写杂乱的野景,又点出时间,接着由远及近,“烟光薄”指日光淡淡的傍晚,夕阳西下时,鸦群归宿,人未归来,画角凄清,似诉幽怨。下片写近景、小景。首句由景入情,直言“情怀恶”借酒难消愁。写到这里灰暗的景色同“情怀恶”关系已点明,接着又写西风吹落梧桐叶显示草木凋零,生机窒息,渲染凄苦之情。末三句“梧桐落,又还秋色,又还寂寞”总括全篇,虚实相生,亦景亦情。又如《怨王孙赏荷》中,词人将自然景物拟人化,赋情予物,物我得到了很好的融合。还如《点绛唇》一词:“寂寞深闺,柔肠一寸愁千缕。惜春春去,几点催花雨。倚遍阑干,只是无情绪。人何处连芳草,望断归来路。”以抒情开题,以“一寸”与“千缕”并举,极言愁绪浓密,再移情入景,作景语、情语,以雨催花落衬托。下片由表及里,先描摩主人慵懒形态,再写她的内心愁苦,“人何处”句,情景交融,点明“愁千缕”的原因,道出无限相思。

    有时李清照也写情与景不协调,用反衬的手法来抒情。如《永遇乐﹒.元宵》一词开头是“落日溶金色,暮云合壁”,真是夕阳无限好,而词人却想到自己孑然一身,流落他乡,故而发出了“人在向处”的感叹,景和情形成强烈的对比。

    李清照还善于把抽象的无形的感情具体化,形象化。如写愁,她笔下的愁有长度,《凤凰台上忆吹箫》中的一句“从今更添一段新愁”;有浓度,《满庭芳》中一句“更谁家横笛吹动浓愁”;有形体,《点绛唇》中一句“柔肠一寸愁千缕”,《蝶恋花》中一句“独抱浓愁无好梦”;有重量。《武陵春》中一句“只恐双溪舴舟,载不动许多愁。”由于将愁思作了如此生动的描写,于是只可意会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了。

    铺叙是李清照常用的手法,她的慢词既有丰富的形象,又能表现丰富的感情。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一词:“香冷金猊,被翻红浪,起来慵自梳头。任宝奁尘满,日上帘钩。生怕离别苦,多少事,欲说不休。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秋。休休!这回去也,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念武陵人远,烟锁秦楼。惟有楼前流”。这首名作抒发离情别绪,全词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多情诗妇──词人自我形象。开头五句便描绘出一个事事慵懒的闺中少妇形象,以“冷、翻、慵、任”几个字将周围的景物都渲染上无情无绪的精神色彩,接着倒叙离别出的情景,“欲说不休”真实地表现了离别时的复杂心情。词人轻轻点出离怀别苦之后,又侧笔写“新来瘦,非干病酒,不是悲愁”,笔法婉转曲折,成了脍炙人口的名句。下片放笔写别离,“休休”以重言加重语气。“这回去也”表明分别已非一次,“千万遍阳关,也则难留”苦语痛极。“武陵人远,烟锁秦楼”从离人双方入笔,心上人的远离与词人的对比恰成对照,从而转入抒情主人公痴态的描摹,以无情流水的同情,含蓄地表现词人深沉的相思之情。此外还有《多丽》、《声声慢》、《念奴娇》、《永遇乐》这些代表《漱玉词》艺术风格的著名长词,都以铺叙的手法刻画了主人公的心理动态和行为动态,都达到了抒情的目的,又叙写了抒情人物。

    李清照还善于以鲜明的对比展现人物的心境。作于南宋高宗建炎三年秋赵明诚亡故的一首诗《南歌子》:“天上星河转,人间帘幕垂。凉生枕簟泪痕滋,起解罗衣,聊问夜何其?翠贴莲蓬小,金销藕叶稀,旧时天气旧时衣,只有情怀不似旧家时。”上阙写秋夜伤感。首句写夜深,次句写人静,接写秋夜伤感。首句写夜深,次句写人静,接写秋寒夜泣,词境悲怆。然后由“起解罗衣”到下阙写睹物兴叹。罗衣的花纹不反写得细致精巧,而且与秋色,心境融洽无间。最后三句直写总结词意,以旧时衣物反衬非旧时情怀,悲怆已极。三个“旧”字的运用不仅不显重复,而是更好地表现了“同中之异”,有强烈的对比作用。又如大约是建炎二、三年李清照住在建康时的作品《临江仙》:庭院深深深几许?云窗雾阁常扁。柳梢梅萼渐分明。春归秣陵村,人老建康城。感月吟风多少事,如今老去无成,谁怜憔悴更凋零,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词的开头通过景物描绘表现词人矛盾的心情。深锁庭院,怕见春光,柳芽梅萼又见春光,这是第一层对照;“春归秣陵”与“人老建康”这是第二层对照;往日的感风弄月与今日的憔悴飘零,是第三层对照。词人通过各种对比,抒发了思乡之情和老去无成的感慨。

    李清照后期的作品是一个备受折磨的妇女的心灵倾诉,她后期写的词不反抒发了个人身世之悲,而且寄寓了深沉的故国之恋,表现了李清照的爱国主义感情。如《菩萨蛮》一词:“风柔日薄春犹早,夹衫乍着心情好。睡起觉微寒,梅花鬓上残。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抒发了南渡后的思乡之情,却从心情好写起,早春给人们带来了喜悦之情,这对抒发乡情起反衬作用。三四句妆残,人寒,心境转换,“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语气突转,充分表达了对沦陷故土的强烈思念之情。在闺情词盛兴的宋代词坛上,李清照以独到的功力,把个人的愁思与伤时伤乱的家园之痛融为一体,写出了婉约词的忧伤绝唱。如《蝶恋花》:永夜恹恹欢意少,空梦长安,认取长安道。为报今年春色好,花光月影宜相照。随意杯盘虽草草,酒美梅酸,恰称人怀抱。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作这首词时李清照生活已略为安定,已能召集亲族聚会饮宴,但是美好的春光月色,意在清愁的酒宴,并未给词人带来欢快,相反更勾起对故国的深深思念和因家难归的惆怅。在梦中她还很熟悉卞京的道路,可以想见其忆念之切。但一个“空”字,毕现失望之情,所以其首三句为全词定下基调。接着两处转折,上阙以春夜迷人的景色来反衬词人的愁闷情绪,下阙在怡人的酒宴中,发出“醉莫插花花莫笑,可怜春似人将老”的悲叹,从而曲折委婉地表达了词人的忧国情怀和对人生的感慨。李清照的后期词,多这种愁苦之作,情调入于凄壮悲伤一途,发展了传统的婉约词,真切、沉重的糅合在一起的家国之痛和身世之悲,是“易安体”的特殊格调,读之令人凄怆欲绝。

    李清照作词,既有女性的温柔和明慧,又有一般女子所缺乏的俊爽和开朗,能把委婉的情思与超脱的襟怀融合在一起,婉约而不倚靡,而是柔中有刚,蕴含着激昂豪迈之气。如《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语有惊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止,蓬舟吹取三山去”。词人通过舟行大海的奇幻梦境抒发自己的志向。上阙记梦,开头两句由描绘海上景象入梦,接写飘忽回到天宫,开始仙凡对话,“归”字表现了词人的自负。意为本是天宫人,又以天帝的关切,开出下阙,反衬在人间的孤独寂寞。下阙连用三个典故,词人答语以求索精神与诗才自负,又借“日暮,谩有”,表现悲迷惘的情绪。接着“九万里”句振起,表示要象背负青天,志存天地的大鹏鸟一样,乘风高飞远举,奔向理想中的仙境,表现了词人宏大的抱负。李清照不仅具有女性的细腻柔丽,还具有一般女性所寡有的贞则气质,故“易安体”不同于一般婉约词的地方,是温婉中有遒逸之气,旖旎中透出刚健,洒脱、俊爽。即便是一些感时伤怀的低细沉吟,追念往事的凄苦之词,其中也流动着一种爽逸之气,与一般流行的香软的词风异趣而别树一帜。就这一点而言,易安体的风格显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婉约”两字所能概括的。
      
    总之,作为一个抒情大家,李清照创造性地运用了多样化的抒情手段来抒发描绘塑造抒情主人公的形象,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二、李清照词的语言风格  

    李清照不仅是一个抒情圣手,也是一位语言巨匠。作为一位杰出词人,她对美化和丰富祖国语言做出了巨大贡献,有人说李清照词的语言:“到口即消”,这是十分恰当的。明代杨慎《词品》中评论李清照的词为:“山谷所谓以故为新,以俗为雅者,易安先得之矣。”杨慎的评论扼要地道出了李清照的词在语言上的特色,她的词从字面上看并不深奥,绝无晦涩难懂之嫌,大多浅显如话,从头到尾不仅没有一个僻字,甚至没有一个难字,词人大胆地把“没个人”、“也则”、“不许”、“将息”、“得黑”、“次第”、“了得”等被当时正统文人鄙视的新鲜活泼的口语词汇吸进词里,以浅俗之言,发清新之意,从而达到了翻陈出新,化俗为雅的目的。在李清照之前,柳永善于运用的俚俗语言反映中下层市民的生活面貌,但是提炼不够,有些方言过于俚俗,甚至使人费解。李清照运用的民间口语,如《永遇乐》中“落日溶金,暮云合壁,染柳烟浓,吹梅笛怨。”精炼简洁,通俗而不浅陋。又如《声声慢》一词:“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这首词在语言上的成就历来为论者所赞赏。首先表现在叠字的运用上,开头三句全为叠却毫无雕琢的痕迹,自然妥贴地表现了词中的情和景。其次是口语的运用,如“最难将息”、“独自怎生得黑”、“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以浅俗之语入词,发清新之词,令人叹绝。张端义《贵耳集》中评道:“此乃公孙大娘舞剑手,本朝非无能词之士,未曾有一下十四叠字者。后叠又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又使又叠字,俱无斧痕,更有一奇字云:‘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黑’字不许第二人押,妇人有此文笔,殆间气。”还如表现词人早年欢乐生活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全篇反33个字,几乎没有一个华艳奇丽的词藻和雅致艰涩的典故,词中没有一个描绘色彩的字,但整个画面却色彩艳丽:藕花红、鸥鹭白,荷叶绿,湖水蓝。意趣盎然,美不胜收。以“滩”字做量词,不仅把鸥鹭群起惊飞之景描绘得惟妙惟肖,而且使整个画面由静变动,使人、鸟和自然界完全融为一体,很有感染力量。词中所用的都是通俗的常用语言,明白如话,却又流转如珠,看似信手拈来,却是功力独到。因此,人们称评李清照是词的本色当行第一人。

    词是配合乐曲歌唱的艺术种类,李清照一向重视词的音乐因素,以寻常语度入音律是“易安体”最突出的特点,李清照妙解音律,所作词无一字不协律,因此她的词富于音乐美。前人评《醉花阴》(薄薄浓云愁永昼)说:“幽细凄清,声情双绝。”《声声慢》则是公认的具有音乐美的杰作,这首词除大量运用叠字外,还有识地选择了许多齐齿音、叠韵、双声。齐齿音短促细,适宜表达凄苦感情,加上许多双声叠词,使全词在声韵上十分优美。

    词贵含蓄。词作为一种特殊形式的抒情诗,通常更需“不著一字,尽得风流”,字面不涉及本题,正意却要溢于字里行间,亦即所谓:“只见眼前景,口头语”,却有“弦外音,味外味”,能够“使人神远”,在这一点上,《诉衷情》(夜来沉醉卸妆迟)一词有明显体现,全词写的是相思愁苦,但整首诗没有一个“愁”字“苦”字,却刻意写人写景,特别是下片,实写的是静静的夜,淡淡的月,孤单单的人,却蕴含着女主人公十分浓烈、无法驱散的寂寞和愁苦,真可以称得上“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了。又如《浣溪沙》(髻子伤春懒更梳)一词写闺情,词中的主人慵懒不梳,暗示了相思。“晚风庭院落梅初,淡云来往月疏疏。”两句写景,地上天上,却句句联系人。人儿站在晚风落梅花庭院之中,仰望云淡月孤的天空,情景相生,更增添离情别绪。下片从室外转入室内,三句词句句写物,却句句有人在。瑞脑将息,流苏垂落,都表现了那个娇懒的女主人公的心境。”遗犀不解辟寒无”的问话,不仅表明乍还寒的早春季节与夜之深沉,而且从人寒暗示出心寒,点明女主人公对心爱的人的深切思念。这首词从外部表现内心,刻画心理含而不露,细致入微,充分体现了古典诗歌的含蓄美。李清照的词就是这样含而不露,婉而多曲,蕴藉深厚。往往使人“方解其中意,欲语已忘言。”

    总之,李清照以女性词人特有的细腻纤巧写闺情词而有丈夫气,创立独具一格的“易安体”。其词语言通俗,感情丰富,意境新奇,描叙婉曲。就其内容来说,人们几乎一看便知,但其表现的艺术技艺,却别具风格,令人惊叹,因而历来为人称道,久传不衰。

   参考文献

      (1)胡云翼《宋词选》;
      (2)杨于慎《词品》;
      (3)张端义《贵耳集》;
       (4)司空图《诗品.含蓄》;
       (5)沈德潜《说诗啐语》。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