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亨利·米勒的11条写作小贴士

 雁南飞香 2013-06-27
  1. 一次只做一件事,直到完成它。
  2. 不写新书,不为《黑色的春天》(Black Spring)增添新素材。
  3. 不要紧张。不论手头在做什么,镇静地、享受地、一刻不停地工作。
  4. 不要按情绪而是要按计划工作。并在指定的时间停止工作!
  5. 当你无法创造时,你可以工作。
  6. 每天巩固已有的东西,而非增加新的养分。
  7. 保持人性!见见其他人,到别处走走,如果你喜欢那就喝点酒。
  8. 不要当一只驮马!工作只为了乐趣。
  9. 当你感到喜欢一个计划时,放弃它——但第二天要回过头去实行它。专注。缩小范围。排除不必要之物。
  10. 忘掉你想要去写的书。只能想你正在写的书。
  11. 写作一直要放在首位。绘画、音乐、朋友、电影院,所有这些都次之。

亨利·米勒(Henry Miller,1891年12月26日-1980年6月7日)是20世纪美国乃至世界最重要的作家之一,富有个性又极具争议的文学大师。

1930年迁居巴黎,此后十年里,他同一些穷困潦倒的侨民和放荡不羁的巴黎人混在一起,获得了丰富的写作素材。

1934年在巴黎出版了《北回归线》,五年后又出版了《南回归线》。这两本书的写作风格形成了一种对传统观念的勇猛挑战与反叛,给欧洲文学先锋派带来了巨大的震动。

作品年表:

1934年 《北回归线》
1935年 《你拿ALF怎么办?》
1935年 《回到纽约》
1936年 《黑色的春天》
1938年 《马克斯和白细胞》
1939年 《南回归线》
1939/1943年 《哈姆雷特1、2》
1939年 《宇宙的眼睛》
1940年 《性爱的世界》
1941年 《马洛西的大石像》
1944年 《战后星期天》
1944年 《忠实过去的幌子》
1944年 《美国的艺术家》
1945年 《回声之神》
1945年 《亨利米勒杂谈》
1945年 《为何抽象?-谈话录》
1945年 《空调恶梦》
1946年 《永远的莫利兹》
1947年 《关于回忆的回忆》
1948年 《石榴裙下的微笑》
1949年 《性爱之旅》
1952年 《我生活中的书》
1953年 《情欲之网》
1956年 《柯利希的宁静日子》
1956年 《谋杀者的年代》
1957年 《大瑟尔》
1958年 《红色笔记本》
1959年 《重聚巴塞罗那》
1960年 《春梦之结》
1960年 《作画是再爱一次》
1962年 《水彩、画作和散文“天使是我的水印”》
1962年 《稳如蜂鸟》
1963年 《象亨利一样疯狂》
1964年 《希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