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手机打假 教您三招

 太阳之爱 2013-06-28
手机打假 教您三招
来源: 2008-11-05

支招一

    水货、行货和假货

    买手机最怕就是买到假货,不仅亏钱,还影响正常使用。那有什么办法可以很好地识别行货、水货和假货呢?先来认识一下这三个概念:

    1、行货:是指由原厂生产、经经销商、代理商或专卖店直接销售的产品。2、水货:通常是指由国外、港澳台地区没有经过正常海关渠道进入国内市场的产品。3、假货:通常由其他型号手机改装、更换芯片等等方法做假而成,也包括汉化机。

    目前手机的型号和款式实在太多了,在其中混入一些水货和假货,对于一般的消费者实在是很难发现的,幸好一些专家为我们提供了以下的手机识别新方法,大家不妨一试。

    1、检查手机的外观质量,如正品的外壳材料应坚固不易损坏,电源外表面应色泽均匀、清洁、无划痕及机械损伤。2、检查手机进网标志,一般贴在电池取下后即可看见的手机背面。3、检查手机包装,境外生产的手机应有中文产地、代理商名称、入网证号、说明书、附件清单、保修单等。4、检查手机IEMI码,手机按“*#06#”即可在手机屏幕上显示该手机的IEMI码和包装盒上的IEMI码及保修卡上的IEMI码相一致。

支招二

    手机配件也要防假

    假的手机配件也会影响整部手机的质量,特别是手机电池,我们更应该注意。消费者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鉴别电池的真伪:

    注意电池外壳或包装上的产品标识应使用规范的文字说明,包括电池名称、型号规格、标准电压、额定容量及出厂编号、执行标准等等。

    注意电池标贴采用二次印制技术,在一定的光线下,从侧面看,明显感觉到条形码部分的颜色比其余部分更黑。

    注意电池外壳采用特殊材料制成,非常坚固,不易损坏,一般手段不能打开电池。

    注意电池电极与手机电池片宽度相同;电池电极下方相应位置标有“+”“-”标记,五金触片光亮、无锈斑。

    注意电池推入手机时应手感舒适,上下自如,电池锁按压部分卡位适当、牢固,并与手机结合紧密。

支招三

    如何检验翻新机 现在买手机还容易遇到翻新机的现象,如果购买时比较粗心就容易被蒙骗过去,小编在这里提醒机友们购机时一定要小心,不妨参考一下以下几招:

    1、外壳。新机外壳接合紧凑,缝隙处平整光滑,无毛刺。翻新机器一般采用仿原装外壳,缝隙处不平整,有毛刺,手机外壳上下两部分容易出现闭合不紧、留有很大缝隙的现象。鉴别时可以用小手指指甲尝试着插进手机上下盖的接缝。如果能插进去,就是翻新机。而对外壳表面像新机一样磨砂,且有小颗粒的手机,更是万万不可购买。这种机子外壳的漆是喷上去的,时间一长,漆就会脱落(机壳上的灰尘小颗粒,是喷漆时没有真空环境作业造成的)。

    2、新机翻开盖有一股淡淡的檀香味,若是翻新机,一般要对机身进行一番美容,外表尽管光滑但不够干燥,翻开盖或卸下电池后有橡皮味、塑料味或化学剂的气味。

    3、键盘和数据线接口。由于充电器插头、数据线长期插拔的缘故,翻新机充电接口会出现难以消除的黑色划痕。而键盘翻新机多采用旧机器上的键盘或者是仿照键盘。这种键盘的共性是手感比较柔软,没有新机键盘的韧性。

    4、充电测试。充电的时间最好长一些,一般在10分钟以上。因为有许多翻新机充电时间稍长就会断电。这也是判断翻新机一个很有效的办法。

    5、SIM卡芯片触点与电池触点。这两个触点一般是没法更换的。如果是翻新机,那么SIM卡芯片触点上就一定会留下清晰的摩擦痕迹,看起来发亮,这是摩擦过多所致。如果是新机未用过的芯片,则触点表层应是磨砂的。

    6、固定螺丝。主要看螺丝和刀口接口部分有没有明显的划痕,内屏下方的两个胶垫有无挑痕。

    7、通话质量。自带 SIM卡试机,打电话给你的朋友,最好是固定电话,问问对方通话质量如何,通话声音是否清晰,有无杂音、电流声,音量大小有无骤然下降的现象。

    8、价钱。由于翻新机的零配件多为早期产品,质量也差,所以价格也低。要是遇到价格低得离谱而商家却称之为水货的手机,基本可以断定为翻新机。

上一篇:手机打假常识
手机打假常识 (2008-11-05)
进网许可标志的介绍 (2008-09-05)
标志鉴定的方法 (2008-09-05)
电话查询移动电话机真伪方法 (2008-09-05)
短信查询移动电话机真伪介绍 (2008-09-05)
图片不符问题的解释 (2008-09-05)
真诚欢迎各IT媒体、机构、专家和网友与我们联系合作! 致电:010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