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云计算服务直让供应商纠结 设备供应商转型资源提供商

 eug 2013-06-28

云计算服务直让供应商纠结 设备供应商转型资源提供商  

2013-06-27 14:53:10|  分类: 默认分类 |  标签: |字号 订阅

        现在,很多地方建了云计算中心,高喊让客户采用云计算服务外包、租赁的厂商们捞到了第一桶金,接下来呢?

“都用云计算了就不用买设备了,只需要买、租云计算中心的计算资源就0K,”用户肯定会这样想也会这样做。我看现在想通了这事儿要先行动,否则没行动,到时候现在天天喊云计算的、所有向企业推销计算设备的软、硬件网络设备的厂商全都会很纠结,更很尴尬,末路穷途啊,他们不得不纠结地面对以下现实:

 

计算资源提供商只需10

 

厂商们我们平常使用的从手机到香水;从电脑到眼镜;从旅行社到汽车;从矿泉水到航空公司;从护肤品和酱油…不过78个家牌子的产品,一个企业、特别是初创型的企业在未来面临选择的成熟的云计算服务中心时,可选的也不会超过10个牌子,如果超过了那叫乱象,或者叫不成熟阶段。

所以云计算中心市场从现在开始到成熟之前,市场上面临品牌战、价格战、价值战、服务战的红海,通过这4战来确立自己未来在云计算服务市场的位置。

用户方面的夺权战斗也同时打响,CEOCIO之间关于运营成本与设备采购的博亦走火也在所难免。

 

老王卖瓜只卖不吃

 

我敢说所有推销云计算产品的厂商都有自己的私有云,或者说他们都没有、也不可能把自己的信息服务中心全包出去,改写一句“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俗语,卖云计算产品的老板们是“老王卖瓜自己不吃”!

自己不用,只想让用户用,不可能说服用户。

对于厂商们来说,一旦用户真的全用了云服务(大约10以后 ),前台市场不会受损失,后台产品如服务器、存储、管理软件、中间件、安全软件、防火墙…等的用户个数只可能减到目前的百分之一以下,这对于厂商来说可以说是灭顶之灾。

 

计算资源地域化可省网络使用费

 

我个人认为如果一个企业选择的理想化的云计算中心一定是本地的,原因有二:

一是因为服务方便,因为要服务总要相见,总要面对面,如果云服务中心在北京、上海、客户在云南,怎么服务啊,坐飞机?打的去机场加候机最少也要8小时才能得到服务,用户等不及,误了事儿谁负责?

本地化服务减少服务成本、时间成本。

二是网络路径近,现在往海南发份邮件肯定比在北京发北京慢,再宽的带宽也存在路径问题,调用一个服务,要绕几个小时,不如用自己已的私有云自助服务更现实。

所以我前一个标题所说的不过78个厂商是有地域化的,一个中心城市有78个云服务中心,就足够用户们选的了。

 

设备供应商转型计算资源供应商

 

按照前面所说过的,设备供应商们今后面对的客户不是最终用户,而是云计算中心?在一个城市里设备厂商只有7.8个用户,而且在全国来说,78个用户还是重复的太不够吃了,干脆自己建个云计算服务中心不就完了呗!设备是现成的不说,重要的是用户是现成的!要跨越的挑战是要干系统集成商的活,对了,这正是传统系统集成商未来的方向,或是成为云计算服务中心的线下服务的承包商。

如果是这样,那么,联想、惠普、戴尔、思科应该着手准备在中国落地云服务基地了,起码这个项目应该在决策层纳入5年计划的战略位置。

 

五虎争斗云服务市场的分析

 

未来地方政府、运营商、互联网服务公司、传统设备厂商、小部分民企资本5巨头会成为云服务中心5股争夺市场的主力军。

这其中最强大、强硬的是地方政府,他们的前期投放已完毕,正在寻找客户;最有实力的是运营商,他们已意识到,但目前没有危机感,不主动,没活力;

互联网云计算服务公司最主动,已在行动具有活力但实力不如前二者;

传统设备厂们目前尚未意识到危机,还在纠结中,一旦意识到他们的客户重叠,肯定会互相抢夺原来的用户;

至于民营企业家寻找新的投资,云计算服务中心的投入在他们的视野中,但他们除了钱,没有技术、客户等储备,几乎一无所有。

 

结束语

 

55!我认为云计算服务市场成熟,在供应商层面没有技术问槛,在用户层面是一场夺权斗争,5—10年时间。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