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01一线 诚信就是诚实守信。诚信,作为中华文明古国的传统美德,几千年来,受到人们的自觉信奉和推崇。中学历史课上,老师给我们讲过,早在秦代,商鞅以“立木为信”建立诚信,取信于民,推行变法。新法施行十年,秦国出现路不拾遗、山无盗贼的太平景象,百姓勇于为国作战,不敢再行私斗,乡野城镇都得到了治理。今天,我们要求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这是从道义论和义务论角度来讲的。这里的“有序”,核心内容就是讲诚信。诚信是市场秩序的支柱,是市场繁荣的基石;失信必然损害市场,丧失市场。无论哪一种市场经济,实际上都离不开诚信,因而,都是大力倡导诚信。市场经济当然要讲利益,但这不能成为不讲诚信的理由。“君子爱财,取之有道”。这里所讲的“道”,一个重要内涵就是诚信。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对诚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诚信为本,操守为重”应该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旋律。这个问题我在《论诚信之于社会,之于我们》文章里也有谈到。 俗话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失去诚信,必定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坚强有力的支持,失去人格和尊严。古时候有个叫季布的人,一向说话算数,信誉非常高,许多人都同他建立起了浓厚的友情。当时甚至流传着这样的谚语:“得黄金百两,不如得季布一诺。”后来,他得罪了汉高祖刘邦,被悬赏捉拿。结果他旧日的朋友不仅不被重金所动,而且冒着危险来保护他,使他免遭祸殃。一个人诚实有信,自然能获得大家的尊重和友谊。反过来,如果贪图一时的安逸或小便宜,而失信于朋友,表面上是得到了好处,但为了这点好处毁了自己的声誉,这是失去了西瓜捡芝麻,得不偿失的。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我们每天被广告包围,被商品包围。如果我们买了东西,被别人欺骗,那会是一种怎样的感觉呢? 2003年7月的一天,我上街购物,发现有一家鞋店门边上写着“全市最平”,于是进去看看,发现一双式样新潮中看的皮鞋,鞋前一张红纸写着:“厂价直销,真牛皮鞋,原价200元,现价150元。”我一番斟酌后买了下来。我自以为好运,以为买到既好看又便宜的好货。结果回到家后没有几天就不能用了,还在关键的时候歪了我的脚,让我痛得要命,心里烦了好多天。 如果说一双劣质皮鞋的事还算小的话,那么有些华而不实的广告,粗制滥造的商品,导致伤人甚至死人就是天大的事了!由此使我联想到我们生活在商品大潮中的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原则,要求我们都要做高素质的人。我们决不能做华而不实,损他坑人的人。我们应该讲点信誉,讲点良心! 也曾看过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名德国留学生,成绩优异,毕业后,到处求职,屡屡受挫。这是为什么?原因很简单,因为他的档案记录表明,他曾经坐车逃票被抓三次。在新加坡,有人拿着飞机票却不能登上飞机。因有资料显示他借阅的图书还没有归还图书馆。可见,诚信对于每个人至关重要。 那么,诚信之于我们,有什么好处?我们怎么看待诚信? 追求真理,需要有诚信。因为你只有用诚信的目光和诚信的真情,才能面对这个变幻莫测的世界,做到是则是,非则非,黑白了然,美丑分明,不被眼睛所欺骗,不被嘴巴所利用,不被假象所迷惑。 诚信地对待生活,方能领略人生的无限乐趣。明代大学问家程颐云,以诚感人者,人亦诚其应。没有长久的友情是不真诚的,诚信是感情交流之河床,相知之桥梁,友谊之基石,团结之纽带。不懂得诚信,就不懂得感情的真正含义。交友贵相知,相知靠真诚,以诚待己,以诚待人。那种互相利用,相互取悦对方的人没有诚信可言,只不过是一种心照不宣的交易罢了。诚信是一束驱散心灵阴霾的阳光;一股沁人肺腑的芳香;一阵和煦暖人的春风。 诚信具有永恒的魅力。因为诚信是一种内在美,一种境界,一种心灵的相容相通。人造纤维花固然美丽,且常开不败,可惜它没有生命,缺少花的芬芳。面对质朴无华的诚信,任何乖巧伶俐的做作都是苍白无力的。 诚信需要付出,但这种付出不会使你失去什么,恰恰相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你给别人以诚信,别人给你以友爱,这是一种同向发生的交流过程。都强调“人人为我”,人世间就不会有任何诚信可言,就难以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当然,回报你诚信的并非都是微笑,忠告和劝解有时会被误解,这时你最好采取两种态度:相信自己和等待时间的裁判。诚信并不排斥辩解和掩饰,但这种掩饰和辩解是在诚信处于尴尬或被误解的时候,为辩护自己的尊严而用的。诚信决非迂腐,迂腐者拘泥守旧,不切实际,而讲究诚信者讲求实际,追求上进;诚信也不是固执,固执的表现是刚愎自用,一意孤行。而诚信则善纳百家之言,以求丰富自己,塑造一个更加完美的自我。 与诚信相对的是欺骗。欺骗往往是披着诚信的外衣以售其奸,披着诚信外衣的欺骗往往比纯朴的诚信更能迷惑人,因为他巧于漂亮的服饰和动人的辞令,正像伪劣的商品借助于精美的包装和诱人的广告来坑害消费者一样。在乔装打扮的欺骗面前,诚信或许会显得无能为力,遭受冷落和白眼,被人讥讽为迂腐、傻帽、呆滞,这时,你一定要沉住气,冷静思考,坚信谎言只能欺世盗名于一时,终将被世人所看穿。要保持自尊、自重、自信、自爱的人格超脱地生活,执著地追求,无愧于自己的人生。浅薄的人嘲笑诚信,虚伪的人假装诚信,狂妄的人无视诚信,奸诈的人利用诚信,只有正直的人才信奉诚信。诚信受骗于虚伪,其教训是轻信。受害的是诚信的迷失,并非诚信本身。 总的来说,诚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仅是一种个人的美德和品质,而且是一种社会的道德原则和规范;不仅是一种内在的精神和价值,而且是一种外在的声誉和资源。诚信是道义的化身,同时也是功利的保证或源泉。诚信不仅是一种品行,更是一种责任;不仅是一种道义,更是一种准则;不仅是一种声誉,更是一种资源。就个人而言,诚信是高尚的人格力量;就企业而言,诚信是宝贵的无形资产;就社会而言,诚信是正常的生产生活秩序;就国家而言,诚信是良好的国际形象。有人说诚信成为稀缺资源是改革开放的恶果,五六十年代我国的诚信多好啊,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啊。没错,冬天的确比繁荣的夏天蚊子、苍蝇少,但难道我们会因为蚊子、苍蝇就不要夏天了吗?不是,“诚信”在现代人那里成为弃儿,这其实是现实的某种折射。当人们普遍地把追逐金钱地位作为惟一选择时,人们以怪异的目光看待“诚信”就不足为怪了。 但所幸的是在物欲横流中,仍不乏特立独行坚守诚信的人。他们把不属于自己的东西还给别人,把丢失的东西还给失主,他们用美好的心灵传承社会文明,他们用实际行动维护着我们这个大家庭。 我们应该把诚信的问题提到良心的高度来看!或许有人要说,你把诚信与否提高到良心的高度太过矫情,或者,你自己难道又做到了吗! 我们不是圣人,可我们要努力去做!丧失诚信乃至良心的社会,只能是一个毫无希望的群体,它的未来不堪设想。诚信没有重量,却可以让人有鸿毛之轻,可以让人有泰山之重;诚信没有标价,却可以让人的灵魂贬值,可以让人的心灵高贵;诚信没有体积,却可以让人的心胸狭隘,目光短浅,可以让人的胸怀宽广,高瞻远瞩;诚信没有色彩,却可以让人的心情灰暗、苍白,可以让人的情绪高昂、愉悦!——这,只在于,你是否拥有它! 我们必须看到,诚信之于人类,犹如枝叶之于树干,阳光之于花草,沃土之于禾苗。诚信,行之自然,着于朴实,受之若饴。 对于诚信,我们要从小建立。校园里,我们怎样才是讲诚信呢?同学之间说到做到是诚信,借人东西及时归还是诚信,做错事及时承认并改正是诚信,考试不作弊是诚信,及时完成老师的作业是诚信,遵守纪律是诚信,不撒谎不骗人是诚信,人与人之间相互平等交往是诚信。 朋友们,诚信是耀眼璀璨的阳光,他的光芒普照大地;诚信是秀丽神奇的山川,他的壮丽净化人的心灵;诚信是最美丽、最圣洁的心灵,他让人问心无愧、心胸坦荡。朋友们,让我们守住诚信的阵地,笑看诚信之花绚丽绽放!就让我们一起呐喊,呼吁道德的回归!让我们一起努力,为诚信的发展推波助澜吧! |
|
来自: 01一线 > 《01一线原创杂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