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朴槿惠日记》选摘(上)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6-29
《朴槿惠日记》选摘(上)
  《朴槿惠日记》以朴槿惠本人的手书文稿为底本,由朴槿惠研究会精细解读,收录了她从青年起各个时期的日记,并配以时代背景的介绍,包括了其母亲、韩国前第一夫人遇害,其父亲、韩国前总统朴正熙遇害、亲信背叛等重要事件,还有其本人遇袭的经历和感受。本版摘录内容选自该书第四章:一己不正,何以正天下。

  艰难起步的朴正熙纪念活动在一片是非声中进行了两年,可到了1988年纪念活动还是被迫中断了。我们从朴槿惠的日记可以看出她当时既没有愤怒也没有失望,只有惋惜。其实朴槿惠一开始就已经意料到纪念活动不可能一帆风顺。由于在过去的2年间朴槿惠基本上洗刷了父亲的罪名,一种自信感和满足感使朴槿惠淡然地接受眼前的这一现实。

  从1990年开始,朴槿惠将纪念活动的成果置于脑后,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人生。摆在她面前的是作为一个普通人的生活和作为一个公众人物的使命,她必须选择其一。

  因自己特殊的身份必须处处克制自己、低调行事的少年时期;因父母的意外离去而在痛苦中煎熬的青年时期;放弃私欲,一心从事公益事业的中年时期……经过风风雨雨的历程,如今的朴槿惠已经开始用第三者的角度审视自己了。

  到底是平凡的人生,还是历史的使命?已经卷入历史潮流中的人生,虽然这是一个颇为不幸的人生,可顽强度过各种难关走到了今天,这是不是意味着还有一件只有朴槿惠才能完成的某种事情在等待她呢?

  如果把过去的痛苦掩埋在记忆的长河里,那么他终归是个不幸的人。但是如果想到只有经过不幸磨练的自己才能有所作为,那不幸就不再只是不幸。从这一时期的日记里可以看到她的这个想法。

  朴槿惠想得最多的是人生的奋斗目标。不管是普通人还是公众人物,也不管他选择什么样的人生,要想获得幸福必须要有人生的奋斗目标。

  如果单独读一遍这一段时期的日记,我们就会发现一个明显的特征,那就是这个阶段的日记看起来像是个哲人对毕生研究和思考的重大问题的感想或随笔。

  1991年1月5日  对轻率之言、无理之举的焦虑

  对方轻率的言行、无理的举动会使人心情不快。可活在这个世上完全回避这种现象又是不可能的事情,倒不如把它当作司空见惯的事情更舒服一些。他人对自己的言行犹如自己的一面镜子,如果自己做出受人歧视的事情,那么受到他人的歧视是很自然的。这就要求我们“吾日三省吾身”,时刻检点自己的言行。一个人的不逊只能暴露那个人低俗的品格,而与这些低水平的人相争只能损伤自己的人格。倒不是说这世上所有的人都要变成“高修养、高品格”的正人君子。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1991年1月6日  对前途的深思

  守道和正直是我一生的行为准则。我知道只有坚守这个行为准则我的心灵才能得以平静。这个行为准则不允许我离开正道半步,我只好沿着这个正道走下去。

  “当时我为什么没有按如此充满智慧又合乎道理的决定去做?”这是我最不愿意接受的自责。

  一时的困苦往往会给我们带来有利于身心平和的环境。

  桌面上放着一张我家小狗“铃铛”出神眺望着大海的照片。看着这张照片我颇有感触。毫无做作的憨态,无忧无虑的目光,令人哭笑不得的是小狗的这个模样居然成了我心中最向往的形象。

  人只有在没有任何虚妄和杂念、心灵纯净的时候才能拥有那种模样。

  有时对某一问题全神贯注的时候也能做出这样的模样。这是我心目中最好看,甚至是最崇高的形象。

  据说游泳高手不惧怕乘船就是因为他根本不把水放在眼里。

  父亲的纪念活动开始之前,我的人生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为已故父亲正名。这个念头把我逼入几乎放弃所有梦想的境地。

  要说我当时的梦想和希望,那就是为父亲正名,让父亲得到历史公正的评价。这是我梦寐以求的期盼,也是我务必履行的职责。

  两年过去了,纪念活动也被迫中断了。直到现在我才考虑自己今后的生活,我才考虑为自己今后的发展应该做些什么。

  1991年1月12日  只有通过体验才能领悟真理

  今天早上,对过去一段时间的辛苦以及痛彻心扉的过往要心存感激的想法变得更加清晰。

  我们可以通过《论语》、《孟子》等优秀的古典名著和有关人类学的书籍来了解古今学者对真理的解释,可仅靠阅读这些书却永远不能领悟真理。

  我认为只有经历生活实践的人才能真正领悟古典著作上描述的有关真理的阐释。

  1991年1月24日  傲慢的人

  我们谁都不喜欢傲慢的人。傲慢的人犹如从垃圾堆里爬出来蛆虫,一身臭味,人见人嫌。人们厌恶的是看得见的肮脏和闻得到的恶臭,可人们却看不出人类的精神肮脏和精神恶臭,这不能不说是人类的悲哀。我们应该时刻警醒自己,千万不要被那些看不见的肮脏所污染。

  从这个意义上说,“自我”才是需要防范的最可怕的敌人。

  1991年4月28日  年过40岁,敢问路在何方?

  我向往远离人间喧嚣的深山密林,我要在那里忘掉往日的恩怨和世间的烦恼;我向往幽暗静谧的森林山涧,我要在那里倾听悦耳的虫鸣和潺潺的流水声。投入到大自然的怀抱里抒发压抑在心里的情感,那该是多么惬意的事情。

  我现在40岁,未来还有不少时日。可我居然毫不留恋这个社会,对这个社会不抱有任何希望。世上万事、人间万象竟然如此虚无缥缈,我已经失去了所有的关心和激情。真可谓“看破红尘、超然物外,与人无争,与世无求”。

  回看历史有多少圣贤才子壮志未酬身先衰。他们的正义被蹂躏,真理被践踏,在阴郁的日子里只能望天兴叹。

  他们失意落魄、万念俱灰,于是有些圣人教书育人将希望寄托在未来,有些才子吟诗写书把郁闷倾吐于笔墨。

  我不禁又想起历史上数不胜数的忠臣和奸佞。有多少忠臣被奸臣的谗言所害,又有多少奸佞独揽昏君之宠而耀武扬威。

  历史的车轮已经逼近了20世纪末,可人类历史并没有多少改观。如今的世道到处歪风邪气,以恶欺善。

  若有人问“那我们该怎么办”,我的回答恐怕是无奈的一句“得过且过吧”。看这个世道,恶人正在嘲笑“无所不能”的上帝,就连平生顺从上帝的善人也在怀疑上帝的存在。

  无能的上帝,无力的上帝。既然上帝如此放人间任恶行,可为什么还要用圣经、佛经劝我们行善呢?值得幸运的是在这个充满虚伪世上,在这个尔虞我诈、朝不保夕的乱世,作为人生的指明灯,我选定了一个目标。

  那就是正气和正义。无论何时何地,无论从事什么行当,正气和正义将陪伴我人生的全程。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