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梦回伤寒四大金刚》读后感

 笨鳥先飛龍 2013-06-30
读到半夜而不倦的书——《梦回伤寒四大金刚》读后感

大约一周前,黄仕沛老师给我寄来了他新近出版的大作《梦回伤寒四大金刚》,由于第四期平脉辨证学习班正开课,当时我仅翻了翻,感觉题材独特,值得一读。而温织曦在侧,捷手先得,不两日告诉我,此书体例颇具新意,归纳有三:一、经文熟悉,方证要点解释确切;二、病案丰富,经文应用十分自如;三、文学性强,岭南文化特色明显。听她如此一讲,我心中痒痒不已。待到昨日下午偷得空闲,从2点开始,诸事不闻读此书,不意一发不可休,竟自一字不漏,任由作者带我穿越,随书中主角儿一块梦游到后记结尾,仍然兴致勃勃,毫无睡意,当此时是1127分。说实话,如此看书的兴致只在年轻时阅读武侠小说才有过。

因为经方班之缘,我才与黄仕沛老师相识,了解黄仕沛老师经方运用独到,经典原文娴熟。他的专著《黄仕沛经方亦步亦趋录》在我承办井冈山“第十一届全国经方运用(仲景脉学)高级研修班”之前即风行全国,影响巨大。他的那几位高徒,也叫人十分喜爱。记得井冈山会议期间,我还专门安排了一个餐会,特别向此书的作者小吹讨教。看小吹一副瘦弱的样子,又十分腼腆,确实貌不惊人言不压众,当时只感觉她或会成为中医经方界的一颗明星。因为文字功底好,经方基础扎实,且又得明师指导。今再拜读《梦回伤寒四大金刚》,竟叫人有顿生“不识庐山真面目”之憾!如此才华横溢,又识仲景大义之才女,试问古今有几?

从章回体小说解读中医典籍的著作,现代时有所见,尤其上世纪70年代末上海柯雪帆先生在《上海中医药杂志》撰著《医林缀林》,后以《疑难病证思辨录》结集出版,开一代风气之先,影响深远。后如福建中医学院张喜奎教授著《仲景临证传知录》( 章回体《伤寒论》解析),将仲景的辨证思路,用药特点及配伍规律等学习难题简单化,对张仲景学术思想的推广,功不可没。今见《梦回伤寒四大金刚》,将专业学术问题从文学角度解读、不仅令读者学习经文大义,也以趣味十足的人文史料掌故知识,彰显地方特色,寓教化于娱乐之中,是何等的高明!料想此书的发行,对当代经方医学的振兴,必定推波助澜。

《梦回伤寒四大金刚》洋洋二十余万字,只宣讲一个主题:“按着仲景思想,用仲景的办法治病”,此言何尝不尽得我心?!全书三十二回,回回围绕经文原文,展开病案讨论,丝丝入扣,方证、药证,面面俱到,读一字而恋恋不舍、观一案而精髓尽得,如此学习效果比之津筏之渡、登山之杖也毫不为过!尽管此书从我宣扬仲景平脉辨证主义的内容略显不足,但昭明医圣之道得此书,亦足称仲景功臣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