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农产品品牌的魅力

 管理@文章目录 2013-06-30

农产品品牌的魅力

   在通往“大蒜之乡”的道路上车水马龙,田间地头到处是蒜农忙碌的身影,大路上运销蒜薹的车辆来来往往一派繁忙景象,该县 26万亩蒜薹喜获丰收,蒜薹总产量增长20%,平均亩产达到600公斤,总上市量将达到1.5亿公斤以上,平均价格7.2元/公斤,好蒜遇好市,苍山又迎来了蒜薹购销旺季。
  
  优良品质铸品牌
  
   大蒜头可以预防疾病、内膜可以作创可贴用、蒜薹是美味佳肴,提起大蒜的好处是举不胜举。以头大瓣齐,皮薄如纸,清白似玉,粘辣清香,营养丰富著称的苍山大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蛋白质、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大蒜能够受此尊崇主要因为含有丰富的维生素、氨基酸、大蒜素和碳水化合物,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较高。作为“大蒜之乡”苍山大蒜含有的17种可测氨基酸中,除胱氨酸外,其他16种均比其他大蒜的含量高39.2%,可供人体直接吸收的氨基酸比其他大蒜多51.5%,因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蒜”。
  
   苍山县大蒜种植自汉代传入,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年种植大蒜26万亩,苍山大蒜具有香、辣、郁、粘的特点,因含大蒜素明显高于其他产区而被誉为“天下第一蒜”,1999年在世博会上获得银奖,深受世人好评。2006年,“苍山大蒜”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认证。苍山大蒜是特定地理气候条件下的农业特产,苍山县自然条件优越,资源比较丰富,地处暖温带,属季风区半湿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南部是平原,土壤肥沃,适种面广,适宜大蒜生长。苍山县大蒜种植自汉代传入,距今已有1900多年的历史,苍山大蒜具有香、辣、郁、粘的特点,因含大蒜素高,营养丰富,所以畅销美国、日本、韩国以及欧洲和东南亚国家,被列为全国重要农产品出口品种。
  
  
    绿色生产趟新路
  
   “我家的蒜地被列为标准化生产基地,种植、管理、病虫害防治都有专业技术员指导,产出的蒜薹不仅品质好、产量还高。”正在蒜地里提蒜薹的长城镇小张庄村农民张开元举着鲜嫩的蒜薹高兴地说。近年来,苍山县加强了产地环境、农业投入品、生产过程、包装标识、市场准入五个环节的管理,建立了质量安全标准、监测、认证、执法监督、技术推广和市场信息六大体系,进一步提高了产品质量,增强了产品竞争力。该县已建成了23万亩大蒜标准化生产基地,对基地内及周围水资源、土地、大气等产地环境进行严格保护,制定了产品生产标准,种植过程中实行统一管理。
  
   该县通过建立技术服务组,聘请专家对大蒜管理、病害防治进行指导和推广应用良种良法,往年常见的黄斑、肿泡等病害没有出现。每到大蒜种植和收获季节,该县者要组织农业科技部门人员和乡镇干部在大蒜种植区田间地头召开科技种植现场会,分析今年大蒜产销新形势,安排大蒜收购任务,部署蒜区间作套种工作,鼓励农民科学种田。并通过骨干培训、普遍轮训和集市咨询等形式,提高专业技术人员和种植户的农技水平,解答农民提出的疑难问题。通过一系列措施,蒜农们学科技、用科技的氛围空前高涨,全县大蒜生产的现代化、科技化、标准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为确保产品质量,该县建成了的山东省农(副)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控中心,配备60余台国内外先进检测仪器设备,龙头加工企业和市场也相应建立了质量检测站,形成了覆盖全县的大蒜及生产资料产销标准化需要的质量安全检测与监控网络体系,苍山大蒜没出家门就拥有了“通行证”。
  
   随着示范区的稳定推进,该县被国家标准委评为农业标准化示范区,大蒜产量由实行标准化生产之前的亩均产蒜苔300公斤、蒜头350公斤,提高到亩均产蒜苔600公斤、蒜头550公斤,大蒜质量、级别明显提高,科技含量不断增加,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优化环境激活力
  
   “创造良好的蒜薹交易环境,安排好外销保畅通工作,维护好蒜薹收购秩序,确保群众丰产丰收。”中共苍山县委书记张闻宇介绍说。面对今年蒜薹销售形势,苍山县早计划、早准备,今年春节刚过,由县内职能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在县内大蒜主产乡镇、村户和收储企业通过调研、座谈会等多种形式掌握今年蒜薹生产的形势,对搞好今年蒜薹购销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和安排,并对周边大蒜主产区大蒜种植及长势情况进行考察,全面掌握全县及周边地区大蒜种植及长势情况。为保障蒜薹购销顺利进行,该县组织宣传、广电等部门充分利用网站、电视、报刊等形式,广泛宣传苍山蒜薹的质量、品质优势,宣传苍山良好的人文环境和市场秩序环境,宣传县委、县政府为搞好蒜薹购销所采取的各种优惠及服务措施。
  
   同时,正确引导蒜农提高对市场经济复杂多变特点的认识,不盲目盼价惜售,适时采收,及时销售;引导收储企业理性分析市场形势,科学制定收购计划,均衡组织收购。
  
   刚过完秤的长城镇范滩村蒜农赵启岭的高兴地说道:“今年蒜薹亩产达1200多斤,我2亩地收入4100元。还有4亩没有采摘,看来今年有赚头了!”为唱好蒜薹购销“大合唱”,为客商、蒜农提供及时、周到、便捷的服务,做到收获的蒜薹应收尽收。交警、交通等部门开通“绿色通道”,不向蒜薹运销车辆收取任何税费,对蒜薹购销车辆坚持做到不查、不扣、不罚,通过收费站时不收过路费;金融部门对信誉好的收储企业积极给予贷款支持,蒜薹购销期间努力延长营业时间,保证资金供应;气象部门搞好气象预报服务,一旦预报有灾害天气,及时提醒农民采取预防措施;工商、商贸、纪检部门公布投诉电话,对部门乱收费、乱查车、乱罚款等扰乱交易秩序的,一旦投诉及时查处,严肃处理。
  
  精深加工求效益
  
   苍山县越洋食品有限公司工作间内机器喳喳作响,白胖的蒜瓣被快速切片,经脱水加工包装后直接出口,是国内价格的3倍。公司经理李凤志介绍,越洋食品公司建有蔬菜脱水生产线和全封闭蒜粒、蒜粉生产线,年加工蔬菜6000吨,产品全部出口到日本、美国、欧盟等国家。围绕大蒜资源,苍山县先后培育崛起了神大、新杨、越洋、益星、黄埔等一批以大蒜深加工为主的龙头企业,到目前,已发展以蒜薹、大蒜头为主的冷藏企业308家,大蒜深加工企业248家,形成脱水蒜片、蒜粒、蒜粉、蒜汁、蒜油、蒜盐、蒜酱、糖蒜、醋蒜、罐头蒜、蒜水饮料、大蒜口服液等10大系列60多个品种,颇受国内外消费者欢迎。
  
   自2006年开始,苍山大蒜储藏加工龙头企业—益星公司引进了富硒蒜。富硒蒜富含人体所必需的矿物质—硒。通过示范推广,已在卞庄、磨山、神山等乡镇种植富硒蒜5000亩,富硒蒜的成功种植,在优化苍山大蒜品种、改良土壤、增加农民收入方面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为壮大龙头加工企业,该县积极为其创造优良的经营环境,在资金协调、新产品开发、市场开拓、生产规模等方面给予重点扶持,鼓励他们积极开拓国内外市场,加强企业管理,提高产品质量,实现满负荷生产。同时把精深加工作为重点来抓,围绕大蒜营养和药用价值,积极与科研院校、大公司、大企业合作,引进国外先进技术,研制、开发大蒜制品,努力增加其附加值,在提高大蒜综合效益的同时,大大加快了当地农民增收步伐。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