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那句“兄则友”后面跟上的就是“弟则恭”那意思就很清楚了么,兄弟同胞,互敬互爱。哥哥把弟弟当作朋友一般,那么当弟弟的,也得对哥哥温良恭俭让一番吧。钱文忠教授就在他的讲解里,举了一个十分生动又动情的故事。故事是关于一对赵氏兄弟的《赵孝争死》。为了避免别人会说我有抄袭之嫌,我就不再罗嗦了。 毕我一生,见过的兄弟数不胜数。而真正做到相敬相爱的还真不多。能够像钱文忠教授叙述的类似故事几乎是零。而勾心斗角的事例确实不在少数。其中缘由多种多样,不可枚举。只听到过做朋友的亲如兄弟,情同手足。却很少听说过兄弟亲如朋友的。 在我早年间的学生里,倒确实有过这么一对“亲”兄弟。当哥哥的学业比当弟弟好上很多。但是他看到自己的后妈更看重的是弟弟。他为了不让自己的爸爸两头受气。竟然放弃了自己的学业,高中毕业后放弃了高考,出外打工。把自己辛苦的劳动所得,悉数提供给自己的同父异母的弟弟上高考复习班。明明自己高考有绝对的把握,他也还是选择放弃。 至于后来的情况究竟是怎么样,由于我本身的问题,就不太了解了。谁知时隔八年,居然听说了那个当弟弟的只是考取了大学专科,毕业以后也就是一般般的过了,比一般的打工仔好不了多少。只是高不攀低不就。 而那个当哥哥的含辛茹苦,艰难劳作。没过几年居然当上了厂长。自己的后母懊悔莫及。自己的爸爸垂头丧气。为了谁呀?还不是为了那个不争气的弟弟。弟弟没钱还花天酒地,哥哥有了钱又替父母建了新房。而那个没出息的弟弟,还腆着脸皮向哥哥借钱娶亲。您想想,这算是个什么道理?当哥哥的做到了兄则友,而那个当弟弟的能算得上弟则恭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