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常的常字应该是个形容词,他的意思是指:永久,经久不变,记得唐朝的韩愈写过的一篇《师说》:“圣人无常师。”而在这里则应该是个名词。意思是,常道,准则。《荀子·天论》:“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既然《三字经》的作者认为这五常是不容篡改的。特别还强调了他的顺序。这的确是不容忽视的。一样的。这“仁义礼智信”里叙说的是十分有道理的。更是无可非议的。关于这里面的具体内容,我倒是很想建议朋友们去参阅一下钱文忠教授的原作。他在他的《解读<三字经>》里做了十分精辟的解说和举例。我总不能在咱们这个博客上,犯个抄袭什么的错误吧。 告诉大家一个小秘密吧,在我手头就有一本钱教授的原书。干嘛用的呀?很简单啊!就是生怕自己在哪一天哪一篇里,会出现和他同样的内容。到时候不知道就会有谁给我套上一顶抄袭的大帽子,那我可真是有口难辩了。这也说明了,我这个老家伙还是相当胆儿小的。 不过我个人倒是有一个观点或者说是看法。“仁义礼智信”实际上可以把它包括在一个字里。那就是——诚。 有了这个信念,那也就什么都有了。记得在我大灾大伤之后,重操旧业。也就是在2007年11月的时候,我为我自己写了一段励志辞。并且还化了大价钱,请人为我用行草写了一块匾。现在一直还挂在我家的客厅墙上。我是这样写的:大字是:“勇闯难关”,下面几排小字,写了:“穷不畏,苦莫惧,病休愁,伤岂急;死否自在天定,生时,诚字当先须铭记;后福在等你。” 如今时过境迁,我的个人状况,眼下心态,工作成果;怎么说比先前要强了很多。这也算拿自己来涮了一把吧!各位千万不要以为我是在自吹自擂噢。其实偶然地吹吹牛皮也还是无伤大雅,蛮过瘾的吧。谁让我这人过去说过相声啊? 回头再看看自己今天写的东东有点不搭调。但是既然已经写了。那就这么写去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