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三字经》的“苟不教”

 兴安书馆 2013-07-01

《三字经》的“苟不教”  

2009-08-07 07:06:45|  分类: 经文幼学 |字号 订阅

    我的童年和少年时代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上海度过的。记得那时,在上海的弄堂里,经常有些小孩子会这样大声叫着:“狗不叫,猫咪叫。”听上去很好玩。当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叫。只是听大人们说,这只是拿《三字经》来开个玩笑。至于《三字经》是干嘛用的,我一无所知,也不想知道。这和我有啥个关系。

    等到我长大了以后,特别师从孟老夫子以后,我更加明白了。这“狗不叫”其实就是“苟不教”的谐音词。明白了,也不过就是呵呵一笑而已。

    有时我在剧场后台朗读这句的时候,大哥哥大姐姐们就会笑我说:瞧这个不会叫的小狗子又来了。朋友们大概还不知道,这个小狗子其实就是我国的大剧作家曹禺先生的剧本《日出》里的一个角色。他的名字就叫小狗子。这个角色也就成了我扮演过的诸多角色之一。

    那么这句“苟不教”里面的这个苟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即使不说,大家也都心知肚明了。从各类古汉语词典上来查,不外乎三个意思:一个是:随便,不严肃。《论衡。问孔》:“君子于言,无所苟矣。”一个是:不正当地求取。汉·贾谊《新语·慎微》:“不贪于财,不苟于利。”还有一个是:苟且,马虎。《孟子·告子上》:“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上面的三层意思中,前者当形容词用,中者当动词用;后者当副词用。那么当连词时又表示如果的意思。这《三字经》里这句“苟不教”的意思就不言自明了。也就是像你我这样的小孩子,从小如果不经过严肃的教育的话,那就肯定会学坏的。说不定这会儿你就在玩网络游戏呢?别忘了“玩物丧志”这句话哦!呵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