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为了梦想,我们飞天

 红瓦屋图书馆 2013-07-02
为了梦想,我们飞天

    兰宁远

    航天城的清晨,庆贺神舟十号任务的标语在天空高高飘扬着,我聆听到了一种来自天籁的声音,仿佛看到了运载着飞船的降落伞如落英缤纷的花朵般飘落,一种极致的韵美、一段落雪生香的缘,让我对遥远的宇宙又多了些许情感的寄托和眷恋,心里瞬间便拥有了整片太空。

    两千多年前,人类开始向海洋进军;大约一百年前,人类开始迈进天空;将近五十年前,人类开始跨进第四疆域——太空。一九九二年,当“中国神舟”起航的时候,一位中国的学者曾发出这样的感慨:五百年前,我们错失了大航海时代;二百年前,我们错失了工业革命时代;今天,我们再不能错失太空时代了。这是因为,人类发展的资源有限性不断凸显,如果仅仅停留在目前的生产方式和能源利用方式上,人类未来的生存发展堪虞,而突破这个极限的关键领域就是太空。

    由曾经的秘而不宣到今天的震惊世界,在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发展历程中,几代航天人用智慧和心血在茫茫太空铭刻下了执著专一、淡泊名利、心无杂念、坚韧顽强。然而,还有一个词语,我们谁都无法忘记——梦想。

    从《离骚》传世的屈原到把酒问天的李白,梦想始终是中华民族的遗传基因;从夸父逐日的豪迈到嫦娥奔月的柔美,中国人的梦想总是充满着浪漫、执著。而历史上思想落后、科技落后也曾使中国人几度怆然梦断,近代史百年屈辱便是中华民族铭刻在心、挥之不去的梦魇。

    梦想同脚踏实地的拼搏相比,并非无法触摸,而恰恰是因为梦想,让“探索宇宙秘密、开发空间资源、造福于人民”成为了中国人情系飞天、代代坚守的心声。

    一个民族的智慧,一个国家的能力,往往需要一些标志性的证明,在中国梦成为这个时代的主题时,航天无疑是最接近民族复兴梦想的领域。神一到神四的创业奠基、逐梦起航;神五的全力推进、飞天梦圆;神六的承前启后、开拓创新;神七的持续平稳、太空漫步;神八、神九的交会对接、奔向未来……航天梦几乎就是中国梦的缩影:务实、自信、从容。

    神舟十号在太空飞翔时,女航天员王亚平在太空进行的科普课,让所有的人都感受到一份中国力量。王亚平独特的自信和亲和力让冰冷的太空充满了温情。简约、智慧、由内而外的纯粹,这绝非一种风格,而是一种人生,为中国人的太空飞行做了最好的注脚——飞天梦永不失重,科学梦张力无限。那难忘的四十分钟里,我也怀着被震撼的感动举头望天,向遥远的太空家园中的战友们致敬。

    当我们一次次随神舟仰望星空,都会感觉到那里有注视着地球的目光。每一次太空探索的实现都会拓宽、深化人类对宇宙的认知,拓展人类的思维与活动半径,凝结成迢迢天路上的一座又一座丰碑。而经历航天发展多个里程碑之后,飞船发射的逐步常态化让民众已不再仅仅关注火箭腾空的激动刹那,而是把目光更多投向科技成果的实际转化应用,这也就意味着中国人向着熟悉太空、利用太空、享受太空的梦想又迈进了一大步。更重要的是,我们透过航天梦的不断实现,解读出了中国梦的精神实质和内涵,并为实现这一梦想找到了可靠的路径——既有立足现在的科学规划和实干精神,又有着眼未来的发展战略。

    为了梦想,我们飞天。在追逐“太空驻留”梦想的漫漫天路上,空间站将是中国人在太空中筑造的又一个崭新港湾。这个港湾将承载着中华民族飞天的梦想,像时代的弄潮儿,面对惊涛骇浪,笑容依然灿烂。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