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黟村居和谐环境之简述

 谦谦书生 2013-07-03

古黟村居和谐环境之简述

发布时间:2008-10-21
  

2000年,黟县的西递、宏村作为“皖南古村落”的典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从普遍意义上说,皖南即指徽州,皖南古村落即是以徽州文化为底蕴,以徽商经济为实力造就的,具有典型地方人文特色的古村落。 徽州素有“七山一水一分田,一分道路加庭园”的说法,处于山陬水滨的黟县更是地狭人稠。因此,为弥补生存条件的缺陷,大批的徽州人,走出群山,外出经商,以求得发展。在生意场上,生性节俭、诚信守用、吃苦耐劳,又善于经营的徽州人,逐渐在15世纪以后称雄于商界。虽然黟县经商风气迟至清初才蔚然成风,但商贾也是遍及大江南北,也曾居为武汉、九江、景德镇、大通、鄱阳等地商界之首。他们以雄厚的经济实力为基础,不仅将全国各地的精美之物带回本土,而且投资于乡里,建设着“一分道路加庭园”。 徽州人将自己的世代理想追求、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与自然环境、人际关系、社会风情进行整合与统一,惟妙惟肖地体现在自己村居环境上,黟县祖先们自然在其中。无论是村落整体布局,还是单体民居建筑,这种整合与统一都无处不在,因此徽州古村落和民居古建筑便以自己的丰富的文化内涵,成为徽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解读徽州社会、经济、文化历史的厚重教科书。正因如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专家对西递、宏村作出如此评价:“人类古老文明的象征,人与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传统特色建筑的典型作品”。 (一)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风水理论是人们传统意识形态的一个不可小视的表现特征,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中国哲学理论的基调。“风水”中虽然掺杂了玄学的成分和迷信的色彩,但它的实质不外是在人居选宅和人亡选穴方面作为对地质、地温、水文、日照、风向、气候、气象、景观等一系列自然地理环境因素的准则。我国古代宇宙观的特色集中表现在有机整体上,不仅认为人是自然的组成部分,自然界与人是平等的,而且天地运动直接与人有关,人与自然是密不可分的有机整体。道家认为:凡物皆有其自然本性,顺其自然,便可达到极乐世界;儒家认为:“生生之谓易”,强调自然界与人的生命融为一体,生活就是宇宙,领略了大自然的妙处,也就领略了生命的意义。 这就是“天人合一”、“天人感应”的中国古代哲学思想,认为人与自然应该取得一种和谐关系,因为自然界的一切物体都会影响人的生活与未来,人居环境可以影响到人的生活状况甚至吉凶祸福。中国风水理论便如此形成,虽然其中有着玄虚迷信成分,但强调生态平衡、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还是科学的、合理的。 环视黟县小盆地,众多古老族聚村庄如众星捧月般围拱在县城四周,他们大多依山傍水,“黄山向晚盈轩翠,黟水含春傍槛流”①便是生动写照。黟县山水隽秀,祖先们在村庄规划选址方面,将传统的风水理论运用到了极致。他们按照自己对风水理论的理解和宗族理想的解释,努力去追求、刻意去规划独特的既崇敬自然、保护环境,又富有生机活力的人居和谐空间,因而便有了如西递、宏村、关麓、南屏、屏山、余光、叶村、黄陂、塔川、卢村、蜀里、黄村等等千年古村落。 纵观古黟十二都中的众多大小村落,多背倚青山,面临水源,这既利于生产生活,又便于交通联络。面对山峦水流,先祖们以“山水为血脉,草木为毛发,烟云为神采”②作为基本建村要素,然后依据自己的理想模式,融入多重人文因子,使山水更加怡情,村居更为合理,山水村居两者更为和谐,融为一体。 营造宏村而选在雷岗山下,是以为此处“山环水绕,气象郁茂”③,村落能枕高岗,面流水,“拒西风之烈,挡北霜之袭,虽无帝象之征,却是安人之居也。” ④此后,人们又一面依托自然山水,一面按照自己对水的理解与运用,开凿月沼、南湖,从而逐渐使宏村的居住环境和发展空间,达到了“山深人不觉,全村同在画中居”⑤的完美境界。 风水家认为,“阳宅须教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有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⑥何谓水口,字面解释为水源之出口或进口,但作为风水理论之水口,它就成了村落建设的一项重要设施了。“凡水来处谓之天门,若来不见源流谓之天门开;水去谓之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财用之不竭。”由此得知,“水流入之处应开敞,水流出之处当封闭”⑦。在这里,村落水口不仅有入口之功用,而且更是与村落的兴衰、命运、前程紧连在一起,因此,水口在村落选址上便十分讲究了。其位置一般多选在山脉的转弯或两山夹峙、两水汇流之处,并且不惜一切在水口处营造一些建筑物,或植以树木,以弥补村居自然环境不合风水理论所示的理想模式。如此作法,主观上满足了人们世俗心理需求,同时客观上也使得村落布局与自然景观更趋于和谐。 屏山村水口的长宁湖,就是为了使穿村而过的吉阳河水能在村口“弯聚曲行”、“曲折环抱”,“而增村中之龙气”,在南宋年间挖掘的。湖的左边是(青)狮山,右边是(白) 象山,白象山是村人依循风水要求人工堆起来的。村口还有水口林、水口亭,又在离长宁湖不远的地方修建了关王庙、观音阁、华佗庙等红墙庙宇建筑群。青山连着红墙衬以长宁湖的绿水,着实使得屏山村的水口更为绚丽多彩。一眼望去,整个村庄山环水绕,地域开阔,北有靠山——屏风山,南边有石山岱峰作照山;东西左右抱山是吉阳山和双凤山。这样—来,既符合风水上的“狮象把门,水口紧锁” ,“藏风得水,五行不缺”模式,又使村居自然环境更为优美协调。 (二) 中国传统的审美观是浪漫的、崇尚自然的,这在黟县众多古村落的选址、布局上已经得到体现。至于具体到个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一般多是通过居家住宅这个中间环节加以体现。风水理论导致了民间习俗约定:环境的好坏决定住宅的吉凶,住宅的吉凶又关系到人的身心健康与命运。因此,住宅环境的选择,房屋构造的取向就显得十分重要了。 风水理论对于民间建宅也有一整套理论,其理想住宅环境是:凡宅左有流水谓之青龙;右有长道,谓之白虎;前有污池,谓之朱雀;后有丘陵,谓之玄武;为最贵地。在现实生活中,虽然环黟多山多水的地形、地貌特征,为人们提供了不少的选择空间,但地狭人稠的局限,又使得村庄内的众多个体民宅不可能面面俱到。 在民宅的建造上,首先求以实用、舒适,其次合乎习俗约定,使得所营建的住所,虽处于密匝的民居之间,但其方位、朝向、结构以及所表现的理想寄托均能达到“天人合一”,“物我一致”,从而得到心灵和谐。因此,住宅中直接与外部世界相通的“天井”与“门庭”的修造,就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天井在徽州古民居中,被视为一大特色。从实用功能说,主要以供屋内采光以及使空气对流之用。整幢房屋很少向外开窗,即使开窗也只是在楼上向外筑以少许一尺见方的小窗。这里不排除“防盗”之说,因为徽商长年奔走在外,留守家园多为老弱妇幼,与外隔绝的墙体自然是一道防护屏障了。更重要的是,我们祖先在追求与自然环境相和谐的同时,还追求一种独立的生活空间。陶渊明老先生所追求的那种“心远地自偏” 的“世外桃源”空间模式,也毫无疑问地逐渐渗透于村居建设中,体现在宅屋建造上。 至于天井“四水归堂”的聚财说,则与风水的“藏风聚水”理论相通,也无可辩驳。可以强调的是,无论是“三间”,还是“四合”结构形式的房屋,天井都是处于房屋对轴线中心,房屋通过天井将两侧连廊、上厅下堂融会贯通,从而形成一个和谐的整体。天井的设置,巧妙地将人与天地衔接起来。天井将大自然溶入屋内,主人足不出户,大自然的日月星辰,风雨雷电,都可一览无余。更有雅致者,在天井下放置大鱼缸,养上几尾金鱼;有的设置石几,放上假山盆景;有的再载上几盆文竹、瑞香,使得满屋顿显生机。 门庭是房屋主人进出,与自然世界接触的必经之道,这在建造上是绝不可忽视的。作为徽州一般住宅,大门基本应开在房屋的中轴线上,应“迎财纳福”之说。在现实情况中,由于土地限制,村庄中所有房屋的方位、朝向、结构都不可能完全符合风水理想要求,因此,民居的门庭营建便出现了多姿多彩的变化,以使都能达到既不多用土地,又符合民间习俗约定,寄寓主人的理想企盼的效果。民间所说的“千斤(金)门楼,四两屋”,正是体现了这种心态。 为了使大门朝向达到风水理论要求,建房者在调整门向中,往往在正屋的前面再修建一个小型庭院,以便在马蹄形的三面院墙上选择最佳位置修建院门。这样,庭院园林随着风水的要求而成为徽州古民居建筑的又一亮点。行贾四方的徽商不仅带回了雄财巨资,而且也带回了扬州、苏州、杭州的园林特色。他们将一个个小小的屋前庭院,通过院墙景洞,花窗透隔,厅堂连廊相互依托,形成“门外青山如屋里,东家流水入西邻”⑧的格局,从而拉近了人与大自然的距离。西递村的西园、瑞玉庭,屏山村的敦仁堂、黍谷堂,宏村的承志堂、树人堂等就是如此。 天人合一的感受,人与大自然和谐传统,在民居营造上的表现是丰富多彩的。宏村水圳九曲十弯,穿家过户,在高墙深巷间能听到流水潺潺,房屋宅院内能欣赏游鱼戏欢。卢村思诚堂的正厅中,还有一眼清泉,汲水而饮,清凉甘甜。房屋主人在建房时发现了此处有泉眼,它不是避让,也不是填塞,而是充分利用之,建成了独具特色的“厅中井”。可谓:足不出户,能体会汲水之乐趣;身不下堂,可享用天然之琼浆。 黟县民居建筑在整体上追求务实、朴素,不追求华贵、艳丽。所用材料,就地取材,木料多用松、杉,少量银杏、榧树,其木纹洁净清晰、木质坚实有韧性,材色质朴平和,既适应用于大宗梁柱构件,又可以制作窗户栏杆等装饰零件。门枋、柱础、阶沿等石料多运用石灰岩大理石,即“黟县青”,其石材色彩庄重、石质细腻,硬度适中,不仅便于抛光、造型、雕刻,而且与木质结构搭配十分协调。如此天然的木石搭配,形成黟县古民居在徽州民居中独占鳌头的地位。这样形成的美学效果,得到了无数艺术家的青睐。墙体、屋顶是民居建筑置身于大自然景色中的外部形象。粉墙黛瓦,黑白分明,在青山绿水的映衬下,犹如清秀简练的水墨国画。随着时光推移,斑驳流离的墙体,长着青苔的门罩,愈显厚重古雅,韵味无穷。 清淡美观、朴素大方的天然和谐,正展现了古黟村居环境的美学趋向 (三) 古黟村居环境,除了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外,追求和谐的人文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方面。徽州是程朱理学的发祥地,宗法制度较他处更为森严完备。早年,为保持宗族凝聚力,抵御外族入侵,人们纷纷实行聚族而居。黟县聚族而居之处曰村庄。庄即建筑在山林田野间之住宅,它不同于村寨,也不同于屯、堡之类的人居之处。寨是防卫所用的木栅;屯有驻防之义;堡原指土筑的小城,后又指军事上的防御物。寨、屯、堡的形成,体现了居住者是把对他人的防御放在了首位,自然表现出典型的排他性。 黟县村庄,几乎都是依山傍水,没有设置与外界相界隔的障碍物,有的也只是以沟渠、河道、山梁等自然物体为界。从总体布局来看,黟县的村庄呈现出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开放性、包容性、吸纳性,这也正是徽州文化之所以可以形成的基石。村头与村尾均有大路与邻村相通,村与村之间还建有路亭、茶亭,以方便来往行人休息。有的村庄甚至由府县驿道从中通过。大路两旁开设店铺、作坊,日夜迎送四面八方之客,久而久之村庄竟有了街道的称呼。如十都际村曰际村街,十都古筑村曰古筑街,六都石山村曰石山街,五都南屏有秦家街,二都蜀里有胡家街等。宁池古驿道就是从十都卢村村中通过,驿道两旁开设了多家客店、轿行、货栈,村庄也由此而日益繁荣兴旺,据说其中木雕楼的主人卢邦燮,当年就是跟随在此歇脚的外地商人出门学徒经商而发迹的。 当然,在宗族制度笼罩下的聚族而居,必然也追求住宅建筑的规范化、系统化。这具体表现在同一村落,各族各房宗祠、民居界域分明,基本上都是以祠堂为中心,四周散落的民居住宅如众星拱月般簇拥着它。从另一角度来看,祠堂作为宗族成员议事、行使族权、祭祀天地祖先、讨论村规民约的场所,坐落在村落的中心、显著位置,既方便村民的集中,也加强了村民的交往。南屏村的叶姓宗祠、支祠,就是在村中心位置,坐北朝南一字排开,而民居则是沿祠堂两侧巷弄,往后有规则延伸而建,从而也形成了幽深的巷弄。 祠堂大门的前面,基本都让出一大块空地,一律用石板铺就。祠堂称之“厅厦”,空地便称之“厅坦”。这里是公共场所,冬日便于村民晾晒干菜,晒阳取暖;夏夜又是纳凉去暑,听长辈讲古的好去处。如遇年节,这里更为热闹,祠堂里唱大戏,厅坦上摆小摊,此时外村外姓人到来是绝不会阻拦的。有的村子甚至还会特地邀请外村人来进行舞龙舞狮、演出地戏等活动。据《南屏叶叙秩堂值年规则》记载:每年正月初四、初五日,四都里田村、五都中墩村的傩神戏,元宵节三关会的游龙灯板都要来到南屏村叙秩堂前进行表演。以往西递村,每年都要举行一次“开栅”娱乐活动。“开栅”就是斗蟋蟀,场地也往往选在祠堂前的门楼和厅坦上。一到“开栅”日期,各村人士纷纷前来参斗,其中也有许多看热闹、走亲戚、做生意的,一时间西递村人来人往,热闹非凡,如同过节一般,单是轿子便多达近百乘。此时的厅坦变成了人际交往,和谐相处的重要场所。 村庄的水口,一般都建造有村口桥、文昌阁、奎星楼、文峰塔,甚至庙宇庵堂等建筑物。如五都南屏村的水口除了植有万松林,修有万松桥,还修建了文昌阁、观音楼、雷祖殿等。这些公共设施,虽然在风水上有固一方元气之说,但更为现实的是有利于村民往来,也为过路行人提供了乘凉纳荫、歇息躲雨的场所,还给文人雅士聚会品茗、谈诗作画,提供了非常幽雅清静的环境。一些宗教祭祀活动也可以在远离村居密集之处进行,使得村庄始终处于祥和宁静之中。甚至有的村庄还将书屋也移至水口处,以免孩子们的喧闹打扰村间平和的生活。如三都黄陂村的云门书屋,就建在村外的水口处。 (四) 古黟村居追求人文和谐环境,还具体表现在村庄中每一幢单体建筑上。民居建筑不仅只是为居住者生活提供一个重要的物质条件,更重要的是它充分折射出传统的复杂文化内涵,无声地倾诉了主人们的理性思考、内心祈愿和崇拜信仰。有专家认为:徽州民居的某些特征是徽人思想观念的建筑外化。“高墙深院小窗,对外封闭隔绝”反映了徽人在理学之风盛行、宗法制度森严下的慎独心理;民居山墙顶上砌有上方下圆状如朝天官印的装饰物,反映了徽人对仕的追求和向望;徽州民居“民房其外,官邸其中”,反映了徽人强烈的入儒崇仕的意识。 黟县自古得“新安大好山水”钟灵毓秀之气,受程朱儒道理学之风,既重宗法,也讲世好;既崇文重教、尚义诚信,又敦邻睦族、谦逊礼让。古黟楹联“我爱邻居邻爱我,鱼傍水活水傍鱼。”“德邻仁里,义路礼门。”都形象地表现了我们祖先对村居人文和谐环境的理想追求。 古黟民居建筑,四周的外墙是直接与他人世界相交的外部形象。一般说来,人们大多注意的只是那毫无表情的高墙,而很少去关注高墙之上的瓦檐。古往今来,民间约定俗成民居住宅的界域,是划定在屋檐下的“滴水位”,而“滴水位”的外延又普遍是“滴水三尺”之说。 黟县地狭人稠,众多村庄的民宅建筑用地非常紧张,这在若干大姓村庄表现得尤为突出,房屋的设计者在设计民居过程中就得充分考虑这些。房屋内部空间的充分利用,这是首先必须考虑到的。宏村承志堂中的边角书厅、排山阁内的三角小区,还有南屏冰凌阁偏厅两侧卧房的设计,都是充分利用空间之典范。其次,对于房屋外部的空间占有,除了最大利用自己地界外延,邻里和睦关系就成了充分关注的问题。 纵观黟县古民居外墙,屋檐伸出不足一尺,房屋的“滴水位”也自然不超出墙体一尺,按民俗让出了两尺多地。一户如此,家家如此,全村如此,古民居墙体的谦让,使村庄节省了不少用地,同时也自然形成了众多狭窄幽长的巷弄,成了千年古村落的一大景观。南屏村就因为有众多复杂巷弄而被游人称之为“迷宫”。在建筑上,由于“滴水檐”短,为防止墙脚受雨水侵蚀就也衍生出用“黟县青”砌墙至“腰方”,从而增加了古民居外部墙体的厚重感;“滴水檐”短,还衍生出门罩的丰富多彩,层层挑出的雨檐,对木门起了保护作用。     古黟聚族而居,村庄民居稠密,所建造房屋全属砖木结构,一旦有宅发生火灾,越户而焚,损失惨重。早在南宋时期,宏村汪氏先祖便曾遭此罹难。因此,徽州民居建筑的墙体上出现了马头墙。马头墙又称风火墙,是徽州古民居的重要特征。有关专家认为,它是一种由防火为最初目的演变而来的具有防火、防盗、防风、有利于邻舍粘连,以节约用地等实用价值价值的建筑装饰,使原来单调的山墙变得富有层次感和韵律美。我们认为,风火墙的防火功能其根本出发点,还在于万一自家遭火,尽量不殃及邻舍,这就是“德邻仁里”的意识。一旦发生火灾,高高的马头墙阻止着火焰外泄,墙内木结构被焚烧落架,由于空气压力,四周墙体会同时向内倾倒,压住火势,避免了火势蔓延。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西递、屏山、城区汪家弄等几处发生火灾,在当时消防能力欠缺的情况下,马头墙确实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西递村的“大夫第”民居东侧是一间飞檐翘角的玲珑阁楼,按常理应该与“大夫第”正屋同建在一条水平线上。由于此地正处于村中心十字路口,来往行人很多,房屋主人胡文照便有意识地将阁楼往后退让一大步,使门前道路更为宽敞,方便通行。主人还特意在阁楼房屋小门上方,镶嵌了石雕题额,上书“作退一步想”。为己想,亦为他人想,以求得和谐居住环境的深层内涵在此得到了淋漓尽致的表现。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到,勤劳聪慧的祖先对于村居环境,无论是村庄整体布局,还是单个民居建筑,都竭力去平衡人与自然的相处,都悉心去协调人际之间关系,尽善尽美地来构建一个和谐有序、生机勃勃的村庄,为我们留下了一份珍贵的文化遗产。这遗产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古黟人追求和谐社会进程中一段辉煌的实践。今天,我们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视角来看待这份遗产,一定会大有裨益。 注: ①宋·郭熙《林泉高致》 ②呈坎村楹联 ③《宏村汪氏宗谱宋始祖彦济公原序》 ④清?汪士通《雷岗山记》 ⑤檀干园许承尧楹联 ⑥《阳宅集成》 ⑦《入地眼图说》 ⑧《升庵诗话》 本文出处http://www./yxzhx/info_Show.asp?ArticleID=684宏村住宿-宏村旅游          宏村三立堂客栈  欢迎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