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画鉴定

 率我真 2013-07-03
书画鉴定三感

三感:书画鉴定的“模糊性”

 

启功先生说:“鉴定工作都有一定的‘模糊度’,而这方面的工作者、研究者、学习者、典守者,都宜心中有数,就是说,知道这个‘度’,才是真正向 人民负责。”我很赞赏先生这个“模糊度”的提法,并且认为,书画鉴定不只是有一定的“模糊度”,而且简直可以说是一门“模糊性”学科。下面谈谈这方面的感想。

 

首先,在书画鉴定使用的词语中,很多关键和重要词语属于“模糊概念”。例如,作为书画鉴定主要依据的“时代风格”和“个人风格”这两个词语,只要细翻各种有关书画鉴定的书籍和论文,就会发现关于它们各有各的说法,而无一能够说得清楚、准确。

 

徐邦达先生《古书画鉴定概论》一书,把“笔法”列为鉴定书画本身“首要注意的地位”。什么是“笔法”,也许能作一定的解释,但是具体到某人“笔法”怎样,却又难以说清。徐邦达先生在“笔法”这一小节中举例道:“南宋李唐、马远、夏圭等一派作品,笔法大都比较浑穆。明代王谔、吴伟等人虽承袭他们的笔法,但一般多见飞扬尖薄了”。

 

这其中的“浑穆”和“飞扬尖薄”的笔法特征,只能靠个人去理解。由于各个人的修养不同,理解的程度就会各异。说明笔法特征的其它词汇如“苍老” 与“嫩弱”,“流畅”与“板滞”,“劲”与“飘逸”等等,都只能够说明一个大致的程度,而没有精确的计量标准,所以都是属于“模糊概念”。

 

第二,书画鉴定在判断上存在“模糊性”。在书画鉴定的实践中,我们经常听人们谈到,某人“看得松”,某人“看得紧”;或者说某人“眼睛宽”,某人“眼睛严”。所谓松、紧、宽、严,是对鉴定家判断结果的评价。这种评价也许关系着利与弊,但不意味着是与非。

 

利弊观也是相对的,对国家所有的书画来说,与其紧和严,宁可松和宽,这对保证国家文物免受损失有利,但对私人购买书画来说,就宁可紧和严,而不能松和宽了,这样可免受经济损失。

 

国家收购私人藏品亦同此理。为什么面对同一幅书画作品,不同的鉴定家会有不同的结论甚至绝对对立的意见呢?这固然与鉴定家的心中各有一把尺子有关,而更重要的是与古书画存在的客观状况有着密切关系。按事物的本来面貌说,真就是真,假就是假,或是或非,毫不含糊。

 

一些无名款的作品,当然也一定是有其原作者的。但是,当前的科学技术还没有能力解决这些问题,即使在科学技术大大发展的未来社会,也许能解决一 些作品的真伪是非的判断,但对另一类问题,例如佚名作品的作者是谁,是不可能解决的。所以从书画鉴定的总体观念来说,它的判断结论是模糊的,就像中国水墨 写意画中的晕点,没有截然分割的外轮廓线。鉴定家发生意见分歧的作品(指严肃的科学鉴定分歧,非意气用事的分歧),都是那些处于模糊边界线上的作品。松、 紧、宽、严的产生,就在于某些鉴定家要把这条本来模糊的边界线,企图使它绝对分明起来。

 

第三,在书画鉴定授课当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性”。正如前文所说到的,在书画鉴定的一些重要用语中,存在着“模糊概念”,因而学习者任凭学习书本,很难达到掌握书画鉴定标准的目的。即使有先生的当面授课,也由于某些重要之点难以用语言表达清晰而不能直接地进行传授。

 

学生要想获得有如先生一样的鉴定眼力,在更多的情况下,不是听先生的讲授,而是看先生的行动。即在跟随先生一起进行鉴定的实践过程中,从判断的 结果中去反复体会先生的意念,以取得共同的理解而达到认识的一致。正如我们所常说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又是具有“模糊性”的特征。

 

以上是从大的方面说明书画鉴定中大量存在着“模糊性”,而在局部的细节上,也同样存在着“模糊”的地方。例如作者的印章和收藏家的印章,可以采用原 大摄像重影的办法来比较鉴定,照理说其结论是比较可靠的。但是,其实也不然。因为同一方印章,在不同的时间、不同的质料上,用不同的印泥和压力,打印出来 的印文,只能是大体相同而非绝对一致的。更何况一个人的印章,完全可以被他人使用,同时也不排斥同一个人可以使用两个以上的近似印章。如果以近似值作为判 断的依据,不但模仿作伪者可以做到,而且这本身就已经包含着“模糊性”。至于那些凭空仿造者,更是无可对证的了。

 

如此说来,是不是目前的书画鉴定就不科学了呢?回答完全是否定的。这是人们对“模糊性”的一种误解。在人类认识活动中,“模糊”是把握对象本质和规律的一条重要途径。在其它科学领域中,也大量地在使用着“模糊概念”和“模糊判断”。

 

近二十年来新发展起来一门新的数学——模糊数学,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严格精确的数学尚且如此,遑论其它。所以说,在书画鉴定中,尽管存在着 “模糊的判断”和“判断的模糊”,并不等于否定它的科学可靠性。前面我们会以水墨写意的晕点来比喻书画鉴定的判断结论,尽管其边缘部分是模糊的,但其内核部分确是实实在在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承认,人类的知识传授,除了有清晰明确的“言传知识”之外,还有不能用语言表达的“意会知识”,全凭接受者的“心领神会”。

如何辨别字画真伪

字画上的印章对鉴定真伪能起到辅助作用,有时也能起到决定性作用。比如清宫内府的字画藏品比历朝历代都丰富的多,乾隆帝为此曾配备了许多鉴藏印章,最常见的有“乾隆五玺”,即“三希堂精鉴玺”、“宜子孙”、“乾隆御览之宝”和“石渠宝笈”等,这些皇印对考辨字画真伪无疑是重要佐证。

 

鉴定章对识别真伪也很重要。民国期间,考古鉴定学者兼古玩商罗振玉,曾被日本人视为鉴定金石、字画的权威,经他鉴定的碑帖字画,经常盖上“罗振玉”小手章。著名收藏 家周叔 过目的古籍善本和字画真品,喜欢钤盖“叔 眼福”印章,只要作品上有这样的名人鉴定章,投资者总比较放心购买,而古城古玩商也因有此章而高抬价多赚钱,至于有皇印的作品,一向被人们认为是宫廷藏 品,其印章的价值就更可观了。

 

印泥也有朝代特征,宋以前多用水印,以水调朱,南宋以后逐渐用蜜调朱,元代以后才和油调朱。作伪者有时在一幅伪作上,盖了很多不同时代的印章,但印泥却是一个颜色,明显是同时盖上去的,即可断其为假货。

 

听一画界朋友说,他曾应邀陪同一藏画家去北京买画,据说是唐寅的仕女,索价60万元。卖画者下榻某星级宾馆,说是刚从锦州过来,一路上由四个保 镖将画护送至京。只能先看照片,若价钱基本上能接受,才再让看实物。因从照片上无法辨别真伪,经再三要求才同意拿出画来。解开用兰布包裹的旧画盒,画盒里 有一用红绸子包裹的画轴。画面为纸本,已经褪色。刚打开一半画心,即发现历经数百年的诸多收藏章和鉴赏章,其印泥均为同一颜色,随即将画卷起。已无兴趣再 往下看,告知对方此乃伪作。

 

画纸和画绢

 

宋代以后的纸主要是棉纸和麻纸,纸的表面不很平匀,颜色呈灰白色,表里如一,作假画经常用颜色、茶水和熟地黄染纸,染出的纸深浅不一,具有水 渍,也有的用烟水将纸染旧。真正的古字画天然古色,随着年代的迭进,会风化出一种光亮平滑的包浆,古朴光润,古香古色,伪品与之相比,一看便知真假。

 

绢的时代特征更为明显。宋代绢横竖丝都是单丝,丝线较粗,颜色较深。明代绢竖丝仍是单丝,横丝则变为双线,经纬更加夹密。80年代,有个画商给天津出版外贸公司送一幅明代兰英绢本山水画轴,索价5000元,虽然画心发黄,且多处折裂,但尚能看出危峰峻岭,古松流泉,其潇洒清逸的笔法,很像兰英风格。当时杨柳青画社的老鉴定家王道昌先生正巧也在该公司,经王先生仔细审观,即从画绢上看出为清代伪作,虽然仿得不错,但并非真迹。

 书画辨伪的六大辅助依据 1

书画鉴定的辅助依据只是相对于主要依据而言,它包括题款、题跋、著录、印章、装裱、纸绢等。只有当一件书画作品本身是真的,这些材料才有价值。如果主体立不起来,辅助材料再正确也绝不能将这件作品定为真迹。称它们为辅助依据,是指即使这些内容全是真的,也只能作为辅助材料。

 

题款。题款也叫款识,是指undefined undefined书画作品上作者自署的姓名字号、创作年月、绘制地点及其他内容等。识别这些由作者题写的名款,可以鉴定出其书法本身所反映出来的风格。

 

题跋。题跋是指同时代人或后人所题的款识,它包括在书画作品内或裱头的天地、拖尾等处的题记。鉴定题款要注意的是,不但要鉴定书法本身的真伪,还要考证题跋者与作者的关系及题跋内容本身的可靠程度。

 

著录。著录是将收藏或过目的书画作品进行梳理,并用文字记录下来就称“著录”。如果再将这类文字编辑成书出版,就叫书画著录书籍。这类书籍无疑对鉴定书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书画著录书可分为宫廷与私家两类收藏著录。像宫廷类的有《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石渠宝笈》等;私家类的有周密的《云 烟过眼录》,顾复的《平生壮观》、安歧的《墨缘汇观》等。但有一类以欺世盗名为目的的假著录,如明代张泰阶的《宝绘录》,竟集晋唐以来的伪画200余件。 因此,收藏爱好者对历代著录书也要一分为二地具体分析,切不可盲从,因有许多伪作就是依据著录仿造的。

 

印章。印章包括书画家本人的印章和鉴藏家的收藏印章两类。从内容上分,它包括姓名、字号、斋名、闲文等多样。从印文的内容、字体以及钤盖的方式可看出某些时代与个性的特征,并可从印质和印色上分辨真伪。

 

装裱。装裱是中国书画艺术的一种特有样式。古代流传有绪的书画作品几乎没有一件是不经过装裱的。装裱的样式有立轴、中堂、屏条、手卷、册页等。 但从现存的书画作品看,保留原有旧裱的已不多见,最早的是北宋的一种“宜和装”。如手卷中的“引首”装裱样式在明代才有。要留心的是,有一种“金蝉脱壳” 的伪裱手法,即将原来的旧裱保留,而将原来的书画本身换成仿造的伪本,嵌装进去而不留痕迹。

 

纸绢。中国书画特有的载体是纸绢。从纸绢的不同发展时期,提供了一定的辅助鉴定依据。如唐代的麻料纸,五代的澄心堂纸,北宋的粉笺、蜡笺纸等。须注意的是,中国每位书画家在用纸绢方面都有自己的不同爱好与习惯,这就给我们鉴定不同书画家的作品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